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海上鋼琴師
燕國: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內蒙東部、遼寧、吉林南隅、朝鮮北部
據《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以後,封宗室召公於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燕國的都城在“薊”(位於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
燕國,東周時期在華北與東北地區分封的一個姬姓諸侯國,為戰國七雄之一。開國君主召公奭是西周宗室大臣,與周武王、周公旦同輩。
公元前11世紀由周武王封召公奭於燕,召公奭長子燕侯克代封。公元前7世紀燕國吞併薊國,建都薊(位於今北京市)。疆域範圍大致為今天的北京、天津全部,河北、遼寧、山西、內蒙古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由於建國以後較長時間內與中原各地來往甚少,所以文化較中原各國落後。燕桓侯時,山戎南下攻燕,燕被迫遷都臨易。燕莊公時在山戎的侵略下險些亡國,靠齊桓公“尊王攘夷”的軍事幫助才得以保全。
並進而在日後有了發展,成為春秋時期十二諸侯之一。
前323年,燕國參加了公孫衍發起的“五國相王”活動,燕易王稱王。前320年,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國都被齊國、中山國攻破,在趙武靈王支援下,姬職即位,是為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後招賢納士、勵精圖治,燕國國力大增,佔領了中山國北境一帶。
燕將秦開東向擊胡,拓地千餘里,直到遼東、朝鮮北部。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國、趙國、韓國、魏國合縱攻破齊國,幾乎佔有齊國全境(除了莒、即墨兩城),燕國達到全盛。
燕昭王之後燕國一直內亂,前222年,燕王喜被秦國俘虜,燕國滅,秦置燕國故地為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1] 。燕國是眾多姬姓諸侯國中最後滅亡的國家,傳國43王800年。[2]
中文名稱
燕國英文名稱
yan簡 稱
燕所屬洲
亞洲首 都
薊(今北京市房山區)
主要城市
孤竹、武陽
官方語言
上古漢語
時 區
東八區政治體制
君主**政體
國家領袖
姬職,姬喜
主要民族
華夏族存在時間
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22年
亡 於
秦國名 人
樂毅、劇辛、慄腹、秦開、秦舞陽
首位國君
燕侯克末代國君燕王喜
2樓:文似花海
燕國,東周時期在華北與東北地區分封的一個姬姓諸侯國,為戰國七雄之一。開國君主召公奭是西周宗室大臣,與周武王、周公旦同輩。
公元前11世紀由周武王封召公奭於燕,召公奭長子燕侯克代封。公元前7世紀燕國吞併薊國,建都薊(位於今北京市)。疆域範圍大致為今天的北京、天津全部,河北、遼寧、山西、內蒙古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由於建國以後較長時間內與中原各地來往甚少,所以文化較中原各國落後。燕桓侯時,山戎南下攻燕,燕被迫遷都臨易。燕莊公時在山戎的侵略下險些亡國,靠齊桓公“尊王攘夷”的軍事幫助才得以保全。
並進而在日後有了發展,成為春秋時期十二諸侯之一。
前323年,燕國參加了公孫衍發起的“五國相王”活動,燕易王稱王。前320年,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國都被齊國、中山國攻破,在趙武靈王支援下,姬職即位,是為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後招賢納士、勵精圖治,燕國國力大增,佔領了中山國北境一帶。
燕將秦開東向擊胡,拓地千餘里,直到遼東、朝鮮北部。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國、趙國、韓國、魏國合縱攻破齊國,幾乎佔有齊國全境(除了莒、即墨兩城),燕國達到全盛。
燕昭王之後燕國一直內亂,前222年,燕王喜被秦國俘虜,燕國滅,秦置燕國故地為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1] 。燕國是眾多姬姓諸侯國中最後滅亡的國家,傳國43王800年
3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11世紀由周武王封召公奭於燕,召公奭長子燕侯克代封。公元前7世紀燕國吞併薊國,建都薊(位於今北京市)。疆域範圍大致為今天的北京、天津全部,河北、遼寧、山西、內蒙古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4樓:
說戰七雄吧七:齊(山東)楚(湖北安徽湖南河南部)秦(陝西今湖北西北)燕(北京津河北北部區)趙(山西西北)魏(山西南部)韓(山西東部)趙魏韓前晉裂產物具體現今完整應能區概
5樓:匿名使用者
河北北部、北京、天津、遼寧、吉林南部,朝鮮北部部分地區。
古時的燕國是現在的**
