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反映了當時什麼樣的社會風氣

2021-09-12 06:23:08 字數 5790 閱讀 4316

1樓:匿名使用者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神魔**,由作者蒐集相關的民間傳說以及自己的想象。所以西遊記帶有人們對當時的階級社會的不滿。以孫悟空的有不羈個性的人物形象,寄託了百姓對社會的不滿和改造社會的理想。

因此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深受人民喜愛。那些妖怪指當時社會諸多的黑暗勢力,唐僧等人西天取經也是表達了人們希望有人能改善社會的美好願望。另有一現象就是妖怪的下場不同。

比如那些天神仙人的坐騎作亂往往不會被誅滅,被那些保護傘收回去教化。典型的例子是太上老君的青牛。還有那些沒有保護傘的下場往往是被誅殺。

這也隱**當時社會的一些不良現象。

2樓:熱血足球玩過嗎

西遊記的故事隱藏的揭露了當時的社會本質 裡面的人物也代表了當時社會上的一些人 唐僧=君主 孫悟空=先進思想者 八戒=小人 沙僧=老百姓 天上的神仙=官僚 妖魔鬼怪=黑惡勢力 比如說當悟空就快要剷除一個妖怪是 就馬上從天上來個神仙求情 悟空也得給面子 這已經很明顯了 只有小孩看不出來 其實現在的社會不也和西遊記差不多嘛

3樓:

西遊記最主要是用來諷刺

《西遊記》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

4樓:匿名使用者

現實意義: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的發展。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自《西遊記》之後,明代出現了寫作神魔**的高潮。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鄧志謨的《鐵樹記》、《飛劍記》、《咒棗記》、許仲琳的《封神演義》等。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遊學。玄奘西遊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讚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及到他的**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5樓:火星上的原住民

《西遊記》在反映社會現實的內容上是豐富多彩的,它的故事是離奇曲折的,是富有社會意義的。首先,吳承恩創造了一個正面的典型人物——孫悟空。孫悟空在花果山水簾洞為王,「不服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

這種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很合乎理想,但是暗中仍有「閻王老子」掌管著,死亡的恐怖時刻威脅著自己的族類。於是孫悟空才決心去求仙學道,希望能夠「跳出輪迴網」。後來學道成功,回到家鄉,剿滅了欺壓自己同類的「混世魔王」。

接著為了防禦**的敵人的侵略,為了保障自己快樂國土的永遠幸福,就練兵習武,加強軍事力量,向東海龍王借取兵器,又迫使冥王勾銷名號,永遠不歸他們管轄。這裡說明孫悟空是不甘心在凶惡的統治者的魔掌下過奴隸式的悲慘生活,而堅決地採取實際行動來掙脫身上的枷鎖,試圖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這種要求,正是反映了當時廣大勞動人民的思想。

後來,玉皇大帝為了防止孫悟空在下界「叛亂」,兩度把他騙進天宮,但由於孫悟空不甘受那令人感到窒息的冷酷待遇,不願在統治者的輕蔑、玩弄、**下討生活,就毅然決然,兩次大鬧天宮。在最後一次,他採用智巧而迅速的手段,擾亂了盛大的蟠桃會,偷吃了老君的仙丹,然後回到花果山。第四章《西遊記》啟示錄這種舉動,表明了孫悟空對神仙世界最高統治者的禮儀﹑身份制度的極其蔑視與尖銳諷刺,也就是表明了孫悟空的反抗精神得到了高度的發展。

孫悟空這次大鬧天宮,雖然完全是一種出於憤激的自發舉動,但他仍然是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當如來佛責問他時,他明確地表示要奪取玉皇大帝的寶座:「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只教玉皇大帝搬出去,騰天宮讓與我,便罷了;若還不讓,永不安寧!」在這裡,孫悟空所說的話,並不能單純體會為爭奪玉皇大帝的寶座,而是意味著封建社會裡災難深重的人民,試圖通過暴力鬥爭,推翻那壓在頭上的大山——封建統治,而創造一種不受壓迫、不受奴役的生活;其次,孫悟空提出「皇帝輪流做」的主張,強有力地駁斥了封建地主階級的所謂帝王是天生下來統治人民的反動正統觀念,並體現了人民對新政治的朦朧追求。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並不完全是吳承恩隨意虛構的,而是有時代背景作為他創作的藍本。我們知道:明武宗時,如火如荼的農民起義在國內已爆發了。河北文安的劉

六、劉七的隊伍,自畿輔(北京附近)攻入山東、河南,轉入湖廣(湖南、湖北)、江西,又北上攻入河北,轉入山東,縱橫數千裡,官軍莫敢抵擋;同時江西有王鈺

五、毛浩

八、何積欽,四川有遷瑞等起義。這些農民起義的隊伍,似暴風雨般地掃蕩了明朝的大半疆域,嚴重地打擊了腐朽的封建統治。明朝統治者為了對付這些起義軍,施展了極其殘暴的手段,如明軍統帥馬中錫,在配合圍剿的方略下,曾招安劉

六、劉七,結果未成功。經過多番的激烈戰鬥,起義軍雖先後被明朝統治者血腥地鎮壓下去,但起義軍轟轟烈烈的業績和正義的呼號,卻震撼了整個時代人們的心魂,給予作家們以深刻和廣闊的創作題材。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正是通過奇幻的形式,反映著當時的社會面貌。

