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來自華容河厚德載物的雪梅
解釋】形容言辭懇切,情意深長。 【出處】清·洛日生《海國英雄記·回唐》:「嘆別離苦況,轉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
」 【用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賓語;含褒義 多用於上對下,長對幼的教誨和囑咐。 【示例】劉紹棠《芳年》:「字字句句都~,親切感人。
」負:背,揹著。(荊是落葉叢生灌木,高四五尺,莖堅硬,可作杖,有刺。
荊條長而柔韌,可以編制筐、籃、籬笆等。) 請罪:自己犯了錯誤,主動請求處罰。
(揹著荊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 負荊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給自己嚴厲責罰。
[編輯本段]出 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原指廉頗揹著荊條向藺相如請罪,後被人常用作表示真心誠意的向人道歉。】
解 釋 彬彬:古代指配合協調。本詞語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也可以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出 處 先秦·孔子《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用於男性 示 例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4章:
「陳教授~從容不迫地說。」 近義詞 溫文爾雅、彬彬有禮 反義詞 野調無腔、出言不遜
[編輯本段]成語造句
例1: 我表姐的男朋友溫文爾雅,文質彬彬,氣宇軒昂,才華橫溢。 例2:乍看之下,那人看似溫文爾雅,文質彬彬的,但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實則是個齷齪不堪的偽君子。
[編輯本段]典故譯註
【原文】子曰:「質①勝文②則野,文勝質則史③。文質彬彬④,然後君子。
」 【註釋】①質:本質。②文:
文采。③史:虛浮不實。
④彬彬:謂配合適宜. 【譯文】孔子說:「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才可以成為君子。
」解釋:精:經過提煉或挑選的。
簡:使簡單,簡化。政:
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精兵簡政 解釋 精簡人員,縮減機構。比喻精簡不必要的東西。
出處《南史·陳暄傳》:「徐陵為吏部尚史,精簡人物。」 示例 只要肯認真抗戰,這種~,分頭並進,倒也似乎更要合理些了。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四章 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精減人員,縮減機構 近義詞:簡政放權、縮衣節食 反義詞:疊床架屋、尾大不掉
【詞語解釋】:①急切地或不能自制地要採取行動,急迫得不能等待。 ②忍耐不住地渴望的。
③未經慎重考慮急忙而猛烈的一時衝動或急躁情緒。 【字詞解釋】迫:急迫。
待:等待。及:
到 【成語性質】中性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 【近義詞】 刻不容緩、急不可待 【反義詞】 待機而動
[編輯本段]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系酒後遊戲,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
2樓:磁力遊戲
負荊請罪 戰國時期,秦國最強大。有一次趙國國君得到了一塊和氏璧,秦國派人來說要用15座城池換和氏璧,趙王很猶豫,不換吧,擔心秦國因此找藉口來攻打趙國,換吧,又擔心秦國食言,這是一個大臣的門客藺相如自願前往秦國,在傾國,藺相如機智的將和氏璧帶回來,而且秦國沒有對趙國動武,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因為藺相如立了大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幾年後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
趙王又很猶豫,去吧,擔心遭到秦國綁架,不去吧,又顯得太膽怯。於是最後藺相如陪趙王去,然後大將廉頗在邊境確保安全,藺相如在澠池會見中沒讓秦國佔到便宜,又立了功,回國後藺相如的職位比廉頗高,廉頗心裡很不舒服,揚言要對藺相如見一次打一次,於是藺相如儘量避開廉頗,後來藺相如在面對下人的不解詢問時說,自己不是怕廉頗,而是隻有將相和秦國才不敢對趙國動武。廉頗知道後覺得非常慚愧,於是就揹著荊條去向藺相如請罪,兩人握手言和,這就是負荊請罪。
3樓:匿名使用者
語重心長【出處】清·洛日生《海國英雄記·回唐》:「嘆別離苦況,轉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
文質彬彬【出處】先秦·孔子《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負荊請罪【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精兵簡政【出處】《南史·陳暄傳》:「徐陵為吏部尚史,精簡人物。」
迫不及待【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系酒後遊戲,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
行吧?呵呵
有關誠信的著名歷史故事
4樓:伯玉蓮
立木為信 獻祝福網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
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
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季布「一諾千金」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
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曾子殺豬
是講古時一個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騙孩子說在媽媽集市回來後殺豬給兒子吃,曾子得知後真的將豬殺了。故事告訴我們為人要誠信,答應的事一定要做到。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
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
於是,京城的大小**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
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
」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
」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 快!!!
5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歷史故事:劉邦和項羽故事
6樓:言之午
歷史小故事 我國古代的思
想家——老子
老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並不姓老。據司馬遷的《史記》說,他姓李名耳,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孔子還曾向他請教過《周禮》呢。
據說,老子曾在周朝當管理圖書館的官,孔子特地去看他。當時,老子比孔子年紀大,學問也比孔子高,但他聽說孔子要來,還是套了馬車到郊外迎接。兩車相遇,孔子忙從車上下來,捧了一隻大雁,送給老子。
這次見面,孔子向老子虛心求教,學了不少東西。老子也對孔子提出的許多問題,都做了詳細的解答。孔子臨走時,老子依依不捨地送行,還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要去掉架子和妄想。
老子的思想很保守,他所向往的社會是遠古的原始社會。這樣的主張,自然沒有人肯接受。後來老子辭官不做,隱居了。
傳說有一天,老子騎一頭青牛,經過函谷關(現河南靈寶西南)。守關的官吏對他說:「您要回家隱居,能不能把您的學說留下來呢?
