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天下是什麼意思,大德是什麼意思

2022-02-27 21:22:18 字數 3831 閱讀 2067

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德」,德與得是同音,做好事善事得到什麼什麼,是一種小德,有量福德,「天下」看你怎麼看,可以理解為眼前,當下,中國,環宇。要做到「大德天下」必要找到自心之中與「天下」的諧振點,一剎那間融盤,才能「心懷天下「那時才能明白,做什麼樣的事是「大德天下」

2樓:文件類共創空間

基本解釋

◎ 大德 dàdé

(1) [outstanding merits and virtues]∶大功德;大恩

吾且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2) [noble character]∶品德高尚

(3) [noble man]∶德行高尚的人

(4) [integrity]∶大節,堅定地按照道德、藝術和其他價值準則辦事

近義詞盛德

詳細解釋

(1).大功德;大恩。《易·繫辭上》:

「天地之大德曰生。」《詩·小雅·穀風》:「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丕大德以巨集覆,援日月而齊暉。」

(2).謂品德高尚。《管子·立政》:「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國柄。」 尹知章 注:「德雖大而仁不至,或包藏禍心,故不可授國柄。」

(3).指德行高尚的人。《禮記·中庸》:

「故大德必得其位。」《孟子·離婁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

」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詩之十三:「大德安鈍拙,下士快新頴。」

(4).大節。《論語·子張》:「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 朱熹 注:「大德小德,猶言大節小節。」

(5).佛家對年長德高僧人或佛、菩薩的敬稱。梵語為「婆檀陀」(bhadanta)。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秦太上君寺》:「常有大德名僧講一切經,受業沙門,亦有千數。」《翻譯名義集·釋氏眾名》:

「婆檀陀,《大論》: 秦 言大德。《毘柰耶律》雲:

佛言今日後,小下苾蒭,於長宿處,應喚大德。」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帝( 隋文帝 )深崇佛法,天下大德,群集 關中 。

」道士亦有稱大德者。 唐 趙璘 《因話錄》卷四:「 元和 以來,京城諸僧及道士,尤多大德之號。」

大德是什麼意思

3樓:歲月就這麼說

基本解釋

◎ 大德 dàdé

(1) [outstanding merits and virtues]∶大功德;大恩

吾且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2) [noble character]∶品德高尚

(3) [noble man]∶德行高尚的人

(4) [integrity]∶大節,堅定地按照道德、藝術和其他價值準則辦事

近義詞盛德

詳細解釋

(1).大功德;大恩。《易·繫辭上》:

「天地之大德曰生。」《詩·小雅·穀風》:「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丕大德以巨集覆,援日月而齊暉。」

(2).謂品德高尚。《管子·立政》:「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國柄。」 尹知章 注:「德雖大而仁不至,或包藏禍心,故不可授國柄。」

(3).指德行高尚的人。《禮記·中庸》:

「故大德必得其位。」《孟子·離婁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

」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詩之十三:「大德安鈍拙,下士快新頴。」

(4).大節。《論語·子張》:「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 朱熹 注:「大德小德,猶言大節小節。」

(5).佛家對年長德高僧人或佛、菩薩的敬稱。梵語為「婆檀陀」(bhadanta)。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秦太上君寺》:「常有大德名僧講一切經,受業沙門,亦有千數。」《翻譯名義集·釋氏眾名》:

「婆檀陀,《大論》: 秦 言大德。《毘柰耶律》雲:

佛言今日後,小下苾蒭,於長宿處,應喚大德。」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帝( 隋文帝 )深崇佛法,天下大德,群集 關中 。

」道士亦有稱大德者。 唐 趙璘 《因話錄》卷四:「 元和 以來,京城諸僧及道士,尤多大德之號。」

4樓:匿名使用者

有5種解釋:

1. 大功德;大恩。《易·繫辭上》:「天地之大德曰生。」

2. 謂品德高尚。《管子·立政》:「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國柄。」

3. 指德行高尚的人。《禮記·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

4. 大節。《論語·子張》:「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

5. 佛家對年長德高僧人或佛、菩薩的敬稱。梵語為「婆檀陀」(bhadanta)。

佛教 大德是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大德】

梵語bhadanta,巴利語同。音譯婆壇陀。於印度時,為對佛菩薩或高僧之敬稱。

又比丘中之長老,亦稱大德。另於諸部律中,對現前之大眾,凡指比丘眾,稱『大德僧』,比丘尼眾則稱『大姊僧』。於我國,不以『大德』一詞稱佛菩薩,而為對高僧之敬稱。

然於隋唐時代,凡從事譯經事業者,特稱大德,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六即記載:貞觀十九年(645)六月玄奘於弘福譯經時,另有證義大德十二人、綴文大德九人、字學大德一人、證梵語梵文大德一人等。貞元釋教目錄卷十六亦舉出臨壇大德、百座大德、三學大德、講論大德、義學大德、翻經大德、譯語大德等名稱。

