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明朝建文帝的最終歸宿至今仍是未解之謎,存在**說、出亡說、出家說等多種說法,但無論哪種說法都並非被永樂所殺。
說法1:**說。
被載入正史的是最先傳出來的“闔宮**說”。
《太宗實錄》記載說,朱棣攻破南京城,率領眾人抵達金川門。“諸王文武群臣父老人等皆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內侍數人而已”。看著身邊幾個內侍,他不禁嘆息說:
“我還有什麼臉面見他?”遂“闔宮**”。
朱棣進宮後,到處尋找建文帝,最後在一片灰燼中找到一具面目全非的屍體,有人說這就是建文帝。於是朱棣令以皇帝的禮儀將其埋葬。奪取皇位這一年,朱棣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說:
“高皇帝棄群臣,建文嗣位,權歸奸慝,變亂憲章,戕害骨肉,禍幾及朕。於是欽承祖訓,不得已而起兵,以清敦惡。不期建文為漢奸逼脅,闔宮**。
”假惺惺地表明,自己不過是想要“清君側”而已,自己沒有想到會導致建文帝的**。
首先創“焚死”說的是清代的王鴻緒,他在其所著的《明史稿.史例議》中花了大量篇幅專門淪述建文帝必定焚死。此外,清代的學者錢大昕在作《萬斯同傳》的時候,也採用了這個說法。至於永樂年間的《實錄》和清代修編的《明史》,也都是重複這個說法。
建文帝**而死一說大有蓋棺定論之意。
但是,大多數人認為焚死說不可信,他們認為建文帝並沒有喪生火海中。這些人從“正史”的字裡行間,找到了另外一些蛛絲馬跡。其中最能引起人們懷疑的即是《明史》。
《明史.恭閔帝本紀》中關於建文帝死亡的記載如下:“都城陷,宮中**,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壬申葬之。”人們以此為發端,提出疑問:
既然是“不知所終”,怎麼能辨認出那個被燒得面目全非的屍體就是建文帝?而既已發現了帝屍,為何又說是“不知所終”?這種自相矛盾的記載難道不值得人懷疑嗎?
更有人認為這段話根本就是含混的詭語,因為“帝后屍於火中”似乎可以理解成僅僅得到了皇后的屍體。而乾隆年間補纂《明史本紀》稱:“棣遣中使出後屍於火,詭言帝屍。
”則更為明確地道出當時根本就沒有找到建文帝的屍體,不過“詭言”而已。
說法2:出亡說。
《太宗實錄》的可靠性為人們所質疑,因為朱棣就曾經三次修改《太祖實錄》,目的就是要美化自己,為自己奪取皇位尋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太宗實錄》所記的建文帝**事,就有很多人持懷疑的態度。由於永樂朝的政治高壓、文網嚴密,對建文帝出亡之事沒有留下記載。
天順、正德朝之後,嚴峻的政治環境有所好轉,關於建文帝出亡說的史料開始多起來。我"天子"璽(白石)們發現,越是早的史料越是含糊,越是晚的史料越是具體。
萬曆二年十月,12歲的神宗曾向張居正問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張居正回答:"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者相傳,言建文皇帝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從間道走出,後雲遊四方,人無知者。"可見首輔張居正也傾向於建文帝出亡之說。
值得注意的是,民間傳聞已經入天子耳中,而且這時談論建文帝出亡已經不再是禁忌話題。關於建文帝出亡一事,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的記載最具有代表性。他認為建文帝併為**,而是在大臣的保護下由密道逃出南京。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門失守,長吁,東西走,欲自殺。翰林院編修程濟曰:"不如出亡。
"少監王鉞跪進曰:"昔高帝升遐時,有遺篋(qiè),曰:"臨大難,當發。
"謹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齊言:"急出之!
"俄而舁(yú)一紅篋至,四圍俱固以鐵,二鎖亦灌鐵。帝見而大慟,急命舉火焚大內,皇后馬氏赴火死。程濟碎篋,得度牒三張,一名應文,一名應能,一名應賢。
袈裟、帽、鞋、剃刀俱備,白金十錠。朱書篋內:"應文從鬼門出,餘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於神樂觀之西房。
"帝曰:"數也!"程濟為帝祝髮。
吳王教授楊應能願祝髮隨亡,監察御史葉希賢毅然曰:"臣名賢,應賢無疑。"亦祝髮。
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隨亡,帝曰:"多人不能無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勢必窮詰;有等妻子在任,心必縈繫,宜各從便。
"御史曾鳳韶曰:"願即以死報陛下!"帝麾諸臣,大慟,引去若干人。
九人從帝至鬼門,而一舟艤(yǐ)岸,為神樂觀道士王升,見帝,叩頭稱萬歲,曰:"臣固知陛下之來也。疇昔高皇帝見夢,令臣至此耳!
