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切切切
格式一。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格律對照例詞:(唐末)韓偓《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
中仄中平中仄平(韻),宿醉離愁慢髻鬟,中平中仄仄平平(韻),浣溪沙。
六銖衣薄惹輕寒,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慵紅悶翠掩青鸞。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羅襪況兼金菡萏,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雪肌仍是玉琅玕。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骨香腰細更沈檀。
格式二。雙調,四十二字。上下片各三句,兩平韻。
格律對照例詞:(唐末五代)薛昭蘊《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
平仄仄平平仄仄(句),紅蓼渡頭秋正雨,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印沙鷗跡自成行,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整鬟飄袖野風香。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不語含顰深浦裡,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幾回愁煞棹船郎,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燕歸帆盡水茫茫。
格式三。雙調,四十四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五句,兩平韻。
格律對照例詞:(五代宋初)孫光憲《浣溪沙·風撼芳菲滿院香》
平仄平平仄仄平(韻),風撼芳菲滿院香,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四簾慵卷日初長,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鬢雲垂枕響微鍠。
平仄仄平平仄仄(句),春夢未成愁寂寂,平平平仄仄平平(韻)。
佳期難會信茫茫。
仄平平(句),萬般心,平仄仄(句),千點淚,仄平平(韻)。
泣蘭堂。
2樓:天使寶貝妮
應該是詞牌後面的題目。
題目或者說是引子。
就像水調歌頭後面有句「丙辰中秋什麼的」一樣。
上片寫暮春遊清泉寺所見之幽雅景緻。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髮感慨和議論。
3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 上片寫暮春遊清泉寺所見之幽雅景緻。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髮感慨和議論。
4樓:穎柒血閃移
題目,後面的答案是遊清泉寺,眼見溪水西流之景生髮感慨和議論。
浣溪沙 蘇軾 寫作背景
5樓:吃瓜群眾
浣溪沙》這首詞是蘇軾43歲(1078)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那年春天,徐州發生了嚴重旱災,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後,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
這組詞就是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的。
「簌簌衣巾落棗花」從棗花落到衣巾上的聲音開端,反映了一位關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對雨後農村新景象的喜悅之情。棗花落在衣巾上的聲音是輕微的,但在作者的耳裡卻是那麼真切。「村南村北」概括「繰車」聲,說明作者聽得多麼認真,多麼細心,多麼興奮。
「牛衣古柳」,作者換一個角度來寫他對蔬菜豐收的喜悅心情。三句話,三個畫面,似乎東鱗西爪,毫無聯絡。可是用謝雨的路上這條線串起來,就讓人感到這幅***具有很強的立體感。
這一組畫面,不僅色彩美,而且有**美。無論是簌簌的落花聲,嗡嗡的繰車聲,還是瓜農的叫賣聲,都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生動地展現出農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上片寫的是農村生產勞動的繁忙景象,下片轉入寫謝雨途中行路的艱辛。走了一村又一村,這時已是日高天熱,人也走得口乾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來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試問」一詞用得十分講究,既寫出了作者滿懷希望想討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擔心農忙季節,農家無人,自己不便貿然而入的心情。
信筆寫來,不事雕琢,但卻栩栩如生,刻畫出一位謙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將一位太守與普通農民的關係寫得親切自然。全詞有景有人,有形有聲有色,鄉土氣息濃郁,為宋詞題材開拓了新的天地。
「敲門試問野人家」,詞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了。詞人敲門的結果怎樣呢?喝到茶沒有?
農民是怎樣招待他的呢?詞中未作一個字的交代,留給讀者去想像,更是餘味無窮。這就是古典詩詞中所講究的「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浣溪沙》詞中有「簌簌衣巾落棗花」一句,實為「棗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興》一詩中有「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原意為: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主賓倒置的同時,賓語「香稻粒」、「碧梧枝」還被拆開分屬主賓位置。
對於古典詩歌詩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說:「詩家例用倒句法,方覺奇峭生動」.
浣溪沙哪一個是蘇軾寫的。
6樓:網友
棗花的那一首)
翻譯如下:山腳下溪邊的蘭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間的沙石小路經過春雨的沖刷,潔淨無泥。時值日暮,松林間的布穀鳥在瀟瀟細雨中啼叫。
誰說人老不會再回年少時光呢?你看看,那門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流逝。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此詞描寫雨中的南方初春,表達作者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洋溢著一種向上的人生態度。
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光和環境,景色自然明麗,雅淡清美;下闋抒發使人感奮的議論,即景取喻,表達有關人生感悟,啟人心智。全詞即景抒慨,寫景純用白描,細緻淡雅;抒慨昂揚振拔,富有哲理。
浣溪沙(蘇軾)的寫作背景
7樓:雨落青石
全詞的特點是即景抒慨,寫景純用白描,細緻淡雅;抒慨昂揚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於熙寧六年(1073)曾有詩云:「江邊身世兩悠悠,久與滄波共白頭。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三)。乃是在錢塘潮來江水迴流時所生髮的感慨,與此詞旨趣有相近之處。但當時作者是自請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館的頭銜到美麗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並不濃。
此時則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黃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輕易可以擺脫的。因此,此詞下片所表現出來的對青春活力的呼喚,對老而無為的觀點的否棄,便顯得尤為可貴。可以說,這種在「命壓人頭不奈何」的逆境中的樂觀奮發的精神,是蘇軾之所以受到後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蘇軾的浣溪沙 5
8樓:n久不上的人
浣溪沙 蘇軾(其一)
內容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浣溪沙 蘇軾(其二)
內容 遊蘄(qí)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浣溪沙 蘇軾(其三)
內容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①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②漸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午盞,蓼茸④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浣溪沙 蘇軾(其四)
內容 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 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9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 浣溪沙有兩首。
【浣溪沙一】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浣溪沙二】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10樓:匿名使用者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1。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
浣溪沙蘇軾古詩的意思是什麼?浣溪沙蘇軾詩的意思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譯文遊覽蘄水清泉寺,清泉寺在蘭溪旁邊,溪水向西流淌。山下面短短的蘭芽浸在小溪裡,松林間的沙路乾淨沒有泥,在傍晚的細雨中子規鳥歡快啼叫。誰說人生在世不能回到少年?門前的流水...
蘇軾在寫浣溪沙時表達了蘇軾怎樣的處世態度選擇題
蘇軾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黃州時,寫出下面這首詞,表達了蘇軾怎樣的處世態度?評價正確的一項是 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a 自命清高,孤芳自賞。b 勤奮好學,珍惜時光。c 憤世嫉俗,清高孤傲。d 在逆境中樂觀奮發,曠達振作...
浣溪沙蘇軾上闕寫景與下闕抒懷有什麼關係
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悽美 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這首詞從山川景物著筆,意旨卻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達作者熱愛生活 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整首詞如同一首意氣風發的生命交響樂,一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宣言書,流露出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對未來的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