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哪兩位著名的詩人到了晚年當佛教信徒

2022-04-06 13:30:56 字數 5315 閱讀 5595

1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同時又是一位佛教信徒。他從青年時期起,即禮佛、敬僧、讀經、參禪。到了晚年,更『除卻青衫在,其餘便是僧』,『唯是名銜人不會,毗耶長者白尚書』,竟棲心佛門為居士。

但如果仔細考察他與佛教的聯絡,一方面可以看到佛教對於他的世界觀與創作的嚴重影響,另一方面也會發現他對佛學的態度與理解有不少矛盾之處,促使他形成一種獨特的思想生活作風,進而影響到他的創作。他對佛教的這種態度,在此後的中國文人中還有相當大的典型性。這是個很值得**的研究課題。

學術界論及白居易與佛教的聯絡,一般認為在他的早年佛道思想僅『偶一浮現』,影響嚴重是到貶江州以後的生活後期,並認為這是他的人生態度由兼濟轉向獨善,由積極轉向消極的表現。這種看法看起來合乎情理,但並不合乎歷史實際。

唐代大詩人王維晚年退出官場,隱居在藍田輞川,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田園詩篇,為唐詩增輝添色.據有關資料介紹王維自小信佛,進入官場後一直就有隱居的念頭,到了晚年終於隨了夙願,遠離嘈雜的鬧市,在那青山綠水之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

2樓:

佛教影響了中國文化?從唐代幾位詩人,留下的詩文中就可以看出

唐代詩人中,有哪些作家受到佛教的影響?(舉一例說明)

3樓:勾勾打叉

「詩佛」王維,他被推崇為佛教史上的維摩詰居士 ,而取號為「摩詰」。他深受禪宗的思想影響,所以創作的詩歌作品是直達佛教禪理。如《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

「了觀四大因 ,根性何所有?妄計苟不生,是身孰休咎?色聲何謂客 ,陰界復誰守?

徒言蓮花目,豈惡楊枝肘。既飽香積飯。不醉聲聞酒。

有無斷常見,生滅幻夢受。既病即實相 ,趨空定狂走。」此詩充斥著佛學概念、詞語,表現了他對佛學的濃厚興趣。

王維的另一首《送別》詩中「下馬飲君酒 ,問君何所之 ? 君言不得意 ,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 ,白雲無盡時。

」 除了表現了詩人對現實不滿,從中我們還不難看出他嚮往隱逸佛家的生活,似有看空一切和超然出世的思想。從而形成了一種寬以代人、容於世俗的超凡境界。

4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是王維,我們語文老師說過的.

詩仙,詩聖,詩佛,詩鬼,詩魔,詩豪,詩傑,詩狂,詩囚,詩奴分別都是誰?

5樓:9點說史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詩魔-白居易,詩豪-劉禹錫,詩傑-王勃,詩狂-賀知章。詩囚-孟郊,詩瓢(詩奴)-賈島。

1、詩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樑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2、詩聖-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3、詩佛-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

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通道,精通詩、書、畫、**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祕訣》。

4、詩鬼-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後裔。

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託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因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5、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1-2]  ,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6樓:匿名使用者

1、詩仙—李白。

他的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

2、詩聖—杜甫。

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沉鬱」的特點,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

3、詩佛— 王維。

維才華早顯,與其小一歲的弟弟王縉幼年均聰明過人。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於他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

4、詩鬼—李賀。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託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 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5、詩魔—白居易。

閒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

6、詩豪—劉禹錫。

禹錫的哲學思想具有鮮明的唯物主義傾向。主要著作是《天論》三篇。劉禹錫以自然科學為根據,補充了柳宗元的自然觀。

7、詩傑—王勃。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

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

8、詩狂—賀知章。

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祕書外監,越州永興人。少時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 。

9、詩囚—孟郊。

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洛陽),後隱居嵩山。

10、詩奴 —賈島。

唐代詩人,字閬仙,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人。自號「碣石山人」。

7樓:zero天秤

1、詩仙--李白

詩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2、詩聖--杜甫

其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人稱為「詩聖」。

3、詩佛--王維

這種稱謂除了有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之外,也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代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4、詩鬼--李賀

其詩善於熔鑄詞采, 馳騁想象,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

5、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份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6、詩豪--劉禹錫

其詩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贈他「詩豪」的美譽。

7、詩傑--王勃

其詩流利婉暢,巨集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傑」。

8、詩狂--賀知章

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

9、詩囚--孟郊

作詩苦心孤詣,慘淡經營,無好問,曾稱之為「詩囚」。

10、詩奴--賈島

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

擴充套件資料

1、詩骨--陳子昂

2、詩傑--王勃

3、詩狂--賀知章

4、詩家天子 七絕聖手--王昌齡

5、詩仙--李白

6、詩聖--杜甫

7、詩囚--孟郊

8、詩奴--賈島

9、詩豪--劉禹錫

10、詩佛--王維

11、詩魔--白居易

12、五言長城--劉長卿

13、詩鬼--李賀

14、杜紫薇--杜牧

15、溫八叉--溫庭筠

16、鄭鷓鴣--鄭谷

17、崔鴛鴦--崔珏

18、詩神--蘇軾

唐朝兩位最著名的詩人中,被稱為詩仙的是

李白是詩仙 古代詩人的稱號 1 詩骨 陳子昂 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 漢魏風骨 被譽為 詩骨 2 詩傑 王勃 其詩流利婉暢,巨集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 詩傑 3 詩狂 賀知章 秉性放達,自號 四明狂客 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 詩狂 4 詩家天子 七絕聖手 王昌齡 其七絕寫的 深情幽怨,音旨微茫 ...

隨便兩位中國詩人的生平簡介 中國

杜甫 杜甫 公元712年 公元770年 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1 2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 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 小李杜 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 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稱為 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 詩聖 他的詩被稱...

2023年的郵票有杜甫韓愈兩位詩人是銅的八分的現在值多少錢

郵票都是紙質的,銅郵票屬於郵票的仿製品,沒有收藏價值的。陳妙常1983年8分郵票現在值多少錢 新品5元 使用過的2元。1983年四大詩人郵票現在值多少錢 你說的就是j92中國古代文學家 一 這套郵票,全套4枚,是4 1李白 8分 4 2杜甫 8分 4 3韓愈 8分 4 4柳宗元 70分 現在市價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