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喜腦弓子
魏姓木蘭清人劉蟲年所著《三十二蘭室詩鈔》載:木蘭,姓魏,名木欒,俗稱木蘭
2樓:可樂加冰
花木蘭,生卒年不詳,魏氏女,西漢譙城(今亳州市譙城區)東魏村人。又名花弧,後稱花木蘭。
木蘭替父從軍,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卻不受皇上封賞,解甲歸田。
所以真的有啊~呵呵
3樓:讀史鑑文
歷史上真有花木蘭嗎?
花木蘭是否真有其人
4樓:小小仙啊
確實有這個人。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5樓:脛下逆鱗
是的花木蘭:隋代人,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莊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勳,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
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金代泰和年間(公元1201-2023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並創塑了花木蘭像。至元代元統二年(公元2023年),睢陽府尹樑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清嘉慶十一年(公元2023年),由該祠僧人堅讓、堅科和其徒田何、田楨、田鬆等,又募資修祠立碑。
由於歷代重修,祠宇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祠地四百餘畝,住僧人十餘人。
6樓:聽風之小豬
花木蘭並不確定真有其人,史書沒有明確記載。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7樓:零度
不一定,木蘭辭只是一個詩歌,其真實性不詳
8樓:流影奕波
可以肯定,沒有。又不是韓紅。
9樓:匿名使用者
誰又能知道呢?
一個傳說,一個給我們的榜樣.
花木蘭真實存在嗎
10樓:喜腦弓子
魏姓木蘭清人劉蟲年所著《三十二蘭室詩鈔》載:木蘭,姓魏,名木欒,俗稱木蘭
中國歷史上花木蘭是真實存在的嗎?
11樓:匿名使用者
花木蘭是中國文學作品中的一位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目前來說,真實性不詳,不能說是完全虛構,但是其原型尚有爭議。
據史料記載,我國歷史上曾有四位「花木蘭」。
朱姓木蘭清代瀛園舊主著《木蘭奇女傳》載:唐朝初期,有一個少女名叫朱木蘭,系湖廣黃州府西陵縣雙龍鎮人。木蘭嫻弓馬,諳韜略,14歲時女扮**代父從軍,轉戰沙場13載,屢建奇功,凱旋故里。
唐太宗李世民封她為武昭將軍、武昭公主,並賜姓李。這段史實在《舊唐書》裡也有記載。
魏姓木蘭清人劉蟲年所著《三十二蘭室詩鈔》載:木蘭,姓魏,名木欒,俗稱木蘭,生於西漢初年,系毫地(今河南)人,其父魏應。漢武帝年間,匈奴侵擾,為了抵抗外侵,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她作戰英勇,不幸戰死沙場,被朝廷追諡孝烈。
韓姓木蘭明人劉惟德所著《韓木蘭(娥)傳》載:少女木蘭,姓韓,原名娥,生於元末,系四川閬中人。木蘭幼年就失去雙親,與叔父韓立相依為命。
任姓木蘭據《新唐書》載:少女木蘭,姓任,她生性剛烈,一腔愛國熱血。在國家危急之時,她散盡家財,招募了數千義勇保家衛國。
為了便於行動,木蘭女扮**,躍馬橫刀,率領自己的數千義勇,馳騁戰場,一舉打敗了強大的叛軍,為國建功。著名邊塞詩人岑參曾寫詩讚她:「甲士千群若障雲,一身出能定三年。 」
12樓:繆遐思菅淑
真實存在
花木蘭的故事流傳廣遠,一千多年以來有口皆碑,但對於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傳說紛壇,莫衷一是。
關於她的姓氏,有人說是姓朱,有人說是複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
至於出生年代,姚瑩在《康輶紀行》中說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時人;宋翔鳳的《過庭祿》中則說她是隋恭帝時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則說她是唐初人,比較起來北魏時人的說法比較可靠。
說到籍貫里居,姚瑩以為她是涼州人,河北省《完縣誌》說她是完縣人,《大清一統志》說她是穎州譙郡東魏村人,還有人說她是宋州人或黃州人,河南省《商丘縣誌》則說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縣誌》的說法比較合理。
然而不管怎麼說,正如《中國文學發展史》所言:「考證這些無稽之談,實在沒有一顧的價值,我們只要知道花木蘭是一個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夠了。」
花木蘭的事蹟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13樓:落汐風
真實存在的。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花木蘭事蹟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14樓:霜染楓林嫣紅韻
花木蘭肯定是真實存在的,不然不會有這樣的故事流傳到現在,而且還拍攝成了影視作品。。這裡的花木蘭不是指某一位姑娘,而是指很多
歷史上是否真有花木蘭其人?
15樓:七七的小店
歷史上有花木蘭此人,但是她的一切都備受爭議。
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無確載,因此,木蘭之爭歷代有之。她的故鄉到底在**?歷史上曾經爭論不休。
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勳,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金代泰和年間(公元1201-2023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並創塑了花木蘭像。至元代元統二年(公元2023年),該碑現存木蘭祠大殿前。睢陽府尹樑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
清嘉慶十一年(公元2023年),該碑現存木蘭祠大殿前,由該祠僧人堅讓、堅科和其徒田何、田楨、田鬆等,又募資修祠立碑。由於歷代重修,祠宇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祠地四百餘畝,住僧人十餘人。
可惜,這座古雅祠宇,2023年毀於戰火。現倖存祠碑兩通。一是元代《孝烈將軍像辨正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內東側。
碑為青石,通高3.6米,寬1米,碑首前後皆為深浮雕的二龍雲裡戲珠,佈局對稱,造形大方。篆字題名《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四邊刻有圖案,上邊用誇張浪溫的手法,刻有二龍戲珠,龍頭大而逼真,龍身簡而細小,穿入流雲,生動美妙。
兩邊陰刻牡丹花紋,線條活潑流暢,古樸而不俗。碑文正書31行,滿68字,其刻書精美,蒼勁有力。龜座高0.
