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齋戒
背景:(1)19世紀末民族危機嚴重。——歷史使命:救亡圖存。(原因
戊戌變法的背景、經過及意義?
2樓:我是wc網蟲
您好:戊戌變法的背景是:
(1)19世紀末民族危機嚴重。——歷史使命:救亡圖存。(原因主要是帝國主義的侵略,重要原因是清**腐朽統治)
(2)19世紀末(甲午戰爭後)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歷史使命:發展資本主義。原因見前。
(3)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標誌——2023年《馬關條約》簽訂引發的「公車上書」)
(4)90年代:資產階級維新思想進一步發展。
戊戌變法的經過是:(1)著書立說。(2)設立學會學堂。
(3)辦報,進行論戰。(4)頒佈一系列法令,主要有:改革**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才。
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放新式學堂,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軍隊。
戊戌變法的意義是:(1)動搖了清朝政治乃至中國政治的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封建官僚制度。(2)確立西方學說,西方價值觀和西方標準的地位。
(3)使新型知識分子出現,有利於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權。(4)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希望能幫到您,謝謝,請採納。
3樓:
背景政治上:甲午戰爭的失敗和民族的危亡激發民族意識。
經濟上:19世紀末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的壯大。
思想上:維新思想的產生與發展。
經過6月11日,光緒帝釋出《明定國是詔》,變法從此正式開始,直到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共103天,史
光緒帝稱百日維新。6月16日,光緒帝召見康有為,商討變法具體步驟和措施。光緒帝根據康有為等人的建議,在百日維新期間頒佈了幾十道新政詔令。
其中經濟方面主要有:設立農工商總局,開墾荒地;提倡私人辦實業,獎勵發明創造;設立鐵路、礦務總局;鼓勵商辦鐵路、礦業;裁撤驛站,設立郵政局;改革財政,創辦國家銀行,編制國家預決算。軍事方面主要有:
嚴查保甲,實行團練;裁減綠營,淘汰冗兵,採用新法編練陸海軍。文教方面主要有: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改試策論;改書院和淫祠為學堂;鼓勵地方和私人辦學,創設京師大學堂,各級學堂一律兼習中學和西學;准許民間創立報館、學會;設立譯書局,翻譯外國新書;派人出國留學、遊歷。
政治方面主要有:廣開言路,准許各級**及民眾上書言事,嚴禁官吏阻格;刪改則例,撤消重疊閒散機構,裁汰冗員;取消旗人的寄生特權,準其自謀生計。這些抵制和反對措施有利於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產階級文化思想的傳播,受到維新派和地主階級開明人士的熱烈歡迎
意義變法意義 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①戊戌變法,是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是資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維新派試圖在政治上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在經濟上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符合歷史發展趨勢。
②它是一次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時刻維新派以變法圖強、救亡圖存為目標,進行廣泛的宣傳鼓動,希望通過改革,使中國走向獨立、民主和富強,從而擺脫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激發人民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③戊戌變法也是近代中國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
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思想進行了猛烈的抨擊,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啟蒙運動的蓬勃興起開闢了道路,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維新運動留下的許多遺產,諸如解放思想、變革觀念、建立社團、興辦學堂、創辦報刊、提倡女學、改易風俗等。更成為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寶貴財富。
戊戌變法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維新派提倡新學,批判舊學,著重宣傳「興民權」,大大地提高了全社會的民主意識和參政意識。從此,民主主義成為洶湧的社會思潮,極大地改變了中國思想文化界的面貌。
