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不是死得冤屈,三國裡面魏延是不是死得冤枉?

2022-02-13 14:02:22 字數 4772 閱讀 6731

1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志》裡,關於魏延的傳記字數很少,不到1500字。從《三國志·魏延傳》裡,我們瞭解到魏延字文長,義陽人。跟隨劉備入蜀,戰功卓著,被授予牙門將軍。

劉備為漢中王時,又被出人意料地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可見很受器重。劉禪即位後,魏延繼續受到諸葛亮的重用,被封為都亭侯,成為貴族。諸葛亮北伐,以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不久因功被封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南鄭侯。

237年,諸葛亮伐魏,死在五丈原,蜀軍撤退時,魏延被楊儀所殺。 那麼魏延為什麼會突然間被殺呢?是什麼原因導致魏延走上了不歸路呢?

讓我們看一看史書上是怎麼說的: 建興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為前鋒。……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亮適卒,祕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

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因與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

禕紿延曰:「當為君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禕出門馳馬而去,延尋悔,追之已不及矣。

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延大怒,(才)〔攙〕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

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

」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

「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從史書上的記載,我們瞭解到:諸葛亮去世前,已經作好了撤退的安排,「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諸葛亮去世後,長史楊儀命令司馬費禕去了解魏延的態度。

豈料魏延卻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

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可見,魏延完全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安排,不打算撤軍,更不願屈居於楊儀之下。而且還以諸葛亮的當然繼承人自居。

費禕當時在魏延的軍中,不敢表示反對,只好欺騙魏延說:我去把楊儀抓來,他一定會同意的。魏延一時聽信了費禕的話,就放他走了,但不久就反悔,意識到上了費禕的當。

當魏延瞭解到楊儀決定按照諸葛亮的安排撤軍時,再也坐不住了。就首先發難,攔住楊儀等人撤退的後路。兩軍交戰時,王平上前質問魏延,連魏延的部下也知道曲在已方,紛紛離魏延而去,不願為魏延賣命。

魏延只好逃跑,最終被馬岱斬殺。 我們知道,做為一個軍人,首要任務就是要服從上級的命令,貫徹上級的的方針意圖。在諸葛亮去世後,魏延第一想要繼續完成北伐的大業,不願撤軍;第二不服楊儀,「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公然違抗諸葛亮撤軍的命令和安排。 更為嚴重的是他還搶在撤退部隊的前面,擅自破壞南歸的棧道,企圖以武力讓楊儀就範。而當時的蜀軍處於進不可進、退無可退的險境:

前有魏延率軍攔截,後有司馬懿帶兵追趕,如果不是有姜維和楊儀的巧妙安排,「反旗鳴鼓,若將向宣王者」,以及司馬懿對諸葛亮是死是活還不能斷定,十萬欲南歸的蜀軍完全有可能因為魏延與楊儀的意氣之爭,而全軍覆沒。魏延這種違法亂紀,不顧全大局,搞個人意氣之爭,致國家與軍隊的安危於不顧的行為,當然是死罪!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魏延與楊儀水火不容呢?

仔細分析史書,我們會發現,諸葛亮重用的這兩個人雖然一文一武,卻有著驚人的相似。 首先,兩個人都富有軍事才能。魏延「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魏延此計雖然風險性太大,但卻也從側面說明,魏延和其他武將不同,愛動腦筋,善於思考,他對作戰中的戰鬥計劃乃至大的戰略方針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是一位有主見、有謀略的將領。而楊儀則是:「亮數出軍,儀常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

軍戎節度,取辦於儀。」顯示出胸有百萬兵的軍事統帥的氣度,因此,兩人同時受到諸葛亮的重用。 其次,魏延「性矜高」,楊儀「性狷狹」。

一個自高自大,自以為了不起;一個心胸狹窄,難以容人。總之,均恃才傲物,難以與他人相處。 再次,魏延因諸葛亮不採用自己的奇襲之計,「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 諸葛亮死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 楊儀也因為自己在平定了魏延之後不被重用「怨憤形於聲色,嘆吒之音發於五內」,兩個都想繼承諸葛亮的職位。 你想,這樣兩個既有才能,有很自負,個性都很強的人,怎會和睦相處,所以就出現了「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但欲除殺儀」的場面,以致最終兵戎相見。 魏延與楊儀,一文一武,一個善於行軍佈陣,率軍衝鋒;一個善於運籌帷幄,排程指揮。

如果他們能夠精誠合作,和睦共處,蜀國或許不會那麼早就被消滅,三國的歷史或許又要多出一份精彩。惜之!

