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0007使用者
司馬遷是西漢著名的歷史學家,他一生經歷無數磨難,但仍然堅忍不拔,最終寫出了《史記》這一不朽之作。司馬遷本身出身高貴,曾官任太史令,但他因為李廣之孫李陵辯護,最終被施以宮刑,在獄中他奮發圖強,完成了史記。
2樓:祥子的好心情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
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誰知道司馬遷寫史記的過程?
3樓:恏乄亖
司馬遷寫《史記》的時間最早要追溯到西元前104年,這個時候司馬遷就開始寫《太 史公書》了,《太史公書》後來孫慧被稱為《史記》。
司馬遷早年間就在全國各地遊歷,收集各地的風土人情,從當地百姓口中去了解古事 舊聞,之後又受學於孔安國和董仲舒。司馬遷具備寫作的能力,又有寫作的素材,因 此早早就開始寫作了。
但是誰的人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司馬遷的也是。西元前98年的時候,意外出現 了。當時李陵自請五千兵馬出擊匈奴,戰敗被俘,漢武帝對此非常生氣。
漢武帝問司 馬遷對這件事情怎麼看,司馬遷說李陵孝敬父母,又忠君愛國,投降是無奈之舉。於是漢武帝就把司馬遷給打入天牢。之後李陵投降匈奴的時候被公孫敖「坐實」了,司馬 遷也受到了牽連,被處以宮刑。
受此大辱的司馬遷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奮發圖強,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 《史記》的創作中去。以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秦記》等書籍, 和諸子百家的著作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自己去當地調查取得的一些資料為材料,將 收集到的資訊進伍橘行認真的摘選,去掉了那些沒有根據的傳言,對無法證實的事情保留 態度,或者附上多種說法。前後總共經歷了一十四年,司馬遷嘔心瀝血最終完成了這 部史學著作《史記》,也留給了後世留下了乙份無價的文化瑰寶。
司馬遷多大完成《史記》的,司馬遷寫《史記》一共用了多少年
14年。史記 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 前104年 司馬遷開始了 太史公書 即後來被稱為 史記 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記 被列為 二十四史 之首,與後來的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合稱 前四史 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
司馬遷如何在牢裡寫史記,司馬遷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的史記
天漢二年 公元前99年 正當司馬遷全身心地撰寫 史記 之時,卻遇上了飛來橫禍,這就是李陵事件。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 二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 別將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廣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于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鬥,...
《史記》作者司馬遷是如何寫成《史記》的?參考了那些書籍
1 司馬遷,字子長,生於夏陽龍門。其父司馬談曾任太史令,對諸子百家學說皆有研究。司馬遷少年聰慧,又轉益多師,向當時的許多大學者問學,打下深厚的學術基礎。2 20歲時,司馬遷開始漫遊各地,親身領略民風,考察故地,訪問耆老,蒐集了不少歷史材料,對歷史獲得了親切的感性認識。3 史記 原名 太史公書 司馬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