6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古時的燕國包括冀北、北京地區和遼寧西部的大淩河流域、遼東以及朝鮮半島的樂浪(今朝鮮平安南道)、玄菟(今朝鮮咸鏡道)。
據《漢書·地理志下》記載:“燕地,尾、箕分野也。武王定殷,封召公於燕,其後三十六世與六國俱稱王。
東有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西有上谷、代郡、雁門;南得涿郡之易(保定)、容城、范陽,北有新城、故安、涿縣、良鄉、新昌及渤海之安次、皆燕分也。樂浪、玄菟,亦宜屬焉”。 也就是說,燕國東面有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西面有上谷、代郡、雁門,南面得到涿郡的易地(保定)、容城、范陽,北面有新城、故安、涿縣、良鄉、新昌,以及勃海的安次,都是燕國的地方。
樂浪、玄菟,也都屬於燕國。
拓展資料:
《史記正義》引徐才宗《國都城記》稱“周武王封召公於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國取名焉”。《國都城記》認為召公所封的燕地在燕山之野,燕國因燕山而得名。
燕國在八百年的歷史中,曾建有五座都城,西周初年封召公於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鎮東北),燕地為燕國始封地。燕桓侯時山戎不斷南下侵擾,燕國被迫遷都臨易。齊桓公打敗山戎之後,燕莊公逐漸營建上都薊,並逐漸遷都於此,至燕襄公時上都薊就成為燕國的國都。
春秋晚期,北方的戎狄各部又逐漸強大,迫使燕國又一次徙都到易。太子丹刺秦事敗,秦將王剪、辛勝兵臨易水,燕王喜與逃到代地的趙公子嘉聯兵與秦在易水西決戰,失敗後,燕軍主帥太子丹逃匿於衍水,被秦將李信追斬,燕王喜不得不棄薊城,率兵退到了遼陽。五年後秦將王賁俘燕王喜,燕國亡。
由於商業、手工業的發展,城市也空前繁榮起來。燕昭王時期,燕國的都城形成了“三都”體制,即薊城、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區竇店以西)和下都武陽城。
7樓:寶格格
戰國初期燕國的疆域大約包括今河北省的北部和今山西省的東北一角。全境東北和東胡接界,西和中山、趙接界,南邊靠海,並和齊接界。燕昭王時,隨著國力的強大,疆域也大為拓展。
佔領了中山北境一帶,今唐縣、望都一線成為燕國的南境。燕將秦開東向擊胡,拓地千餘里,直到遼東、朝鮮半島北部,並一度佔有齊國大部分的領土(除了莒、即墨兩城)。《戰國策·燕策一·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公》記載:
燕國“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陀,易水”。置有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 由於商業、手工業的發展,城市也空前繁榮起來。
燕昭王時期,燕國的都城形成了“三都”體制,即薊城、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區竇店以西)和下都武陽城。除都城之外,燕國的一般城市也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如襄平(燕遼東郡治所,在今遼寧省遼陽市舊城區)。
8樓:及千風
不會是看電視看多了吧,是真的嗎?真的假的?真是在河北北京,遼寧地區一帶嗎?電視上說的都是假的,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怎麼能信呢?我要的是以使之資料!
9樓:吟遊之風
北京、天津、河北省北部,遼寧省西部一帶
古時候的西域指現在的什麼地方?這些地方屬於什麼氣候
主要指現在的新疆,還包括現在的青海 甘肅部分地區以及中亞的部分地區。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附 西域,狹義上是指玉門關 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 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 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西域 地理方位詞,在中國古代文獻...
古代的明州泉州分別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古時的吐蕃在現在的什麼
明州泉州答得都對。吐蕃答得不完全。吐蕃最盛的時候疆土越過喜馬拉雅山,包括今天的錫金,可能還包括一小部分印度的領土以及尼泊爾的領土,此外,克什米爾地區一小部分也屬吐蕃。後來因為難以控制,吐蕃最終放棄了喜馬拉雅山以南的領土。補充一張歷史教科書上的 證明吐蕃的國界。注意圖上有虛線明確標明瞭我國現在的國界。...
現在去什麼地方遊玩的好,最近適合到什麼地方旅遊比較好
最近到處在降溫 掐指一算 適合去海南 哈哈 現在這個季節去 旅遊最好 九寨溝推薦理由 自古以來,看水 賞水 玩水,國內都首推四川九寨溝,連歐洲國家的水景都要以九寨溝做樣板,可見,九寨溝芳名遠揚,而且深入人心。九寨溝6 7月的溫度為16 17攝氏度,相比珠海的35 37攝氏度,簡直是兩個季節。武夷山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