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柳語柳塗野
古代一個時辰兩個小時(即現在的北京時間夜間23時至零辰1時為子時起依次類推全天共十二時辰)
2樓:匿名使用者
《明史-志第七-歷一》記載:「蓋太陽依赤道左行,每十五度為一小時」。這樣來看,古代的「小時」應該和今天的「小時」差不多。也就是,1時辰=2小時。
3樓:召平賓明朗
一個時辰兩個小時。一天為十二個時辰
4樓:餘雅寧
古代一個時辰不就是現在的1小時嘍
5樓:暴北庫葛菲
兩個小時。一天十二個時辰
6樓:
2個小時,用子、醜、寅等地支來區分,23點——凌晨1點是子時
7樓:崇勝居綺豔
兩個小時
中國古代一天為十二個時辰
8樓:悟空
是兩個,一天有12個時辰,也就是24個小時。
9樓:初夏冰淇淋
一個時辰只有兩個小時
10樓:
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
11樓:
2個小時
因為古代有12個時辰
12樓:匿名使用者
拉薩的話,我,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都市全球的確很多人家的話,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
13樓:一凡
笨笨你沒看過古裝片嗎?
古代一個時辰等於多少小時。
14樓:亞麻嗲
一個時辰等於2小時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 一兩**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
兌換關係 銅錢,**和**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2023年前後的1:
8**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 可知1兩**約可兌換8~11兩**。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
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15樓:宣哥無限叼
時辰,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16樓:翧秹
一時辰兩小時,十二時辰是一天,1兩**=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
17樓:孫總
一個時辰等於一個小時。
18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2個小時。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已、午、末、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
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錶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時間的一個鐘點叫做「小時」。
以後,隨著鐘錶的普及,「大時」一詞也就消失了,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19樓:猴潞迸
一時辰是兩個小時 一錢銀子是十文 至於一兩銀子,每個朝代都不一樣的
20樓:手機使用者
一個時辰等於兩個小時 一兩銀子等於十錢 一錢等於一百文
21樓:lrr鈯
一天12個時辰 一個時辰2小時 半夜11點至凌晨1點為子時 以此類推
22樓:不只是道具
1時辰=2小時 一兩銀子= 10文
23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時辰等於兩個小時 至於一兩銀子的問題每個朝代都不一樣,具體的你可以網上去查詢一下
古代的一個時辰等於多少小時
一個時辰是幾個小時?
24樓:一個廚師
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時辰 相等於現在的時間 配上的動物及原因
子 下午 11 時正至上午 1 時正
鼠 鼠在這時間最躍。
醜 上午 1 時正至上午 3 時正
牛 牛在這時候吃完草,準備耕田。
寅 上午 3 時正至上午 5 時正
虎 老虎在此時最猛。
卯 上午 5 時正至上午 7 時正
兔 月亮又稱玉兔,在這段時間還在天上。
辰 上午 7 時正至上午 9 時正
龍 相傳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
巳 上午 9 時正至上午11時正
蛇 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
午 上午11時正至下午 1 時正
馬 這時候太陽最猛烈,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
未 下午 1 時正至下午 3 時正
羊 羊在這段時間吃草
申 下午 3 時正至下午 5 時正
猴 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
酉 下午 5 時正至下午 7 時正
雞 雞於傍晚開始歸巢
戌 下午 7 時正至下午 9 時正
狗 狗開始守門口
亥 下午 9 時正至下午 11 時正
豬 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
25樓:黑暗旌旗升級版
時間的由來
(中國篇)古時沒有時鐘,先民們過著「晨光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農耕生活。在年復一
年辛勤勞作中,先民們從自然現象的變化中窺測到時辰的規律。據《史記》記載,黃帝
使羲和佔日(測日影),臾區占星氣(觀星宿)。從而開始有了時間的觀念。
中國的十二時,自上古以來,就有著它悠久的歷史,《周易》繫辭中有:「古者
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神話故事《山海經?海外東經》
中也有「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羿射九日》郵票內容,講的就是帝后妻子羲和
生了十個太陽,每天一個太陽在天上輪流值日,十日為一旬,後執行紊亂成災,被后羿
射掉九個。這是十干的來歷。關於月的來歷也出自此書《大荒西經》:「有女子方浴月
,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成為十二地支的來歷。神話故事是無所考的,