正規他說,中國資產階級新文化也是在戊戌維新運動時期和稍後幾年初步建立起來的。資產階級的新學術,哲學、歷史學、經濟學、文學理論等已經萌生,「詩界革命」、「文體革命」、「**界革命」、「戲劇改良」等相繼而起,資產階級的新文化,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開始成為中國近代文化的主流。
變法影響
由於變法的失敗,中國失去了一批傾向在原有體制內下實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張激烈變革,推翻原有制度和**的革命者,最後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國兩千年的帝制亦畫上句號。除此以外,朝庭中本來較為開明有為的大臣在政變後有些被貶,其他亦多被排擠到**以外;間接亦造成了之後發生的義和團運動。
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它要求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和擴大資產階級政治權力,符合近代中國發展的歷史趨勢,因此也是一次進步的政治改良運動。它傳播了資產階級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義舊文化、舊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
4樓:匿名使用者
戊戌變法是在中國歷史上一次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在當時是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的具有很大的進步意義;它還是一次愛國救亡的政治活動,在當時激發了人民的愛國
思想和民族意識,起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5樓:道
背景:2023年4月,日本逼迫中國在日本馬關簽定《馬關條約》的訊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發動在北京應試的1300多 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痛陳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史稱「公車上書」。
這次上書,對清**觸動不大,卻轟動了全國。「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為了把維新變法推向高潮。
2023年8月,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北京出版《萬國公報》(後改名為《中外紀聞》),宣揚變法;組織強學會。2023年8月,《時務報》在上海創刊,成為維新派宣傳變法的**中心。2023年冬,嚴復在天津主編《國聞報》,成為與《時務報》齊名的在北方宣傳維新變法的重要陣地。
2023年2月,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強學會,創辦了《湘報》。在康、樑等維新志士的宣傳、組織和影響下,全國議論時政的風氣逐漸形成。到2023年底,各地已建立以變法自強為宗旨的學會33個,新式學堂17所,出版報刊19種。
到2023年,學會、學堂和報館達300多個。2023年11月,德國強佔膠州灣,法國強租廣州灣,英國強租借後來被稱為新界的地區和威海衛,全國人心激憤,維新運動從理論宣傳轉到政治實踐。12月,康有為第五次上書,陳述列強瓜分中國,形勢迫在眉睫。
2023年1月29日,康有為上《應詔統籌全域性折》,4月,康有為、 梁啟超在北京發起成立保國會,為變法維新作了直接準備 在維新人士和帝黨**的積極推動下,2023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佈「明定國是詔」詔書,宣佈變法。新政從此日開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為止,歷時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過程:6月11日,光緒帝釋出《明定國是詔》,變法從此正式開始,直到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共103天,史 稱百日維新。6月16日,光緒帝召見康有為,商討變法具體步驟和措施。
光緒帝根據康有為等人的建議,在百日維新期間頒佈了幾十道新政詔令。其中經濟方面主要有:設立農工商總局,開墾荒地;提倡私人辦實業,獎勵發明創造;設立鐵路、礦務總局;鼓勵商辦鐵路、礦業;裁撤驛站,設立郵政局;改革財政,創辦國家銀行,編制國家預決算。
軍事方面主要有:嚴查保甲,實行團練;裁減綠營,淘汰冗兵,採用新法編練陸海軍。文教方面主要有:
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改試策論;改書院和淫祠為學堂;鼓勵地方和私人辦學,創設京師大學堂,各級學堂一律兼習中學和西學;准許民間創立報館、學會;設立譯書局,翻譯外國新書;派人出國留學、遊歷。政治方面主要有:廣開言路,准許各級**及民眾上書言事,嚴禁官吏阻格;刪改則例,撤消重疊閒散機構,裁汰冗員;取消旗人的寄生特權,準其自謀生計。
意義:1,維新派積極倡導西方社會政治學說,宣揚進化論和資產階級民權思想,有力地衝擊了封建主義的舊思想,舊文化。
2,戊戌政變之後,懷疑舊學,歡迎新學,要求民主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依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礎。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高中歷史書上很全面的
戊戌變法的背景,性質,目的,時間,意義,影響,內容?
