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國的方略上,主張「為政以德」的孔子,是哪個學派的代表人物

2022-05-16 19:51:19 字數 3356 閱讀 7333

1樓:學習者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一生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對他的仁的思想,總結為兩個字,就是忠恕之道。

忠就是行中庸之道,忠字有中心兩個字組成,就是告訴你做人做事要不偏不倚,要走中道。恕就更簡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之所欲,慎施於人,做到忠恕二字,就能做到仁,為政以德,說的也是仁。

2樓:大道明心

儒家。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

——班固《漢書•藝文志》

孔子的為政主張

3樓:一米八的脖子

1、為政以德

為政以德是指以道德原則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處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會圍繞著它。它代表了孔子的為政的思想,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這是孔子學說中較有價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

2、禮治

就是主張用「禮」的方式治理國家。孔子認為立身治國非有禮不可,在《論語》一書中有74處記載論禮。孔子說「為國以禮,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意思是禮是治理國家的法則,就像秤、繩墨、規矩一樣的重要;不以「禮」治國就如沒有耜(古代的農具,用於鋤地)而要耕地一樣。

3、正名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張。正名的目的在於維繫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使人們有一定的規範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種不可預期的狀態之中。很多人認為孔子希望能夠恢復西周的禮樂,也有一些人認為他只是以復古的名義鼓吹一種新的世界秩序。

4、仁政

孔子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禮」。「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

4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的政治主張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 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5樓:匿名使用者

治國以禮,為政以德

因為,孔子認為,用法律來治理國家是根本不行的,百姓只會為了不受法律的嚴懲而守規矩。

而用禮儀,用道德來引導百姓,讓他們覺得做那些犯法的事情是恥辱的,他們就會自覺地不去做那些犯法的事。

孔子認為用道德來治理國家就比用法律來治理國家好。不僅可以讓他們又廉恥之心,還可以達到治理國家的作用。

孔子一身所追求的都是「仁」的思想,他所在的春秋時期是一個較混亂的時期,所以他提倡用「仁」來治國,可是,沒有成功。

就在現在,用道德來治國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的本性就是如此。除非等到一萬年以後還差不多可以實現他的願望。

如何理解孔子關於治國以禮,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

6樓:上官三雲

因為,孔子認為,用法律來治理國家是根本不行的,百姓只會為了不受法律的嚴懲而守規矩.

而用禮儀,用道德來引導百姓,讓他們覺得做那些犯法的事情是恥辱的,他們就會自覺地不去做那些犯法的事.

孔子認為用道德來治理國家就比用法律來治理國家好.不僅可以讓他們又廉恥之心,還可以達到治理國家的作用.

孔子一身所追求的都是「仁」的思想,他所在的春秋時期是一個較混亂的時期,所以他提倡用「仁」來治國,可是,沒有成功.

就在現在,用道德來治國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的本性就是如此.除非等到一萬年以後還差不多可以實現他的願望.

(12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為政以德」

7樓:手機使用者

(1)政治:為政以德(2分);思想:「仁」和「禮」(2分);

(2)焚書坑儒(2分);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2分);

(3)墨家學派(1分);墨子或墨翟(1分);

(4)法制和德治相結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分)

試題分析: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閱讀材料,整理歸納資訊的能力,解題時注意「政治和思想主張」關鍵資訊,依據材料資訊「提出『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可知政治主張為為政以德,「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禮』為核心」可得出思想主張為「仁」和「禮」。

第(2)問,主要考查儒學的發展歷程,依據材料中「只許收藏秦史、醫藥、占卜、種樹的書,其他的書籍一律銷燬」「把指責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可知材料指的是秦始皇為了加強思想的控制,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第(3)問,主要考查墨家思想主張,依據「『兼愛』(互愛互利)、『非攻』(反對不義戰爭),『尚贊』(選賢舉能)」可推斷出材料中的「兼愛」「非攻」是墨家學派的思想,其創始人是墨子。

第(4)問,主要考查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屬於開放性試題,結合材料所述的主題,可知第一小問現代化治國的方略是法制和德治相結合;對待傳統文化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孔子提倡「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麼積極的意義?

8樓:好小然

孔子提出的「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是對現實政治深刻反思的結果,是適應社會發展潮流而設計出來的一項治國方案。後經孟子、荀子的系統發揮,《大學》《中庸》的理論昇華,形成了一套嚴密、完整、系統的治國方略,成為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不朽的價值,因而受到歷代政治思想家的高度重視,對穩定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當今社會,古代德治主義思想雖不能直接作為治國之道,但其思想精髓及合理核心仍具有顯著的價值意義,併為當今實施以德治國方略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資源。

如今我們既講以德治國,也講依法治國,法治德政都是手段,兩者相得益彰,互為補充。

仁政治國和為政以德兩個政治主張哪個是孔子的思想

9樓:太山一毫芒

「為政以德」是孔子的思想。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子說:「以道德原則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處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會圍繞著它。」

「仁政治國」是孟子在孔子思想上發展出來的治國理念。

10樓:趙鋆峰

仁政治國

孔子主張 「仁」「政」

希望能夠幫助你

11樓:匿名使用者

為政以德——孔子的思想;

仁政——孟子的思想

仁義、王道-------荀子的思想

孔子提出的為政以德是什麼意思孔子提倡為政以德是什麼意思??

這是儒家德治論的主張,儒家繼承和發展了西周的 明德慎罰 但也進行了改造。儒家突出了 德 的政治意義,主要包括寬惠使民和實行仁政,認為 德 是治理國家 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 二是抬高了 德 的地位,認為 德 高於君主的權力,高於國家及法律,是區分 仁君 與 暴君 的標準,是執政 司法的指導方針。為政...

怎麼樣把卷子上的題印在書上,因為政治歷史開卷,抄題,不讓粘,又太多不想抄,怎麼印啊

用膠帶粘在試卷上,不要撕開。用水泡。最後只有字就在膠帶上。在貼在書上。望採納 不要想了,卷子上的題沒有一個你知道的標準答案,還是省省時間看別的科吧,姐就是從那兒過來的 中考 政治開卷考試 要抄的資料太多了想直接列印上去 但是書上的字怎麼去掉 先用a4紙列印,最後再貼上去。你們那裡可以開卷考太好了 把...

高德地圖上選好的線路怎麼在高德導航上用

很簡單啊,可以選擇出發地,還有到達的目的地,這樣就能設定自己的局 路線,或者直接對它講話也是可以的 長按某地名,的確會彈出途經點,但仍會亂規劃。設起點a,途經b,目標c。應該先規劃 a,b 再 b,c 再綜合一起,就好了。您好,您可在高德地圖手機版 路線 自駕 輸入起終點之後可新增途經點呢 首先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