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如何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2021-03-04 05:23:24 字數 6048 閱讀 4301

1樓:匿名使用者

跟佛家說的「相由心生」比較類似,是說人對客觀世界的觀察結果都要經過「心」的理解和選擇才會進入人的意識,傷心的人看什麼都傷心,心有慼慼的人看誰都覺得別人在懷疑他,等等。

如何理解王陽明的「心外無物」

2樓:匿名使用者

心外無物的觀點,是對心即理的進一步發揮,也是對心即理的進一步論證版。通過此論證,可以得出「心外權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的結論,為心學接下來所提出的道德學說作準備。

程朱的性,負載的是理,那麼陸王的心,負載的是什麼?是良知。

心學家以良知作為人性本善的證明,以良知的矇蔽或汙染作為後天之惡的**,以發明本心或致良知作為復心的具體方式。

象山認為,人的本心(即良知)是至善的,後天的不善來自於兩個方面:其一是物慾對於本心的汙染,這種說法和道學一系的觀點一樣。其二是本心的「放失」,人心只向名利上求索,故而失掉了人之本心。

名利實際上也可以說是一種物慾。

如何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3樓:熱心網友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4樓:

王陽明集知行學說之大成,作為其哲學核心的「知行合一」主要有三層涵義:

1、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體兩面。王陽明認為「知」和「行」的實現過程互為表裡,能夠深入實相的「知」就是「行」,這樣的「知」方不虛妄;能夠明覺精察的「行」就是「知」,這樣的「行」才不盲目。所以知行必須兼顧,不可偏廢。

2、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實踐。王陽明指出:「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意思是說,真正的「知」必須付諸實行,沒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致良知」就是將良知貫徹到日常生活的各種實踐之中,實現知行合一。因此,他常強調在事上磨練、在實學中求知。

3、再次,以知促行,為善去惡,強調自律自覺。王陽明認為「一念發動處便是行」,後人常以此誤解他「銷行歸知」。其實,王陽明並沒有混淆「知」「行」,他視起心動念就是「行」,所以應該對善惡有高度自覺,這是慎獨、自律的極致,對道德修養極有意義。

他提倡「知行合一」是希望在道德規範上防微杜漸,因為道德上的知行問題是和認識上的知行問題分不開的。

擴充套件資料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

在「知」與「行」的關係問題上,儒家有較為深入的**。有知先行後、知易行難、知先行重、知行並進、知行合一等多種說法。

其最早出自宋元之際儒學家金履祥所著《論語集註考證》:「聖賢先覺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後覺所以效之。」這是說,先知先覺的聖賢,知而能行,思想與行為一致,是後知後覺之人效法的榜樣。

「知行合一」論後由王陽明發揚光大,發展成較完備的哲學體系。

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重點是放在「行」上的。對此,作為陽明後學的黃宗羲心領神會。黃氏在其《明儒學案·姚江學案序》中指出,陽明先生「以聖人教人只是一個行。

如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篤行之者,行此數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於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窮理,只在知上討個分曉之非。」

這是深得陽明良知心學精髓的精闢之論,也是對王陽明「知行合一重在行」思想的最好註腳。

能夠從認識與實踐關係的視角說明知行合一的,孫中山先生應該是較早的代表人物。他側重強調了知難行易。

5樓:youth小杰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在王守仁的「心學」體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個比較重要的命題。「心即理」是王守仁哲學的邏輯起點,也可以說是他的宇宙觀。他認為「心」便是天理,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又是萬事萬物變化的歸宿。

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論,肯定人的能動作用,認為知和行是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踐,如果不去實行,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知道。

在方**方面,王守仁認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錯誤的,應該是「致良知」。人們應當用自我的「心之本體」,即「良知」,來主宰和支配一切行為,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相信自我的力量和潛在的能力,否定用現成的規範和教條來束縛身心,主張人們將道德準則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以良知代替私慾,破除「心中賊」。

只有去掉內心世界的惡欲和私慾,才能拯救個人,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

6樓:太叔禎辰

在人生最迷茫困頓的時候,有幸接觸到陽明心學,看的是津津有味,經常是讀到深夜困的不行才去睡覺,陽明心學確實對人生有很現實的指導意義,它不是泛泛而談,真正能理解透徹陽明心學中的精髓,人生一定會大有不同。

陽明心學「致良知」教你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真我」,內心恬靜而強大。「知行合一」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這也是解決時間一切難題的強大**。

今天我們談到的是「知行合一」,究竟該如何理解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並把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是我們要深入**的。不瞭解陽明心學的朋友們可能會簡單的理解「知行合一」就是不要光說不做,一定要說到做到,這就是知行合一。

但是在陽明先生的心學思想裡卻不是這麼闡述的,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在他看來良知是與生俱來的,能知是非善惡的一個東西,它無所不能,良知能夠輕而易舉的給你答案,你只需要按照良知的答案去行就可以了,這就是王陽明心學中的「知行合一」。