7樓:阿沾
一、背景
1、民族危機的加深。19世紀末,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英、美、法、德、俄、奧、意、日等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因此加緊對落後國家和地區進行侵略,西方列強趁機掀起侵略中國的狂潮,偌大的中國被分割成了一塊塊列強的「勢力範圍」,整個國家已呈豆剖瓜分之勢。
2、中國邊疆地區出現了新危機,《馬關條約》的簽訂,中國再次遭受割地、賠款,以及大量主權進—步喪失的厄運。甲午戰爭的慘敗更加速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序。亡國滅種的危急形勢迫使一些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尋找新的救國救民道路。
二、性質
戊戌變法的性質其實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最為官方的解釋,歷史學家認為戊戌變法的性質其實是具有爭議性的有一部分人認為戊戌變法的性質是一場社會革命,是一場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只不過革命的結果是失敗的而已。
三、目的
學習西方文化、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使國家富強。
四、時間
2023年6月11日開始實施,2023年9月21日結束。
五、意義
1、動搖了清朝政治乃至中國政治的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封建官僚制度。
2、確立西方學說,西方價值觀和西方標準的地位。
3、使新型知識分子出現,有利於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權。
4、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六、影響
1、變法理論更加深入人心。人們普遍認為,不變沒有出路,變是古今通理,中國還應該大變、全變。
2、民主思想進一步傳播。維新派只敢講「民權」,承認人民有參與管理政治的權利,但是不敢講「民主」,不肯承認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戊戌維新之後,民主思潮就充分發展起來了。
3、激起了新一輪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熱潮。戊戌維新失敗後,更多的年輕人出國留學,更多的西方學說被譯介到中國,中國的思想界更為活躍。
七、內容:
著書立說;設立學會學堂;辦報,進行論戰;頒佈一系列法令,主要有:改革**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才。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放新式學堂,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軍隊。
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過於弱小,即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頑固派掌握實權,實力強大。
戊戌變法不僅是一場政治變革,也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和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在維新運動期間,維新派著力傳播西方資產階級社會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宣傳天賦人權、自由平等觀念,批判封建君權,猛烈衝擊了陳舊腐朽的酒文化。
康有為、梁啟超、眼福、譚嗣同的爭論吸引了大批知識分子,《天演論》傳達的進化論思想在學術界起了振聾發聵的作用。維新運動在反對舊學、提倡新學,批判中學、提倡西學的同時,新的思想內容,新的形勢風格,在許多思想文化領域都開創了新的局面。
「詩界革命」、「文體革命」、「**界革命」、「戲劇改良」等相機而起,形成了廣泛的文藝革新運動。戊戌維新運動具有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重要意義,依次為起點,資產階級文化大破了封建文化獨佔文化陣地的局面,並逐漸發展為文化主流。
戊戌變法背景,內容,作用分別是,戊戌變法的背景,性質,目的,時間,意義,影響,內容
背景是甲午海戰失敗後,一些維新派主張,通過變法圖強。內容包括伸民權 開設議院,推行君主立憲制。作用,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思想解放運動,起到思想啟蒙的作用,促進了人們的覺醒。戊戌變法的背景,性質,目的,時間,意義,影響,內容?戊戌變法的背景 經過及意義?戊戌變法是在中國歷史上一次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在當時...
戊戌變法背景。經過(人物)。結果。評價
背景 清王朝內憂外患,腐朽,百姓困苦。一些進步的資產階級代表為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救亡圖存,掀起了維新運動。經過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佈 明定國是詔 詔書,宣佈變法。新政從此日開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為止,歷時103天,史稱 百日維新 在此期間,光緒皇帝根據康有為等人的建議,頒...
戊戌變法的經過,戊戌變法時間是什麼時候 戊戌變法的經過如何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佈 明定國是詔 詔書,宣佈變法。新政從此日開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為止,歷時103天,史稱 百日維新 在此期間,光緒皇帝根據康有為等人的建議,頒佈了一系列變法詔書和諭令。主要內容有 1 經濟上,設立農工商局 路礦總局,提倡開辦實業 修築鐵路,開採礦藏 組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