1樓:上善若水
近年來,隨著網購生活方式的快速普及,消費者對生鮮食材上門的需求日漸旺盛。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不管是電商平臺還是傳統的線下超市,都踴躍加入這場生鮮電商的爭奪戰中。生鮮電商在紅火發展的同時,也經歷著不斷的淘汰和洗牌,而且一份資料顯示,生鮮電商目前絕大部分仍處於虧損狀態中。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嘗試並習慣在網上購買生鮮產品。小陳在網路平臺購買蔬菜水果五六年了,她說網購生鮮比很多超市新鮮便宜,「我們經常在每日優鮮、**這些平臺買水果、蔬菜,甚至肉類。網上購物比較方便,又廉價,送達的時間也快。
」讓何阿姨失望的是,去年底這家**不做了,「我們問他為什麼,這麼受歡迎(還撤),他說因為物流配送問題。」
其實,關於生鮮電商的生生滅滅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之前就有一份生鮮電商的死亡名單出爐,稱去年以來有青年菜君、鮮品會、美味七七等14家生鮮電商企業倒閉。沒有倒閉的生鮮電商日子也不好過,據統計,全國生鮮電商的數量有4000多家,然而只有1%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則是鉅額虧損。
電子商務觀察家魯振旺表示,他對這1%的盈利比例都表示懷疑,「生鮮電商主要是**鏈成本比較高,配送、損耗,大家都解決不了,而且還受地域影響,建倉庫、配送的成本都很高。大家都不賺錢,說是1%盈利,但是據我瞭解,有規模的生鮮電商就沒有賺錢的,都在虧損。但是大家為什麼還做,就是博以後,博明天。
」有資料顯示,2023年我國的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在500億元左右,2023年達到900億元,預計今年,交易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到2023年將超過3500億元。如此大的市場規模自然會被爭搶。
魯振旺表示:「生鮮品類是一個萬億品類,同樣萬億的品類還有家電、服裝,很多萬億品類電商規模都很大,只有生鮮電商很小。目前生鮮行業電商滲透率只有3%左右,服裝達到20%多。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電商、創業者看重這個行業,這麼大產業電商化率很低,大家有機會。但是建倉、配送、推廣成本太高,管理這麼多生鮮產品很困難,損耗率非常高,一般生鮮電商損耗率要超過10%。目前進入巨頭時代,都是較大公司虧錢運營,因為背後有資本支援。」
2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出現最大贏家的市場都是比較有前景的吧
感覺就跟超市一樣,大型連鎖超市的腳下始終有小超市的一席之地
京東、盒馬的旁邊也有小兔鮮生之類的位置
在國內做生鮮電商有發展前景嗎?
為什麼生鮮電商的發展前景那麼好,卻這麼難做
3樓:前瞻產業研究院
之所以生鮮電商如此虧損,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鏈成本要求太高,配送、損耗、地域、倉庫成本都非常高,問題難以解決。
據《中國生鮮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顯示,接下來生鮮電商要趨於理性,朝著優化產品結構、培育品牌品質的良性方向發展,不斷向上遊產地延伸,逐漸收縮戰線,實現差異化競爭,尋求確實可行的盈利模式。
如此一來,經過寒冬洗禮,生鮮電商企業只需要做到成本控制,提高效率和品質,未來就可期。
4樓:什麼是生意
生鮮之所以大家絕大難做,有幾個原因:
第一、這個市場都很大,所有人都知道,所以,一旦有個不錯的行業,一堆人都蜂擁而至,造成了惡劣競爭
第二、有的是因為中間環節控制不好,導致中間的零售環節進貨價貴,不管哪個生鮮平臺,在開始做的時候,中間環節就要先考慮自己的利潤的話,那這個公司要麼有資本支援,要麼一定會死掉,因為中間環節全靠終端把量做起來後,才有利潤的,不可能一開始就有利潤,所以**鏈很關鍵
第三、面對同行競爭時,沒有競爭優勢,也就是沒有多渠道盈利**,全靠自己貼錢,或者靠賣生鮮賺差價
第四、總部招了加盟商,收錢後就愛理不理,後續的服務跟不上,導致加盟商產品賣不動,面臨虧損,沒有給加盟商提供好的營銷解決方案
第五、沒有設計好模式,大部分的總部只顧自己賺錢,真正一套好的模式需要具備以下三條:
1、讓投資者只賺不賠
2、讓**商不用賣貨
3、讓消費者可以免費
如果總部設計模式按照這三條原則來設計,我相信不管做任何行業,一定會做得很好,我們幫人家設計模式的時候,都是按照這個原則。
不但投資者、**商、加盟商,還是消費者,大家都皆大歡喜,口碑又好,產品又銷售得快,而且不需要花錢做廣告,全部時老百姓口碑傳播,省了一大筆廣告費直接補貼給消費者。
2023年生鮮電商發展前景如何?
