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史海微言
要是吳三桂真有百萬雄兵的話別說推翻滿清,就是橫掃亞洲都可以,可惜他不是神仙,無論如何組織不起這麼多軍隊來。吳三桂最後的失敗恰恰是由於他兵力的不足造成的,因為他控制的雲南和貴州,再加上起兵後佔據的四川和湖南部分地區,在經歷了明末清初戰亂後民窮財盡、人煙稀少,根本不能和有江南財富支援的滿清長期對抗,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2樓:讀書偶有所見
因為他有謀反之心。他引清軍入關後,成為藩王,但是又不好好幹,又想再次背叛。
3樓:飄飛楊楊
第一是時機拿捏不到位,第二是沒有重視滿清的態度,第三是戰略佈局有誤,第四是出師藉口荒唐可笑,由於種種原因,導致了吳三桂最後一敗塗地。
4樓:啦啦隊地方
他雖然手裡握著百萬的雄兵,但是因為他指揮的失誤,並且當時用氣的不佳,所以說最終一敗塗地。
5樓:三棵樹
手握百萬雄兵的吳三桂,最後卻一敗塗地原因,這是由於吳三桂是為了一己之私謀反,他的行為得不到人們的擁戴,其次就是吳三桂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如清朝。
6樓:毋念之
之所以最後一敗塗地,主要是太低估了形勢,以為自己實力很強
7樓:修英銳
為什麼手握百萬雄兵的吳三桂 最後卻一敗塗地 因為吳三桂 他的用人方法疑心太重 所以他不得民心 所以才一敗塗地
8樓:晚來天欲雪
.吳三桂殺死了一個最不應該殺死的人,永曆皇帝。2023年,緬甸將永曆帝先給了吳三桂,本打算送往京城,可是擔心路途漫長會遭到反清復明義士的劫奪,於是清**決定讓吳三桂就地絞殺。
永曆帝再怎麼樣也是南明的皇帝,這樣髒...
2.當吳三桂佔據湖南士氣最盛的時候,沒有選擇繼續北上,而是劃江而治與清廷拉鋸戰。這給了康熙可乘之機,清廷迅速整頓兵馬,分化三番...
3.吳三桂真的老了,有些打不動了。吳三桂稱帝后已經是一個66歲的老人了,而此時的康熙才24歲.
9樓:生活的原動力就是開心
康熙算是比較有作為的皇帝,吳三桂不是他的對手,加上吳三桂實力不行,鬥不過康熙。
10樓:往事不回首
那是因為他最終貪得無厭,不懂得要依靠人民。
11樓:樵夫劉海哥哥
為什麼吳三桂會一敗塗地啦,因為她桌布。
12樓:拾秒致
他本身就是引清軍入關的罪人,下場肯定不會好的,對於叛徒就沒有好的結果
13樓:心願荷花上
這個和他自己輕敵還有自以為是有很大關係。
14樓:渾雋
手握百萬雄兵的五三規,最後卻一敗塗地,因為他沒有一個良好的策略
15樓:誰家閒人
因為吳三桂畢竟年紀大了,而且所佔有的地獄還是比較小,持久力肯定是不如滿清
16樓:天天之蟲
為何手握百萬雄兵的吳三桂最後卻一敗塗地,因為當時國家的人民需要國家統一,不想再打仗了。
17樓:
手握百萬雄兵的吳三桂,最後卻一敗塗地,這是因為他的好勝心理,她沒看清楚他的勢力,所以才會一敗塗地
18樓:還可以哈
因為吳三桂的話,他是想造反,所以說這的話也是得到了得不到很多人的認可,反而會讓別人更容易反過來弄他
19樓:匿名使用者
為何手握百萬雄兵的吳三桂,最後卻一敗塗地,因為有些時候雖然你能力有,但是你卻不能大展身手,或不能做決定,這也是你導致失敗的原因
20樓:莫斯科相信眼淚
雖然吳三桂手握非常多的兵權和資源,但是在最後一敗塗地,還是因為他反覆輾轉的態度和自己瘋狂地的舉動,讓他失去的大家的支援
手握百萬雄兵的吳三桂,攻陷清朝半壁江山,為何最後卻一敗塗地?
