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哲學,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關係

2021-03-04 04:44:20 字數 4483 閱讀 8213

1樓:載飛翮羿茜

兩者之間的關係,從世界文明程序來看,曾今都是彼此對立的,挑釁內的,勢不兩立的。但是,從容近現代的觀點來看,兩者之間的結合是最好的,用哲學的眼光去對待科學,會讓科學更有趣味;用科學的角度去揣摩哲學,會讓哲學更生動。其實自然科學就相當於是你說的科學了,裡面的一個分支;人文科學就包括文學,哲學等等。

科學與自然科學是具體的事實,物質載體為主,哲學與人文科學重視人的內心感受,體檢,抽象思維等。兩者的關係結合是最好的。

科學與哲學,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關係

2樓:匿名使用者

1. 中國現代化程序與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的臨近,不僅引發了人文精神討論,而且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也已遍喻社會。「人文學科」與「人文科學」諸詞終於在20世紀末進入漢語。

但這些名稱概念(從「人文精神」、「人文素質」到「人文科學」)學理內涵該怎樣理解呢?它們在根本上歸屬人文科學原理。這也就是本書的內容。

就其主要方面而言,人文主義(humani**)歸屬於思想史範疇,同一大類的還有人道主義、人本主義、人文精神等,它們表現為社會思潮和思想主張立場;人文學科(the humanities)歸屬教育學教學科目分類,人文素質概念即定位於人文學科教育原理;人文科學(the human sciences)則是從哲學高度對包括人文主義與人文學科在內的人文活動原理的系統研究理論。

上述三類研究不能彼此取代,例如,人文科學不能取代人文學科的功能。相反,三者總是相互關聯的:人文科學總要依託人文學科教育形態,並且必不可免地具有人文主義的價值立場。

2. 就總體而言,人文主義、人文學科與人文科學論域的形成與突出,是現代化程序中具有現代性(modernity)的現象。儘管人文主義與人文學科在東西方都有其古典形態,但是,脫離現代化背景、非歷史地將古代人文傳統形而上學化,只會模糊與遮蔽人文思想的現代性特質(詳見本書第一章第四節)。

人文思想是對現代化的迴應。人文主義對現代科技商業主流的抗衡,在學術與教育思想中反映為人文學科與人文科學自覺地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相區分的方向。這一區分至今仍在繼續中。

作為學科學術分類,「人文學科」與「人文科學」詞語迄至20世紀80年代才確定地進入以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為核心的漢語文化圈,落後於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現代學科分類進入中國近一個世紀。

反思省察現代化及其滲透到日常生活的科技思維模式與價值取向,進而從更加遠大完整的人文視野協調與規範現代化,需要擁有區別於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人文科學系統理論根據。無論中外,使全社會了解人文科學觀念,尚有待相當長時期的努力。國際學術界迄今也未有統

一、成熟的人文科學理論。進入人文科學理論學習伊始,即有必要意識到這一領域的前沿性與探索性。這一特性同時表現了人文科學方興未艾的生命力。

在專業技能與知識結構加速更新的「知識經濟」時代,對原理性知識核心結構的舉一反三「遷移」(transfer)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而更為根本的不是既有的知識,而是不斷創新知識的人文主體性智慧、意志、情感素質。人文素質又不僅是知識,而且是包括知識應用在內的全部人類行為的價值判斷根基。從而,人文科學勢必在21世紀佔據空前重要的地位。

3. 但人文科學的現代性不能僅僅歸結為與現代化科技主義的抗衡。與將人文性同科技生產活動對峙而囿限於傳統文化與日常生活的浪漫人文主義有別,馬克思將人文性視為以勞動為基礎的物件化活動,因而現代科學技術恰是人文科學最重要的物件。

人文科學批判唯科學主義所造成的人與社會發展的片面化乃至從人倫到自然生態的危機,同時揭示科技活動所深層依賴的人文價值動機系統與科學精神的人文性質,以及人文素質又如何憑藉科學技術活動辯證與歷史地發展生成。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是在現代化歷史條件下分櫱出來的對立統一矛盾體,二者在當代科技與人文形勢下已經趨於相互滲透與依賴。馬克思因而預言:

