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胡姓目前在全國排列第13位,在常州地區排列第30位。先秦時期,漢族通稱長城以北的遊牧民族為「胡人」,後來人們常把胡姓稱為「胡人」後代,其實這並不準確,胡姓中確有來自胡人的,但更多的胡姓乃出自媯和姬姓:一是相傳為舜的後裔陳國開國國君胡公瞞(媯姓)的後代;二是周(姬姓)封宗室為鬍子國,後人以胡為姓。
據現有史料記載,常州最早的胡姓,是南北朝時樑朝胡穎,於梁武帝蕭衍天監初年任蘭陵令,距今已達2023年。第一位常州籍金榜題名的胡姓,是宋景德二年(1005)高中進士的胡晏。古今常州胡姓多書畫家,宋代胡宿、胡世將、胡交修、胡宗愈四代人均是著名書法家、金石學家。
常州地區與胡姓有關的地名、史蹟有43處。
胡姓**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時期。據說,那時有一個以白頭翁為圖騰的部落,便是胡姓的先民。有確切記載的是西周、春秋的鬍子國。
鬍子國有兩個:一為歸姓,位於今天的安徽阜陽,後被楚國所滅;一為姬姓,位於今天的河南郾城,是周王室之後。
胡姓與陳姓有著不解之緣,稱陳姓先祖胡公滿為先祖。胡公滿又叫媯滿,舜帝之後,是周武王姬發的乘龍快婿,被分封在陳國(河南淮陽),為陳姓之祖。但陳姓有五個分支,號稱「媯 五姓」,胡姓便是其中之一。
經過若干年的變遷,胡姓便獨立為一個大姓了。
以白頭翁鳥為部落圖騰的胡姓部落後來被別的吞併了。據推斷,胡姓是「東夷族中鳥夷的一支」。胡姓的最早祖先叫胡曹,有記載說:
「胡之得姓,莫古於胡曹。」可以肯定的是,西周、春秋時出現的胡姓諸侯國,是胡部落名稱的延續,這就和以白頭翁為圖騰的胡部落聯絡了起來。
2樓:匿名使用者
胡姓:以諡為氏
胡姓為當今中國第13大姓,佔總人口的1.31%。
關於胡姓的**,有多種說法。其中,最主要的兩種說法均與陳地有關:一是以陳胡公諡號為氏;二是以國為氏,春秋有胡國,子爵,其地在陳國附近,是附庸於陳國的一個小國。
古代姓氏學著作認為,以諡為氏是胡姓的主要源頭。唐代林寶《元和姓纂》上說:"胡,帝舜之後,胡公封陳,子孫以諡為氏,系出媯姓。
"林寶所依據的是出於漢代的《世本》一書,《世本》中對胡姓**的解釋是:"周武王封虞滿於陳,諡胡公,因氏"。
這裡我們要討論的是,媯滿為什麼得了一個"胡公"的諡號?或者說,"胡"字包含著一個什麼樣的美好意義?