21樓:匿名使用者
滿清建立以後,吳三桂也並非真正的效忠滿清,他暗中囤積自己的勢力,培養自己的部隊,擁兵四十萬,牢牢地掌控了雲南地區,完全可以挑戰康熙的權威,吳三桂前期作戰勢如破竹,為什麼最後會失敗了呢?
只是這40萬的軍隊中,只有10萬是直接聽令於他的,其餘的部隊都是臨時倒戈,也就是所謂軍心不穩,他們心裡不確定到底是跟隨吳三桂造反,還是繼續效忠康熙。
清朝張茂稷曾經有一首詩,如此評價吳三桂:「李陵心事久風塵,三十年來詎臥薪?復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
丹心早為紅顏改,青史難寬白髮人。永夜角聲應不寐,那堪思子又思親。」,意思就是說,吳三桂一輩子不知為誰而活,先前降清後又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叛清,諷刺的是,南明正是吳三桂滅亡的;吳三桂半夜思念兒子又思念父親,其實兒子怎麼死的?
是你造反被康熙皇帝給殺的。父親怎麼死的?因為你降清被李自成給殺的。
這個曾經與多爾袞、順治帝談笑風生,指點江山的梟雄,最後卻落得如此結局,也是可嘆。
22樓:芒果味宇兒
吳三桂將大清半壁江山握在手中。
23樓:哩啊哩啊吶
他偏偏趕上明朝滅亡的時候,為了保命,他只能在李自成和多爾袞中間選一個,因為」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最終選擇了多爾袞,成為了歷史上的著名奸臣。
24樓:啦啦啦啦啦
因為」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最終選擇了多爾袞,成為了歷史上的著名奸臣。那是因為吳三桂也並非真正的效忠滿清,他暗中囤積自己的勢力,培養自己的部隊。
25樓:盼盼你在盼什麼
那是因為吳三桂也並非真正的效忠滿清,他暗中囤積自己的勢力,培養自己的部隊,
26樓:那叫一個小可愛
吳三桂當年發兵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有超過40萬的軍隊。
27樓:大哥都知道呀呀
吳三桂掌握了太多軍事大權,他的實力太強,引起小人的妒忌。
28樓:紫鳶東南飛
其餘的部隊都是臨時倒戈,也就是所謂軍心不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等
29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故事都是衝冠一怒為紅顏,戰爭失敗也是正常的。
30樓:t田八戒
吳三桂掌握了軍事大權,他的實力強,效忠滿清。
吳三桂幾乎把康熙打回老家,為什麼最後卻一敗塗地?
