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的有七擒七縱孟獲,七擒七縱孟獲是真實故事嗎?

2022-02-21 21:06:18 字數 6443 閱讀 3693

1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不是完全真實的。。這是**。。不這麼寫賣不出去。。諸葛亮確實平定了蠻王。。但是故事絕對沒有七擒七縱這麼精彩。。

2樓:楊錦

你說對了 有 而且地點還是在我們旁邊的村子 地點就在雲南省大理市大理鎮北羅久邑 曾經有個女朋友是那兒的!在那裡看到個石碑 就是寫諸葛亮七擒孟獲 開始我還不信 但結果不能不信!

3樓:別再被盜號

並沒有任何正史、信史紀錄七擒孟獲的事情。

不過,三國志記載了諸葛亮南征的事情,出師表和四川南部、雲南的民風,也能佐證諸葛亮南征的事情。

漢晉春秋是最早寫七擒七縱故事的史書,但是不被歷史學家認可。據黎東方老先生說,似乎有四擒四縱的事情。不過,黎先生並未說明出處。

三國志的記載極為簡單,但是裴松之的註解卻引用了漢晉春秋七擒七縱的說法,並未加辯駁,可見,裴松之的觀點,至少不否認這件事的存在。

所以,個人很贊同黎東方老先生的觀點,七擒七縱的事情未必真有此事,也不能就否認這件事的存在。

4樓:釋懷的笑

不可能是真的

因為當時的蜀國有很嚴整的北患

說是三國鼎立

其實蜀國也就是佔有益州

況且多次北罰已經使益州疲敝不堪

之所以蜀國能夠存在

最大的因素就是龐大的人才集團

諸葛亮的心思只有早日完成南疆戰事而不可能拖拖拉拉的畢竟立過一個王

或者把雲南分成很多個方國得到的功效

不是更大嗎?

5樓:匿名使用者

呃.肯定是沒有的。

那只是**而已。明朝的。

就像現在你不能以現在作家寫的清朝或者更早的朝代的事情認為是真的一樣。

6樓:貊馳文桂鑫

關於「七擒七縱」孟獲的史實是不是真實的?

「七擒七縱」的最早由來是《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另外在《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也有簡要的記載。但《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及當時率軍首領《三國志·蜀志》卷十三《李恢·呂凱傳》均沒有直接記載。

而北宋的《資治通鑑》則提到:孟獲被「七擒七縱,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顯然是採納了《華陽國志》的記載。究竟是陳壽以後的史學家發現了新資料,彌補了《三國志》的不足,還是他們僅僅根據傳說而記入史冊的,有待史學家進一步深究。

2023年4月,著名歷史學家、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繆鉞先生在全國首屆《三國演義》學術討論會上指出,諸葛亮哪有那樣大的本事,把孟獲當小孩一樣隨便放了又捉?已故著名滇史專家、西南歷史地理專家、原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方國瑜先生在《諸葛亮南征路線考記》一文中說,七擒七縱孟獲之事不過是民間傳說,載於志書者更多附會,不值辯論。方先生還在其所著《彝族史稿》一書中對此問題作了一番深入的考證,認定關於諸葛亮七擒孟獲之說「像煞有其事,完全是虛構的。

」當代著名三國史研究專家、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譚良嘯先生也在《諸葛亮「七擒孟獲」質疑》一文中說,七擒一事,實近乎離奇,諸葛亮俘孟獲不殺當是有的,但「七擒七縱」則令人難以置信。

「七擒七縱」時間上是否有可能?

黃承宗先生指出,關於」七擒孟獲的地點,據《滇元紀略》稱:「七擒孟獲:一擒於白崖,今趙州定西嶺。

一擒於鄧賒豪豬洞,今鄧川州。一擒於佛光寨,今浪穹縣巡檢司東二里。一擒於治渠山。

一擒於愛甸,今順寧府地。一擒於怒江邊,今保山縣騰越州之間。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

從這些地點的分佈來看,覆蓋是現在雲南省內的廣大地區。從當時交通情況看,是兵卒步行,輜重馬匹馱運。

諸葛亮的南征開始於建興三年春,平定完叛亂班師回成都是秋天。從成都出發,到了「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的渡瀘處,已經用了三四個月時間,剩下的時間,即使完全不停的走也走不完各點,更談不上還要在七個地點都要打仗。

