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十一拾億
相信每個孩子從降生那一刻起,都灌注了父母太多的愛,誠然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是出於本能。父母所做的一切,也是希望孩子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但過度的愛往往也會傷害孩子。
一、幼年階段
在這個階段是孩子最天真的時候,他們往往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能帶來什麼後果,如果此時父母可以指引正確道路的話,相信對於孩子的未來會有很大幫助。但往往很多時候,父母過度的愛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長。比如在孩子剛剛學會走路時,如果家長關注過多,在身邊無時無刻保護著,其實對於孩子的成長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會造成孩子的依賴性。
二、學生時期
到了學生時期,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學習,比如到了高三,很多孩子對於志願填寫都存在一些疑惑。有些時候孩子想要報藝術類大學,但父母卻操心藝術類院校將來的就業道路,他們覺得藝術生的未來讓人擔憂,所找的工作也不會穩定,於是限制孩子的發展。但有些孩子確實有這方面的天分,如果因為父母過度保護,扼殺了孩子的愛好,實屬可惜。
三、成年階段
父母對於孩子的愛一直延續到他們老去,在孩子長大成年後,面臨婚姻的選擇時,往往父母比他們還要操心。他們會替孩子把關,他們會考慮這個男生的工作如何,這個女孩子的家境如何。當然父母替孩子把關婚姻是正確的,但如果過度操心,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婚姻選擇的自由權。
其實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是天生的,不帶有私心,但有時往往因為自己過度緊張,給孩子帶來壓力。聰明的父母其實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不要將太多心思放在孩子身上。
2樓:
父母的愛會不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主要取決於父母對孩子的愛的方式和態度。
如果是在孩子需要愛的時候,去給與去引導,肯定是利於孩子的成長和身心健康。比如說:心裡障礙引導,每一個人的成長路上難免有想不通,糾結的心事,此時父母能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愛,我想,孩子絕對是收益終生。
過分的溺愛,其實就是反方向的引導,給孩子肯定是帶來傷害的。比如說:在家裡,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好吃好喝全部讓給孩子,孩子要啥給啥;在班裡自己的孩子最大,不能受半點委屈半點欺負。
我想,這樣的愛,只能促使孩子的任性、無情、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與人交際困難、處事方法不當等等,必定容易走上不歸路的。
愛的方法對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3樓:匿名使用者
愛孩子要講究方式
父母愛孩子的方式不當,既會對孩子造成「愛的傷害」,也會給家長帶來痛苦。愛孩子最典型的不當方式有兩種:
一是「棍棒教育」。「狼媽」「虎爸」認為優秀的孩子都是逼出來的,於是「愛之深、責之切」。雖然短時間內孩子確實學習進步了,但這種以犧牲孩子身心健康為代價的進步不可能長久。
這些家長真的很愛孩子,但愛得嚴厲苛刻,愛得簡單粗暴,結果是孩子感受不到愛,心中只有恨,輕者引發親子衝突,重者導致家庭悲劇。
二是溺愛孩子。盧梭說:「你知道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
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馬卡連柯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慈母多敗子」的說法,「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愛之,其實仇之」是對「溺愛」一詞的最好註解。許多父母都知道溺愛孩子不好,但在教育孩子時,還是不知不覺地被溺愛所套路,因為家長分不清什麼是溺愛。
有專家認為,溺愛分兩種:一種是包辦型溺愛,即父母把孩子當成「自我的延伸」,喜歡為孩子設計人生,讓孩子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孩子不能有自己的夢想,這就註定了悲劇的發生。
另一種是放縱型溺愛,即父母自願成為孩子「自我的延伸」,心甘情願接受孩子的指揮,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結果導致孩子個性和思想扭曲,以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最終發展為父母管不了,老師教不了,甚至成為「父母的敵人」。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認為,溺愛不是真正的愛,而是一種軟暴力。正確的愛不光是給予,是合理的給和合理的不給;是合理的讚美和合理的批評;是合理的爭執、對立、鼓勵、敦促、安慰。所謂合理,是一種判斷,不能只憑直覺,必須經過思考和有時不怎麼愉快的取捨決定。
因此,父母學習正確愛孩子的方式,是避免給孩子造成「愛的傷害」的基礎。
4樓:匿名使用者
父母過度的溺愛給孩子帶來的後果是致命的,會導致孩子沒有正確的人生觀,思想觀,是非顛倒,對錯分不清,舉兩個例子來說明這個觀點。網上有個真實新聞,一個女子,花了1600萬給自己整容一百多次,最後整的無臉見人無臉出門,整天呆在家裡。這就是父母溺愛孩子的結果,整容本身就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做父母的為什麼不阻止?
