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裘珍
解:設泳池左右兩岸距離x米;這是典型的行程問題,利用時間相等列方程。
第一程:40/v1=(x-40)/v2 (1), 第二次相遇(x-40+20)/v1=(40+x-20)/v2; 即: (x-20)/v1=(x+20)/v2 (2); (2)/(1), 得:
(x-20)/40=(x+20)/(x-40); (x-20)(x-40)=40(x+20)=40x+800; 左式=x^2-60x+800=40x+800;
x(x-100)=0; 解得:x1=0(不合題意,捨去)。x2=100(米)。
答:泳池左右兩岸距離100米
2樓:路人甲大先森
我看了一下下面三個答案,屬於常規演算法,其實還有倆個可能,就是兩個人有可能有一個沒游到對面就被第二次追上,這個時候結果是不一樣的,這兩種可能就是一個五十幾米,一個一百五十幾米,
3樓:風凜冽
題目看破了實際也沒什麼,假定距離為s,從左岸出發的為a,那麼,40/a=(s+20)/3a.
那麼,s為100米。等式每邊都是會和一次的時間,右邊要除三,是因為三倍的路程相遇自然是三倍的時間相遇了。
4樓:真de無上
40/(s-40)=(s+20)/(2s-20)
s1=0捨棄 s2=100
請問這道物理題怎麼做,求詳解 20
5樓:匿名使用者
1,已知:s=2km,ⅴ1=5km/h,t1=5分鐘=5/60=1/12h,ⅴ2=10km/h。
求:父親追上小明的時間,
解:設父親在t小時後追上了小明,則父親所走的路程=小明在(t+t1)時間內所走的路程。
v2t=ⅴ1(t+t1)
10t=5(t+1/12)
t=1/12h
2,已知:ⅴ1=5km/h,ⅴ2=km/h,求:s3
解:父親與小明相遇時,父子倆所走的路程=小明5分鐘走的路程,設父親從出發到與小明相遇所用時間為t3,則有:
(v1+ⅴ2)t3=v1t1
(5+10)t3=5×(1/12)
15t3=5/12
t3=1/36h
此時父親所走的路程s2=ⅴ2t3=10×(1/36)=5/18km相遇處離學校的路程s3=s-s2=2-5/18=1又13/18km。
6樓:匿名使用者
peter:
[**]
7樓:
所以……這算是物理題嗎……這不應該是數學題嗎?
8樓:張輝
這是數學題,可能是物理老師教的。
9樓:鹿醬
有上小猿搜題看看嘛?
線性代數,請問第1題怎麼做 求詳解 30
10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步:替換行列式的首行。
|a|=∑aijaij,其中j屬於[1,n]。
如果把a中第一行的元素替換專為1,相當於i=1且aij=1;替換後的行列式|屬a'|=a11+a12+a13+a14。
第二步:求|a'|。
首先,第2-4行分別依次減去首行的a倍得:
1 1 1 1;0 x-a 0 0;0 0 x-a 0;0 0 0 x-a
其次,行列式已化為上三角行列式,|a'|=(x-a)^3
1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題依據兩行相同或成比例的行列式的值為0,得出第一行r1和第四行r4成比例,所以值為0
12樓:郎雲街的月
參考過程如下,需要用第1行這個全「1」行「清除」餘下各行當中的「a」。之後原行列式被轉化為上三角行列式,上(下)行列式的值等於主對角線所有元素的乘積
13樓:哦哦哦有意義
首先理解什麼是餘子式和代數餘子式,上面的1是根據所求代數餘子式來的,更換哪專一行取決於代屬數餘子式下標所表示的最終矩陣與初始矩陣差別(也就是完全去掉的哪一行或列),之後就是基本的運用,這裡也可以不使用替換直接計算出每個代數餘子式值就行
14樓:只願做維尼
每一項減第一項的a倍得到(x-a)³
如圖例題10請問怎麼做?主要是不知道哪個下降的高度更大,求詳解,謝謝!
1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木塊漂浮,木塊的重力=木塊受到的浮力,有
ρ木· g· v木=ρ水· g· v排
根據**所示,木塊在水中的體積大概是2/3,有
v排=2/3 v木
所以有:ρ木· g· v木=ρ水· g· 2/3 v木
截去的體積大概是1/3,那麼剩餘木塊的體積就是2/3,此時木塊的重量為
g木=ρ木· g· 2/3 v木
此時木塊仍然漂浮,浮力仍然等於重力,所以有
ρ木· g· 2/3 v木=ρ水· g· 2/3 ·2/3 v木
即ρ木· g· 2/3 v木=ρ水· g· 4/9 v木
原來在水面上的木方的體積為1/3 v木即3/9 v木,現在木塊體積剩下2/3即6/9,在水面以下的體積是4/9 ,則在水面上的體積是6/9-4/9 =2/9
即原來有3/9 在水面上,截去了1/3體積後,剩下2/9 在水面上,所以木塊下降了。
又因為v=sh
木塊截去了1/3體積後,在水中的體積從2/3(6/9)變成4/9,但木塊的底面積小於容器的底面積,所以體積相同的時候,底面積小,則下降的高度更大,所以水面下降的高度要小一些,木塊下降的高度更大。
16樓:苦力爬
長方體密度均勻,在水面上飄浮,該長方體的密度比水小。
截去一部分後,質量變小,排開的水也變少,水面肯定下降。
同一密度的物體飄浮在水面上時,露出水面的部分與浸入水面的部分的體積比是相同的,由於是長方體,則對應的高度比也相同。
所以,如題圖截去一部分後,剩餘部分的水線離木塊最高處的距離肯定比最初的小。
即,長方體下降的高度更多。
請問這個題怎麼做請問這個題目怎麼做?
設甲擊中為bai事件a,乙擊中為 du事件b,目標被擊中zhi為事件c 1 解法daoa.目標被擊中有三種情況內 甲擊中乙容沒擊中 p a b 0.6 1 0.7 0.18 乙擊中甲沒擊中 p a b 0.7 1 0.6 0.28 甲乙都擊中 p ab 0.6 0.7 0.42所以目標被擊中的概率為...
請問這個題怎麼做,請問這個題怎麼做?
給兩問的答案,其他的自己想一下,最大的只讀一個零的數 3033300 最大的數 3333000 最小的數 3000333 最小一個0讀不出來的是 3003330 最大隻讀一個0的是 3330300 讀出兩個零的有 3030330,3033030,3030033,3300303,3033003 最大的...
請問這題目怎麼做,請問這個題目怎麼做?
第一塊和第三塊拼,拼出一個18?18的正方形周長18?4等於72 面積18?18等於324 請問這個題目怎麼做?10平方釐米。試想,把一條10釐米長,1釐米寬的長條剪成如圖所示的四段,能不能像圖中這樣?或者,把圖中的黑色部分剪下來,能不能拼出10釐米長,1釐米寬的一條?10 1 10平方釐米 請問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