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宮內有哪些殿堂組成,清朝皇宮內有哪些大殿組成?它們的屋簷各是什麼形式的?

2021-07-27 23:37:43 字數 4954 閱讀 8016

1樓:匿名使用者

故宮始建於明永樂4年(2023年),2023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

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實際據202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

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佈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故宮的建築依據其佈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故宮外朝、內廷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此外兩翼東有文華殿、文淵閣、上駟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築。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西六宮、齋宮、毓慶宮,後有御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內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後養老而修建。

內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築。

2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  紫禁城由來及概貌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的**,之所以稱為故宮是因為它曾經是明清兩代帝王的宮殿,現在是故宮博物院所在地它的城垣高10米,四隅有角樓,城有四門。城中建築多覆以黃色琉璃瓦,城外環繞著52米寬的護城河。

清代對明宮進行了修繕和重建,並更改了一部分宮殿的名稱。至今仍保持原有的規模,共有建築980座,8700餘間,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

紫禁城建築以午門、太和門、三大殿、乾清門、後三宮、坤寧門、欽安殿、神武門為中軸線。此線向南、北延伸,正是當時北京的南北中軸線。城內則以乾清門為界,南為外朝,是皇帝舉行隆重典禮的地方;北為內廷,是皇帝、后妃們日常生活的地方。

宮殿中的正殿均坐北向南,以南為前,以東為左。紫禁城內,中軸線兩邊的建築佈局層次分明、主體突出、對稱均衡、動靜結合、完整統一;集中體現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反映了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

紫禁城內最高建築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上有5座門樓,俗稱五鳳樓,兩翼城樓如雁翅,又稱為雁翅樓。墩臺平面成“凹”形,開闊而莊嚴,氣勢浩大雄偉。正中的門樓面闊9間,進深5間,象徵古代帝王位處九五至尊,是紫禁城內最高的建築。

門樓上左右有鐘鼓亭。李自成攻北京就是自此進入紫禁城的。

午門內是規制嚴整的廣場,五座雕欄玉砌的內金水橋橫跨內金水河。站在橋上憑欄東望是高大的協和門,門南北共22間廡廊(正殿兩側的房屋),那是昔日的內閣公署所在地。內閣是明清兩代設定在宮中輔佐皇帝辦理國家政事的機構。

主要職責是草擬和傳達皇帝的詔令、批閱和進呈**的奏章文書,曾經有很大的權力。

與協和門相對的西面是熙和門,它的北側廡廊是原來的翻書房(負責滿漢文互譯的工作);南側廡廊為起居注館(記錄皇帝的言行)。午門正北的太和門是紫禁城內最大、最華麗的門。太和門是明朝“御門聽政”的地方,皇帝在此親自接受臣下的朝拜、上奏,並頒發詔令、處理政事。

太和門東西兩側的昭德門和貞度門的兩門廡是侍衛們值班休息的地方。

太和門內東廡中的高大殿宇是體仁閣,是三大殿的陪襯建築,後來是內庫緞庫。清朝曾經在此處進行御試和宴請文人。太和門內西廡是各內庫所在地,其中弘義閣與體仁閣相對。

與左翼門相對的是右翼門。這些建築及其南北的配房是紫禁城內庫中的銀庫、皮庫、衣庫和茶庫。

故宮外朝三大殿

太和殿 太和門正北的雄偉宮殿就是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曾有奉天殿、皇極殿等名稱,35米多高,是重簷廡殿式建築,建築面積為2377平方米,72根柱子,其中有6根蟠龍金柱,四面是“金扉和金鎖窗”,是我國古建中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屋頂最高的一座宮殿。重簷廡殿頂是我國木結構建築中最尊貴的屋面形式,屋頂上有九個走獸也是全國之最。所有這些設計,都充分顯示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威嚴。

太和殿前的丹陛上,東有日晷,是我國古代計時器;西為嘉量,俗稱“官鬥”,是乾隆時期仿新朝王莽時的形式製造的,上面有乾隆時期的銘文。還有鼎式爐、銅龜、銅鶴,是舉行典禮時放置及點燃松柏枝和檀香的器具,象徵江山永固。丹陛上還有兩個銅缸,可以注水防火,缸下有石為墊,以備冬天氣溫低時點火加溫,防止水凍結冰。

太和殿東有中左門,清初議政大臣每到上朝時,就在此門外會議。太和殿西面是中右門。

中和殿 太和殿後面是中和殿,曾名華蓋殿和中極殿,這座宮殿規格較小,曾遭火災,方簷圓頂,內頂雕刻彩繪極其精美。每逢皇帝親臨太和殿典禮前,在此殿小坐,翻閱表具奏章,接受內閣、內務府、禮部和侍衛等**跪拜行禮。清朝每10年修纂一次的玉牒(就是皇室的家譜)修好後進呈皇帝審閱時,也在此舉行較隆重的儀式。

保和殿 中和殿後面是保和殿,曾名謹身殿、建極殿。明朝冊立皇后、冊立皇子頒詔、百官稱賀上表的時候,皇帝都是先在這裡穿上禮服,再到奉天殿升座。清代每年除夕,皇帝就在這裡宴請少數民族王公大臣。

