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科幻怪怪
凸透鏡的光線是垂直鏡面。而我們看見的光線,或者說平面鏡光線,卻是與凸透鏡橫截面垂直。即我們看見的光線,或平面鏡光線都是互相平行。
這樣向外擴張相同的水平距離,就會使凸透鏡被擷取的弧越寬(也就是弧越長)。弧越寬,凸透鏡垂直鏡面的光線越多,相對水平距離凸透鏡的光線越密。由於我們分辨光線能力,無法看清每一條光線,也不是所有光線都不能分辨,即能分辨出一定數目光線組合的條紋。
所以向外擴張的光線越密,使我們分辨的條紋越多;反過來就是向中心收縮,條紋間隔變小。
2樓:匿名使用者
(c) 向外擴張,環心呈明暗交替變化。
由牛頓環公式rm=2rh
其中rm為牛頓環半徑,r為平凸透鏡曲率半徑,h為凸透鏡下表面與平玻璃之間的距離。
當平凸透鏡慢慢地向上平移時,就是增大h,所以牛頓環半徑rm隨之增大。
3樓:匿名使用者
干涉(interference),指滿足一定條件的兩列相干波相遇疊加,在疊加區域某些點的振動始終加強,某些點的振動始終減弱,即在干涉區域內振動強度有穩定的空間分佈。
兩波在同一介質中傳播,相向行進而重疊時,重疊範圍內介質的質點同時受到兩個波的作用。若波的振幅不大,此時重疊範圍內介質質點的振動位移等於各別波動所造成位移的向量和,稱為波的重疊原理。(光波傳播時也有干涉現象,但是這時沒有介質中的質點受作用)
同相(in phase):若兩波的波峰(或波谷)同時抵達同一地點,稱兩波在該點同相。
反相(antiphase):若兩波之一的波峰與另一波的波谷同時抵達同一地點,稱兩波在該點反相。
兩波交會後的波形和行進速度,不會因為曾經重疊而發生變化。
光學干涉現象解釋?
4樓:易卿辰光電
兩個或兩個以上頻率相同的波相遇時,在一定情況下會相互影響,這種現象叫干涉現象。聲波、光波和其他電磁波等都有此現象。在歷史上,干涉現象及其相關實驗是證明光的波動性的重要依據,2023年,托馬斯·楊總結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學講義》,裡面綜合整理了他在光學方面的工作,並在裡面第一次描述了雙縫實驗,但光的這種干涉性質直到十九世紀初才逐漸被人們發現,主要原因是相干光源的不易獲得。
什麼是光的干涉現象?
5樓:華源網路
物理學中,干涉是兩列或兩列以上的波在空間中重疊時發生疊加從而形成新波形的現象。例如採用光學分束器將一束來自單色點光源的光分成兩束後,再讓它們在空間中的某個區域內重疊,將會發現在重疊區域內的光強並不是均勻分佈的:其明暗程度隨其在空間中位置的不同而變化,最亮的地方超過了原先兩束光的光強之和,而最暗的地方光強有可能為零,這種光強的重新分佈被稱作「干涉條紋」.
干涉的條件:兩列波在同一介質中傳播發生重疊時,重疊範圍內介質的質點同時受到兩個波的作用。若波的振幅不大,此時重疊範圍內介質質點的振動位移等於各別波動所造成位移的向量和,這稱為波的疊加原理。
若兩波的波峰(或波谷)同時抵達同一地點,稱兩波在該點同相,干涉波會產生最大的振幅,稱為相長干涉若兩波之一的波峰與另一波的波谷同時抵達同一地點,稱兩波在該點反相,干涉波會產生最小的振幅,稱為相消干涉。
什麼是光的干涉現象?
6樓:旅遊達人在此
光的干涉現象:它是指因兩束光波相遇而引起光的強度重新分佈的現象。
兩束光波相遇產生干涉現象的必要條件是:
頻率相同;光向量(即電場強度向量e)的振動方向相同;
在相遇處兩束光的相位差恆定。
兩列或幾列光波在空間相遇時相互疊加,在某些區域始終加強,在另一些區域則始終削弱,形成穩定的強弱分佈的現象,證實了光具有波動性。
干涉現象通常表現為光場強度在空間作相當穩定的明暗相間條紋分佈;有時則表現為,當干涉裝置的某一參量隨時間改變時,在某一固定點處接收到的光強按一定規律作強弱交替的變化。
初中物理光學題,初中物理光學題目
魚和你的眼的光線不在一條直線上 鐳射和你的眼光的軌跡是重合的,你的眼看到 鐳射就能到 你看的光線和鐳射進去的路線都發生了折射 而魚叉是具體的東西他的軌跡是直線 他不會隨你眼光發生折射 第一個由於光的折射,光從水中的魚的位置傳入空氣中,入射角小於折射角,我們順著折射光線看去,看到的魚,在實際魚的上方,...
關於物理光學中光的色散的疑問,關於物理光學中光的色散的一個疑問
這個問題要徹底解決必須從各種色光頻率不同加以解釋,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不變的是頻率波長髮生變化,n 0 c v 不明追問 不同色bai的光在同一種介質中du 速度不同 是真命題。zhi 作為學姐表揚一下dao有探索內精神的你,並鼓勵你容可以在學有餘力的時候多多探索。善於發現,勇於提問,請繼續...
一道大學物理光學題雙縫干涉,大學物理雙縫干涉題目15題要詳細過程
雲莫片中波長是550 1。58 即第五級明紋光程差是5 550 1.58 2d 1.條紋不移動 2.雲沒厚度是1375 1.58nm 呃 沒蓋雲母片 零級明條紋在o點 當s1縫後蓋上雲母片後,零級明條紋上移,光程差增加 n 1 t 從而有 n 1 t k 即 t k n 1 得t 4.741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