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嚕啦嚕啦的爸爸
所謂的皇位繼承,從來不存在所謂的「制度」。除了三皇五帝時代,到夏朝開始一直到末代皇朝清,都是子承父業。但是元朝是個由蒙古族建立的國家,選擇繼承人制度非常不完善。
按照慣例,大汗死後,繼位者必須經過宗親、貴戚和勳臣參加的庫裡臺推舉,大汗與臣屬各自宣誓之後,才能栓正式繼位,合法的行使汗權。但是蒙古還有一項少子守灶的財產繼承製,入主中原後,又有了漢族嫡長子繼承製,正因這些並存的繼承製度,導致了蒙古汗國和元朝在汗位、皇位繼承問題上的一系列衝突,導致蒙古汗國時期的汗位轉移和元朝中後期的宮廷政變。
同時元朝排除漢族文化,不像後來的清朝統治者吸收了相當部分的漢族文化;所以元朝皇位繼承既沒有承襲漢族傳統的「嫡長子」繼承;也沒有像清朝有一個明確的制度(清初,繼承人由八旗會議決定;後來,由皇帝在生前寫密旨確定,以避免諸子奪儲和後繼無人的狀況)。
元朝從文化、制度、經濟等方面是落後於之前和之後的朝代的,蒙古族人的文化也遠遠落後於漢族文化。總之,在元朝,凡是成吉思汗家族的直系後裔都有資格稱皇。這樣一來,終元一世,元皇族自身之間、元皇族和四大汗國的皇族之間,爭奪皇位和大汗位的大規模內戰從沒有停過,有過20多年換8個皇帝的時期。
內訌嚴重削弱了元朝的力量。
2樓:蘭卡斯特
元朝是個由蒙古族建立的國家,選擇繼承人制度非常不完善。按照慣例,大汗死後,即位者必須經過宗親、貴戚和勳臣參加的庫裡臺推舉,大汗與臣屬各自宣誓之後,才能栓正式繼位,合法的行使汗權。但是蒙古還有一項少子守灶的財產繼承製,入主中原後,又有了漢族嫡長子繼承製,正因這些並存的繼承製度,導致了蒙古汗國和元朝在汗位、皇位繼承問題上的一系列衝突,導致蒙古汗國時期的汗位轉移和元朝中後期的宮廷政變。
所以元朝許多皇帝都不是大多數漢族朝代那樣父傳子,一代代傳下去的,元朝的傳位是非常混亂的,以下是對元朝各代皇帝關係的總結:
太祖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1)建立蒙古汗國,他的妻子孛兒貼為她生了四個兒子,依次是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經過仔細斟酌鐵木真選定三子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由於少子守灶的傳統四子拖雷繼承了鐵木真統治的中心區域和主要軍隊,包括60多個千戶軍,而窩闊臺只繼承了4個千戶軍,由於拖雷堅決執行成吉思汗的遺照,太宗窩闊臺(2)在一年後即位為蒙古大汗。
窩闊臺死後,他兒子貴由即蒙古大汗位,由於定宗貴由(3)猝死汗位懸虛,經過一系列實力較量,以拖雷長子蒙哥稱汗而告終。
後憲宗蒙哥(4)在攻打四川時,為炮石所傷,死於軍中,他弟弟忽必烈奪得汗位,伐宋滅金統一中原,建立元朝,就是著名的元世祖忽必烈(5)。忽必烈的兒子真金太子早逝,留有三子,長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三子鐵穆爾,當時有資格繼承皇位的還有忽必烈幼子那木罕,最終他選中鐵穆爾為帝。
