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古代火箭的形狀

2021-09-10 09:47:03 字數 1554 閱讀 2616

1樓:聽風之小豬

中國古代火箭有箭頭、箭桿、箭羽和火藥筒四大部分。火藥筒外殼用竹筒或硬紙筒製作,裡面填充火藥,筒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筒側小孔引出導火線。點火後,火藥在筒中燃燒,產生大量氣體,高速向後噴射,產生向前推力。

其實這就是現代火箭的雛形。火藥筒相當於現代火箭的推進系統。鋒利的箭頭具有穿透人體的殺傷力,相當於現代火箭的戰鬥部。

尾端安裝的箭羽在飛行中起穩定作用,相當於現代火箭的穩定系統。而箭桿相當於現代火箭的箭體結構。中國古代火箭外形圖,首次記載於公元2023年茅元儀編著的《武備志》中。

2樓:匿名使用者

火箭出現後,在中國被迅速地用於軍事行動和民間娛樂中。10~13世紀,在宋、金、元的戰爭中,已應用了火槍、飛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藥**。那時的飛火炮和現代的火焰噴射器相似,是一種原始的火箭**。

北宋後期,在民間盛行的煙火戲中,人們利用火藥燃氣的反作用力,製成了能夠高飛和升空的「流星」(或稱「**」)、「爆竹」為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從工作原理看,流星、爆竹已具有火箭的特點。   公元12世紀後,原始的火箭經過改進後,廣泛地用於軍事。

到了元、明時代,火箭兵器在戰爭中有了很大發展,併發明瞭許多與現代火箭型別相近的火箭,相繼出現了二虎追羊箭、九龍箭、一窩蜂等火箭,這些都利用了火箭多級串聯或並聯(**)的技術。明代史籍中記載了多種火箭**,重要的有震天雷炮、火龍出水、神火飛鴉、飛空砂筒、萬人敵等。

3樓:匿名使用者

航天事業的發展離不**箭,現代運載火箭就淵源於古代火箭。古代火箭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同現代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探索相結合,才最終發展成為現代的運載火箭。而說到古代火箭,就不能不提到中國的貢獻。

準確地說,火箭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中國是古代火箭的故鄉。由中國古代科學家最早運用火藥燃氣反作用力原理創制的火箭,在當代科學精英的手中發展成為運載飛船升空的大力神,這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引以為自豪的輝煌成就。

「火箭」這個詞在公元三世紀的三國時代就已出現。在公元228年的三國時期,魏國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裝上火把,當時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進攻陳倉(今陝西寶雞東)時,魏國守將郝昭就用火箭焚燒了蜀軍攻城的雲梯,守住了陳倉。「火箭」一詞自此出現。

不過當時的火箭只是在箭頭後部綁附浸滿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點燃後用弓弩射至敵方,達到縱火目的的兵器。

北宋的軍官馮繼升、嶽義方、唐福等(公元10世紀後期),曾向朝廷獻過火箭及火箭製造方法。那時的火箭已經使用了燃燒效能更好的火藥,但仍由弓弩射出。從而出現了人類歷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藥箭」。

它用紙糊成筒,把火藥裝在筒裡壓實,綁在箭桿上,用弓發射出去。後來在原始火箭基礎上做了改進,將火箭直接裝入杆中間,爆時聲響很大,藉以恐嚇敵人。

中國古代火箭有箭頭、箭桿、箭羽和火藥筒四大部分。火藥筒外殼用竹筒或硬紙筒製作,裡面填充火藥,筒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筒側小孔引出導火線。點火後,火藥在筒中燃燒,產生大量氣體,高速向後噴射,產生向前推力。

其實這就是現代火箭的雛形。火藥筒相當於現代火箭的推進系統。鋒利的箭頭具有穿透人體的殺傷力,相當於現代火箭的戰鬥部。

尾端安裝的箭羽在飛行中起穩定作用,相當於現代火箭的穩定系統。而箭桿相當於現代火箭的箭體結構。中國古代火箭外形圖,首次記載於公元2023年茅元儀編著的《武備志》中。

中國古代的錢幣的形狀,中國古代的錢幣各有什麼名字

中國古錢幣的品種非常豐富,不同的質地和形狀是錢幣文化的基本要素。因為是錢幣,所以它們的形狀也就要中規中矩,原始貨幣中的貝幣 布幣和刀幣分別源於海貝 生產工具的鏟和刀 圓形錢有圓孔 方孔和無孔三類,但時代性都極強 各時代的紙幣,其版式也非常規範 就是金幣中的金版 馬蹄金 麟趾金 金餅等,也只有大小之分...

中國古代火箭是何時出現的,後又被稱什麼

世界上最早發射火箭的就是中國,火箭在中國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那時候就叫火箭.火箭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中國是古代火箭的故鄉.由中國古代科學家最早運用火藥燃氣反作用力原理創制的火箭,在當代科學精英的手中發展成為運載飛船升空的大力神,這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引以為自豪的輝煌成就.火箭 這個詞在公元三世紀的三國...

古代錢幣從什麼時候開始是外圓內方的形狀的

一般認為是從秦始皇統一貨幣開始,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廢止了戰國後期各國形狀不一的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開始在全國通行。可以說 秦半兩 奠定 圓形方孔 的古錢幣造型。圓形方孔 錢幣成為古代中國貨幣的基本形式,貫穿中國封建社會,沿用了兩千多年。外圓內方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