"乃乘舟至太平門,升導至觀,已薄暮矣。俄而楊應能、葉希賢等十三人同至。
上面這段文字的真實性的確讓人有所懷疑,可谷應泰偏偏講得栩栩如生,真是令人真假難辨。建文帝到底是**而死呢,還是由密道逃離南京?史學家對此各持一說,尚無定論。
當年清朝編修《明史》之時,明史館中諸史臣即對此意見不一。撰寫《明史·恭閔帝本紀》的徐嘉炎認為建文帝未死於火,而是遜國外逃。而同在明史館的著名學者朱彝尊則相信《明實錄》的記載,認為建文帝已死於火。
於是,正如我們所見,《明史·恭閔帝本紀》便有如下的表述:"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看來當時誰也拿不出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只好選擇這種折中的意見。
說法3:出家說。
眾多說法中流傳較為廣泛的是出家為僧說。有記載說,建文帝在南京城被攻破後出亡為和尚,晚年還曾經返回京師,去世後埋葬於北京西山。在《明史·程濟傳》中寫道:
“金川門啟,濟亡去。或日帝亦為僧出亡,濟從之,莫知所終。”在《明朝小史》中的記述則更為生動:
“高皇大漸時,封鑰一小匣,甚固,密授帝,戒以遇危難始啟。及靖難兵入城,啟之,乃楊應能度牒也。遂削髮披緇,自御溝中逃出。
”從此,建文帝以僧人身份四處流浪,直到朱棣死後才歸來。建文帝在朱棣死後迴歸的故事在明代王鏊《震澤紀聞》及其他明代四家記述中有傳奇般的記載。據說,這個流浪四方多年的老僧在宮內安然地度過了最後的日月,死後葬在北京西山,未加封號,號稱“天下大師”。
記載這段故事的王鏊生於2023年,同“老僧”出現的時間相近,後來又做了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的**,其說大致可信。
關於建文帝並沒有死的訊息在社會上的廣泛流傳。這對朱棣來說震動自然很大。他當然知道,自己是冒著“奪嫡”和“篡位”的罪名登上皇位的,正式的皇帝在世或者出逃,對他的帝位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於是一方面他為了安定人心,不得不煞有其事地釋出建文帝已死的詔書,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根據傳聞中的蛛絲馬跡苦苦尋覓。
關於朱棣尋找建文帝的故事也就自然有很多了。如《明史·姚廣孝傳》說,84歲高齡的姚廣孝病危的時候,永樂皇帝親自到廣壽寺看他,他說:“和尚溥洽關押太久,希望能夠放掉他。
”溥洽是誰?就是皇宮裡的主錄僧,他就是傳聞中替建文帝剃頭改裝,被認為知道建文帝下落的人。
這樣一個和尚被關押16年,可見永樂皇帝對建文帝的下落有多麼擔心。《明史.胡熒傳》則記載了永樂皇帝派遣胡熒暗察建文帝下落一事。永樂21年,以尋訪仙人張三丰為名、通行天下州郡鄉邑遍訪建文帝下落的胡熒還朝時,已經就寢的永樂皇帝深夜召見他,直到四更才出。
這再次暴露了朱棣的緊張。
還有人說鄭和之所以下西洋,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明史·鄭和傳》記載:“成帝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看來,朱棣自己也認為“不知所終”才是建文帝結局的最真實的結論。
隨著時間的推移,建文帝的遺蹟屢有發現,隨之而來的便是新的疑問和新的謎團。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在北大求學期間,居然在頤和園後面的紅山上,找到了“前明天下大師之墓”;2023年的《藝林旬刊》還刊出了“明建文帝衣缽塔”及雲南武定獅山佛寺塑造的“明天下大師像”的**,**的圖注肯定地說:“天下大師者,明建文帝也。
”看來,建文帝下落之謎,仍然會被史學家及對此有興趣的讀者**出來。
綜上所述,建文帝最終下落,死於何方至今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成為千古疑案。
2樓:大路五點一刻
明朝建文帝是怎麼死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明史第一謎案。因為建文帝在太祖嚴苛統治之後,力行寬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無數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好奇,目前,有兩種說法:
說法一:**說。
《太宗實錄》中記載,燕王進入金川門後,建文帝也想出來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嘆道:“我何面目相見耶!“於是與皇后一起閉宮**。
朱棣看到宮中火起,急忙命人前來搶救,可惜沒有來得及。從灰燼中找到建文帝燒焦的屍體,燕王朱棣不勝悲慼,撫屍痛哭,說他只是前來幫助皇帝學善,你又何必自尋死路呢?事後,朱棣備禮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近人孟森等學者持建文帝**說。
說法二:出亡說。
萬曆二年十月,12歲的神宗曾向張居正問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張居正回答:“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者相傳,言建文皇帝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從間道走出,後雲遊四方,人無知者。“可見首輔張居正也傾向於建文帝出亡之說。