黃承宗認為,「七擒七縱」的故事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後來的《三國演義》和劇本加以渲染,使情節尤為離奇,怪誕不稽。而實際上諸葛亮的南征,他重用地方勢力,保障他們的利益;一反兩漢以來委官統治,遣兵屯守的政策。他對南中既不用留人,又不留兵,更不用運糧。

既籠絡了地方首領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銀、丹、漆、耕牛、戰馬。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使他能專事北伐中原,而後方南中境內保持安定。

7樓:123眼鏡網

基本上覺得是編的,。

歷史這種東西嘛,都是勝利者說的算.,.

8樓:蔣山紘

有的,陳壽在《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中有詳細記載

9樓:小平安小貓貓

哪有這麼回事,放七次再捉七次,得多少時間。

七擒七縱孟獲是真實故事嗎?

10樓:匿名使用者

「七擒七縱」的最早由來是《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另外在《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也有簡要的記載。但《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及當時率軍首領《三國志·蜀志》卷十三《李恢·呂凱傳》均沒有直接記載。

而北宋的《資治通鑑》則提到:孟獲被「七擒七縱,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顯然是採納了《華陽國志》的記載。究竟是陳壽以後的史學家發現了新資料,彌補了《三國志》的不足,還是他們僅僅根據傳說而記入史冊的,有待史學家進一步深究。

2023年4月,著名歷史學家、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繆鉞先生在全國首屆《三國演義》學術討論會上指出,諸葛亮哪有那樣大的本事,把孟獲當小孩一樣隨便放了又捉?已故著名滇史專家、西南歷史地理專家、原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方國瑜先生在《諸葛亮南征路線考記》一文中說,七擒七縱孟獲之事不過是民間傳說,載於志書者更多附會,不值辯論。方先生還在其所著《彝族史稿》一書中對此問題作了一番深入的考證,認定關於諸葛亮七擒孟獲之說「像煞有其事,完全是虛構的。

」當代著名三國史研究專家、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譚良嘯先生也在《諸葛亮「七擒孟獲」質疑》一文中說,七擒一事,實近乎離奇,諸葛亮俘孟獲不殺當是有的,但「七擒七縱」則令人難以置信。

11樓:匿名使用者

「七擒七縱孟獲」是一個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虛假故事 多年來,有些學者的文章、電影、電視劇,把《三國演義》「七擒七縱孟獲」的虛假故事當作真實歷史加以肯定和渲染。其實這是歷史上形成的一種對少數民族的政治偏見和歧視思想在新時期文學作品中的反映。 一、「七擒七縱孟獲」不是歷史事實 我國是一個民族壓迫、民族剝削、民族歧視歷史很長的國家。

對在這種社會歷史背景下記載下來的史書,特別是記載有關少數民族情況的資料,一定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加以認真辨析。其實,即便是作為「正史」的《三國志》,也沒有「七擒七縱孟獲」的記載。 第一、《三國志》中沒有記載「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 陳壽《三國志》中沒有寫到「七擒七縱孟獲」的情況。

對於諸葛亮南征,陳壽只說:「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他既沒有寫彝帥孟獲者,被亮軍「七擒七縱」,也沒有寫「南人不復反」。

①在《三國志》以後,南朝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這才編造了「七擒七縱孟獲」的虛假故事。據考,裴松之所述故事,系引白東晉習鑿齒《漢晉春秋》(《華陽國志·南中志》也有簡略記載)。這個故事,「可以說這是傳說性的資料,也就是流傳在漢民族民間的資料。

其『虛』的成份可想而知」。②在這裡,裴鬆只是將傳說引為歷史依據的,可是,雲南與四川涼山彝族民間也還有孟獲擒縱諸葛亮的故事,而裴松之們又為何不加採納呢? 正如《三國演義》前言所指出:

「《三國演義》的作者有民間藝人,也有封建文人。他們的政治、藝術觀點和創作意圖各有差別,他們根據自己的世界觀來決定取捨,有意識地突出和刪去某些方面,進行藝術虛構,利用各種藝術手段來宣傳自己的社會政治思想。所以《三國演義》並不是簡單地複述三國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實,而是一部經過藝術構思和藝術加工的文學作品」。③

