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有關工具書先秦時的諡號以用一個字為常,也有用兩三個字的。用一個字的如:秦穆公、晉文公;用兩三個字的如魏安釐王、趙孝成王、衛睿聖武公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議定以「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同時因「諡號」的定奪將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故而廢除諡法。嬴政自稱為始皇帝,後世則以數計,如二世、三世等等。 漢代時期恢復諡法,而且這一時期諡法制度也日趨嚴密,朝廷中正式設立「大鴻臚」一職,管理王公列侯的諡法。
漢代以後,諡號大多為兩個漢字:漢文帝劉恆「諡號」全名為孝文皇帝,蕭何諡為文終侯。 唐宋時期為諡法發展時期。
諡法一方面成為封建帝王尊大諡以滿足其虛榮心的工具,同時也成為駕馭群臣的褒貶手段。從女皇帝武則天開始,打破了皇帝
一、二、三字諡號的舊例,她作為皇太后臨朝稱制時追諡丈夫唐高宗李治為「天皇大帝」,達四字。武則天稱帝后,又開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上尊號諡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著的時候可以被奉上好幾次尊號。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尊號的累加也影響了諡號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後,大多數皇帝的諡號都在四個字以上。 皇后之「尊號」即「徽號」。 孝貞皇后-慈安諡號碑
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上徽號為「慈禧」。徽號也可每逢慶典累加,那拉氏的徽號最後積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多達16個字,而她的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23字諡(見慈禧條)。宋代皇帝諡號比唐時更加諡美,而且也開後代予大臣諡二字的定例。
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實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諡號多以「文」字為榮,終宋之世,諡號為「文」者達一百四十多人,為「武」者僅二十人。 明清時期,諡法內容基本固定下來。首先是各層級人員的諡號字數固定下來。
明代皇帝諡字為17字或21字(明太祖),親王1字,郡王2字,大臣2字,例如 明成祖的諡號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清代皇帝諡字為21字(光緒帝)或23字或25字(努爾哈赤),和碩親王1字,大臣2字,例如 康熙帝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咸豐帝的諡號為:
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 乾隆帝的諡號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恭親王奕欣的諡號為:忠 包青天的諡號為:
孝肅(宋仁宗在包公死後賜給他的諡號,以評價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 清代大臣的諡號規定:一品大臣過世,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諡。
一品以下**除非特旨,例不授諡。得諡號者只有曾入翰林,或獲授大學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諡號中,又以「文正」最為難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議;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獲諡「文正」(如曾國藩)。
文正以下的諡號則有:文忠(如李鴻章),清朝只有約十人得此諡號;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2樓:雞飛蛋打半兵衛
諡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諡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諡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主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佈,大臣的諡號是朝廷賜予的。諡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諡號來自於諡法。諡法規定了若干個有固定涵義的字,大致分為三類:屬表揚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屬於批評的有:煬、歷、靈等;屬於同情的有:哀、懷、愍、悼等。
象文、武、明、睿、 劉基,字伯溫,諡號文成康、景、莊、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什麼能力的,質帝、衝帝、少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廢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詞,但還有點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獻帝、順帝,那就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嘲笑了。另外孫權是個特例,他的諡號是大帝,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3樓:
是根據生前的表現定的
皇帝的諡號是怎麼定出來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皇帝諡號之解