」老子答應了,於是,他就寫下了一本叫作《道德經》的書。然後,他騎上青牛,繼續向前走。
在《道德經》中,老子講了不少樸素辯證法的道理,如災禍和幸福是對立而又相互轉化的道理等。這種觀點不但在中國,在世界上也算是最早提出來的。
7樓:匿名使用者
三顧茅廬: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
劉備、關羽、張飛自桃園結義後,雖整天東奔西跑,但因缺少謀士,總覺得恢復漢朝天下無望。後來得徐庶幫助,連打勝仗。徐庶為救母無奈去了曹營。臨走推薦了諸葛亮。
一日,劉備帶關羽、張飛來到隆中臥龍岡,想請諸葛亮出山。小僮說:"先生今早出去了。
"劉備讓僮子轉告先生說他來訪,然後拉馬悶悶不樂地回去了。又過了數日,劉備控得諸葛亮已回家,便同關、張二次來訪。僮子說:
"先生正在草堂看書。"劉備求見後得知不是諸葛亮,而是其弟諸葛鈞。於是留下一封信,表達敬慕之情。
兄弟三人又冒雪回去了。
回到新野不久,劉備想再次去請諸葛亮。關羽勸說:"可能諸葛亮沒本事,怕見我們。
張飛則說:你們別去了,我用繩子捆來。劉備忙講了當年文王訪姜子牙的故事。
兄弟三人又第三次來到臥龍岡。他們一到,小僮忙說:"先生在睡覺。
"劉備一直等到諸葛亮睡醒後更衣相見。劉備不辭勞苦,三顧顧廬,終於請出諸葛亮出山輔佐,共圖大業。
入木三分的故事:
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筆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也比喻見解、議論十分深刻、恰切。
這個成語**於唐.張懷瑤《書斷》,晉帝祭北郊,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因為他曾經做過右軍將軍,所以後人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的書法,可以稱得上冠絕古今,他的字秀麗中透著蒼勁,柔和中帶著剛強,後代的許多書法家,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學習書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範本。現今在他留下來的書帖中最著名的有《蘭亭集序》、《黃庭經》等。
王羲之的字寫得這樣好,固然與他的天資有關係,但最重要的還是由於他的刻苦練習。他為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心裡總是想著字型的結構,揣摹著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手指頭在衣襟上划著。所以時間久了,連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
他曾經在池塘邊練習寫字,每次寫完,就在池塘裡洗滌筆硯。時間一久,整個池塘的水都變黑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他在練習書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據說他很愛鵝,平時常常望著在河裡戲水的鵝發呆,後來竟然從鵝的動作中領悟出運筆的原理,而對他的書法技藝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個道觀去玩,看到一群鵝非常可愛,便要求道士賣給他。觀裡的道士早就欽慕他的書法,便請他寫部《黃庭經》作為交換。王羲之實在太喜歡那些鵝了,便同意了。
於是王羲之給觀裡寫了部《黃庭經》,道士便把那些鵝都送給了他。
還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讚歎地說:
「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四面楚歌的故事: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
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
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麼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
一會兒,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因為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遊手好閒,但後來卻破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於別人時,別人也因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校裡討論學術問題,其學生不學無術(成語,意即沒有學術)、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群起而攻之,這學生便完全處於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一步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來自歷史故事的詞有哪些,來自歷史故事的四字詞有哪些?
鞠躬盡瘁 諸葛亮 錦囊妙計 諸葛亮 不知所云 諸葛亮 初出茅 廬 諸葛亮 得隴望蜀 岑彭 臥薪嚐膽 勾踐 兔死狗烹 勾踐 不學無術 霍光 髀肉復生 劉備 後患無窮 劉備 如魚得水 劉備與諸葛亮 虎踞龍盤 諸葛亮 集思廣益 諸葛亮 望梅止渴 曹操 才佔八鬥 曹植 三顧茅蘆 望梅止渴 草船借箭 有關 於...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歷史故事成語 戰國 完璧歸趙 藺相如 圍魏救趙 孫臏 退避三舍 重耳 毛遂自薦 毛遂 負荊請罪 廉頗 紙上談兵 趙括 一鼓作氣 曹劌 千金買骨 郭隗 諱疾忌醫 蔡桓公 臥薪嚐膽 勾踐 殺妻求將 吳起 驚弓之鳥 更羸 高山流水 俞伯牙 鍾子期 秦 一字千金 呂不韋 指鹿為馬 趙高 焚書坑儒 秦始皇 窮...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如魚得水 破釜沉舟 請君入甕 退避三舍 洛陽紙貴 草木皆兵 按圖索驥 後來居上 邯鄲學步 守株待兔 如火如荼 望梅止渴 探驪得珠 望洋興嘆 掩耳盜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請君入甕 高山流水 胸有成竹 脣亡齒寒 聞雞起舞 指鹿為馬 不寒而慄 不學無術 雞鳴狗盜 勢如破竹 枕戈待旦 抱薪救火 樑上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