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五味就是藥物的辛、甘、酸、苦、鹹五味。此外還有淡味,所以實際上有六味回;也有人認為淡附於甘答,故不稱六味,仍稱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藥物,其作用有共同之處。味辛者能散能行,適用於表證和氣滯血淤症;味苦者能瀉能燥,適用於熱證和溼證;酸能收斂,適用於盜汗、遺精、久瀉等症;鹹能軟堅,適用於大便燥結、痰塊、瘰癧等症;甘能補能緩,適用於虛弱病或緩和拘急疼痛;淡能滲能洩,適用於水溼症。
有些藥物其味有兩種以上,例如肉桂辛甘、玄蔘苦鹹。一般說來,有兼味的藥,其作用也較複雜。
每種藥物都有氣和味,兩者必須綜合運用。同樣是寒性藥,若味不同,其作用也就不同,如黃連苦寒,可以清熱燥溼;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風熱。同是甘味藥,但氣不同,作用也不一樣,如黃芪甘溫可以補氣、蘆根甘寒可以清熱除煩。
中藥五味有什麼意義
2樓:衛義典青
藥物中的辛、甘、酸、苦、鹹五種不同之滋味,不同的藥味,具有不同的**作用。此外,尚有淡、澀二味,習慣上淡附於甘,酸與澀功效相似,不另立淡澀,仍以五味為主。
1、辛味口嘗有麻辣或清涼感,有的具香氣,能發散解表、行氣活血、溫腎壯陽,適用於外感表症、氣滯血瘀症、風寒痺症、腎陽虛虧症等。如荊芥、紫蘇、陳皮、木香、當歸、鬱金、韭菜子、蛇床子、菟絲於等。
2、甘味口嘗味甜,能調和脾胃、補益氣血、緩急止痛,適用於機體虛弱,功能不足之症,和某些拘急攣痛,並能調和藥性,如甘草、黨蔘、熟地、飴糖、黃精、枸杞子等。淡味能滲溼利水,**水腫、洩瀉、淋濁、癃閉、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豬苓、澤瀉。
3、酸(澀)味具收斂、固澀作用,適用於自汗、盜汗、久瀉脫肛、尿頻失禁、遺精帶下、崩漏下血等症。如龍骨、牡蠣、山茱萸、赤石指、禹餘糧、罌粟殼、桑蝶蛸、覆盆子、芡實、蓮子、金櫻子、陳棕炭、仙鶴取等。
4、苦味能清熱解毒、燥溼、瀉火、降氣、通便,適用於熱症,溼熱症、癰腫瘡瘍、喘咳、嘔惡等症,如山梔、大黃、黃連、苦蔘、杏仁、厚朴等。
5、鹹味能軟堅散結、瀉下通便、平肝潛陽,適用於大便祕結、瘰癧痰核、癭瘤、肝陽頭痛眩暈,如海藻、昆布、芒硝、肉蓯蓉、羚羊角、石決明等。氣(性)、味是藥物效能的兩個方面,兩者密切聯絡,共存於一體之中,決定著藥物不同的功能和主治,因此,必須把氣和味兩者結合起來分析,才能做到對藥物的全面認識和正確使用。如同性藥物有五味之差,同味藥物各有四氣之不同,同一溫性藥物有辛溫(蘇葉、生薑),酸溫(五味子、山萸肉)、甘溫(黨蔘、白朮)、苦溫(蒼朮、厚朴)、鹹溫(蛤蚧、肉蓯蓉);同一辛味藥物有辛寒(浮萍)、辛涼(薄荷)、辛溫(荊芥)、辛熱(附子)、辛平(佩蘭)。
性味組合相同的同類藥物,其主要作用大致相近,如蘇葉、荊芥、蔥白均辛溫,都有發汗解毒的作用。性味不同的藥物,功效有別;性同味異、味同性異功效上有相同和相異之點,如同為寒性之藥,它們共同之處為清熱,由於味異而不同之點更多,梔於苦寒清熱瀉火、涼血解毒,蘆根甘寒清熱生津,浮萍辛寒疏散風熱、利水退腫;地龍鹹寒清熱定涼,通痺平喘,五倍子酸寒收斂降火。又如同為甘味之藥,共同之處均有補益作用,然黃芪人蔘甘溫補氣、石斛、天花粉甘寒清熱生津,柏子仁甘平養心安神。
更有一性而兼兩種以上味者,體現了藥物作用的多面性,如桂枝辛甘溫,當歸甘辛溫,按藥物功效之主次,藥物的味亦有一定的序列。
在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如何研究中藥的作用,僅僅依據藥物的四氣五味是遠遠不夠的,各種藥物的作用,都是它含有成分的生理效應,是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的,如辛味藥含揮發油、皁甙,甘味藥含糖類及一些營養物質,酸味藥含有機酸等,苦味藥含生物鹼、黃酮類物質,鹹味藥含有一些無機鹽類物質,所以必須引進現代藥化、藥理等科技知識加以研究、整理、提高。
3樓:印澄邈旗鸞
(一)、辛
1**作用:能散、能行、能發散、行氣、活血作用。
2不良反應:辛味藥多大能耗氣傷陰。
(二)甘
1、**作用:能補助、能緩、能和、有補虛、和中、緩急、調和藥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膩膈礙胃,令人中滿。
(三)酸
**作用: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作用。
不良反應:酸味藥大多能收斂邪氣。
(四)苦
1、**作用:能洩、能燥、能堅、能洩含義有三:一指苦能通洩;二指苦能降洩;三指苦能清洩,能燥指苦燥顯能堅的含義有二:一指苦能堅陰,即瀉火存陰,二指堅厚腸胃。
2、不良作用:能傷津、伐胃。
(五)鹹
**作用: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通腸作用。
不良作用:多食鹹則脈凝冷而變色」能傷脾胃。
五味分別是什麼?