5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說,生鮮電商行業已進入下一個理性發展階段,朝著優化產品結構、培育品牌品質的良性方向發展。同時,不斷向上遊產地延伸,在細分領域深耕,以此實現差異化競爭。
參考《2017-2023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尚只有4.2億元;到2023年時,規模已飆漲至542億元,增勢強勁。預計到今年2023年,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
但市場增長迅猛的另一面,是盈利遙遙無期。據不完全統計,國內近4000家生鮮電商中,能實現盈利的比例只有1%,7%鉅虧,88%略虧,4%持平。
在破除種種阻礙後,生鮮電商前景依舊可期。特別是隨著冷鏈物流體系完善,生鮮電商運輸成本下降,**相比傳統渠道更具優勢。目前,平臺需要提高自我造血能力生存下來,才能在生鮮電商中分得一杯羹。
6樓:靈貓電商
生鮮電商的發展瓶頸眾多,但並不是說明生鮮電商就沒有發展前景了,想要做好做生鮮電商,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首先,將產品規格化精細化。目前的生鮮電商賣的不僅僅是產品,還有服務。對於電商企業來說,推出規格化精細化產品使自己的產品形成了差異化,區別於大多數傳統農貿市場和**,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其次,建立專業的冷鏈運輸團隊。發展生鮮電商最大的挑戰就是運輸問題,生鮮類產品具有損耗大,難儲存等特點,怎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保質保量把產品送到顧客的手中,提升顧客的滿意度一直都是廣大生鮮電商企業研究的重點。
在網際網路+農業政策的積極推動下,生鮮電商是一個大趨勢,大潮流。生鮮電商想要走的更久更遠,必須要有戰略性眼光,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在網際網路經濟的潮流中,利用集採分銷平臺實現合作共贏。
現在的生鮮行業前景怎麼樣
7樓:匿名使用者
生鮮電商肯定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各方投資者都在爭搶這個領域。儘管近些年行業發展迅猛,但因受制於冷鏈物流能力的瓶頸,行業始終存在著「供需兩旺、流通不暢」的問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生鮮電商行業目前已經進入最危險的洗牌淘汰階段,大量的資本玩家陷入瓶頸,而在2023年將會成為生鮮電商轉虧為盈的**年代。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鮮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報告》資料顯示,我國目前共有4000多家生鮮電商,諸多行業企業從不同維度切入生鮮電商市場。2023年上半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851.4億元,預計2023年底,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1650億元。
儘管生鮮電商頻頻「倒閉」,但生鮮電商還是被認為是電商的最後一片藍海,目前生鮮電商在我國的市場滲透率僅為1%左右,相對服裝的20%—30%的滲透率,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整個生鮮有萬億規模,即便10%的滲透率,也有千億之大的空間。
8樓:厚勤易購直通車
生鮮是指未經烹調、製作等深加工過程,只做必要保鮮等初加工而**的初級農產品(主
9樓:維小維生素
還可以,畢竟很多巨頭都加入了這個行業,比如:京東旗下的7fresh、蘇寧的蘇鮮生、**的益鄰鮮生等等。不過這裡面我更看好益鄰鮮生,它雖然只是覆蓋了**地區,但是也正是小而精,所以發展前景很不錯。
10樓:匿名使用者
生鮮之所以大家絕大難做,有幾個原因:
第一、這個市場都很大,所有人都知道,所以,一旦有個不錯的行業,一堆人都蜂擁而至,造成了惡劣競爭
第二、有的是因為中間環節控制不好,導致中間的零售環節進貨價貴,不管哪個生鮮平臺,在開始做的時候,中間環節就要先考慮自己的利潤的話,那這個公司要麼有資本支援,要麼一定會死掉,因為中間環節全靠終端把量做起來後,才有利潤的,不可能一開始就有利潤,所以**鏈很關鍵
第三、面對同行競爭時,沒有競爭優勢,也就是沒有多渠道盈利**,全靠自己貼錢,或者靠賣生鮮賺差價
第四、總部招了加盟商,收錢後就愛理不理,後續的服務跟不上,導致加盟商產品賣不動,面臨虧損,沒有給加盟商提供好的營銷解決方案
第五、沒有設計好模式,大部分的總部只顧自己賺錢,真正一套好的模式需要具備以下三條:
1、讓投資者只賺不賠
2、讓**商不用賣貨
3、讓消費者可以免費
如果總部設計模式按照這三條原則來設計,我相信不管做任何行業,一定會做得很好,我們幫人家設計模式的時候,都是按照這個原則。
不但投資者、**商、加盟商,還是消費者,大家都皆大歡喜,口碑又好,產品又銷售得快,而且不需要花錢做廣告,全部時老百姓口碑傳播,省了一大筆廣告費直接補貼給消費者。
現在跨境電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好像越來越多人海淘了,不知道這個行業趨勢怎樣
應該還是挺不錯的,不過比起前2年要稍微難做。跨境電商的前景還是很不錯的。目前來看 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親戚朋友在國外,有相關資源可以採購發貨。2.通過免稅店購買,低折扣賺個差價,風險較大。3.通過翻譯軟體海淘,賺個差價,風險較大,容易被稅。4.找專業的 公司代發,成本低風險低,有人負責售後,合...
社交電商有什麼發展前景,社交電商是未來的趨勢嗎?
社交電商應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早些年就有電商開始思考如何將社交流量引導到電商平臺上來,現在像傳統電商領域的 京東都在社交領域不斷嘗試,而移動電商領域的點點客也推出了社交電商服務平臺 人人電商 來教商家如何玩轉社交電商。相比於傳統電商,社交電商在流量 運營 渠道 使用者及獲客成本等多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中國風電行業現狀以及發展前景,制約其發展的因素
稀土 主要是多直驅電機影響比較大。目前國內風電的主要問題一是研發能力不足,所謂自主智慧財產權基本上是自欺欺人 在就是惡性 競爭。影響風力發電發展的因素 我認為主要有一下3點。1 影響中國風電產業發展的一個主要障礙是,人才與技術的薄弱,使風電裝備製造國產化問題成了技術瓶頸。2 成本與 也是影響風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