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巴圖涵
《魯侯養鳥》
[原文]
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縣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選自《莊子.至樂》)
[譯文] 從前,一隻海鳥停落在魯國國都郊外。魯侯在宗廟裡隆重地宴請它,並演奏《九韶》之樂,供上牛羊豬三牲全備的飯食。海鳥卻頭昏眼花,憂愁悲傷,不敢吃一塊肉,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即死。
這是用供養王侯的方法養鳥,而不是用養鳥的方法來養鳥啊!
[哲理評析]
從唯物論角度看,「魯侯養鳥」的故事說明想問題、辦事情要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這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發點。如果對主客觀關係處理不當,主觀與客觀相背離,就會導致錯誤。養鳥就要從鳥的生活習性和飲食特點出發,而不是從主觀願望出發,那樣只會把事情辦糟。
從辯證法角度看,這個故事揭示了矛盾特殊性原理,強調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重要性。如果用養鳥的方法而不是養人的方法去餵養鳥,鳥兒怎能「三日而死」?
2樓:羅小黑or羅小白
你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了要什麼出處啊。嘿嘿,我不知道,來開個玩笑。
《扔掉可惜》原文中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有關莊子的小故事和寓意
3樓:愛傑的橙子
一、望洋興嘆
原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岸矣清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莊子·秋水》
譯文:秋天來到,天降大雨,無數細小的水流,匯入黃河。只見波濤洶湧,河水暴漲,淹沒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邊的窪地,河面陡然變寬,隔水遠望,連河對岸牛馬之類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麼壯觀啊,河伯以為天下的水都彙集到他這裡來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隨著流水向東走去,一邊走一邊觀賞水景。
他來到北海,向東一望,不由大吃一驚,但見水天相連,不知道**是水的盡頭。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陣子,才轉過臉來對著大海感慨地說:「俗話說:'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我就是這樣的人啦!」
寓意: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很渺小的。
二、屠龍之技
原文:姓朱者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莊子《莊子·列禦寇》
譯文:有一個姓朱的人,一心要學會一種別人都沒有的技術,於是,就到支離益那裡去學習宰殺龍的本領。他花盡了家裡資產,用了整整三年時間,終於把宰殺龍的技術學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裡。可是,世間哪有龍可殺呢?結果,他學的技術一點也用不上。
寓意:學習必須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也沒有用。
三、隨珠彈雀
原文: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隨侯之珠是非常珍貴的寶珠。)莊子《莊子·讓王》
譯文:有一個喜打鳥的人,卻用隨珠作彈丸,去射飛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隻麻雀。人們看了,都嘲笑他。這是什麼道理呢?這是因為付出的代價太昂貴,而得到的東西太輕微。
寓意:做什麼事,都得講究得失輕重。為了沒什麼價值的東西而丟掉十分寶貴的東西,這是一種十分愚蠢的行為。
四、鵬程萬里
原文: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安鳥笑之曰:
「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莊子《莊子·逍遙遊》
譯文:遠古的時候,有一種鳥,名字叫作鵬。大鵬鳥的背像泰山那樣高,飛起來的時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雲彩。
有一次,大鵬鳥向南海飛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擊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飛去,捲起一股暴風,一下子就飛出九萬里。
它飛出去一次,要過半年才飛回南海休息。當它飛向高空的時候,它的背靠著青天,而云層卻在它的下邊。
生活在窪地裡的小安鳥雀,看見大鵬鳥飛得這麼高,這麼遠,很不理解,就說:「他還想飛到**去呢?我們往上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下來了,我們在蓬蒿飛來飛去,也算是飛到邊了。
大鵬鳥究竟想飛到什麼地方去呢?」
寓意: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遠者的追求的。
莊子(約前369-前286),戰國中期哲學家,莊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漢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說河南商丘、山東東明)人。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
莊子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後裔,後因亂遷至宋國,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
代表作《莊子》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有關莊子的3個故事(短小)
4樓:匿名使用者
莊周夢蝶 與惠子關於『子非魚』的爭論 莊子拒絕做宰相的故事
莊子秋水中"往矣我將曵尾於途中,一段,請介紹一下這個小故事"
5樓:黃逸代霞綺
搜一下:莊子秋水中"往矣我將曵尾於途中,一段,請介紹一下這個小故事"
6樓:半路遇到狗
莊子說:「請回吧!我要在爛泥裡搖尾巴.」
原文: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 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寧其生而曳尾塗中乎?
」二大夫餘曰:「寧生而曳尾塗中.」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譯文:莊子在濮河釣魚,楚國國王派兩位大夫前去請他(做官),(他們對莊子)說:「想將國內的事務勞累您啊!
」莊子拿著魚竿沒有回頭看(他們),說:「我聽說楚國有(一隻)神龜,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國王用錦緞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廟的堂上.這隻(神)龜,(它是)寧願死去留下骨頭讓人們珍藏呢,還是情願活著在爛泥裡搖尾巴呢?