但每天十二等分的時辰,在殷朝以前就已使用。殷朝後期還把十二等分化為十六個時段
,白天十段:日出、食時、莫食……晚上六段:日人、黃昏、人定……到秦朝後期,星
官們根據北斗星的斗柄所指定的方向,又把天劃成十二等分,每月斗柄指一辰,每年一
個周天的特點所指的辰位為月健,規定冬至月為子月(陰曆的十一月),就把十六時段
定為十二時段,即至今所用的十二個月。
古時敲梆巡夜,以防範盜賊,故有梆敲漏點勤報更之說。漏,是漏壺,也叫漏刻
,把一晝夜分成100刻度。更,乃是一夜分五更(約一個時辰),一更分五點,每進入
更初時報更,每隔約24分鐘報一次點。記更的始末是以「西見長庚始記更,東見啟明為
更盡」,就是日落後,從西方天空能見到長庚星開始記更,第二天天亮在東方能見到啟
明星為五更。到了宋代又出香篆、更香、輥彈等,記時方法就更多了。《中國古鐘》郵
票「唐代景雲鍾」也是專供擊鐘報時用的。但不管哪一種,都是非常辛苦,非常認真地
敬授人時,無論晴天雨夜,一年四季晝夜不停,從不漏報。王安石有詩曰:「占星昏曉
中,寒暑已不疑。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汗與水俱滴,身隨陰屢移。誰當哀此勞,
往往奪其時」。特別是白天因地域和四季造成晝夜長短不一,就得以兩分制定出日落日
出和晝夜長短的準確時刻,同時還得參照星宿。如《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
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古人以此來定出天亮後,馬上再觀日出,就這樣
連續不斷,時刻推算,直到清代出現機械鐘才逐一簡化下來。
(外) 幾十個世紀以來,宗教的教條和僧侶都參與時間
計算,在曆法史上有關科學和宗教的頭緒,都起自於
人類預期未來和為之準備的需要。有些觀察家相信,
月亮是人類第一個用以記載時節的工具。然而,大多
數天文歷史學家不同意這個看法。研究殘存的原始社
會證明,以星辰估計時序比以月球估計者為普遍。與太陽同時起落的星球
出現於地平線附近--是個很好的指標。原始的農業民族尤其依賴星辰。例
如,巴西西北部的突堪諾印地安人 ,觀察昂星團(pleiades)而估計季節
時序。許多原始部落,由天體移轉可指示季節輪換的觀念,轉而
到天體的移轉控制了季節變遷。同時,他們更認為,若是部落
想要興旺,非先得寵於天體不可。今日仍有極多人相信占星術
。即使在最原始的社會,時序估計仍是一項繁複的工作。婆羅
洲的肯亞族以觀察太陽的高度來計時,他們的方法非常複雜,
需要一群專家才能完成。一旦計時的方法與需要祭天的古老信
仰攀上關係,有個人物就出現:一位祭司天文家,他觀察天體
,並向次重要的人們解釋,他可循由唸咒和祭祀而使得天體對
部落會有善意的影響。 最早這樣的社會,太約出現於在五千年前的底格里斯河和
幼發拉底河流域,屬於撒馬利亞人 ,他們有制定曆法的專家:
祭司書記,他們無疑是職業化的計時者。
在撒馬利亞的每個小城邦中,祭司就代表了諸神和神的地面**的職權,負起統
治領土的責任。由推算時序的觀點來看,最重要的是,灌溉的小麥和大麥田、洋蔥和
黃瓜圃,必需在每年的固定時間耕種、照料和收割。撒馬利亞祭司的歷制是以月亮為
依據,將一年分十二個陰曆月份,每月各有30天。這種方法,必需面對幾千年來一直
困擾制歷者之天文問題。主要的問題是由於:年、月、日衍生的天文週期,不互相吻
合。年來自地球繞日旋轉,約為365 1/4 天。月當然是以月亮的盈虧為準,其一週期
比29 1/2天多一點。結果,一年並不由12個相等的月組成,而是由大約 12 1/3 月組
成。除非作適當的修正,否則一個月30天的巴比倫曆法就不能和月亮及太陽一直同步
。撒馬利亞的祭司必定修正過這種曆法,但他們真正所用的方法已失傳了。只是我們
可以知道,巴比倫人能使各月份和月亮的行動保持同步,他們所採取的辦法是拿30天
一月和29天一月交替輪換,另再加入30天的一個月以彌補剩餘的日數。同樣地,他們
大約每隔三年就加進額外的一個月,使得年和太陽保持同步。
此主題相關**如下:
甚至早在史前時期,人類循著往日的足跡,已經可以知道
何時可以獵獲遷移的野獸,何時可為即將來到的冬季尋找疪護
所。但就在底格里斯- 幼發拉底河谷的高度文明尚未顯現之前
,由於決定該種植何種作物或預備洪水期的需要所激,真正的
歷制即首次應運而生。
在大約紀元前兩千年,巴比倫人設計了一個以兩朔月29 1/2天平均週期為基本的歷
制。在這個歷制中,一年分為十二個陰曆月,總計354 日。由於這套演算法比太陽日少了
11天,不久後收穫祭典舉行的季節不對了。為了保證祭典和季節之間的正確關係,祭司
忽然想出一套仍在使用的辦法--閏法,將額外的日或月加入,以修正不吻合的天文週期
,而使得歷制和自然節期調和。起初,月的新增是憑祭司的高興,但不久則在一定程式
出現:將七個額外的月散佈地置入19年的週期,使得月和年同步。巴比倫歷制是希伯來
歷和回曆的模型,但這兩種歷制都已有了一個重大的改變:猶太人採用七日周--一個相
當於四分之一陰曆月的時間單位;但使用回曆的回教徒則摒棄修正歷,純粹使用陰曆,
至今仍是。
時辰是幾個小時,一個時辰是幾個小時
古時一天分為12個時辰,以十二生肖屬性計算時間。一個時辰的時長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先在的倆個小時 一個時辰是幾個小時?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時辰 相等於現在的時間 配上的動物及原因...
古代的12時辰與現代的24小時是如何對應的?子時從23點開始還是從0點開始?請大師解惑(最好用史料
是從23點開始,子夜槍聲的電視劇看過嗎,就指的是0辰,每兩個小時一個時辰,子時 丑時 寅時 與12生肖想對應 十二生肖相對應的時辰?子時 鼠 丑時 牛 寅時 虎 卯時 兔 辰時 龍 巳時 蛇 午時 馬 未時 羊 申時 猴 酉時 雞 戌時 狗 亥時 豬 子時 夜半,又名子夜 中夜 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古代更次的時間,古代更次與24小時計時法是如何對應的?
夜半 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與子時 三更 三鼓 丙夜相對應,時間是從夜間 11 時正至次日凌晨 1 時正。夜半的其他稱謂有 子夜 夜分 中夜 未旦 宵分等。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丑時,相當於凌晨1 3 時。與四更 四鼓 丁夜相對應。平旦 太陽露出地平線之前,天剛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