關於媯滿諡號"胡公"的由來,我們從周代的諡法中也許能找到一些線索。《逸周書·諡法解》雲:"保民耆艾曰胡,彌年壽考曰胡。
"胡,即是年老高壽的意思。也就是說,媯滿年高壽長,人樂其壽,故以其壽而諡之曰"胡"。
但是,是誰最先以胡為姓的?遍查古代姓氏書籍,難以考究。廣州市胡海先生為調查全國安定《胡氏族譜》,從2023年8月到2023年9月,自費踏 13省,遍尋資料,歷千辛萬苦,從民間浩翰的家譜史料中,做出結論,認為陳國最後一個國君陳胡公20世孫陳閔公亡國後,他的兩個兒子逃往陽武戶牖避難,其中陳衍,生子二:
長子名璉、次子名璵。璉以國為氏,姓陳;璵以胡公諡號為氏,姓胡。璵生澄,於是有胡氏一系。
此為一說。但從胡公媯滿到其21世孫璵,其間相距六百餘年,若以胡公諡號為氏,當在胡公孫輩
三、四代之間,不一定會延續到21世。有的胡氏族譜上說,胡氏始於陳胡公長子申公犀侯。胡公有二子,長子名犀侯,為申公,以胡公諡號為氏,姓胡;次子名皋羊,繼兄即位,為相公。
此又為一說。
對胡氏起源的另一種說法是源於鬍子國,以國為氏。春秋時有兩個鬍子國,一為姬姓胡國,在今河南郾城一帶,與鄭國相鄰,與陳國不遠。一為歸姓胡國,在今安徽阜陽一帶,與陳國相鄰,這個胡國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小國,而是陳國的一個附庸國。
《左傳》載,"十五年吳王僚使公子光伐陳,取胡、沈而去。"這裡的胡國和沈國,都是附庸於陳國的子國。陳國後期國力衰弱,自顧不遐,胡國先為吳國所掠,後亡於楚國。
歸姓胡國亡國後,後人分為兩支,一為胡姓,一為歸姓。
關於胡公的這兩個**,宋代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說:"胡氏,子爵。其地在今潁州汝陽西三裡胡城是也。
春秋定公十五年,楚滅之,其後以國為氏。或雲:胡公滿封於陳,其後亦為胡氏。
"他在這裡提出了兩個**,但最早的姓氏書籍、早在漢代的《世本》認為胡姓源於陳胡公,且大多數胡姓族譜均記為源於陳胡公,所以我們還是取胡姓以胡公諡號為氏,與陳姓同源之說。
胡氏家譜源流甚早,現有確切文字可查的是宋代修的族譜。朱熹有《胡氏族譜序》存於世,《序》雲:
胡氏之先自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於陳,子孫以諡為姓,歷漢文恭公,以迄晉關內侯質為立譜之鼻祖,相傳二十五世,中間序昭穆,別疏戚,因流溯源,由本達枝,作譜以傳,庶幾不忘本也。胡氏子孫繼此能自振於時,則斯譜之傳愈久愈光,由一世及千萬世,莫可量也。
胡姓的郡望在唐代以前,主要在安定、新蔡兩地,其中安定聲望最高。安定郡在今寧夏固原。安定成為胡姓著名的郡望是在兩晉時期,據《元和姓纂》記載,西漢時胡建始居安定。
胡建曾任安定太守,"出門名戶,佔系陳國",即為陳國胡公滿的後裔。東漢時,太尉胡廣為安定人。三國時,魏荊州刺史胡質為安定人,其子胡威為青州刺史、平春侯,又遷居淮南。
安定胡氏歷經兩晉,世代官宦,權傾朝野,由此安定胡氏名聞天下,安定胡氏成為天下胡姓最為顯達、最龐大的一支。
南朝時,劉宋名將胡藩居江西華林(今江西奉新縣西南),胡藩有60多個兒子,經數十年繁衍,成為當地大族,胡藩為華林胡氏始祖。自胡藩歷24世,傳至唐代胡魁,歷任饒州判官、侍御史等職,胡魁有5個兒子,分居5處,蔚為華林五宗,華林胡氏走向興盛。
3樓:名門修譜
胡姓是當今常見姓氏,在2023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3位,分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31%
4樓:無敵楊大仙
查一下「胡」氏的圖騰你就懂了
請問姓氏胡字的由來??