並且整一次還不夠,會整一百多次,再一個,整容就是看不起自己的父母,覺得自己的臉不好看,實際上就是對自己的父母不孝的表現,不是你的臉不好看,是你的心不善,所以父母的溺愛導致孩子痛苦的人生,生不如死。
國內有一戶人家花**把孩子送到日本去留學,由於家庭經濟並不是很富裕。孩子在日本每個月2萬元的生活費出現了問題。如果孩子聽話一點他會通過勤工儉學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生活費,到外面找些工作做。
但是這個孩子怎麼說你把錢給我送過來,不然我殺了你,從日本乘飛機過來了,母子倆在飛機場大動干戈,孩子往母親身上刺了六七刀,你猜母親怎麼說我沒有照顧好孩子,讓你受苦了,所以我們要學會做父母,不要什麼事都依著孩子,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這就是溺愛的後果。
5樓:龍城快樂迪
我們常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其實後面還有一句:父母強加於孩子的使命是傷害的。
某次與一對外地打工父母聊天,他們對我說:「孩子想念我們,希望我們回去。我們想堅持十年,給孩子賺些錢,要不然,以後他會責怪我們的」。
我說:「其實,父母無論怎樣做,最後總是要落一半個抱怨的,十年後,你們有錢了,孩子卻說,我小時候需要你們的時候在**?從小你都沒有管過我,現在管什麼?
」如果你們回家陪伴孩子,同時沒賺到錢,十年後,孩子會說:「誰讓你們陪我的,又不是我不讓你們去賺錢」。
與其總得揹負一種抱怨,為何不在孩子身邊陪伴他的童年,起碼可以給予孩子一個健全的家庭氛圍,一個健全的成長環境。
當我們老去的那一天,我們無愧於孩子的唯一慰籍就是:我曾經陪伴你走過美好的童年。
6樓:黛香玥楓
父母的愛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
有的父母對孩子太過溺愛,導致孩子沒有主見沒有自己動手能力,做錯了事情只知道逃避,不讓孩子在家裡做家務說是心疼孩子,帶著孩子去串門看著自家孩子在朋友家裡亂翻東西卻不制止,看到孩子在公共場所喧譁甚至撞到人不道歉也沒有表示,孩子要什麼買什麼,稍有不順心就發脾氣或者離家出走,使孩子的攀比心越來越強。這樣溺愛孩子會讓孩子對家長,對家產生心理依賴,覺得家裡什麼都有啥都好為什麼還要我出去上學工作呢,家裡什麼都順心,出去什麼都和我反著來,都不順著我。出門遇到困難就退縮,等著家裡父母給解決問題。
父母對孩子的嬌慣讓孩子受到一點委屈就受不了,劃了一個小口子就蹦起來哭到不行,別人說一兩句他有八句十句等著回,各種犟嘴。
而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愛就很。。。標準吧!會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給孩子的錢要有數,一個月一給,還要教孩子省錢,不亂花錢。
見到鄰居要問好,要有禮貌,要尊老愛幼,公共場所要小聲,大人說話的時候不要亂插嘴,別人給你東西的時候要說謝謝,你想要的東西會根據你的情況決定買不買等等
7樓:小蠻子的人文歷史觀
如果是過度溺愛的話是會給孩子帶來傷害的。因為實施溺愛行為的父母,其實並沒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們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麼,也並不真正關注孩子的成長需要,甚至都沒有興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實感覺、真實想法,他們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們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這會讓真實的孩子喪失自我,從而變得自私自利。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由於長期被父母的溺愛所包圍,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又自利。
甚至會有比如性格驕橫乖張;做事懶散無紀律;不懂禮節目無長輩;懦弱不能經受困難;人際關係障礙;健康狀況不良等等一系列的缺陷。
父母對孩子的愛 10
8樓:婁耕順勞未
父母的愛
每個父母都是一樣的,充滿對孩子的無私的關愛。打從孩子出生後,每天精心呵護,稍長大後,一點事也不讓孩子做,更是倍加關愛。可此時,可有想過,你對孩子的愛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就有這樣一則故事:剛萌芽的小樹漸漸長大,一直生活在爸媽的「溫暖」懷抱中。下雨時,爸爸怕淋壞了小樹,便幫它擋雨;晒日時,樹媽媽心疼孩子會被晒壞。
也幫它擋著......就在樹爸爸和樹媽媽和「保護」下,小樹一天天長大,可身體卻一天天軟弱,沒有別人的強壯,也沒有別人的見識廣,更沒有別人的自護能力,這一卻難道不該怪它的父母過分溺愛嗎?哪一天,樹爸爸和樹媽媽離了
小樹,不能在給小樹「無私」的愛時,小樹會怎樣?它難以生活下去,因為它不曾體驗到大自然嚴峻的考驗,也沒有經歷過最基礎的風風雨雨,更談不上從中學習到自保能力和從中煉成一身堅強.健康的身軀。
此時,無能為力的小樹也會埋怨爸爸媽媽吧!