31樓:橘子說愛
我覺得吳三桂最後之所以一敗塗地,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在戰略上的失誤。當他攻下湖南之後,他沒有選擇一鼓作氣,順江而下,攻佔武昌、安慶,最終拿下南京。如果他趁著當時清朝還沒反應過來,直接切斷江南的交通,沒有南方的經濟和糧食支援,滿清也就失去了根基,這樣一來,仗就好打多了。
在吳三桂反叛清朝之初,因為當時清朝沒有什麼準備,而且當時民間起義不斷,再加上清朝的防線地域廣闊,這樣一來,清朝也就不能及時集結優勢的兵力,只能出動附近的官兵前往鎮壓。在兵源的數量上,吳三桂作為地方勢力就佔有很大的優勢。可以迅速地集中自己的優勢兵力,採用逐個擊破的方法,一一攻佔城池。
因此 吳三桂在剛開始的階段勢頭髮展很猛。
而且當時以吳三桂為首的人,有勇無謀,只是一味蠻幹,沒有計劃謀略,還是很吃虧的。除非吳三桂能夠做到在短時間內,迅速攻佔北京城,形成絕對優勢。否則最後吳三桂失敗是必然的。
32樓:魚界
吳三桂最開始就做了一項錯誤的決定。吳三桂起兵之初,雖然兵力強盛,戰鬥力十足,但卻不具備戰略眼光,既沒有「儘快渡江,揮師北上」。
33樓:梔梔推文
吳三桂不具備戰略眼光,分兵爭奪湖南、江西、湖北等地一些並沒有什麼戰略價值的城鎮,從而耽誤了戰機,給了清朝充分部署反擊的時間。
34樓:小林是吧
缺乏必要的戰略眼光,沒有儘快佔據重要的軍事要塞而是佔據了一些湖南江西等沒有軍事戰略的城市,導致兵力分散錯失良機。
35樓:匿名使用者
吳三桂起兵之初,雖然兵力強盛,戰鬥力十足,但卻不具備戰略眼光,最後是耽誤了戰機,給了清朝充分部署反擊的時間。
36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什麼戰略價值的城鎮,從而耽誤了戰機,給了清朝充分部署反擊的時間。所以最後一敗塗地。
37樓:luu陽光的
吳三桂之所以最後落得如此下場,還是因為當初做錯了那個決定,在李自成和多爾袞之間做錯了決定。
38樓:喬治不慢
主要是他太過於急於求成,後來還變得驕傲自大,認為康熙不過爾爾,康熙等的就是他這種態度。
39樓:紫雲樂聊
1,豬隊友,耿精忠,尚之信 ,鄭經。
2. 自己的人設太低!
3. 本人認為吳三桂,作戰水平無可厚非,只因天道在北,坐南攻北本身屬於戰略大忌!
4. 個人性格影響戰局。
40樓:
是因為原先他做錯了一個決定,踏錯一步就前功盡棄,所以最後吳三桂敗給了康熙。
41樓:實話實說
只有一個原因,吳三桂太老了
42樓:哈哈哈哈
沒有儘快佔據重要的軍事要塞而是佔據了一些湖南江西等沒有軍事戰略的城市。
43樓:知心小謝
分兵爭奪湖南、江西、湖北等地一些並沒有什麼戰略價值的城鎮,從而耽誤了戰機,給了清朝充分部署反擊的時間。
吳三桂實力非常強大,差點就將清朝滅亡,為何最後卻一敗塗地呢?
44樓:李永勝
我覺得吳三桂最後會敗的一敗塗地的原因就是他失去了民心,自古以來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失去民心的吳三桂當然也會失去天下,失去江山。
康熙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皇帝,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被稱作千古帝王,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厲害的皇帝,差一點就被吳三桂給推翻了。吳三桂這個人非常有能力,但同時也很有野心。他具備非常高的軍事才能。
在康熙還沒有當皇帝的時候,也就是推翻明朝進入清朝的時候立下過汗馬功勞,不僅殺死了李自成還殺死了明朝的皇帝。就是因為這樣康熙才把他封為了一代親王,本來已是很高的榮譽了,但是他卻不滿足於此。