值得注意的是,民間傳聞已經入天子耳中,而且這時談論建文帝出亡已經不再是禁忌話題。關於建文帝出亡一事,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的記載最具有代表性。他認為建文帝是在大臣的保護下由密道逃出南京。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出生於應天府(今南京),為懿文太子朱標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明洪武三十一年繼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3樓:匿名使用者
有關建文帝下落的說法,歸納起來大至可分為三類。一類是他在南京城破時,化妝潛逃到外地,並出家當了和尚。第二種說法是:
建文帝在燕軍攻入南京後,放火**。最後一說則告訴人們,建文帝逃到海外去了。
時下相信第一種說法的人比較多,而近些年對福建省寧德市上金貝村明古墓的考證似乎也支援這一說法。這座古墓佔地約兩百平方米,由舍利子塔、拜亭、墓坪三部分構成。古墓有由弧形條石砌成的圍拱,高大雄渾,精緻豪華。
墓前的石柱高約四到五米,墓壁牆頭的雲紋龍頭石雕氣勢恢弘。墓的所有構件均處處體現出皇家的氣派,尤其是其舍利子塔的蓮花座造型與安徽鳳陽的明皇陵及江蘇淮安明祖陵的完全一樣,而這種造型在當時是隻許朱皇家使用的。由此,人們不難判斷此墓的主人是朱姓的皇族。
在古墓所在的山腳下有一名為鄭岐的小村莊,村中鄭姓很多,他們都稱自己的開基老祖是鄭洽。鄭洽相傳是隨建文帝出逃的十二大臣之一,且一直伴隨建文帝到終了。
當地還有一個傳說,說是明永樂年間,這裡曾遷來一位叫鄭三合的人,其名字便是洽字的拆分。據此,有關方面還打算對這裡的鄭姓村民作dna鑑定。此外,當地的華嚴寺還存有一胸前上繡有九條,下繡有五條五爪金龍的袈裟。
袈裟上所繡的龍圖案可是明代祖朱元璋獨自享用的標誌。上述這一切都為建文帝出逃到此地出家為僧的說法提供了左證。有人不同意此說法,其理由是墓塔上的碑文文字是:
“御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因為佛日圓明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老師,滄海珠則是其徒,所以才能得到忽必烈的御賜碑文。由此看來,此墓當是滄海珠的,但這又如何解釋古墓構件的明代皇家造型呢?
或許只有找到建文帝本人的遺骸方能作出定論了。
**說的支持者不多,因為既然建文帝已**,那永樂帝又何必不遺餘力地尋訪其下落呢。不過,**說也不是一點根據都沒有。在《明太宗實錄》中有這樣一段話:
“……壬中,備禮葬建文君,遺官致祭,輟朝三日。”明史也記載著朱棣撫建文帝屍痛哭,並將建文帝與皇后夫妻合葬的事。南京江寧上坊桃園的梅家山村還有一座被當地人稱為“娘娘墳”的明墓。
該墓也是明代皇族墓的造型,有可能是永樂帝朱棣禮葬建文帝及其皇后的陵寢。遺憾的是,在一九六六年發掘此墓時便發現它已被盜多次,已很難查證墓的主人了。另外,即便此墓是朱棣為建文帝打造的陵寢,抑或又在別處發現了朱棣建的建文帝陵,則裡面是否真有建文帝的遺骸也是個問題。
因為永樂帝朱棣當年所謂的禮葬建文帝,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作秀,意在收買建文帝舊臣的人心。
認同建文帝流亡海外一說的人最少,這不僅是明永樂帝派往海外尋找建文帝的人一無所獲,就是後世去海外調研此事的人也沒有拿回什麼有力的證據。
正德皇帝是怎麼死的,明朝正德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哈?
泛舟湖上,船翻身亡 1520年10月,正德皇帝在他從南京返回北京的路上,在一次乘船遊玩的事故中幾乎淹死 他的健康狀況從此不斷惡化。到了1521年春,他已不能上朝,他的醫生報告說,他已不能 他既沒有生下一個後嗣,也沒有過繼一個 1521年4月19日他去世時,沒有留下關於繼位的明確指示。一切事情都交託給...
大明朝「大太監」王振是怎麼煉成的
王振是明朝第一個專權的太監。他本來是一個極為失敗的教書先生,卻自閹進宮,得到了明英宗的寵幸,開始和鄒東來擅權,結黨營私,干涉朝政,揭開了太監帝國的序幕。白痴的王振為了建立所謂的豐功偉績,根本不知作戰為何物的他,慫恿皇帝親征來犯的也先,而且在指揮大軍時一意孤行,竟不準備糧食。一錯再錯,致使明軍十分疲勞...
大詩人李白到底是怎麼死的,大詩人李白是怎麼死的
乾元二年 759年 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佈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於獲得了自由。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 早發白帝城 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到了江夏,由於老友良宰正在當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陣。乾元二年,李白應友人之邀,再次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