12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真實的,不然為什麼歷史上怎麼會有呢

七擒孟獲是不是真實存在的?是的話把原文寫上

13樓:匿名使用者

七擒孟獲一詞在《漢晉春秋》、《華陽國志》出現,《三國志》卻沒有,所以一直有質疑指此事只是虛構。但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及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都將七擒孟獲載入書中,而且與《三國志》沒有衝突或出現史料上的錯誤,又有二重史料,所以大部份學者都相信七擒孟獲。亦有指雲南一帶有孟獲七擒諸葛亮的說法,不過此說法對歷史事實有所矛盾,如孟獲是七擒諸葛亮,諸葛亮又如何平定南中及推行多種治南措施,所以多是以訛傳訛,或提高部落聲望的說法。

七擒孟獲是真是假

14樓:kyoya迪

「七擒孟獲」是《三國演義》大書特書的篇章,歷來廣為流傳。說的是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分天下。蜀丞相諸葛亮受劉備託孤遺詔,立志北伐,以重興漢室。

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 年),諸葛亮為了鞏固後方,解除北伐曹魏的後顧之憂,親自率軍南征,平定南中地區的叛亂。進入南中以後,連連取得勝利。他聽說叛軍首領孟獲深被當地的夷、漢民眾所敬服,便設法把他捉獲。

諸葛亮領他**蜀軍的營陣,問他:「此軍如何?」孟獲不服,說:

「以前我不知道蜀軍的虛實,所以敗。今天你讓我**了營陣,再打我肯定能贏!」諸葛亮便把他放掉,讓他回去組織人馬再戰。

就這樣一連七擒七縱,當諸葛亮最後一次釋放孟獲時,孟獲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再反叛了!」諸葛亮以這種攻心的戰略,成功地平服了叛亂,穩定了南方,使他可以專注於北伐而無後顧之憂。

從古到今,幾乎沒有人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史家裴松之、司馬光等人對此極盡讚美之辭;文人如趙藩的「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七擒依算略,一戰定蠻苗」等讚辭不勝列舉;**《三國演義》更是彙集了各種傳說故事,把「七縱七擒」這句話加以 渲染,使之成為耳熟能詳的長篇故事。其影響所及,以至於異國他鄉,也是有口皆碑。不少來自東南亞緬甸、泰國一些地方的人,都不敢直呼諸葛亮之名,而尊稱他為孔明。

但是,翻遍《三國志》這本權威的歷史著作,也找不到任何地方提到過孟獲、更沒有關於「七擒孟獲」的記載。部分史學家們也認為,對於一個叛亂領袖,抓住七次又放掉七次,既不符合諸葛亮謹慎小心的性格,也不符合戰爭的常規。 那麼歷史上究竟有沒有孟獲其人?

諸葛亮是否真的「七擒孟獲」呢? 我們先看歷史上是否存在著孟獲其人,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有關他平定南中的記載總共12個字:「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

另外,《三國志》在其他章節中有關於南征的零星記載也沒有提到過「孟獲」這個名字。有人據此認為,歷史上可能根本就沒有「孟獲」其人,如果歷史上真有「七擒孟獲」這種戰爭史上罕見的成功戰例的話,《三國志》上怎麼會毫無記載呢?然而,史學界普遍認為,《三國志》中的記載過於簡略,漏掉過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

而且與《三國志》幾乎同時代的歷史著作《漢晉春秋》卻提到了諸葛亮對「孟獲」「七擒七縱」的記載,寫作時間稍晚一點點的著名歷史地理著作《華陽國志》和《水經注》也都提到了「七擒孟獲」。 現在雲南昭通第三中學內著名漢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2023年)在昭通縣縣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該碑記載漢代孟性在歷史上是南中的最著名的兩個大姓之一。

除此之外,有關孟獲祭祀的歷史非常久遠。據目前發現的實物資料顯示,最早是唐代和宋代時期。至於建國前西南諸省,或建祠廟,或附祀土主廟以祠孟獲者多處。

僅西昌縣石柱子土主廟、青龍寺、五顯廟就都設像祭祀。民間所供五顯埴神,其畫軸左側第三層排列中有一孟獲像,俗稱「掃壇蠻王」。據此,史學界大多傾向於認為,雖然孟獲的生卒時間無法考證,但「孟獲」這個人歷史上應該是有的。