由於成宗鐵穆爾(6)唯一的兒子德壽早薨,於是導致了元朝又一次皇位之爭。最終由成宗之侄,答剌麻八剌長子海山即位,元武宗海山(7)將皇位傳予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並約定「兄傳弟位,叔傳侄位」,但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8)沒有遵照約定,而是將皇位傳給兒子碩德八剌,後元英宗碩德八剌(9)被判臣所殺。他的伯父甘麻剌的兒子也孫鐵木兒在上都即位,泰定帝也孫鐵木兒(10)死後,他的兒子天順帝阿速吉八(11)在上都與在大都的武宗海山之子圖貼木兒爭奪汗位,最終文宗圖貼木兒(12)獲勝,並將皇位讓與皇兄和世琜,打他又不甘心將好不容易到手的皇位拱手讓人,於是將明宗和世琜(13)毒死後復位。
文宗對毒死皇兄一事耿耿於懷,於是臨死前改立明宗長子妥懽帖睦爾為帝,但權臣燕鐵木兒怕他與文宗合謀害死明宗的事被妥懽帖睦爾日後報復,礙於文宗遺命,只好立7歲的明宗次子懿璘質班為帝。可是寧宗懿璘質班
3樓:do叔
成吉思汗是蒙古國的開國皇帝,但是他也曾經採用的是世襲制,他去世後就將他的位置傳給了他的兒子。在成吉思汗家族裡面他們一直也是採用世襲制的,幾經波折,忽必烈家族的幾代人依舊堅持傳位方法。
雖然幾代人都沒有改變這種傳位方式,在這裡面也不乏有皇后掌權,但是這並不是最根本的問題,而問題就出現在後代的身上,成吉思汗的後裔貴由去世後,王位盡然到了他的蒙哥,而蒙哥是貴由的堂哥,就這裡打破了世襲的繼承方法。
王位的繼承人肯定是先皇早就已經決定好的,所以不管是兒子還是弟弟當皇帝要有事先做允許的,而且在定皇位繼承人之前先皇肯定先要召開一個重要的表決會,由表決結果來定繼承人。
這種制度與現在的制度有些相似,也不失民主,所以當繼承人還要經過一道程式,並不是說皇帝想讓誰當誰就可以當了,當年成吉思汗的兒子就是用這樣的方法把拖雷給推上去的,要不是他,拖雷也不可能掌權。
4樓:今天不想吃肉肉
元朝應該和漢人的繼承製度是一樣的,嫡長子優先有繼承權吧。畢竟元朝要模仿漢人的一些做法。
5樓:創造美好的機會
王位繼承者是漢朝,嫡長子繼承製,漢朝的元朝元朝清朝。都是嫡長子繼承製,只不過中間有一些,謀朝篡位的,或是,導致早亡的。出現了一些異類。
6樓:風不會停息
你好,元朝前中期延用的是南宋的制度,也就是嫡長子繼承製,不過中後期,元朝內部的蒙古貴族開始奪權,比較混亂,一共統治了97年,換了十來個皇帝,可想是多麼的混亂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7樓:匿名使用者
元朝其實融入了很大部分的漢文化,所以他們也是實行的嫡長子制度。
8樓:半糖小福
古代皇位繼承都是採取長子繼承製,嫡長子有優先繼承權,除非有特殊情況。元朝雖然是蒙古人建立,但吸取了漢朝的文化應該也是長子繼承。
9樓:熊熊春翠
按照蒙古族的慣例,大汗死後,繼位者必須經過宗親、貴戚和勳臣參加的「庫裡臺大會」推舉和確定
10樓:家常美食分享記
由於蒙古族「少子守灶」的傳統,鐵木真統治的中心區域和主要軍隊是由四子拖雷繼承的
11樓:ok避塵
明朝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即有嫡子立嫡子,無嫡子立長子。具體來說是:
立皇后所生的第一個兒子為太子。如朱標被明太祖立為太子。太子若未繼位而死,太子有兒子,則立太子妃的第一個兒子為太孫繼承皇位。
皇帝無子,立最大的弟弟為皇位繼承人。如天啟帝立崇禎為帝。皇帝無兄弟,立堂兄弟中最大的。
如明世宗的繼位就是例子。
12樓:玩泥土的小姐姐
朝皇位的傳承替紛繁複雜,包括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叔死侄繼、侄死叔繼、祖父死孫子繼等多種型別
13樓:再回首看
受草原部落文化傳統的影響,蒙古族一直沒有建立起自己穩定和完善的繼承人制度
14樓:明明白白
王子當中想做最優秀的兒子來繼承皇位。
什麼叫歷史?
