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解疙瘩四為堂
就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
明思宗朱由檢(2023年2月6日—2023年4月25日[1]),字德約[2],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2023年在位)[3],也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孝純皇后劉氏。
天啟二年(2023年),封為信王。天啟七年(2023年),登基即位,年號崇禎。[4]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厲行節儉,平反冤獄。
在位期間,朝廷黨爭不休,民間災害不斷,導致域內農民起義爆發,關外後金政權趁勢崛起,國家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
崇禎十七年(2023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時,自縊於煤山,終年三十四。清軍入京後,以禮改葬於明十三陵中的思陵[5],廟號懷宗(後取消),諡號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即位,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後改為毅宗。
2樓:餘半壘
明思宗朱由檢,明朝第16位皇帝,也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2023年登基為帝,2023年李自成攻破北京,自縊於煤山。
歷史上的朱由檢是個什麼樣的人
3樓:光弘電子商務
崇禎帝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崇禎帝執政時期,對於後金,群臣分為主戰、主和兩派。崇禎帝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戰派袁崇煥。文官集團使得軍中之將只重出身門第,幾次大規模對後金的軍事活動均遭慘敗,削弱了明朝的軍事力量,最終無力鎮壓農民軍起義,間接加速了明朝滅亡。
4樓:匿名使用者
總的說來朱由檢的為人是一個性格相當複雜的皇帝,在他身上,既有機智,膽大和高明之處,又有愚鈍,剛愎與昏暗的一面,後人對於朱由檢普遍抱有同情的態度。
朱由檢在信王府時候就依然看到閹黨的危害,即為之初就清楚閹黨。天啟7年(2023年)十月,朱由檢抓準時機果斷出擊,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260餘人一網打盡,年僅17歲的年紀,乾脆利落的整治手段,表現的超乎機智。
朱由檢在清楚閹黨的同時,整頓吏治朝綱,他平反冤獄,啟用天啟朝被罷黜的東林黨人,全面考核**,禁朋黨,力戒廷臣交結宦官。起用袁崇煥為兵部尚書,並賜上方寶劍,託付其收復全遼重任。
朱由檢是一個奉行節儉主義的皇帝,他的生活上簡譜到近乎平民百姓,他經常派人去民間採集物品,然後仔細詢問**,與此同時他還儉膳撤樂。
朱由檢有疑心病很嚴重,特別是到了統治的後期,不信任和懷疑所有大臣,他一直處於在朝臣的刻毒怨恨和對自己的懷疑,自責兩種情緒中,兩種情緒交替在他身上起作用,就表現在一會兒對朝臣痛下毒手,一會兒又態度相當和謙溫和。在這17年當中,曾經一個職位換過幾十人。接二連三的換人。
在對前線的將士也是如此,幾乎沒有幾個得到善終,尤其是一代名將袁崇煥的冤死,等於朱由檢自毀長城,「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
拓展資料:
朱由檢(2023年2月6日—2023年4月25日),即明思宗(2023年—2023年在位),字德約,明朝第十六位皇帝[3] ,亦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
5樓:霽雨若初
崇禎帝是一個即位後,勤於政務的人。
與此同時,他大力清除閹黨,天啟七年(2023年)十一月,崇禎帝抓準時機剷除了魏忠賢的羽翼,使魏忠賢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然後一紙詔書,貶魏忠賢鳳陽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縊而死後,下令磔屍於河間。
此後,將閹黨二百六十餘人,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錮終身,使氣焰囂張的閹黨受到致命打擊。平反冤獄,重新啟用天啟年間被罷黜的**。起用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予尚方寶劍,託付他收復全遼的重任。
崇禎十五年(2023年)七月初九,因「偶感微恙」而臨時傳免早朝,竟遭輔臣的批評,崇禎帝連忙自我檢討。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興的可能。