三國裡面魏延是不是死得冤枉?

2樓:鑫鑫紫

魏延,"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可又"善養士卒",亮(孔明)重用之. 這可以看出魏延的最大缺點,可以說到了遭人杯葛人的地步. 但由於他的最大優點是善戰,所以得到孔明之力捧.

駐漢中時,亮"更以延為督前部..";"八年,..,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為前鋒"...

還有在平定南方的戰役中,魏延功不可沒!

楊儀. "性狷狹",但才學出眾,"規畫他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總之孔明也是相當器重楊儀的.

只是由於楊儀,魏延的性格導致了悲劇的下場. 魏延和楊儀"素不和".魏延攝行軍事, 楊儀怕魏延加害自己,張言魏延想"舉眾北附",遂率眾進攻魏延.

魏延"本無此心",後楊儀遣馬岱追斬之, 魏延之死,乃楊儀之錯!(為什麼馬岱聽楊儀之令,這裡有必要闡明一下. 時孔明亡前,曾交待以楊儀為首,撤出五丈原,返蜀!

所以本之見乃楊儀更深受孔明之信!)

這件事更為重要! 楊儀"自以為功勳至大,宜當代亮秉政". 蔣琬主事後,削楊儀之職.

費禕去看望楊儀時,楊儀說:" 住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

" 費禕大驚,密告後主,楊儀因此下獄,不久自殺! 可以看出,楊儀此人之大不忠! (以上理出《三國志》!

)總之,孔明對二人的態度是:"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三國志 蜀志 楊儀傳》 "終亮之世,各盡延,儀之用者". 同書《費文偉傳》

3樓:

摟主說的應該是演義吧.如果樓主問真相,那也就是問正史拉.

首先,在三國正史記載中,蜀國沒有演義中說的五虎上將,趙雲在三國中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甚至比廖化的能力還低,他只是劉備的近身侍衛而已,劉備稱帝之後,只封了前後左右四位將軍,分別就是樓主中所說的五虎將中除趙雲之外的另外四位. 雖然魏延沒有在四將軍中,我想,也不是因為魏延能力不如上面四位,多半因為魏延那時還年輕,立的功還沒有關張馬黃他們多,所以就排出來了.不過,劉備也滿信任他,並且很相信他的能力,何以見得呢?

因為,劉備把川中的門戶,漢中的軍政大權都交到了魏延手裡,委他為漢中太守,可見劉備對魏延的信任與器重.反骨之說真是無稽之談.

到了劉備死後,關張馬黃這四位頭號將軍也都去世了,蜀漢最有能力的武將就剩魏延了.諸葛的數次北伐,頭號先鋒大將都是魏延.劉備和諸葛也是聰明的人,怎麼會選一個可能會造反的人來當漢中太守和先鋒大將呢?

至於諸葛在臨死前就制定下了殺魏延的計劃,這到不是演義中瞎掰的,是真事.不過,殺魏延的原因卻不是演義中說的那樣,不是魏延想叛變,那是因為,魏延這個人也有點腦子一根經,他只懂軍事,卻不懂政治.諸葛多次北伐,很大可能不是真的想收復中原.

當時的情形,魏比蜀強大許多,滅魏的可能性基本上沒有,這個諸葛不會不明白,但是,他卻一在北伐,目的在於把民眾對各階級矛盾的注意力轉移到對外作戰上來.然而,魏延不明白這一點,他一直叫囂著要伐魏,諸葛在世還行,可以用他,因為諸葛可以管的住他,可他一不在,魏延的功勞大,資歷老,就沒有人管的了他了,這樣一來,魏延接了諸葛的班,必然把蜀漢帶進無休無止的對外作戰中去,國家必定垮了,為了這天的不到來,諸葛無奈,也只要殺他了.

