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夏至清朝代更替表,整理中國古代歷史的朝代更替表(夏朝到清朝))

2022-03-12 18:16:02 字數 5111 閱讀 8913

1樓:匿名使用者

秦 秦始皇(贏政)、秦二世(胡亥)

漢 西漢:長陵(劉邦)、安陵(劉盈)、霸陵(劉恆)、陽陵(劉啟)、茂陵(劉徹)、平陵(劉詢)

杜陵(劉_)、延陵(劉騫)、義陵(劉欣)、康陵(劉_)

東漢:原陵(劉秀)、顯節陵(劉莊)、敬陵(劉_)、慎陵(劉肇)、禪陵(劉協)

三國 蜀:蜀昭烈帝(劉備)、蜀後主(劉禪)

魏:魏太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高貴鄉公(曹髦)、魏元帝(曹奐)

吳:吳武烈帝(孫堅)、吳大帝(孫權)、吳會稽王(孫亮)、吳景帝(孫休)、吳末帝(孫皓)

兩晉 西晉:晉武帝(司馬炎)、晉惠帝(司馬衷)、晉懷帝(司馬熾)、晉愍帝(司馬鄴)

東晉:晉元帝(司馬睿)、晉明帝(司馬紹)、晉成帝(司馬衍)、晉康帝(司馬嶽)

晉穆帝(司馬蚺)、晉哀帝(司馬丕)、晉廢帝(司馬奕)、晉簡文帝(司馬昱)

晉孝武帝(司馬曜)、晉安帝(司馬德宗)、晉恭帝(司馬德文)

南北朝五胡 匈奴、鮮卑、羯、氐、羌。

十六國 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成漢

隋 泰陵(楊堅)、煬帝陵(楊廣)、恭帝陵(楊侑)

唐朝 高祖(李 淵)、 太宗(李世民)、 高宗(李治)、中宗(李顯)、 睿宗(李旦)

玄宗(李隆基)、 肅宗(李 亨)、 代宗(李豫)、德宗(李適)、 順宗(李誦)

憲宗(李 純)、 穆宗(李 恆)、 敬宗(李湛)、文宗(李昂)、 武宗(李炎)

宣宗(李 忱)、 懿宗(李 溫)、 僖宗(李儇)、哀帝(李拀) 武則天

五代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十國 北宋、遼

南宋、金、西夏

元 元太祖(鐵木真)、元世祖(忽必烈)

明 太祖(朱元璋)、--(朱允文)、成祖(朱 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鎮)、代宗( 祁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孝宗(朱右樘)

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囪)、穆宗(朱載後)、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

嘉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

清 順治(世祖-福臨)、康熙(聖祖-玄燁)、雍正(世宗-胤禎)、乾隆(高宗-弘曆)

嘉慶(仁宗-禺琰)、道光(宣宗-文寧)、咸豐(文宗-奕寧)、同治(穆宗-載淳)

光緒(德宗-載恬)、宣統(溥儀)

大概就這些!

2樓:軒轅軒緣

中國歷史朝代表

夏:約前2071-約前1600

商:約前1600-約前1046

周:西周:前11世紀-前771

東周:前770-前771

春秋:前770-前256

戰國:前475-前221

秦:前221-前206

漢:西漢:前206-公元23

東漢:25-220

三國:魏:220-265

蜀:221-263

吳:222-280

晉:西晉:265-316

東晉:317-420

十六國: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齊:479-502

樑:502-557

陳: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東魏:534-550

北齊:550-557

西魏:535-557

北周:557-581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十國:後梁:907-923

後唐:923-936

後晉:936-946

後漢:947-950

後周:951-960

十國:902-979

宋: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遼:907-1125

西夏:1038-1227

金:1115-1234

元:1279-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中國歷史朝代表

3樓:匿名使用者

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

整理中國古代歷史的朝代更替表(夏朝到清朝))

4樓:熱情的

前2023年-前2023年 啟 陽城

商 前2023年-前2023年 湯 亳→殷西周 前2023年-前771年 武王 鎬

東周 前770年-前256年 周平王 洛邑春秋/戰國 前770年-前221年 / 洛邑秦 前221年-前206年 始皇(嬴政) 咸陽西漢 前202年-8年 高祖(劉邦) 長安新 8年-23年 王莽 長安

東漢 25年-220年 光武帝(劉秀) 洛陽三國(魏) 220年-265年 曹丕 洛陽三國(蜀) 221年-263年 劉備 成都三國(吳) 229年-280年 孫權 建業西晉 265年-316年 武帝(司馬炎) 洛陽東晉 317年-420年 元帝(司馬睿) 建康十六國 304年-439年 / 洛邑

南朝 宋 420年-479年 劉裕 建康

齊 479年-502年 肖道成 建康

樑 502年-557年 肖衍 建康

陳 557年-589年 陳霸先 建康

北朝 北魏 386年-534年 拓跋圭 平城→洛陽東魏 534年-550年 元善見(高歡立) 鄴西魏 535年-557年 元寶炬(宇文泰立) 長安北齊 550年-577年 高洋 鄴

北周 557年-581年 宇文覺 長安

隋 581年-618年 文帝(楊堅) 大興唐 618年-907年 高祖(李淵) 長安第1任 618-627年 高祖(李淵) 長安第2任 627-650年 太宗(李世民)

第3任 650-684年 高宗(李治)

第4任 684-684年 中宗(李顯)

第5任 684-684年 睿宗(李旦)

第6任 684-705年 武則天

第7任 705-710年 中宗(李顯)