15樓:小笑聊情感
歷史有三層含義: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程序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程序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對映。
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對映,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髮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
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充套件,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16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是很難定義的兩個字,有很多不同分類方法,從相對的層面來講,有學術歷史與通俗歷史,有歷史哲學與歷史考據,有正史和野史。
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說文解字》
歷史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更是我們承續祖先遺志的載體。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活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研究和詮釋。馬克思主義提出唯物史觀,其學說認為歷史是客觀存在的,無**學家們如何書寫歷史,歷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變。
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髮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充套件,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野史即所謂的與正史相對的民間編纂的歷史,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有待考察。
17樓:寶依白頓赫
定義歷史:history
historical
廣義歷史:物質變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物質變動的學科,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歷史科學:
通常我們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稱之為歷史科學,因為這是在唯物史觀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歷史學,而以往的史學從根本上來說,很多都沒有超出歷史
唯心論的範疇。
歷史與歷史學的關係: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為如此,當年胡適才說:
「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這裡的「歷史」一詞,嚴格說來,應該是狹義歷史學的含義。也因此,我國古代優秀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史德」——「善惡必書」、「析理居正」,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
詞源「史」字在中國古代指史官。篆文中寫為「
」(見圖),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歷史」一詞則出現於清末。
歷史這個詞在英語中為history,在法語中為histoire,二者同出於希臘語的histria,其本意為「徵問」、「問而知之」。
[編輯本段]歷史學的功用及方法
歷史學的功用
英國詩人雪萊曾這樣寫道:「歷史,是刻在時間記憶上的一首迴旋詩。」
歷史,它往往會以驚人的相似度再次出現,如何從過往相似的歷史事件中吸取經驗教訓?如何利用古人的智慧應對今天的現實生活?答案是,學習研究歷史。
也因此,歷史學就有了它最重要的功用——經世致用。
何謂經世?致力於國家,致力於社會謂之經世;何謂致用,以我之所學,化我之所用謂之致用。
「以史為鑑」,「讀史明智」……都在強調著歷史學的現實指導作用,對個人、對民族、對人類的啟示和幫助。
當一個民族成為能夠從歷史中不斷汲取力量、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反省的民族時,那將是整個地球,乃至宇宙之福。
第一繼承人是否繼承全部財產,財產第一繼承人的問題
你好,具體來說是法律明文規定繼承的順序 即使沒有贍養也是有繼承權的 作為第二順序繼承人,除非第一順序繼承人書面放棄繼承和有法定失去繼承的情況下,才能繼承 不能,因為 繼承法 僅規定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但這並不能作為直接剝奪其繼承權的依據,因為...
財產繼承,繼承人分割遺產?繼承人怎麼分割財產
看你自己的想法吧,如果是撕破臉的話,你直接到法院起訴分割財產就可以了,首先,爺爺奶奶的遺產,除非他們有遺囑,否則均應平等分割給繼承人,即平等分割為5份,你可以向法院主張要求分割屬於你的那一份,你大伯獨佔了,那就由他折價給你支付相應的房款。這個和有沒有參加葬禮無關。你小叔去世了,同理,沒有遺囑的話就分...
代位繼承人有哪些,代位繼承人的應繼承的份額有哪些
一 代位繼承的法律份額是多少 按照繼承法第11條規定,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因此,代位繼承人蔘加繼承時,代位繼承數人,則不能與其他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一同按人均分遺產,而只能共同繼承被代位人有權繼承的份額。二 哪些人可以代位繼承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