諡號,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漢代起則是皇帝、大臣、親貴、士大夫) 死後依其生前事蹟給予的稱號。按傳統說法,諡號起始於周,比廟號要早八百年,而諡的範圍也不限於帝王。
商代亡國之君是紂王。紂王姓子名辛,《史記.殷不紀》說: 「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
」在「辛」前加一「帝」字,是後人敘史時加添的,並非諡號; 「紂」可能是同人給他的惡諡。周代有諡,則確鑿無疑,第一代周王姬發諡武,史稱周武王: 武王之父姬昌雖未開創周朝,但武王追尊為王、加諡日文,稱周文王。
秦朝曾經廢諡號。秦始皇認為,讓諡是以子( 嗣皇帝)議父( 先帝)、以臣議君; 下議上就是不敬,所以秦朝皇帝無諡號( 亦無廟號) ,對大臣也不賜諡。及至漢初又恢復諡法。
先帝下葬前由禮官議諡,嗣皇帝定諡。漢代標榜「以孝治天下」,自惠帝起,諸帝諡號都有「孝」字,稱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敘史作省稱,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例如「孝惠」、「惠帝」。
廟號、諡號連稱時,廟號在前、諡號在後。例如漢武帝的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諡號最初用一個字,後來有兩個字的,例如戰國時趙武靈王、魏安釐( 僖)王,還有三個字的,例如貞惠文子; 後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長句的。
諡號含有褒貶之意,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厲、幽、暢都是貶字,衝、殤、愍、哀、悼等諡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按前人記載,議諡是在將葬之時。
未死而諡的特別例子是有的: 楚太子弒父,諡父為靈,豈料其父尚未瞑目,雖然不能開口說話,卻急巴巴地睜著眼睛似有所語: 太子即改諡為成( 史稱楚成王),他這時才瞑目。
因為成字比靈字要好得多。另外,衛靈公因衛國發生變亂而逃亡到鄰近的諸侯國,北宮喜與析朱鉏幫助他平亂歸國,衛靈公如願以償,喜不自勝,為了褒獎平亂功臣。竟別出心裁,立即賜北宮喜諡為貞子、析朱鉏為成子( 子是爵位) 。
二人生而得諡說,也屬例外。
親貴、大臣死後賜諡,唐宋有議駁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 明清則由禮部擬諡,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
帝王美諡無過於文、武,大臣之諡極於文正。宋代夏竦死,曾惹起議諡的爭論。最初太常博士擬為文正,後司馬光反對而改為文莊。
朝廷賜諡,很多時都是有褒有貶的,有的還既揚善、又不諱惡。例如唐代蕭瑀諡號貞褊,貞表示他端直,褊表示他多猜疑。美諡亦可追奪,如秦檜死後,宋高宗賜諡忠獻,意思是褒揚他危身奉上、智質有聖,至宋寧宗時追奪原諡論,改諡繆醜,那是指斥他名實相悖、怙威肆行。
明清的情況則較為特別,規定禮部奏請才能得諡。換句話說,獲得請諡者必是朝廷眷念憐惜之臣,其諡號自然沒有貶意,只不過讚美程度有輕重之別。
最後,一個頗有趣的問題是,歷代失政的帝王、失國者是否惡諡隨身呢? 答案又未必。失政者亦有得美諡的,例如弒父的楚穆公、東漢的桓帝。假若失國者由新朝定諡,他們才較容易得到惡諡。
除了正式的諡號外,也有私諡。私諡始於東漢。私諡不出於朝廷,而由門人、故吏為著名文士學者所立,如東晉陶淵明的私諡是靖節徵士,北宋林逋的私諡為和靖先生,世稱陶靖節、林和靖。
宋明時期私諡也屢見不鮮。
5樓: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議定以「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同時因「諡號」的定奪將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
6樓:
皇帝死後由皇室和德高望重的大臣一起制定的
7樓:
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
古代皇帝的諡號是怎麼確定的?一共有多少種諡號?
8樓:糟改帝
去看陳垣的《史諱舉例》,挺薄的一個小本子,把這個問題都說全了,基本無出其右了
9樓:匿名使用者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所謂諡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吧。有褒的美諡,憐的平諡,貶的惡諡三種。
美諡如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好字眼; 惡諡如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平諡如懷,悼,哀,閔,殤,有點同情的意味; 另外孫權的諡號是「大皇帝」,比較特殊。 由於惡諡是對死者的批評,這在古代是比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規定:
不立惡諡,只作美諡,平諡
諡號的字數,從一個字開始,發展到後來用好多個字,簡直成了褒義詞堆砌。在一個字或者幾個字的情 咸豐皇帝諡號碑
形下,人們一般用諡號稱呼皇帝,比如隋煬帝。 但是從武則天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即自己定諡的先例。其實質由客觀地評判變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數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發展。
唐代對歿世皇帝簡稱諡號。明朝皇帝諡號十六字。清朝皇帝諡號為廿二字。
字數這麼多,當然就無法當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場合用。
10樓:鎏弘
11樓:乖乖的窩窩
根據他生前的作為行事等確定的 多少種我不清楚了
歷史上皇帝的諡號是如何確定的?
12樓:漫籟
最佳答案 一般的,諡號可以反映一個君主的作為,但萬曆皇帝的諡號不能體現他的形象,因為在他死後,這個諡號是大臣們趨意奉承的。在明末官場黑暗,政治不濟的年代,這個諡號無法具有客觀性! 出處為《諡法》!
13樓:遊希先生丶
下一任皇帝確定的,是對皇帝一生功過的評價,但從明以後都是好話!
記得采納啊
古代皇帝的諡號是如何確定的,有何含義?