第8任 710-710年 殤帝(李重茂)

第9任 710-712年 睿宗(李旦)

第10任 712-756年 玄宗(李隆基)第11任 756-762年 肅宗(李亨)

第12任 762-780年 代宗(李豫)

第13任 780-805年 德宗(李適)

第14任 805-806年 順宗(李誦)

第15任 806-821年 憲宗(李純)

第16任 821-825年 穆宗(李恆)

第17任 825-836年 敬宗(李湛)

第18任 836-841年 文宗(李昂)

第19任 841-847年 武宗(李炎)

第20任 847-860年 宣宗(李忱)

第21任 860-874年 懿宗(李凗)

第22任 874-889年 僖宗(李儇)

第23任 889-904年 昭宗(李曄)

第24任 904-907年 哀帝(李祝)

五代十國 907年-960年 / /

北宋 960年-2023年 太祖(趙匡胤) 開封北宋 960年-2023年 太祖(趙匡胤) 開封第1任 960-976年 太祖(趙匡胤) 開封第2任 976-998年 太宗(趙炅)

第3任 998-1023 真宗(趙恆)

第4任 1023-1064 仁宗(趙禎)

第5任 1064-1068 英宗(趙曙)

第6任 1068-1086 神宗(趙頊)

第7任 1086-1101 哲宗(趙煦)

第8任 1101-1126 徽宗(趙佶)

第9任 1126-1127 欽宗(趙桓)

南宋 2023年-2023年 高宗(趙構) 臨安南宋 2023年-2023年 高宗(趙構) 臨安第1任 1127-1163 高宗(趙構) 臨安第2任 1163-1190 孝宗(趙昚)

第3任 1190-1195 光宗(趙淳)

第4任 1195-1225 寧宗(趙擴)

第5任 1225-1265 理宗(趙昀)

第6任 1265-1275 度宗(趙禥)

第7任 1275-1276 恭宗(趙顯)

第8任 1276-1278 端宗(趙昰)

第9任 1278-1279 衛王(趙昺)

遼 916年-2023年 耶律阿寶機 上京西夏 2023年-2023年 李元昊 興慶金 2023年-2023年 完顏阿骨打 中都元 2023年-1368 世祖(忽必烈) 大都明 2023年-2023年 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明 2023年-2023年 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第1任 2023年-2023年 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第2任 2023年-2023年 惠帝(朱允炆)第3任 2023年-2023年 成祖(朱棣)第4任 2023年-2023年 仁宗(朱高熾)第5任 2023年-2023年 宣宗(朱瞻基)第6任 2023年-2023年 英宗(朱祁鎮)第7任 2023年-2023年 代宗(朱祁鈺)第8任 2023年-2023年 英宗(朱祁鎮)第9任 2023年-2023年 憲宗(朱見深)第10任 2023年-2023年 孝宗(朱佑樘)第11任 2023年-2023年 武宗(朱厚照)第12任 2023年-2023年 世宗(朱厚熜)第13任 2023年-2023年 穆宗(朱載垕)第14任 2023年-2023年 神宗(朱翊鈞)第15任 2023年-2023年 光宗(朱常洛)第16任 2023年-2023年 熹宗(朱由校)第17任 2023年-2023年 毅宗(朱由檢)清 2023年-2023年 世祖 - 順治(福臨)① 北京第1任 2023年-2023年 世祖 - 順治(福臨) 北京第2任 2023年-2023年 聖祖 - 康熙(玄燁)第3任 2023年-2023年 世宗 - 雍正(胤禛)第4任 2023年-2023年 高宗 - 乾隆(弘曆)第5任 2023年-2023年 仁宗 - 嘉慶(順琰)第6任 2023年-2023年 宣宗 - 道光(旻寧)第7任 2023年-2023年 文宗 - 咸豐(奕詝)第8任 2023年-2023年 穆宗 - 同治(載淳)第9任 2023年-2023年 德宗 - 光緒(載湉)第10任 2023年-2023年 恭宗 - 宣統(溥儀)

5樓:匿名使用者

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王莽)——東漢——

三國(魏蜀吳)——西晉——南北朝(北邊: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南邊:東晉——宋——齊——樑——陳)

——隋——唐——五代十國(這裡太複雜)——北宋(遼、西夏、大理、金)——南宋(金、西夏、大理、西遼、蒙古國)——元——明——清

中國古代的朝代名稱中國古代各個朝代名稱記憶口訣?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 春秋五霸 齊 晉 宋 秦 楚 戰國七雄 是 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 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列 南朝 宋 齊 樑 陳 北朝 北魏 東魏 西魏 北齊 北周 隋唐五代傳 五代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十國 前蜀 後蜀 吳 南唐 吳越 閩 ...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在哪個朝代開始,《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

寓言是文學作品bai的一種 du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zhi味深長的道理。dao寓內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容 已經盛行。是民間口頭創作。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經常採用寓言闡明道理,儲存了許多當時流行的優秀寓言,如 亡鈇 攘雞 揠苗助長 自相矛盾 鄭人買履 守株待兔 刻舟求劍 畫蛇添足 等,其...

中國古代詩歌分類表,中國古代詩歌是如何分類的?

中國古代詩歌大致可分為詩 詞 曲三類,按照內容可分為敘事詩 抒情詩 哲理詩。按照形式可分為古體詩 近體詩 自由詩 現代詩 象霧霾一樣遮住那絕望和羞恥羔馴在蓄啊 中國古代詩歌分類表 古詩 古體詩 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相對於近體詩,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