「自然科學往後將包括關於人的科學,正像關於人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一樣:這將是一門科學。」〖zw(〗《2023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第128頁。〖zw)〗在與科學技術對立統一關係中把握人文科學,是進入這一領域學習與研究的中心線索。

4. 作為人文主義與人文學科的原理,人文科學概論從歷史(現代化—現代性)與邏輯相結合的角度論述人文主義、人文學科與人文科學自身的歷史起源及形態演變、物件與方法、範疇與邏輯、功能與現代意義等。

人文教育是從幼教、初等、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貫穿人一生的活動。人文教育的主幹或基礎是實踐**知情意性的教化活動,它集中於未成年階段。作為人文教育觀念形態或理論形態的人文科學,則隨著**理性地位的提高而增強影響。

在人文科學意義空前重大的21世紀,已有必要不僅從深化與融會貫通師範院校、文科院系專業角度,而且有必要立足於未來社會均衡健全發展高度在全部高等教育中普遍開展人文科學教學,即對未來社會的中堅骨幹階層施行原理觀念水平的人文思想教育。對於文理各科研究生來說,人文科學原理則是知識發生學深度的文理學科邊緣融會貫通訓練,它具有創造學的意義。在更普遍的意義上說,本書所提供的人文科學原理以及相關的學科知識,應當是21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知識結構中必要的組成部分。

5. 人文科學賦予人文主義與人文學科紛繁的歷史經驗形態以原理統一性,使之在更為深刻與普遍的系統關聯中獲得準確定位。例如,當代中國思想史研究中一種發生廣泛影響的觀點是,將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馬克思人文主義主要歸結於反封建的啟蒙主義,從而斷言人文主義思潮缺少反省現代化的能力。

論者未能區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人文主義與19世紀人文主義不同的現代性,也未能省察到中國當代思想解放運動中歐洲不同階段的兩種人文主義同時並存的複雜性,從而未能認識人文主義特別是馬克思人文主義超越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現代性批判的歷史地位。

又例如,目前僅有的幾種人文科學概論著作幾乎均有以人文學科特定科目取代人文科學原理的問題。由於缺乏明確與統一的人文科學原理,這類著作或者甚至未能區分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而以所謂「大文科」理解人文學科,將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與傳統文史哲類的歷史學、文學、哲學、藝術學、美學、教育學、倫理學等混糅為不倫不類(似乎近於百科全書)的編纂讀物,卻統稱「人文科學」;或者雖然將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區分開來,卻仍然立足於傳統文科觀念而將人文學科固定化。這種編撰角度不瞭解人文學科的學科種類範圍的變遷流動性與不確定性:

古典人文學科甚至包括現**科的算術、幾何學、天文學,而人文學科傳統科目的文法或語言學,在當代日漸定量化為電子計算機的分析物件後,也與物理學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了。反之,如果為發展自己思維能力而修習高等數學,在這種特定態

度下,高等數學就是典型的人文學科。在這種判斷背後實質擁有堅實的人文科學原理標準。離開人文科學原理而僅憑文科外在類聚的編纂,不僅無法構成一部統一的原理性的著作,而且由於這些學科早已在中小學階段被一一講授過,它們根本沒有理由如此簡陋地以提要方式重新教學。

6.強調人文科學對於人文學科的原理統一性,並不意味著人文科學原理可以取代人文學科諸多學科教學。人文學科承擔著從各個學科角度培育人文素質的教化實踐功能,這種實踐教化性質所以不能被觀念理論形態的人文科學原理取代,一是由於人文學科教化的實踐性(包含知意情的感性)必須體現於各門人文學科踐履過程性中;二是與此種踐履過程性緊密關聯的人文學科的具體性與個案性對概念思維的限定。