14樓:冷夙櫏睝鄬櫺
是他死後大臣或兒子定的,是對皇帝的簡評,主要有表揚(經天緯地曰文,可定禍亂,剛強直理曰武)批評性(濫殺無辜曰紂)同情性(短折不成曰殤)
滿意請採納
古代皇帝的諡號是根據什麼制定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諡(亦作諡) 號,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漢代起則是皇帝、大臣、親貴、士大夫) 死後依其生前事蹟給予的稱號。按傳統說法,諡號起始於周,比廟號要早八百年,而諡的範圍也不限於帝王。
商代亡國之君是紂王。紂王姓子名辛,《史記.殷不紀》說: 「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
」在「辛」前加一「帝」字,是後人敘史時加添的,並非諡號; 「紂」可能是同人給他的惡諡。周代有諡,則確鑿無疑,第一代周王姬發諡武,史稱周武王: 武王之父姬昌雖未開創周朝,但武王追尊為王、加諡日文,稱周文王。
秦朝曾經廢諡號。秦始皇認為,讓諡是以子( 嗣皇帝)議父( 先帝)、以臣議君; 下議上就是不敬,所以秦朝皇帝無諡號( 亦無廟號) ,對大臣也不賜諡。及至漢初又恢復諡法。
先帝下葬前由禮官議諡,嗣皇帝定諡。漢代標榜「以孝治天下」,自惠帝起,諸帝諡號都有「孝」字,稱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敘史作省稱,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例如「孝惠」、「惠帝」。
廟號、諡號連稱時,廟號在前、諡號在後。例如漢武帝的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諡號最初用一個字,後來有兩個字的,例如戰國時趙武靈王、魏安釐( 僖)王,還有三個字的,例如貞惠文子; 後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長句的。
諡號含有褒貶之意,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厲、幽、暢都是貶字,衝、殤、愍、哀、悼等諡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按前人記載,議諡是在將葬之時。
未死而諡的特別例子是有的: 楚太子弒父,諡父為靈,豈料其父尚未瞑目,雖然不能開口說話,卻急巴巴地睜著眼睛似有所語: 太子即改諡為成( 史稱楚成王),他這時才瞑目。
因為成字比靈字要好得多。另外,衛靈公因衛國發生變亂而逃亡到鄰近的諸侯國,北宮喜與析朱鉏幫助他平亂歸國,衛靈公如願以償,喜不自勝,為了褒獎平亂功臣。竟別出心裁,立即賜北宮喜諡為貞子、析朱鉏為成子( 子是爵位) 。
二人生而得諡說,也屬例外。
親貴、大臣死後賜諡,唐宋有議駁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 明清則由禮部擬諡,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
帝王美諡無過於文、武,大臣之諡極於文正。宋代夏竦死,曾惹起議諡的爭論。最初太常博士擬為文正,後司馬光反對而改為文莊。
朝廷賜諡,很多時都是有褒有貶的,有的還既揚善、又不諱惡。例如唐代蕭瑀諡號貞褊,貞表示他端直,褊表示他多猜疑。美諡亦可追奪,如秦檜死後,宋高宗賜諡忠獻,意思是褒揚他危身奉上、智質有聖,至宋寧宗時追奪原諡論,改諡繆醜,那是指斥他名實相悖、怙威肆行。
明清的情況則較為特別,規定禮部奏請才能得諡。換句話說,獲得請諡者必是朝廷眷念憐惜之臣,其諡號自然沒有貶意,只不過讚美程度有輕重之別。
最後,一個頗有趣的問題是,歷代失政的帝王、失國者是否惡諡隨身呢? 答案又未必。失政者亦有得美諡的,例如弒父的楚穆公、東漢的桓帝。假若失國者由新朝定諡,他們才較容易得到惡諡。
除了正式的諡號外,也有私諡。私諡始於東漢。私諡不出於朝廷,而由門人、故吏為著名文士學者所立,如東晉陶淵明的私諡是靖節徵士,北宋林逋的私諡為和靖先生,世稱陶靖節、林和靖。
宋明時期私諡也屢見不鮮。
韓愈的諡號為什麼是字文?文臣的最高諡號不是文正嗎
單來諡 文 的是文官最高的源諡號了bai,單諡 文 的有唐代韓du文公韓愈 白文公zhi白居易,宋dao代楊文公楊億 王文公王安石 朱文公朱熹,歷史上也只有這麼五個 另有先秦時士大夫孔文子孔圉 季文子季孫行父 從宋代以後 文正 便是對大臣的最高諡號 比較有名的如司馬光 范仲淹等死後都諡 文正 文忠 ...
劉邦的廟號是漢太祖,諡號是高皇帝,司馬遷為何要稱其為漢高祖
在漢朝時期,廟號的使用並不規範,漢朝的大部分皇帝都是稱呼諡號的,但作為漢朝開國皇帝,在漢朝享有崇高的地位,所以司馬遷稱呼劉邦為漢高祖,其實是雜糅了諡號與廟號的稱呼,是對劉邦的一種尊稱。廟號雖然在殷商時期就存在,但到了周朝就只有諡號而無廟號了,後來秦始皇統一天下,又廢除了諡號與廟號,所以廟號和諡號是劉...
清朝是不是沒有皇帝是長子繼位的,清朝是不是沒有一個皇帝是長子繼位的
同治就是咸豐的長子。皇太極,努爾哈赤的第八子 順治,皇太極第九子 康熙,順治皇帝第三子 雍正,康熙第四子 乾隆,雍正第四子 嘉慶,乾隆第十五子 道光,嘉慶第二子 咸豐,道光第四子 同治,咸豐長子 光緒和宣統都是從親王府過繼來的 不一定,同治就是咸豐長子。中國歷史上有多少非嫡長子繼位的皇帝啊?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