至於因為楊儀想殺魏延之後,就可以獨攬大權的說法,更是沒根據的.因為,楊儀只是一名小小的丞相府長史,也就是一名高階參謀,他就算殺了魏延,大權怎麼的也落不到他的手上,所以,楊儀殺魏延,是諸葛授意的. 我相信,諸葛殺決定殺魏延的心情,不亞於殺馬謖時的心情.

所以,我認為,魏延死的確實是冤,但是,沒辦法,只有他死,才能救蜀漢,諸葛亮不得以,只能顧大局,而殺了他.

4樓:

不管正史如何,樓主應該也是站在演義的角度來發的問吧,我一直也滿喜歡魏延這個武將的,我覺得演義裡面魏延並非一開始就有謀反的心理,也不知道諸葛亮到底是看魏延**不爽,難道是長的太醜?? 一開始就認為魏延腦後有反骨,日後必反,所以一直不重用魏延。在三國裡魏延的武力應該不算低的,一個孔武有力的將軍一直沒有機會施展才華,無論是誰都會非常鬱悶的,但是蜀國有個諸葛村夫,神話一般的人物,一直被這樣的人打壓,要是我我也反了。

而且魏延從長沙以後一直跟隨劉備,一直到諸葛亮死後才反,個人認為不是很合理啊,諸葛村夫一開始就說魏延有反骨,那魏延為啥一開始不反?三足鼎立,明顯的魏強,蜀吳弱,魏延為什麼一定要留在蜀?在蜀又得不到重用還被村夫打壓,怎麼那麼死心眼呢??

三國裡的叛將、降將不在少數,諸葛村夫逼著馬超來降,同樣的道理也是在逼著魏延反,佛曰:說不得啊!

5樓:集合的葉子

以演義來說,魏延開始並無謀反之心,是被諸葛亮逼反的,從魏延降劉開始,諸葛亮就對魏延很冷,而且魏延曾經給諸葛亮獻計兵分兩路攻進長安,但諸葛亮卻說萬一魏有防備怎麼辦而不採納,這本來是個很不錯的計謀

諸葛亮死後,魏延的官位最大,接下來是楊儀,楊儀當然不滿,而兩人素來不和,這時他們之間更是水火不容,楊儀平時人緣比較好,當然都支援楊儀,魏延不善言談,楊儀一聲叫喊,魏延兵就都跑過去了

演義中,諸葛亮雖厲害,但諸葛亮對培養下一代太差勁了,他事事都要自己親手做,不論大事小事,根本沒有給蜀國下一代機會,他死後必然沒有人才

其實也怪啊鬥那笨蛋,要是劉備在,諸葛亮怎麼敢輕易就斬魏延呢~~

《三國》中的魏延有什麼故事,三國魏延有什麼故事

演義中的魏延不得不說是個亦正亦邪的人物,剛出場時是劉備新野大敗,無處安身,劉琮蔡瑁拒絕劉備進入襄陽,這時是魏延挺身而出大罵蔡瑁是誤國奸賊,並要接應劉備進城,雖然沒有成功,但此時魏延的形象卻是極其正面,後來關羽攻打長沙,魏延更是殺死太守韓玄,獻城歸順,蜀漢黨看到這情節一定拍手稱快。但客觀來講,正如諸葛...

《三國演義》諸葛亮死後智殺魏延在歷史上是不是真的

史書 三國志 上魏延之死大概是這樣 建興十二年秋,諸葛亮病情加重,祕密與長史楊儀 司馬費禕 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如果延或不從命,就隨他的便。諸葛亮歿,祕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前往揣摩魏延意圖。魏延回答道 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

魔獸真三魏延怎麼玩,魔獸爭霸真三國無雙 新手怎麼玩魏延

t和光環交替學,前期如果有隊友在的話,見人就t,一般可以殺個人的 大一般是推塔用的 我想過t一下再用大圍人,但是從來沒成功過。教你經典的威嚴玩法,出來之後就買5個樹枝,這樣你的魔法就可以達到2個t至3個t,讓後跑到買眼的地方買眼,錢也是剛剛好夠,2個眼插在 你應該知道的吧?威嚴主要是輔助影響,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