6樓:你敢欺負同學

朝廷**,腐敗**嚴重,叛亂四起,缺少英雄領袖

《西遊記》中《孫悟空大戰紅孩兒》一篇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 30

7樓:曉龍老師

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人民的反抗。表現了要實現一個美好的理想,要完成一種偉大的事業,定會遭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而且必須戰勝這些困難。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

這部**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寫作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遊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讚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鉅著。

《西遊記》的作者明代人吳承恩(有爭議)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歷經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曆五個時期。

明朝中後期的社會情況和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正不斷激化,並且日趨尖銳 ;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漲,市民文學日益蓬勃發展,**和戲曲創作進入到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內容簡介:

**中「大鬧天宮」通過神話故事的形式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人民的反抗。當然,幻想**之反映現實帶有本身的特點,不同於一般直接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作品。

「大鬧天宮」中的叛逆者豎起了「齊天大聖」的旗幟,並且提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十萬天兵天將望風而逃,天宮統治播搖欲墜,以致玉皇大帝不得不向外求援,這些虛構和幻想的情節是以現實中的農民起義、農民戰爭作為基礎。

如果沒有歷史上發生的許多次規模巨大的、猛烈地衝擊了封建王朝的農民起義、農民戰爭,「大鬧天宮」的情節不可能想象得那樣大膽,孫悟空作為一個叛逆者的形象也不可能塑造得那樣光輝奪目。「大鬧天宮」以孫悟空的失敗而結束,這和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所受的封建正統思想的影響有關。

同時必須指出,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和以後的皈依佛法,也是情節發展上的必然要求。很顯然,花果山上的美猴王絕不會無緣無故地放棄洞天福地、自在為王的生活去幫助唐僧西天取經,不如此安排,就無法過渡到下面的取經故事。

而且西遊記故事的基本輪廓早在吳承恩之前就形成了,作者很難在這種關鍵的地方進行根本性的變動。

絕大部分裡面出現了作怪的妖精。這些妖精來歷雖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阻撓取經事業的進行。它們之中有許多其實是自然災害的幻化,但當它們化身成為妖魔,在戰鬥中作為**勢力的一方而出現,本身就獲得了社會的意義。

吳承恩所著力描寫的是西天路上每一場具體的戰鬥,是孫悟空如何在與阻撓取經的**勢力作鬥爭中取得勝利。

總起來看,西天取經的故事通過幻想的情節,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民克服困難、勇敢前進的精神,反映了中國人民摧毀社會上一切**勢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願望和信心。

8樓:匿名使用者

有後臺的就是倒不了。

吳承恩寫西遊記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目的?

9樓:汾陽阿鑫

寫作目的:諷刺當時的社會風氣,表現出自己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不滿情緒。

寫作背景:吳承恩自幼聰穎敏慧,少年時代即以文名冠鄉里。「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所著雜記數種,名震一時。」 喜讀野史,愛聽神怪傳說,對日後撰寫西遊記有相當幫助。

中秀才後因不喜科舉八股文,故屢試不第。後因母老家貧,不得已屈就。但性格傲岸,最後放浪詩酒而過餘生。

吳承恩簡介

2023年(大明弘治十三年)吳承恩出生於淮安府山陽縣一個學官淪為商人的家庭。

2023年(嘉靖八年),吳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創辦的龍溪書院讀書,得到葛木的賞識。

2023年(嘉靖二十九年)吳承恩大44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

2023年(嘉靖三十年)吳承恩接任河南新野縣知縣。修建行臺察院,尊經閣,增修儒學,表彰貞節,興辦水利等德政事蹟。

2023年(嘉靖三十二年)周遊湖南新化(古梅山)賣文寫書為生。

2023年(嘉靖三十五年),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浙江長興縣丞,常與友人朱曰藩豪飲,寄趣於詩酒之間,和嘉靖狀元沈坤,詩人徐中行有往來。

2023年(嘉靖三十七年),終因受人誣告,「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約六十七歲時到過杭州,活了大約83歲,晚年在貧窮中逝世。

西遊記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遊學。

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讚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

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鉅著。

《西遊記》的作者明代人吳承恩(有爭議)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歷經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曆五個時期。

明朝中後期的社會情況和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正不斷激化,並且日趨尖銳。

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漲,市民文學日益蓬勃發展,**和戲曲創作進入到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西遊記的出版社,西遊記的出版社有哪些 全部

西遊記的出版社是機械工業出版社,西遊記 典藏版 是2012年5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承恩。本書根據歷史真實故事改編,主要講述了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機械工業出版社是國內知名資訊出版內容提供商,經過62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機械工業...

西遊記裡的人物代表了當時社會的那些人

可以說是代表社會上的所有人 除了帝王 比如 西遊記 裡面有窮人,富人,喬夫,等等,反應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社會不滿。西遊記誕生在封建社會,所以不能直白的說出作者的心意,只能隱晦的點明。孫悟空不用說了,能上天入地,幾乎無所不能,但是最後也被招安,做了弼馬溫,但是人家鬥志不減,最後大鬧天宮,自己想做齊天...

為什麼西遊記和西遊記續畫面不一樣啊,西遊記好模糊,甚至還有些搖搖晃晃的,而西遊記續為什麼那麼清晰

西遊記是86年拍的,那時候條件差,劇組資金也不足,據說當時只有一臺攝像機,因為資金不足,最後才拍了25集,續集是99年拍的,資金足夠,技術也增強了,所以當然好 1986年版的西遊記是是特殊時代的產物。因為當時劇組拍攝經費緊張,全劇只用一部攝像機進行拍攝。整整6年邊拍邊播。曾問導演為什麼一部電視劇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