此外,統領僧尼之僧官,亦稱大德。據續高僧傳卷十一吉藏傳載,唐朝武德初年,以僧眾過繁,乃置十大德以綱維法務;大宋僧史略卷下德號條亦列出臨壇大德、引駕大德等名稱。然至近代以來,『大德』一詞已廣泛使用,凡對有德有行之人,不論其出家、在家,均以『大德』尊稱之;或不限於具足德行與否,而成為佛教界一般性之禮稱。

〔別譯雜阿含經卷

一、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十

九、卷三十

八、大智度論卷

二、大毗婆沙論卷

六、釋氏要覽捲上〕

【大德】

(術語)梵雲婆檀陀bhadanta,原為稱佛之名。在律中則為比丘之稱。唐時有臨壇大德之稱。

是敕任者。釋氏要覽上曰:『智度論雲:

梵語波檀陀,秦言大德。』毗奈耶雜事十九曰:『年少苾芻應喚老者為大德,老喚少年為具壽,若不爾者得越法罪。

』僧史略下曰:『德號之具其來遠矣!魏秦之世翻譯律本羯磨文中族曰大德僧。

(中略)諸傳紀私呼僧中賢彥多曰大德,非國朝所輔也。(中略)大曆六年辛亥年,四月五日,敕京城僧尼臨壇大德各置十人,以為常式。有闕即填,此帶臨壇而有大德二字,及官補德號之始也。

憲宗朝端甫為引駕大德,此帶引駕為目。宣宗大中四年六月降誕日,內殿禪大德辯肇二人,此帶禪學得名。』四分戒本序曰:

『諸世尊大德,為我說是事。』戒疏一上曰:『七佛非一曰諸,宇宙無上曰世尊,行滿位高曰大德也。

』(5)佛家對年長德高僧人或佛、菩薩的敬稱。梵語為「婆檀陀」(bhadanta)。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秦太上君寺》:

「常有大德名僧講一切經,受業沙門,亦有千數。」《翻譯名義集·釋氏眾名》:「婆檀陀,《大論》:

秦言大德。《毘柰耶律》雲:佛言今日後,小下苾蒭,於長宿處,應喚大德。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帝(隋文帝)深崇佛法,天下大德,群集關中。」道士亦有稱大德者。

唐趙璘《因話錄》卷四:「元和以來,京城諸僧及道士,尤多大德之號。」

梵文 bhadanta,敬稱詞。在印度,是對佛菩薩或高僧的敬稱。於諸部律中,凡指比丘眾,稱"大德僧"。

在我國隋唐時代,凡從事譯經事業者,特稱大德。此外,統領僧尼的僧官,也稱大德。近代以來,"大德"一詞已廣泛的被使用,凡是有德有行的人,不論出家、在家,都以"大德"尊稱之;或是不限於具足德行與否,也稱之為大德。

因此"大德"一詞成為佛教界一般性的禮稱。

6樓:匿名使用者

大德高僧,是用來體現出家人的修為與功德的。

佛教中所說的信願行是什麼意思祖師大德談信願行到底要到什麼程度才能往生

信願行 淨土宗祖師所總結的淨土法門之宗要。印光大師雲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信,謂深信依佛言唸佛求生西方必能遂願,有信自 自心有佛性 信他 信阿彌陀佛實有 信因信果等義。願,謂發願命終往生淨土,至彼國得不退轉回入此界度化眾生。行,分正行與助行。正行指修唸佛,助行指兼修禮誦供養 六度萬行等。信 ...

天下紅雨是什麼意思,甲天下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指不可能發生之事,形容出人意料,令人稀罕之事,引申形容一些反常情事。天下紅雨是閩南俚語,全稱是 天落紅雨馬生角 意思是指不可能發生的事,多帶有調侃 貶損的意思。例如某人平時吝嗇卻突然大方,即可以此嘲笑。跟我們說的 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基本同意。常見中國俚語 1 半熟臉兒 有些面熟。2 棒棰 外...

拜佛後問詢禮表什麼意思 希望有知道的大德明示,南無阿彌陀佛

首先拜佛bai 是敬仰佛的偉大du。智慧,表示要以佛zhi為師,拜佛時身dao口意都清淨 回了。拜完佛後答 問詢是要提醒自己拜完佛後還要保持拜佛時的清淨之心,不能在拜完佛後就又變回原來的煩惱之心了。問詢要雙手食指尖指向自己的額頭,表示要返觀內照,不要把心外弛。定住自己的身心,把拜佛時的境界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