」兩個大夫說:「情願活著在爛泥裡搖尾巴.」
莊子說:「請回吧!我要在爛泥裡搖尾巴.」
莊子的《山木》原文和譯文
莊子故事兩則的翻譯
7樓:靜水一語
1.惠子相樑
原文惠子相(xiàng)樑,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
」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
夫(fú)鵷雛(yuān chú)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lǐ)泉不飲。於是鴟(chī)得腐鼠,鵷雛(yuān chú)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hè)!
』今子欲以子之樑國嚇我邪(yé)?」
譯文:惠施做了樑國的國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說:
「莊子到樑國來,想取代你做宰相.」於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
「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嗎?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鳥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發出『嚇』的怒斥聲.
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樑國來『嚇』我吧?」
2.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原文莊子與惠子游於濠(háo)樑之上。莊子曰:「鯈(tiáo)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我知之濠上也。」
譯文:莊子與惠施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
「白魚在河水中游得多麼悠閒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施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施說: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的!」莊子說:「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說起.
你說『你哪兒知道魚快樂』的話,說明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擴充套件資料:
惠子,即惠施,戰國時宋國人,哲學家,莊子好友,名家學派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相,輔助君主的人,相當於後代的宰相。這裡用作動詞,做宰相的意思。
樑,戰國時期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後的別稱。
或:有的人。
恐:害怕。
國:國都。
往:前往。
鵷鶵:(yuān chú):古代傳說中像鳳凰一類的鳥,習性高潔。
止:棲息。
練實:竹實,即竹子所結的子。
醴(lǐ)泉:甘美如醴(甘甜,甜美)的泉水。
於是:在這時。
鴟(chī):貓頭鷹。
嚇(hè):模仿鴟發怒的聲音。下文的「嚇」用作動詞。
濠梁:濠水之濱,濠,水名,在現在安徽鳳陽。
通假字今子欲以子之樑國而嚇我邪 ?邪, 通「 耶」, 語氣詞,相當於「嗎」。
詞類活用
惠子相樑:相,名詞活用作動詞,做宰相。
8樓:是月流光
1.惠子相樑
惠施做了樑國的
國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樑國來,想取代你做宰相。
」於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嗎?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鳥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發出『嚇』的怒斥聲。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樑國來『嚇』我吧?」
2.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莊子與惠施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白魚在河水中游得多麼悠閒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惠施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
「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施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的!
」莊子說:「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說起。你說『你哪兒知道魚快樂』的話,說明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拓展資料:
原文如下:
1.惠子相樑
惠子相(xiàng)樑,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
」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
夫(fú)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lǐ)泉不飲。於是鴟(chī)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hè)!
』今子欲以子之樑國而嚇我邪(yé)?」
2.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háo)樑之上。莊子曰:「鯈(tiáo)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戰國時期宋國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北梁園區蒙牆寺一帶)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 的創始人。
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莊子的文章,機敏、幽默、詼諧,想象力很強,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
《莊子》是莊周及其後學者的著作集。
莊子和孔子一樣,同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智者。不過,他在文中表現出的機敏與幽默、詼諧,使他與孔子的面貌迥然有別。
莊子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主張「無為」,放棄一切妄為。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他否定知識,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別,極力否定現實,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 界,安時處順,逍遙無待。
莊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者著有《莊子》(被道教奉為《道德經》或《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漢書藝文志》著錄《莊 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
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
《莊子》中的文言文小故事,在《莊子》《墨子》裡的文言文小故事
坐井觀天 形容眼界狹小,所見有限。莊子 秋水 邯鄲學步 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莊子 秋水 探驪得珠 比喻寫文章能緊扣主題,抓住要點。莊子列禦寇 貽笑大方 指讓內行人笑話,含被動義。莊子 秋水 大方之家 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
如何看待莊子思想中的大用與小用
莊子的人生觀是一種超脫的人生觀,是一種優遊自在,徜徉自適的心境。人生在世,一方面渴望自由,另一方面卻選出無數法規條文束縛自已,內在的種種嗜慾團團牽制自己。在莊子揚棄後為大眾所追求的功名利祿權勢學位等世俗價值,他摒棄以往立德立功,立言的價值表。然而他的高超透脫,內心卻有沉痛性,真可謂寄沉痛於悠閒。莊子...
聊齋中庫將軍的故事求原文,聊齋中 阿寶 講的是什麼故事,大概內容
原文 厙大有,字君實,漢中洋縣人。以武舉隸祖述舜麾下。祖厚遇 之,屢蒙拔擢,遷偽周總戎。後覺大勢既去,潛以兵乘祖。祖格拒傷 手,因就縛之,納款於總督蔡。至都,夢至冥司,冥王怒其不義,命鬼以 沸湯澆其足。既醒,足痛不可忍。後腫潰,指盡墮。又益之瘧。輒呼日 我 誠負義!遂死。異史氏日 事偽朝固不足言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