5樓:匿名使用者
胡姓目前在全國排列第13位,在常州地區排列第30位。先秦時期,漢族通稱長城以北的遊牧民族為「胡人」,後來人們常把胡姓稱為「胡人」後代,其實這並不準確,胡姓中確有來自胡人的,但更多的胡姓乃出自媯和姬姓:一是相傳為舜的後裔陳國開國國君胡公瞞(媯姓)的後代;二是周(姬姓)封宗室為鬍子國,後人以胡為姓。
據現有史料記載,常州最早的胡姓,是南北朝時樑朝胡穎,於梁武帝蕭衍天監初年任蘭陵令,距今已達2023年。第一位常州籍金榜題名的胡姓,是宋景德二年(1005)高中進士的胡晏。古今常州胡姓多書畫家,宋代胡宿、胡世將、胡交修、胡宗愈四代人均是著名書法家、金石學家。
常州地區與胡姓有關的地名、史蹟有43處。
胡姓**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時期。據說,那時有一個以白頭翁為圖騰的部落,便是胡姓的先民。有確切記載的是西周、春秋的鬍子國。
鬍子國有兩個:一為歸姓,位於今天的安徽阜陽,後被楚國所滅;一為姬姓,位於今天的河南郾城,是周王室之後。
胡姓與陳姓有著不解之緣,稱陳姓先祖胡公滿為先祖。胡公滿又叫媯滿,舜帝之後,是周武王姬發的乘龍快婿,被分封在陳國(河南淮陽),為陳姓之祖。但陳姓有五個分支,號稱「媯 五姓」,胡姓便是其中之一。
經過若干年的變遷,胡姓便獨立為一個大姓了。
以白頭翁鳥為部落圖騰的胡姓部落後來被別的吞併了。據推斷,胡姓是「東夷族中鳥夷的一支」。胡姓的最早祖先叫胡曹,有記載說:
「胡之得姓,莫古於胡曹。」可以肯定的是,西周、春秋時出現的胡姓諸侯國,是胡部落名稱的延續,這就和以白頭翁為圖騰的胡部落聯絡了起來。
6樓:弭陽曜昌壯
胡姓胡姓**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時期。據說,那時有一個以白頭翁為圖騰的部落,便是胡姓的先民。有確切記載的是西周、春秋的鬍子國。
鬍子國有兩個:一為歸姓,位於今天的安徽阜陽,後被楚國所滅;一為姬姓,位於今天的河南郾城,是周王室之後。
胡姓與陳姓有著不解之緣,稱陳姓先祖胡公滿為先祖。胡公滿又叫媯滿,舜帝之後,是周武王姬發的乘龍快婿,被分封在陳國(河南淮陽),為陳姓之祖。但陳姓有五個分支,號稱「媯五姓」,胡姓便是其中之一。
經過若干年的變遷,胡姓便獨立為一個大姓了。
以白頭翁鳥為部落圖騰的胡姓部落後來被別的吞併了。據推斷,胡姓是「東夷族中鳥夷的一支」。胡姓的最早祖先叫胡曹,有記載說:
「胡之得姓,莫古於胡曹。」可以肯定的是,西周、春秋時出現的胡姓諸侯國,是胡部落名稱的延續,這就和以白頭翁為圖騰的胡部落聯絡了起來。
7樓:匿名使用者
胡姓是當今常見姓氏,讀音作hú(ㄏㄨˊ),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在2023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3位,分佈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31%,為中國人口超過1%的十九個大姓之一。
起源於周王朝初期的封地陳國,國都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得姓始祖為舜帝后裔陳國首任君主胡公滿。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四川、山東、湖南多此姓,上述七省胡姓約佔全國漢族胡姓人口65%。其中湖北省胡姓約佔全國漢族胡姓10.
4%。一、**有四:
1、源出媯姓。
媯姓胡氏出自諡號。舜的部落因居於山西永濟的媯水旁而姓媯。公元前2023年,禹繼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
夏王把虞的地方封給可舜的兒子商均,古地在今河南虞城西南,史稱有虞氏。後來夏王又把舜的另一後裔虞遂封於遂,在今山東寧陽西北。商朝時,商王改封虞遂的後裔於陳,在今河南淮陽東南。
陳所處之地即為帝堯的母親陳鋒氏族部落的故地,因而稱為陳。公元前2023年周滅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以取代親商朝的虞遂後裔的陳國。媯滿,諡號胡公,史稱胡公滿。
根據古代諡法,「彌年壽考曰胡,正允背私曰公」,也就是說因長壽而譽滿天下,公正誠信而深得民心。媯滿逝世後,周朝天子賜諡號「胡公」。胡公滿的後裔以諡號為氏,遂有胡氏。
媯姓之後繁衍出40多個重要的姓氏,其中最大的五姓是陳、胡、田、虞、姚,除了虞姓外,其他四姓均為當代的百家大姓。媯姓胡的歷史至少有2023年。
2、出自歸姓。歸姓胡氏源出國名。
