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來自峴山古靈精怪的灰太狼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啟用唐將僕固懷恩為朔方節度使、河北副元帥,統兵進軍洛陽。
寶應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其餘部分叛將投降,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今河北北部)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今河北中部)節度使,薛嵩為相衛節度使,此後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擴充套件資料
戰爭起因: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
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
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2樓:匿名使用者
最後被平叛.安被兒子殺,史自殺
3樓:子時過
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期發動的
安史之亂的原因過程結果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安史之亂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其中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616532,安指安祿山.史指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
二人先後發動叛亂.攪得中原大地民生凋敝.
安史之亂起於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結束於763年(唐代宗寶應元年)前後近八年之久.這次歷史事件,是當時社會各種矛盾所促成的,對唐朝後期的影響尤其巨大。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過程:玄宗晚年,也就是天寶年間,已經失去了開元年間的進取心,朝政腐敗,任用奸臣,如李林輔,楊國忠等人.結果導致軍閥擁兵自重.
安祿山就是其中之一.於是他乘中原地區兵力空虛,發動了叛亂.
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天寶十五年佔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
唐玄宗於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了安祿山反叛的訊息,相當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準備防守;接著任命他的第六皇子榮王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
隨著長安的失守,玄宗逃亡蜀中,急忙讓位於太子,於是呼唐肅宗即位,繼續指揮唐軍平定叛亂的戰爭, 由於安祿山的叛亂不得人心,且自身好享樂,沒兩年,他就被他的兒子安慶緒所殺,安慶緒畢竟不如其父,即位之後,屢戰不勝.敗退鄴城.不料被其部將史思明所殺.
史思明繼承了叛軍的軍隊,繼續發動叛亂.可是他犯了和安祿山一樣的錯誤,不喜長子,喜幼子.結果他和安一樣,被兒子所殺,他的兒子史朝義所殺,史朝義繼任大燕皇帝,由於史朝義殺父不被其他叛軍擁戴,結果叛軍內部紛爭,屢被唐軍所敗.
,直到763年,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這就是安史之亂的基本經過.
安史之亂對唐朝和唐朝人民的影響,安史之亂對唐朝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是唐朝的轉折時期,大唐由盛轉衰,安史之亂前是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是大唐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制高點,安史之亂摧毀了盛世,之後雖然被平復但大唐再也沒有盛世氣象,地方豪強層出不窮,統 發沒有力度以致唐滅,天下戰亂無窮。安史之亂 是唐朝的轉折時期,大唐由盛轉衰,安史之亂前是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是大唐也是中華民...
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究竟都有誰,結局是怎樣的
李光弼和郭子儀。李光弼,興唐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將之一。被封為臨淮郡王,獲賜丹書鐵券,764年病逝。郭子儀 興唐名將,平叛安史,收復京,768年病逝。賜諡號忠武,陪葬建陵。有郭子儀 李光弼 高仙芝等。他們的結果很多比較慘,李光弼受到讒言,被降職,非常抑鬱,高仙芝被處死。郭子儀,李光弼。李光弼最後病逝,...
安史之亂的發起人是誰
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唐代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由於發起叛唐者乃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安史之亂歷時七年零三個月,雖然亂事最終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