所以當他獨自在西南的時候,就起了反心,不斷的招兵買馬,擴充隊伍。後來被康熙知道,康熙就派兵去削弱他的力量,不料他卻將此當做是一個契機,當即起兵造反。而且很多不喜歡清朝統治的漢族人民紛紛加入他的反抗,因此他的隊伍不斷擴大。
他當時是真的很強大,一路上的戰爭都是勝利,於是康熙就加大了對他的討伐,而吳三桂也因為多次的勝利變得驕傲起來,不僅不一鼓作氣,繼續戰鬥,而是停下了戰鬥,去貪圖享受榮華富貴。
這徹底讓那些為他戰鬥很久,並且失去親人的百姓心寒。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援,他的這一場鬥爭就是叛亂,相當於亂臣賊子,是人人喊打的。所以最後他的下場很慘。
45樓:好好學習哇咔
在我看來,吳三桂實力雖然強大,但是康熙也不是吃素的,而且當時吳三桂的聯盟並沒有那麼牢靠。
46樓:井妍說事
因為幫助吳三桂起兵的人太多了,而且到後期他們都各有各的心思,導致了分崩離析,不團結。
47樓:高中任老師
因為軍心不穩呀,雖然看著有很多的兵但實際真的跟從吳三桂的少得很,大家都各懷鬼胎的為了自己利益還怎麼好好去服從於吳三桂呢。
48樓:匿名使用者
他手裡面40萬的軍隊中,只有10萬是直接聽令於他的,其餘的部隊都是臨時倒戈,也就是所謂軍心不穩,他們心裡不確定到底是跟隨吳三桂造反,還是繼續效忠康熙。
49樓:李糖糖
吳三桂實力固然強大,但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吳三桂不得民心,軍隊40萬,卻僅有10萬聽命於他,跟隨其造反之人並不全心全意效忠於他,所以最後一敗塗地。
50樓:吃瓜群眾你是嗎
當時和他在一起的人並不都是和他是一心一意的,所以在最後關頭,就會有人因為一些利益,背叛了他。導致他最後一敗塗地。
51樓:淮南
吳三桂的兵馬除了本部以外,還有王輔臣、鄭茂等軍事集團,這些人都心懷鬼胎,很難統一管理,所以難成大業。
52樓:平平無奇教育
因為當時和他一起造反的都各懷鬼胎,各有各的打算,所以就被清廷逐一破解。再加上吳三桂開始有人擁護是因為大家都以為他是為了明朝,但是慢慢的大家都看清了他的私心。
53樓:蘇梓晨
可能是在最後的時候除了一些差錯,要不然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那麼一定是吳三桂那頭出現了問題。
54樓:汽車世界知道
因為他的部隊只有各個藩王的,沒有統一的訓練,這個小皇帝之間都有自己的想法
55樓:迎著太陽遠航
天時地利人和乃是古代打仗的關鍵之處,吳三桂雖然有天時地利,但是內部的輔佐人士心機較重,所以起義失敗了。
吳三桂手握精兵苦戰多年,為什麼最終也沒有恢復漢人的天下
在清朝的歷史上,吳三桂曾經是康熙的一大心腹之患,因為當時幾乎掌握了整個西南的半壁江山,如果再合併其他兩藩,對於康熙來說威脅很大,但是為什麼吳三桂勝算這麼大,最終也沒有恢復了漢人的天下呢?第一個原因是,吳三桂這個人前後不一致,比如在滿清入關的時候曾經是明朝將領,後來帶領清軍入關,對李自成趕盡殺絕,所以...
吳三桂所說的寧遠指哪,吳三桂的真實歷史
現在的遼寧興城 天啟六年那次,是努爾哈赤親自率領號稱 十三萬 大軍 實際為五六萬 將寧遠城團團包圍,努爾哈赤以必克之心,不惜一切代價欲攻佔它。當時,關外明軍,除了袁崇煥獨守孤城寧遠,已全部撤到山海關。就在這孤立無援 聽任後金兵圍攻的危機情況下,袁崇煥率軍民頂住了它的猛烈攻擊。努爾哈赤損兵折將,無可奈...
吳三桂當了幾天皇帝,吳三桂當了多久的皇帝啊?
康熙十七年三月初一日 1678年3月23日 築壇于衡州府回雁峰前饅頭嶺,舉行稱帝加冕典禮,稱 大周昭武皇帝 定國號為 周 改元 昭武 改衡州府為 應天府 改鐘鼓樓為 五鳳樓 回雁門為 正陽門 大街名 棋盤街 等,一切用京城名稱,冊妻張氏為皇后,孫吳世璠為皇太孫,加封文武,百官頒制新曆。大周帝國轄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