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語出《論語·子路》。意思就是說話算數,行動要堅決。
【原文】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硜硜(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註釋】
(1)士:士在周代貴族中位於最低層。此後,士成為古代社會知識分子的通稱。
(2)果:果斷、堅決。
(3)硜硜:音kēng,象聲詞,敲擊石頭的聲音。這裡引申為像石塊那樣堅硬。
(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狹小的人。
【譯文】
子貢問道:「怎樣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說:
「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貢說:「請問次一等的呢?
」孔子說:「宗族中的人稱讚他孝順父母,鄉黨們稱他尊敬兄長。」子貢又問:
「請問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說:「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那是小人啊。
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貢說:「現在的執政者,您看怎麼樣?
」孔子說:「唉!這些器量狹小的人,**能數得上呢?
」【評析】
孔子觀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恥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夠擔負一定的國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順從兄長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至於現在的當政者,他認為是器量狹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養的就是具有前兩種品德的「士」
2樓:匿名使用者
言必行,行必果。
——選自春秋戰國思想家孔子的《禮記·中庸》
我們的先哲孔夫子告誡我們:一個人要言行一致。說了就要去做。只說不做是不講信用的人,是缺乏高素質的表現。
言必信,行必果
講話誠實,做事果敢。《論語·子路》:「子貢問曰:
『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
『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抑亦可以為次矣。』」弟:同「悌」。
3樓:
言必信,行必果。
史記-《遊俠列傳》:「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
4樓:超愛可愛多
我覺得也應該市「言必行,行必果著可是我高中語文老師最喜歡的一句話
5樓:
言必行,行必果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6樓:凡人盪鞦韆
《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7樓:滿天亂飄
言必言?? 那隻好行必行了..
8樓:匿名使用者
沈腰潘鬢 說對了
說出來的話就要行動,辦事一定要有個結果。
9樓:深淵祭司
應該是「言必行,行必果」吧?
請問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請問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
之前發生的事情我不去到那漆黑的事情,那我給你給設下一下,如果是安全問題,同一時間放學可能出現應舉應檢的結果就會出現踩踏,就會出現受傷事故,一系列連鎖反應。如果是在人群裡,會發生很危險的世界,即使是沒有人群在高空掉下來,也是有生命危險的喲 沒有人會知道明天會是什麼樣子的。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只能當作一種...
1 9 2 3 8 4 5 7 6 7找規律,接下來填什麼
答案是6 規律為1空23空45空67空89 空9空空8空空7空空6空空5 我是這麼理解的應該看的懂吧 找規律填數 1,10,3,9,5,8,7,7,9,6,括號裡填什麼數,急!a 1 2 1 1 1 a 2 11 1 10 a 3 2 2 1 3 a 4 11 2 9 a 5 2 3 1 5 a 6...
漢朝下來是魏朝,魏朝下來是什麼,漢朝接下來是什麼朝代啊?
漢朝下來是三國。曹丕篡漢建立魏國,但魏國沒有統一中國。由於魏國統治者中原地區,所以以魏國為主導。魏國後面是西晉。接下來為西晉和東晉 再就是南北朝。其中有著名的五胡亂華。然後就是楊氏隋朝和唐朝。接著五代十國和宋元明清 魏不能叫朝吧,沒能統一中國,接下來是晉朝 司馬家族的西晉。漢朝接下來是什麼朝代啊?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