歸姓起源於堯舜時代的夔部落,系東夷一支,也稱歸夷。原活動於山東西南和河南東部一帶。在商朝武丁時期,歸夷一分為二,留在中原的歸夷於河南郾城建立了歸國和胡國,均為商的屬國。
南遷川鄂交界三峽地區的歸夷建立了夔國。歸姓胡氏有兩分支:公元前2023年,周武王滅商,隨即滅了歸和胡,胡國之後以國為氏,這是第一分支。
西周宣王時,楚國滅歸姓夔國,東遷夔人到安徽阜陽,成立了胡國,子爵,史稱鬍子國。公元前495年,楚國滅胡,胡國之後以胡為氏,這是第二分支。歸姓胡的歷史最長,至少有3200多年。
3、系出姬姓。姬姓胡氏源出國名。
周武王滅歸胡兩國後,隨即把兩國之地封於親屬姬姓,仍稱胡,子爵,也稱鬍子國。進入春秋後,公元前745年,鄭武公滅姬姓鬍子國,後又復國於安徽阜陽。春秋末楚靈王滅胡等國。
並遷胡人於今湖北西北的荊山北麓。不久又復國迂迴安徽阜陽。公元前519年楚國伐吳失敗,回國途中滅了胡國,子孫遂姓胡。
姬姓胡的歷史也有2023年。
4、外族基因的融入:
我國的胡姓同其他姓氏一樣,不斷與其他民族交流,胡姓中也融入了南北民族的血液,互有基因的流動,胡姓的外來血緣主要來自北方。最重要有: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定居中原,改鮮卑族紇骨氏族為胡姓。
北魏的高車族人、北宋的契丹族人、金國的女真族人中均有胡姓。我國南方和西南的瑤、苗、普米、彝族中也有胡姓,這些胡姓很可能來自漢族的移民,長期混居加上漢民人數少,久而久之融入了當地的土著中,這類事件主要發生在宋朝以後,尤其是在明清時代。
二、遷徙分佈,聚集地
先秦時期,胡姓主要的活動地區在黃河以南、淮河和漢水流域地區。秦漢兩晉時,胡姓已經播迂到各地,西達四川和陝西,北到山西河北,南抵廣東福建,東臨江浙。在唐宋之際,胡姓已經在長江流域地區形成了優勢。
清初進入臺灣。
宋朝時期,胡姓大約有98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27%,排在大姓的第十三位。胡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胡姓人口的29%。
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南、江蘇、浙江,四省胡姓大約佔全國胡姓人口的63%。全國形成了以贛湘和蘇浙為中心的兩大塊胡姓聚集地。
明朝時期,胡姓大約有147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58%,為明朝第十三大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浙江、安徽,這三省胡姓大約佔胡姓總人口的55%。
其次是湖北、江蘇、湖南三省,又佔20%。江西仍為胡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胡姓人口的23%。宋元明期間600餘年,胡姓人口主要向東南和南方地區遷移,全國胡姓人口重心由西向東漂移,東南地區的胡姓有了穩健的發展,贛浙皖地區是胡姓的密集區。
「胡」姓的來由,請問姓氏胡字的由來
胡姓 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時期。據說,那時有一個以白頭翁為圖騰的部落,便是胡姓的先民。有確切記載的是西周 春秋的鬍子國。鬍子國有兩個 一為歸姓,位於今天的安徽阜陽,後被楚國所滅 一為姬姓,位於今天的河南郾城,是周王室之後。胡姓與陳姓有著不解之緣,稱陳姓先祖胡公滿為先祖。胡公滿又叫媯滿,舜帝之後,是周武...
姓氏「擺」的由來,姓氏的由來?
擺 回族中的擺姓,早期見於唐天寶元年 742年 進入中國,在長安 西安 縣子午巷 化覺巷 任掌教的西域回部人擺都而的。及至元代,在至元二十九年 1292年 任定遠大將軍 貴赤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的明安,其子便姓擺,名言太。擺姓回族主要分佈在西北地區 還有這個姓兒啊?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長見識了 老...
姓氏薛的由來,薛姓氏的由來
姓氏源流 薛 xu 姓源出有三 1 出自任姓,為黃帝之子禺陽第十二世孫奚仲之後,以國名為氏。相傳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分別得十二個姓,其中一支叫禺陽的,被封於任地 約今山東省濟寧 得任姓。據 新唐書 宰相世系表 和 通志 氏族略 等所載,黃帝之子禺陽封於任,其十二世孫奚仲為夏車正,禹封其於薛國 今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