孟獲確有其人,那麼,諸葛亮是否對其「七擒七縱」呢? 從時間上來看,據史書記載,諸葛亮七擒孟獲之後,「遂至滇池」,時間正是這年秋天。從他「五月渡瀘」,只用了大約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把「稱兵倡亂」長達兩、三年之久的反叛勢力「其秋悉平」,或「秋,遂平四郡」了。

在那麼短的時間裡,「方務在北」的諸葛亮一方面要攻城克寨,安撫邊民,籌集糧草,另一方面又要克服險峻惡劣的自然條件。用這麼短的時間,要完成那麼多的事,這在當時科技交通都不發達的社會裡,無論如何也是難以辦到的。《通鑑輯覽》也說,「七縱七擒為記載所豔稱,無識已甚。

荒蠻夷固當使之心服,然以縛渠屢遣,直同兒戲,一再為甚,又可七乎,即雲几上之肉不足慮,而脫韝試鷹,發押嘗虎,終非善策。且彼時亮之所急者,欲定南而伐北,豈宜屢縱屢擒,耽延時日之理,知其必不出此。」 從地理位置上看,南中在三國時期,指現在的雲南、貴州和四川的西南部,當時是蜀國的一部分,自古稱為「夷越之地」,即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

諸葛亮是建興三年三月從成都出發,四月平越雋(今四川西昌東南),五月渡瀘(金沙江),至秋,四郡(越雋、建寧、牂柯、永昌)俱平,取道滇東北,冬至漢陽(今四川慶符),十二月回到成都的。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諸葛亮安定南中時顯然沒有到過滇西。然而,非常奇怪的是,在滇西卻留下了許多有關諸葛亮南征的「遺蹟」和民間傳說。

如《滇雲紀略》稱:「七擒孟獲:一擒於白崖,今趙州定西嶺。

一擒於鄧賒豪豬洞,今鄧川州。一擒於佛光寨,今浪穹縣巡檢司東二里。一擒於治渠山。

一擒於愛甸,今順寧府地。一擒於怒江邊,今保山縣騰越州之間。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

」從這些地點的分佈來看,幾乎全都在今天雲南西部大理、保山一帶地區。諸葛亮怎麼會在一個自己沒到過的地方「七擒孟獲」呢? 我們可以看出,「七擒七縱」的故事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民間傳說諸葛亮「七擒孟獲」是因為諸葛亮「南撫夷越」的政策已經深入了人心,當地百姓對諸葛亮極為崇尚,難免會將一些其他人物的事蹟,都牽強附會到諸葛亮身上,甚至有些好事者編出一些故事附加到諸葛亮身上,這些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以訛傳訛,使得史志家也不得不信了。

孔明徵南蠻時曾七擒七縱孟獲,當孟獲第七次被馬岱抓住時,他對馬岱說什麼話

他對馬岱說的話是 能不能換張新面孔 大有嘲諷馬岱之意。七擒孟獲,又稱南中平定戰,是建興三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對南中發動平定南中的戰爭。當時朱褒 雍闓 高定等人叛變,南中豪強孟獲亦有參與,最後諸葛亮親率大軍南下,平定南中。諸葛亮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獲城將孟獲擒拿,並使他真正服輸,不...

七擒孟獲是真的嗎

史學界普遍認為,三國志 中的記載過於簡略,漏掉過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而且與 三國志 幾乎同時代的歷史著作 漢晉春秋 卻有關於諸葛亮對 孟獲 七擒七縱 的記載,寫作時間稍晚一點的著名歷史地理著作 華陽國志 和 水經注 也都提到了 七擒孟獲 七擒孟獲,不過是 家之言罷了,歷史上根本沒有這麼回事,孟獲一個...

七擒七縱打一雜誌名朝辭白帝,幕至江陵打一成語

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鞏固後方,率領軍隊南征。正當大功告成準備撤兵的時候,南方彝族的首領孟獲,糾集了被打敗的散兵來襲擊蜀軍。諸葛亮得知,孟獲不但作戰勇敢,意志堅強,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極得人心,就是漢族中也有不少人欽佩他,因此決定把他爭取過來。孟獲雖然勇敢,但不善於用兵。第一次上陣,見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