所以父母親們,不要再緊緊地抱住孩子了。因為這樣他們是長不大的,以後可能無法瞭解世間苦楚,更可能不瞭解你們父母對他們的愛。
9樓:匿名使用者
關愛是什麼?有人說它是一個
詞,一句話,一個手勢。我認為關愛是欣賞。
這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唯一的聽眾》,是它告訴了我,欣賞是另一種關愛。
這篇文章講了「我」拉小提琴很難聽,大家都對「我」的**灰心喪氣,但我依舊在一片樹林裡練琴。一天早晨,我拉響第一支曲子後,發現背後有個老太太,我怕打擾她雅興正準備溜走。沒想到老太太叫住我,並覺得我拉得好,還告訴我她是個聾子,想做我的聽眾。
於是,我每天練琴,老太太也告訴我,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幸福,我拉琴時,她也常常給我打節拍。直到一天,我拉的曲子使妹妹大吃一驚,我告訴她是一位聾子,老太太鼓勵了我,可妹妹卻告訴我她是一名**學院的教授,我很是感動。
是啊!欣賞是另一種關愛。在別人最需要欣賞的時候給予對方希望,給予他人信心,讓他在困難的面前站起來。
這何嘗不是一種關懷、關愛呢?「耳聾」的老太太啊!多虧了你那善意的謊言,讓一個已對自己**失去信心的人頑強地站起來,您真偉大,您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會欣賞,欣賞讓關愛延續。
看到這篇文章,它勾起了我一個記憶:一次,我去練字,我看同桌的字寫得很差,忍不下去了,向他吼道:「這麼難看的字!
寫得那麼糟!白練了?」他沮喪地說:
「我不是在練嗎?」「反正你也練不好!」他「哇」一聲大哭不止,我爸爸惡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我們兩個也算徹底斷交了。
如果那時我懂得欣賞,如果我那時能鼓勵他,如果那時我沒有不耐煩,今天我和他也不會斷交。
我又想起了另一個故事,它令我心潮澎湃,對我的同桌的愧疚也增加了,主人公唱歌很差勁,最怕上**課。一次,老師叫他唱首歌,他只小聲地哼了幾句,全班鬨堂大笑,他很自卑,老師卻說他唱得不錯,下次要他唱大聲點,主人公很開心,每天都要哼幾句。幾個月過去了,又是**課,雖然這次主人公的歌還不是很好聽,但沒有從前難聽了,全班很是驚訝。
一個人的成功背後肯定有欣賞、關愛,但要沒有欣賞,成功只能算一半。要記住——有種關愛叫欣賞。
怎樣理解父母以愛為名帶來的傷害
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是為了自己好,但是不怪他們自己心裡又覺得委屈,所以最為難的還是自己。畢竟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他們認為對我好的事情其實不適合我的發展,但出發點是為了我,所以為了不辜負他們的愛,我會好好和他們溝通。其實我很理解他們,也知道他們這麼做的本意就是為了讓我幸福。但是他們給我的愛讓我覺得透...
怎樣忽視自己的父母帶來的童年的傷害
將受到的傷害當做是人生的一場修行,試著去感悟到為人處世的真理。人一旦佔領道德高地,最後就會變得虛無,走上神壇就很難接地氣。我們所有的現實社會的人都在無形中受到一種名為 道德 的約束,這個約束有著積極正面的效用,它告訴人們有些事不可為,但是同樣它也有不當的一面,即有些事不必非要按照它的標準而為之。這世...
父母嚴重干涉子女婚姻,會給子女帶來什麼負擔
父母嚴重干涉子女婚姻,會讓子女不能正確選擇婚姻,也會給子女精神上很大壓力,讓自己不能正確選擇伴侶。心理負擔,父母給孩子施壓,無疑是是束縛子女的內心想法,無法達到一個成年人該有的答野自由和思想,這會清弊讓子女很難有自己的主見答舉族。父母嚴重干涉子女婚姻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御衡多的負擔,這個時候他們的工作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