7米,龜形伸頭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臥,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統二年,祖居歸德湯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
此碑經專家鑑定,確屬元代石刻真品。2023年,由省文局撥款,又重修碑樓,頂為轎形,尖頂四脊,合瓦挑角,17層封簷,前後園門,古樸典雅,碑樓四周砌有圍牆。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將軍辨誤正名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外西側。
通高2.14米,寬0.78米,方座,碑額刻有深浮雕盤龍,篆字題名,碑文正書,歸德府商丘縣庠生孟毓謙撰文,歸德府商丘縣邑大學生孟毓鶴書丹,芒山石工張握玉刻石。
2023年,虞城縣舉辦了中國第一屆木蘭文化節。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蘭辭》內容和尚存的元碑記載。一致認為,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已確鑿無疑。
16樓:讀史鑑文
歷史上真有花木蘭嗎?
17樓:
沒有。傳說而已。無從考究。
18樓:
花木蘭並不確定真有其人,史書沒有明確記載。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是否真有花木蘭其人其事
19樓:匿名使用者
在延安市杜甫川內,與萬花山隔河對峙的果園山,原名花家陵。據傳為花木蘭的墳墓。通往墓的山間小路原為磚石砌成的臺階,長30多米,每階寬約2米,臺階邊還有拴馬樁。
半山坡有石碑,高約1.5米,寬1米,厚0.1米,上書"花木蘭之墓"。
花木蘭,西漢初毫人。木蘭,原姓魏、名木欒。父魏應。文帝時,匈奴南侵,木蘭家鄉深受其害。為抵抗其侵略,木蘭女扮**代父從軍,戰死後被追諡為孝烈。
歷史上有無花木蘭其人?南宋程大昌根據白居易"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和杜牧"彎弓征戰作男女,夢裡曾經與畫眉"詩句,而肯定花木蘭實有其人。有的經過考證,認為木蘭姓魏,有的說姓宋,而多數人認為姓花。
有的文章考證"木蘭"是鮮卑族姓,因而斷定木蘭是鮮卑族人。
也有人認為,以上這些說法只能說明後人喜愛花木蘭這個英雄人物形象,因而將"木蘭"寫入詩裡,但都不足以證明真有花木蘭其人。從全詩看,木蘭系少女名字。不然,豈有面對天子表姓略名之理?
又凱有自述家世中,先言"阿爺無大兒",即講"木蘭無長兄"之理?有人認為,花木蘭雖未必實有其人,但北人矯建尚武,騎馬射箭成為風氣,不僅男人如此,女人也一樣。因此,《木蘭詩》應是流傳的一個相類似的事實,經許多無名作者的潤色,民間藝人的傳唱,後又經過各族人民的流傳,成為有系統的故事詩,而花木蘭則是人民現實生活中塑造的典型化了的人物。
對於《木蘭詩》的評價,有人認為《木蘭詩》不過描寫了一個代父從軍的孝女,沒有什麼時代意義;木蘭不過是故事中的主角,夠不上什麼英雄人物;木蘭只是一個兒女情長的閨秀,缺乏勞動人民素質。有人則認為,《木蘭詩》產生於北魏,據史書記載:公元402年至492年90年間北魏與柔然(即蠕蠕)大的戰役就有20次,《木蘭詩》故事的歷史背景很可能是北魏抵禦柔然入侵的反掠奪戰爭。
作者在詩中不僅歌頌了木蘭的愛國熱忱,也通過充宮還鄉表現了她不羨慕功名利祿、熱愛和平生活的高尚情操。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中指出:"詩中描寫的木蘭,確實表現了中國婦女的英雄氣概和高尚道德。
""北魏有《木詩詩》一篇,足夠壓倒南北朝的全部世族詩人。"
花木蘭背景,花木蘭背景資料
隋朝的戰亂生活中 女 三十七歲 有姐姐,弟弟和父母 善騎射 是一個巾幗英雄,深明大義,豁達開朗。花木蘭 宋代人,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莊村人。女的。應該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她出徵後跟同鄉的一個自己喜歡的男人結了婚。木蘭的特長就要數射箭了。她喜歡自由的生活。木蘭 勤勞孝順,勇敢堅毅,深明大義,...
歷史上真有花木蘭這個人嗎,中國歷史上花木蘭是真實存在的嗎?
有的,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還追封其為 孝烈將軍 設祠紀念。在後世影響深遠,其事蹟被多種樣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 電視劇多次重拍,甚至影響波及美國和全世界,花木蘭其人其事僅限 木蘭辭 中,縱觀南北朝 隋唐諸史並無記載,所以其...
假設木蘭(花木蘭)榮獲2023年感動中國人物的殊榮,請你為她
她,巾幗不讓須bai眉,是du 女中豪傑。她,英姿zhi颯爽,英勇不dao凡。但這只是份虛回榮。當小家碧玉在塗答脂畫眉時你血戰沙場,當千斤閨秀在刺繡撫琴時你捍衛疆土。這是你自願的?這是你希望的?不,那是你的孝,那是你的無奈。上無長兄,下只幼弟,一紙徵兵文書,如山重。誰能看老父披甲持兵浴血疆場?與其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