乾隆後期,此處成為殿試的場所。保和殿東側有後左門,裡面是大臣值班的地方,稱為值房;與其相應,保和殿西就是後右門。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稱“三大殿”,是外朝的中心建築,它們坐落在由“土”字形相連的臺基上。古代“五行說”認為土居**,臺基設計為“土”字形,寓含三大殿乃天下中心的意思。

太和殿東西兩廡是當初紫禁城的內庫,有茶庫、皮庫、銅庫等。中和殿後東西兩廡之中一度存放著清世宗雍正皇帝批閱的奏章,堆積如山。

如今太和殿以北、保和殿以南的東西兩廡在故宮博物院的努力下,闢為展館對觀眾開放。其中保和殿西廡為繪畫館。

3樓:匿名使用者

太和門內,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明朝稱: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時改名:

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現名為清朝時名稱)。這3座大殿是故宮中的主要建築,它們高矮造型不同,屋頂形式也不同,顯得豐富多樣而不呆板。

4樓:匿名使用者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養心殿,儲秀宮,坤寧宮等等。

清朝皇宮內有哪些大殿組成?它們的屋簷各是什麼形式的?

5樓:斂水昀

清朝皇宮就是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它始建於明永樂四年(公元2023年),歷時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後在此登基。

故宮飛簷是傳統建築簷部形式,屋簷特別是屋角的簷部向上翹起。多指屋簷特別是屋角的簷部向上翹起,若飛舉之勢,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等建築的屋頂轉角處,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所以也常被稱為飛簷翹角。飛簷為漢族建築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通過簷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洩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築物向上的動感,彷彿是一種氣將屋簷向上託舉,建築群中層層疊疊的飛簷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紫禁城佔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這些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巨集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

它顯示著中國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

故宮裡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

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平日辦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不同於前半部,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

遊覽故宮,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二是觀賞陳列於室內的珍貴文物。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統稱有文物100萬件,佔全國文物總數的1/6,其中有很多是絕無僅有的國寶。

瀋陽故宮

2023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中國的瀋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充套件專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瀋陽故宮始建於公元2023年,是清朝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立的皇宮,又稱盛京皇宮,清朝入主中原後改為陪都宮殿和皇帝東巡行宮。瀋陽故宮經過多次大規模的修繕,現已闢為瀋陽故宮博物院。北京、瀋陽兩座故宮構成了中國僅存的兩大完整的明清皇宮建築群。

瀋陽老城內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宮就設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佔地6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114座。瀋陽故宮按照建築佈局和建造先後,可以分為3個部分:東路為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雎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等。

整座皇宮樓閣林立,殿宇巍峨,雕樑畫棟,富麗堂皇。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簷亭式建築,正門有兩根盤龍柱,以示莊嚴。大政殿用於舉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頒佈詔書,宣佈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等。十王亭則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事的地方。

這種君臣合署在宮殿辦事的現象,歷史上少見。從建築上看,大政殿也是一個亭子,不過它的體量較大,裝飾比較華麗,因此稱為宮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開的10座亭子,其建築格局乃脫胎於少數民族的帳殿。

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帳篷的化身。帳篷是可以流動遷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來了,顯示了滿族文化發展的一個里程。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稱“金鑾殿”,是瀋陽故宮最重要的建築。整座大殿全是木結構,五間九檁硬山式,闢有隔扇門,前後出廊,圍以石雕的欄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頂蓋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殿柱是圓形的,兩柱間用一條雕刻的整龍連線,龍頭探出簷外,龍尾直入殿中,實用與裝飾完美地結合為一體,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氣魄。

此殿是清太宗日常臨朝處理要務的地方,公元2023年,後金改國號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舉行。崇政殿北首的鳳凰樓,三層,是當時盛京城內最高的建築物。

瀋陽故宮博物院不僅是古代宮殿建築群,還以豐富的珍貴收藏而著稱於海內外,故宮內陳列了大量舊皇宮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如努爾哈赤用過的劍等。

清朝皇宮內的官職一共有哪些,古代皇宮裡所有的官位是哪些?

清朝官職制度 清朝入關後,清朝官職有九品,每一品又分正和從。稱為 九品十八階 九品以下是未入流。九品以上是官,九品以下是吏。正一品 文職京官 太師 太傅 太保 光祿大夫 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 無 武職京官 領侍衛內大臣 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 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 少師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師 太子...

清朝阿哥們幾歲出宮,清朝皇宮宮女幾歲可以出宮?

開府就可以出宮了。出宮的必要條件是結婚 這裡指娶嫡福晉,一般14 18都可能 貌似還要有封爵?結婚的必要條件是成年 清朝男子貌似12就成年了,不確定 但是結了婚不一定你就能出宮開府,因為 第一,可能大家都很忙,沒時間辦這個事兒,比如說康熙三徵噶爾丹期間,從大阿哥到八阿哥都得窩在宮裡,她們裡面至少1 ...

清朝宮廷裡做衣服的人叫什麼,清朝皇宮裡穿黃衣服的軍隊叫什麼 負責什麼任務

內務府 廣儲司 是機構,不是做衣服的人。做衣服的人叫宮廷裁作。織造局,曹雪芹的祖先就是幹這行的 清朝宮廷裡做衣服的人叫什麼 做衣服的人叫宮廷裁作,主要有織造局提供匠人。隸屬於養心殿造辦處。職能內主要有三大類 1 皇家需求的 容孤本創作,比如玉雕 金器 宮廷繪畫等 2 皇家用品的開發,例如大部分皇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