4樓:lee羅亞輝
酸、苦、甘、辛、鹹。
1、辛味口嘗有麻辣或清涼感,有的具香氣,能發散解表、行氣活血、溫腎壯陽,適用於外感表症、氣滯血瘀症、風寒痺症、腎陽虛虧症等。如荊芥、紫蘇、陳皮、木香、當歸、鬱金、韭菜子、蛇床子、菟絲於等。
2、甘味口嘗味甜,能調和脾胃、補益氣血、緩急止痛,適用於機體虛弱,功能不足之症,和某些拘急攣痛,並能調和藥性,如甘草、黨蔘、熟地、飴糖、黃精、枸杞子等。
3、酸(澀)味具收斂、固澀作用,適用於自汗、盜汗、久瀉脫肛、尿頻失禁、遺精帶下、崩漏下血等症。如龍骨、牡蠣、山茱萸、赤石指、禹餘糧、罌粟殼、桑蝶蛸、覆盆子、芡實、蓮子、金櫻子、陳棕炭、仙鶴取等。
4、苦味能清熱解毒、燥溼、瀉火、降氣、通便,適用於熱症,溼熱症、癰腫瘡瘍、喘咳、嘔惡等症,如山梔、大黃、黃連、苦蔘、杏仁、厚朴等。
5、鹹味能軟堅散結、瀉下通便、平肝潛陽,適用於大便祕結、瘰癧痰核、癭瘤、肝陽頭痛眩暈,如海藻、昆布、芒硝、肉蓯蓉、羚羊角、石決明等。
擴充套件資料
五味的出現
五味理論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飲食調養的理論出現了,如四時五味的宜忌,過食五味所產生的不良後果等,是其主要討論的內容。五味作為藥性理論最早見諸於《內經》《本經》中。《內經》對五味的作用、陰陽五行屬性及應用都做了系統的論述。
《本經》不僅明確指出「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還以五味配合四氣,共同標明每種藥物的藥性特徵,開創了先標明藥性,後論述效用的本草編寫先例,從而為五味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經後世歷代醫家的補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論。
人民網-中醫所說的四氣五味是什麼?中藥五味都有哪些功效
5樓:匿名使用者
1.指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 另一說是酸、甘、苦、辛、鹹五種味道。其實甜就是甘,辣就是辛。
2.泛指各種味道或調和眾味而成的美味食品。
3.佛教以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五者比喻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盤五時之教。見《涅盤經》卷十四。
4.現代科學證明,人共有五種味覺,即酸、甜、苦、咸和鮮。
6樓:潮影攝影
辣不是味道,是一種刺激性。酸,甜,苦,鹹,澀。
7樓:匿名使用者
酸甜苦鹹鮮,辣是痛覺,只有舌頭能感覺到的才叫味道,辣是耳朵、鼻子都能感覺到的
8樓:匿名使用者
酸, 甜, 苦, 辣, 鹹(希望採納)
9樓:點菸望明月
人共有五種味覺,即酸、甜、苦、咸和鮮。
10樓:果咪夢
酸、甜、苦、辣和鹹。
11樓:楚今萬絲娜
五味的人生誰都逃不掉,酸、甜、苦、辣、鹹!其實人的一生總會在這樣那樣的困難與迷茫中走過,說不盡的苦澀會夾雜著淚水不禁而落。然而越來越成熟的我們學會了勇敢的面對一切,大膽的去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的未來,雖然旅途中還會有重重的阻礙與坎坷,但是有朋友們風雨同舟,會感覺到生活是充實的,所以快樂的甜蜜也會洋溢每個人的心窩。
太多的過往與未來的困惑還不能一一明瞭,只能用拼搏的精神與堅強的勇氣來面對與挑戰一切,嘗試著人生的幸福與甜美!
四氣五味的含義是什麼,中藥上講的四氣五味,歸經都是什麼意思?
四氣五味,中藥的性質和滋味。中藥藥性理論的基本內容之一。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與味是藥物效能的一個方面。自古以來,各種中藥書籍都在每論述一藥物時首先標明其性味,這對於認識各種藥物的共性和個性,以及臨床用藥都有實際意義。藥性是根據實際療效反覆驗證然後歸納起來的,是從性質上對藥物多種醫療作用的高度概...
戒五味到底是哪五味,戒五味到底是哪五味?
常說的 戒五味 是指酸 苦 甘 辛 鹹。藥物以味不同,作用便不相同。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澀,甘味能補能緩,苦味能瀉能燥,鹹味能軟堅潤下。食入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臟,如酸味入肝 苦味入心 辛味入肺 甘味入脾 鹹味入腎。擴充套件資料 民間有一句話叫 廚中五味鹽為首 可見鹹味是五味中最被人廣泛接受,且...
人蔘,淫羊藿枸杞五味子肉蓯蓉這幾味中藥可以放到一起泡酒
後面幾種藥物一般不和人蔘搭配,服用藥酒要講究身體辯證,什麼體質喝什麼酒,亂喝容易導致虛火,陽亢表現,這個你要清楚。一般肉蓯蓉,五味子,鎖陽,菟絲子,枸杞是搭配一起的,可以滯澀,治 遺精。而人蔘多配鹿茸,不老草,可以溫陽補腎。淫羊藿與巴戟天 肉桂配,可以 陽痿。藥酒不能亂配,才能達到最好的藥效。可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