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既然文言水平一般,那就買本古漢語字典,一邊看一邊查,開始會很慢,但一個月以後就快多了,以後差不多都能讀懂,但要保持查字典的習慣,時間長了就會有許多深切的感悟。個人建議把《史記》先讀一下,司馬遷的文字功夫很深,把許多事情描寫的很生動。然後再讀《資治通鑑》對比一下兩位史學家各自的風格。
2樓:
資治通鑑比史記容易懂 好多書都有現代翻譯 但是不要看一點古文就看現文 這樣讀不出古代漢語的節奏和美感 還有讀之前先了解一些常用的古文字的意思 這樣有利於瞭解的通順
3樓:
既然你的文言文閱讀水平一般,那就先從資治通鑑開始吧,這個比較簡單點,容易看懂
4樓:
二十五史由來已久,指中國歷史上記載各朝各代歷史的二十五種史書,即: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舊唐書》、《舊五代史》、《清史稿》(也有將柯劭忞撰《新元史》算進去取代《清史稿》的說法)。
《三國志》及以前三部史書合稱「前四史」。明朝時,以《元史》及以前諸史為正史,稱「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年間,《明史》行世,與此前的正史合稱「二十二史」,後又將《舊唐書》併入其中,從而得「二十三史」。
後又有人將早已散佚的《舊五代史》依據《永樂大典》等輯錄整理成書,經乾隆皇帝欽定,與「二十三史」合稱「二十四史」,成為過去傳統史學領域中的「正史」。
**年間,設清史館,由趙爾巽統稿,寫成《清史稿》,由此得二十五史。
古人編寫史書有多種體裁,二十五史均採用紀傳體,此種體裁創始於司馬遷所作的《史記》。紀傳體以「本紀」和「列傳」為主體。「本紀」的內容是圍繞帝王,按時間順序記載重大事件,排列在全書之首。
「列傳」主要是人物傳記。不論是《史記》,還是其他紀傳體史書,「列傳」在全書中的篇幅均為最多。在「二十五史」中,一般把列傳放在最後面。
「本紀」、「列傳」之外,《史記》還有「表」、「書」、「世家」。「表」採用**的形式,按一定的順序,譜列人物和事件。「書」專門記載各種典章制度,每一篇「書」,猶如一部專門的典章制度史。
「世家」則主要用來記載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曆史。
序號 書名 作者 卷數
1 史記 西漢·司馬遷 130
2 漢書 東漢·班固 100
3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 120
4 三國志 西晉·陳壽 65
5 晉書 唐·房玄齡等 130
6 宋書 南朝梁·沈約 100
7 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59
8 梁書 唐·姚思廉 56
9 陳書 唐·姚思廉 36
10 魏書 北齊·魏收 114
11 北齊書 唐·李百藥 50
12 周書 唐·令狐德棻等 50
13 隋書 唐·魏徵等 85
14 南史 唐·李延壽 80
15 北史 唐‧李延壽 100
16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 200
17 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 225
18 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
19 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74
20 宋史 元·脫脫等 496
21 遼史 元·脫脫等 116
22 金史 元·脫脫等 135
23 元史 明·宋濂等 210
24 明史 清·張廷玉等 332
25 清史稿 **·柯劭忞
5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目的是長見識,不是學文言文吧,那就看白話版啊.
《史記》與《資治通鑑》的區別,《史記》與《資治通鑑》的區別
1 體例不同 史記 是司馬遷編撰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司馬遷首創紀傳體,本書以人物傳記為主,又吸收了編年 記事等體裁的長處,以本紀 世家 列傳為主,又有表 書相配伍。此後,紀傳體成為中國古代正史編撰的規範。本書全面記述了歷代政治 經濟 軍事 思想 民族 外交等方面的情況,取材廣泛,儲存了大量珍貴...
資治通鑑與史記並稱為什麼,《資治通鑑》和《史記》有什麼區別?
資治通鑑和史記的區別,在歷史時期的區別 資治通鑑是從周寫到趙匡胤開國.史記是從三皇五帝寫到東漢.加粗字型是他們的區別 資治通鑑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長篇 編年體史書。史記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 紀傳體通史。編年體 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 月 日順序記述史事。因為它以時間為...
《資治通鑑》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資治通鑑》有哪些特點
滿意回答 優點 1 1360年曆史按時代順序通貫敘述,前因後果交代十分清楚。版2 取權材豐富,文筆流暢,取捨得當。缺點 1 為皇帝定做。2 企圖藉助著述影響政局,反對王安石變法。3 缺少對社會經濟變動的描述。資治通鑑 有哪些特點 10 資治通鑑 的體裁是編年體通史,特點是以時間為中心,按年 月 日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