可惜其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崇禎十七年(2023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
拓展資料:
朱由檢(2023年2月6日—2023年4月25日),即明思宗(2023年—2023年在位),字德約,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
朱由檢即位後是一個勤於政務、會自我檢討之人的參考資料出自:
6樓:
勤於政事,生活節儉。志向遠大、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事必親躬。生性多疑,嚴苛、猜忌。
拓展資料:
朱由檢(2023年2月6日—2023年4月25日 ),即明思宗(2023年—2023年在位),字德約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
天啟二年被冊封為信王,天啟七年登基,改元崇禎,後世稱為崇禎帝。 崇禎帝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
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崇禎十七年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趙一桂等人將崇禎帝與皇后葬入昌平縣田貴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葬於十三陵思陵」。
崇禎帝死後,清上廟號懷宗(後取消),南明弘光帝上廟號思宗,旋改毅宗,隆武帝上廟號威宗。清上諡號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崇禎帝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崇禎帝執政時期,對於後金,群臣分為主戰、主和兩派。崇禎帝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戰派袁崇煥。文官集團使得軍中之將只重出身門第,幾次大規模對後金的軍事活動均遭慘敗,削弱了明朝的軍事力量,最終無力鎮壓農民軍起義,間接加速了明朝滅亡。
曾經強盛的明朝已經風雨飄搖,兩黨分庭對抗,卻難尋能用之人,也確實難尋可用之人。崇禎帝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團的幫助下誅滅魏忠賢閹黨,卻間接推動了文官集團的權利膨脹。
崇禎帝與臣子的關係或可說是歷史上最為尷尬詭異的時期--相互仇視,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禎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鎮壓農民軍以及抵抗後金外,將更多的心力用於削弱文官集團的勢力,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儘管崇禎帝志向遠大、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事必親躬,但他既無治國之謀,又無任人之術,加上他嚴苛、猜忌、多疑,對大臣動輒怒斥、問罪、砍頭、凌遲,其殘忍和冷酷與魏忠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禎帝還頻繁地調整官吏,17年間他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造成國家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
崇禎帝的性格相當複雜,在除魏忠賢時,崇禎帝表現得極為機智,《明史》說他:「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
」由於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後期的多數皇帝,崇禎帝治國救國的責任感與雄心強上許多,故史家對於崇禎帝普遍抱有同情,以為崇禎帝的一生實是「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
最後大明亡在他手上的朱由檢,歷史上是個怎樣的人?
7樓:
朱由檢(2023年2月6日—2023年4月25日 ),即明思宗(2023年—2023年在位),字德約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
天啟二年(2023年)被冊封為信王,
天啟七年(2023年)登基,改元崇禎,後世稱為崇禎帝。 崇禎帝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
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
崇禎十七年(2023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
