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樂曉江湖
綜合比較兩種的成活率都差不多,只是一般情況下春季用枝接法成活率高,而秋季用芽接法成活率更高。
2樓:撒的謊
其實還是用枝條的成活率更高一點的,因為枝條更容易生長,而且受環境的因素影響少。
3樓:阿樂秋季雨
用枝條嫁接的成活率更高,而且後期也能夠成長的更快,同時也會有一個明顯的變化。
杏樹在什麼時間嫁接最好
4樓:匿名使用者
從三月到九月天天能接,辦法不一樣。
杏樹什麼時間嫁接最合適
5樓:go陌小潔
杏樹嫁接大致可有三個時期,即春、夏、秋季。
嫁接方法有枝接和芽接兩種。
春季嫁接一般採用枝接法。依接穗和砧木接合的形式不同又可分為劈接、插皮接、切接、腹接。春季嫁接一般在葉芽萌動前後,過早樹液不流動,過晚砧木、接穗已萌芽,影響成活。
枝接法多用於大齡砧木。
夏秋季嫁接一般採用芽接法,嫁接時期從6月至9月,但應避開7月雨季。華北6月中旬乾旱高溫為第一嫁接適期,雨季後8月上旬為第二適期。方法可採用「t」形芽接和帶木質部芽接。
當砧木已達嫁接粗度,並且砧木、接穗均離皮時,採用「t」形芽接。此法速度快,效率高,砧木、接穗不離皮時可採用帶木質部芽接。如要培養當年苗,嫁接時間應提早在6月底以前進行,接後可立即剪砧,當年即可成苗,但接後要對苗木進行精細管理,以培育出健壯的苗木。
夏秋季芽接應選晴天進行。晴天嫁接有助於介面癒合,成活率高,陰雨季節嫁接,介面易流膠,不能成活。秋季芽接的,當年不用剪砧,待第二年春季萌芽時再行剪砧。
嫁接的具體步驟:
削砧:在砧木的嫁接部位選光滑處,先在下部橫切一刀,深及木質部,再在橫切口上方2.5cm處由上而下沿木質部縱切一刀,取下削皮。
削芽:削芽與砧木的切削方法相同,採用兩刀削芽法。先在芽的下部1cm處橫切一刀,再在芽的上部1cm處向下沿木質部縱切一刀,取下削芽。芽片的大小與砧木的削皮大小相同。
綁紮:把削芽貼到砧木切削部位,然後進行綁紮。綁紮最好用柔軟有彈性的塑料條,這樣密封效果會更好。
早春嫁接,因為接穗沒有葉柄,綁紮時,可以將芽一起密封在塑料條內。生長季節嫁接,削芽要留1cm長的葉柄,綁紮時將芽和葉柄露在外面。
杏樹怎樣嫁接成活率高?
6樓:
諮詢記錄 · 於2021-05-18
您好,嫁接時,接穗面要修平,嫁接部位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層要對齊,包紮塑料條要綁緊纏嚴,保證介面牢固。提高嫁接的速度,要求做到刀快、削芽快、切砧快、綁縛快,以減少接芽、砧木暴露於空氣中的時間,避免了削麵風乾或形成層的氧化,減少水分蒸發,使傷口表面保持一層水膜,對愈傷組織的形成有促進作用。春季常採用劈接、舌接等,芽嫁常採用「t」字形芽接。
嫁接的方法種植杏樹,可以提高存活率嗎?
7樓:家博寶貝啊
個人感覺是可以提高存活率的,因為嫁接的方式能夠很好的讓植物生長,而且也可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8樓:蕾蕾
可以,但是嫁接完以後必須得保持好溫度,把嫁接的地方用塑料布裹住這樣可以提高存活率。
9樓:白珍全全全
是的,使用這樣的方法可能確實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存活率,但是要注意種植的方法。
10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因為我就嫁接了一棵,它很好存活,不會那麼容易死亡。
杏樹可以嫁接哪些果樹
11樓:小王說法律
杏樹可以嫁接桃樹、李樹、梅樹等果樹,其中嫁接桃樹和李樹較為容易成活。嫁接的時間一般在春季或者秋季,嫁接的方法有枝接和芽接兩種,春季一般用枝接法,而秋季則用芽接法。
杏樹嫁接什麼好
12樓:呂洪芹
不知道你想嫁接什麼?杏可以嫁接杏梅。桃。李子。不知你是做什麼的是做盆景還是種果園的要是種果園你要考慮各種水果的**不然會虧本的要是做盆景就更好了一棵可以結出好幾種果實我家就有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李子樹詠接杏樹氏麼時候最好。
嫁接月季樹可以用月季樹上的芽嗎,嫁接月季樹可以用月季樹上的芽嗎?
賈傑月結束可以用越級樹上的蚜嗎?是完全可以的。但是用另外一科比較好,具體如下。用月季嫁接月季,親和性是完全沒問題的,只要嫁接手法沒問題,都可以嫁接成活,但是嫁接的核心是要增強接穗的長勢 提高嫁接苗的觀賞性,所以用月季當砧木嫁接月季,雖然可以活,但是並不會有特別大的優勢,並且很多月季因為長勢快 枝條更...
讚頌正直的人,可以用詩句也可以用名言警句還可
1.粉身碎骨渾不復怕制,要留清白在人間 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3.種樹的人 正直 植 著 茄子不開虛花 真人不說假話 如果有幫到您 請給予好評 如 謝謝拉 祝您愉快 讚頌一個正直的人,可以用詩句...
超導磁懸浮下面可以用高溫超導體,也可以用低溫超導體嗎
不可以.超導技術的成熟就是高溫超導體的出現.確切的說,沒有高溫超導體就無法將超導技術投入實產.低溫超導體對溫度的要求十分之高,小範圍的實驗可以實現,用於磁懸浮的話,列車將在一條巨大的冰箱上行駛,它的成本必將數萬倍于飛機,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當然可以啦 1911年,荷蘭科學家昂內斯 ones 用液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