從而,人文教育必須滲透於義務教育階段為主幹的普通教育全過程中;高等教育的人文科學原理教學只構成為人文教育這一總體工程的觀念理論部分。

更為深刻的限定在於,人文學科的踐履性與具體性、個別性在根本上無法被某種抽象的概念理論體系所概括。在這個意義上,現代語言分析哲學批判抽象概念僭妄概括個別事物的本質主義迷誤,對於人文科學原理的功能範圍與限度具有警戒意義。這意味著人文科學概念原理即使盡量避免或弱化自然—社會科學式概念邏輯的僵硬框架,也仍然與生命運動體的人文素質「事實本身」(胡塞爾現象**動的口號:

「回到事實本身」!)無法最終吻合而保持著不可消弭的區別。從而,人文科學原理如果不願僵化為抽象概念符號體系,就必須在創造人文科學自身特有的範疇、邏輯、方法的同時,與人文學科保持不即不離的張力關係:

如果人文科學不保持對人文學科的原理區別,它就將消解自身的理論形態而不復存在;如果人文科學不保持與人文學科的親合,它就將喪失人文科學邏輯概念體系內在的生命靈動而與自然—社會科學無法區分。〖zw(〗參閱尤西林:《人文學科及其現代意義》第四章第七節「回到事實本身」,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zw)〗這後一點意味著對即將進入人文科學領域者的一個建議性要求:不僅要準備大腦抽象昇華的思辨,而且要敞開一顆內省敏感且蘊含著嚮往美好人性理想激情的心。

3樓:匿名使用者

科學研究原因和結果多是自然方面有成就,哲學是研究問題、概念本質和假設的。哲學是基礎,先假定一些東西是正確的,存在的,然後進行科學研究這些存在的東西的互相作用規律,當研究不下去或者現象前後矛盾不一致時,就需要回到哲學上重新認識這些假設和認為正確的東西是否正確。

自然科學研究物質世界的科學,人文科學是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社會的現象。自然科學的方法是研究人文科學方法基礎,但人文科學基本上不是科學,是學科,因為沒辦法排除人的自由意識的影響,從而使原因和結果之間存在不確定性。

4樓:

兩者之間的關係,從世界文明程序來看,曾今都是彼此對立的,挑釁的,勢不兩立的。但是,從近現代的觀點來看,兩者之間的結合是最好的,用哲學的眼光去對待科學,會讓科學更有趣味;用科學的角度去揣摩哲學,會讓哲學更生動。其實自然科學就相當於是你說的科學了,裡面的一個分支;人文科學就包括文學,哲學等等。

科學與自然科學是具體的事實,物質載體為主,哲學與人文科學重視人的內心感受,體檢,抽象思維等。兩者的關係結合是最好的。

何去何從?哲學還是自然科學

對於未知的探索,從這各方面來說,哲學和自然科學有著共同點。不同的是,哲學是從巨集觀上的廣義來表現,更多的是發現和總結自然事物和人類活動中所蘊涵的哲學規律。而自然科學則是對客觀規律的印證。比如,哲學上認為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而達爾文的 進化論 則正好從進化的觀點上論證了這一理論。具體選什麼看自己的興...

數學算自然科學嗎,數學是不是自然科學???

中科院路甬祥院長在2003年的一個關於科技創新和國家戰略的演講中說 數學不是自然科學,是思維科學。這種觀點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觀點,也是數學未來的必然走向 數學是什麼 數學同人類對客體世界的認識一道揭示客觀真理。數學的根本特徵是系統化和精確性。任何科學理論如果不應用數學,它就是粗糙的,因此,不懂數學的人...

超自然科學是誰提出的,什麼叫做超自然科學?

沒有具體名字說明有誰明確提出過,其實吵現實的最初版本就是人力對鬼神的篤信。下面以一個生物家的口吻介紹超自然現象 作為一個生物學家,我被科學的模糊邊緣強烈地吸引著,為正處於流行的表面理解下的離奇幽靈而神昏 顛倒。我試圖重新定義這個邊緣,使自然和那些看來是超自然的東西重新和諧起來。同時幫助創造出一種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