崇禎十七年(2023年)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趙一桂等人將崇禎帝與皇后葬入昌平縣田貴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葬於十三陵思陵」。
崇禎帝死後,清上廟號懷宗(後取消),南明弘光帝上廟號思宗,旋改毅宗,隆武帝上廟號威宗。清上諡號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放眼明朝,二流人物居多,尤其到了末年,怎樣區分二流和一流,很簡單,一流可以力挽狂瀾,二流不能,說他袁崇煥是二流一點不冤,當他說五年復遼的時候已經可以判斷是了。問題是為什麼要朱由檢為袁崇煥的事情埋單?說什麼殺袁崇煥是自毀長城,我不這麼認為,縱容袁崇煥殺毛文龍才是自毀長城,朱由檢唯一的錯就是錯信了一個車大炮的人,還當了真,認真就受了傷,傷愈了心腸就硬了,心腸硬了手就不聽使喚了。
從袁崇煥的下場看,朱由檢太狠毒,很多人說這就是朱由檢的短板:感性、女性特質、由愛生恨,我個人覺得還真不是因為這個,由愛生恨能扯上一些邊,女性特徵真談不上,相反他很理智,是因為保全意識痛恨結黨才凌遲了袁崇煥,崇禎初年,一個少年從兄長手上接過江山,是時的江山已風雨飄搖,接手是死,放任更死,他不能不接,他殺閹黨,懲貪腐,裁冗員,樹新政無處不是陷阱,其實他沒有什麼選擇,選來選去無非兩條路走,一條自己折騰死,另一條看著別人折騰死,他選前者,因為他不想像他哥他爸他爺那樣看著家業被人玩垮玩壞,他想自己做一次主。
由檢幼時喪母少年喪父,父親不得寵,好不容易熬來皇位,卻做了大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哥哥上臺加速了政體的腐化,到自己接手的時候,國家已經千瘡百孔積弊難返,「明朝」這件生物體基本已經宣告死亡,只是分徹底死亡和植物人兩種狀態,而選擇哪種狀態完全取決於朱由檢的個人態度。
從朱由檢上臺後種種表現來看,他是致力於國家中興的,但時不我待,最好的機會已經在隆萬改革的後期喪失了,加上萬歷三十年如一日的怠政和建奴人民的崛起,基本上已經迴天無力。加上魏忠賢的簡單粗暴,基本上就折騰得這個王朝只有最後的一口氣了,朱由檢的出現的意義從根本上講是為了上三代贖罪和找回明王朝應有的最後體面。三百年前,為驅逐蒙古人回草原,朱元璋因運而生,帶著一種頑固的農民思維來運作這個帝國,守家護院般經營著這個國家,不搶人一毫,也不會許人一分,保守到腳。
子孫多承襲了這種保守農民的特質,這也就解釋了有明一代為史上最硬一朝,朱由檢也不例外,甚至將這一特質愈演愈烈:崇禎從政勤勉,不止當朝,在歷代皇帝中鮮有與其相比者,節衣縮食,內帑幾乎無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說的是不如人的人,一個對自己嚴格的人對別人嚴格有何不可,尤其當他是皇上的時候,這毫不過分,但諸臣誤上,換五十相也無濟於補,因為自己的剛愎自用嚴厲苛責刻薄寡恩,崇禎一直被詬病,在所有對朱由檢的評價當中,除當年明月外沒有一人給他一份憐憫和尊重,談其功過是非用的全都是以果導因成王敗寇的思想。其實結論很簡單,崇禎從掌國到殉國,表現出所有的激進和極端和發生在他身上的所有故事都只是為了證明一點:
他不會低頭,也不會妥協,寧折不彎。
志永在歷史上是什麼人物,李恪在歷史上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
你說的是智永吧?僧智永中國南朝陳 隋書法家 公元6世紀 本姓王,名法極,會稽 今浙江紹興 人,王羲之的第七世孫。他早年出家當和尚,後來雲遊到浙江省吳興縣善璉鎮,就曾在永欣寺裡住了整整三十年,人稱永禪師。在這裡,智永深居簡出,每天雄雞報曉即起床,磨上一 墨,然後臨摹王羲之的字帖,從未間斷。智永是嚴守家...
歷史上的陳世美是什麼人,歷史上真實的陳世美是什麼樣的?
事實上,歷史上真實的陳世美並不是一個拋棄妻子的負心漢,而是清朝的一位非常清廉的 根據 湘州志進士篇 中記載 順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陳年穀,官貴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參政。在 湖北歷史人物辭典 中還有記載 陳世美,清代 原名年穀,又名熟美,出身於仕官之家。清初遊學北京,順治八年辛卯科進士。初...
歷史上的管仲是什麼人,在歷史上 管仲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管仲,博通墳典,淹貫古今,有經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之略。他注重經濟,反對空談主義,主張改革以富國強兵,唯物論中 物質決定意識 的觀念和 管子 的思想頗為接近。孔子曾稱讚管仲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 憲問篇 意思是 管仲輔助齊桓公做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頭髮,左開衣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