那究竟「知行合一」該如何運用到實際當中解決問題呢?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發明了「槓桿原理」,於是便有了那句著名的「給我一個支點和足夠長的槓桿,我就能撬動地球。

」那個支點如果用陽明先生的話來說就是良知,而那根足夠長的槓桿就是「行」,不必給我這個支點,因為這個支點(良知)與生俱來,只需要一根足夠長的槓桿即可,用力壓下去就可以撬動天地萬物,人情事故。在王陽明看來,良知無所不知沒無所不能,面對父母時,我們將支點放到孝順的位置;面對君王,我們將良知放到忠誠的位置;面對同事朋友,我們將良知放到真誠的位置;面對敵人,我們將支點放到利害的位置。確認好支點位置後,剩下的事情,就是用力壓下槓桿,便可事半功倍。

所以當良知光明時,就能撬動世界,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就能快速找到處理它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如果良知不明,支點位置不準確,你就無法撬動你想要撬動的事情,就是亂行,費力沒結果,知行就不能合一。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踐行「知行合一」。用內心的「良知」去指導行動,用行動的結果光復良知。

7樓:西河遊俠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經常被誤解為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然而,如果仔細讀過《傳習錄》,就會發現,它們兩者並不是一回事。

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就是將知與行合作一處,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這裡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惡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與其他動物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人可以意識到並判斷自己的行為,能夠辨別善惡,並做出合理的選擇,而不是單純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驅使。

只是良知有時被私慾所隔斷(宋明理學並非禁慾主義,所說的「人慾」「私慾」往往指的是不正當的慾望,正當慾望也被看作「天理」,例如飲食是天理,暴飲暴食、鋪張浪費、**吃喝就是「私慾」),或為利所誘,或為威所屈,或畏難而退,對善惡也變得麻木,如同一面銅鏡上生鏽蒙塵,不能照物。當良知不為私慾所蔽而顯現的時候,在王陽明看來,這便是行了。例如,當你看到一個遇到困難的人,產生去幫助他的念頭,這便已經是行了;如果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你又沒有去幫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

一善念產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陽明看來,一惡念產生,便也是行了;而絕其惡念,同樣是行。很多道理人們自認為從小就知道,可是這些道理並沒有體現在他們的行為當中,在王陽明看來,這並不是真知。就像將百科全書儲存在電腦裡,電腦並不因此而「博學」一樣。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要使良知時刻關照著人的行為和心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使人不會失其本心,不會讓意志為外物所動搖,淪為外物的奴隸。

8樓:木艮木艮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浙江餘姚人,因被貶貴州時曾居住於陽明洞,又創辦過陽明書院,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生於明成化八年,卒於明嘉靖七年,享年58歲。他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在繼承思孟學派的「盡心」、「良知」和陸九淵的「心即理」等學說的基礎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種超感性的先驗範疇的「理」為本體學說,創立了王學,或稱陽明心學。

王陽明一生中寫過許多文章,被收入《古文觀止》作範文的有三篇,其中有兩篇是在貴州所作。一篇是千古不磨的《瘞旅文》,激情所致,一氣呵成,哀吏目客死他鄉的悲涼,嘆自己落魄龍場之不幸,抒發憂鬱憤懣之情懷,如哭如訴,句句是淚,字字是血,讀後莫不黯然垂淚。另一篇是《象祠記》,這是受貴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貴榮之託而寫的,闡述了「天下無不可化之人」的哲理,從而萌發出「致良知」的思想。

從王陽明的任途生涯來說,這位明中期的大儒,應該說是一個忠誠的封建王朝的****。從28歲中進士之後,他一路當官,從知縣、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御史,最後當到南京兵部尚書。但後來,沒有人把他的名字和他的職位放在一起,而是牢牢地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個專有名詞----「心學」,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了。

心學,實際上也很好解釋,就是那種把「心」作為天下第一的世界觀。「天地之所以位,由此心也;萬物之所以育,由此心也。」「天下之物孰為大?曰:心為大。」

這種把主觀世界放在第一性的認識論,早在南宋時期就在浙江發展,至明中葉的王陽明時代,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於孟子的性善說,與南宋陸九淵的心理說更有密切的聯絡,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王陽明把它加以總結和完善,形成自己的心學體系。所以說,王陽明是明朝中葉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

他身後一百多年,其學說一直就統治著思想界,他與他的**創立的這個學派,被人們稱為「姚江學派」。他的主要思想是:

1.提出「心無外物」命題

王陽明繼承和發揮了南宋陸九淵「宇宙便是吾心」、「心即是理也」的學說,主張「心無外物」。他的所謂「心」,實際上是指人的精神活動,但把「心」的主宰作用絕對化了。王陽明把「吾心」作為宇宙萬物的**,認為「心」是萬物的「主宰」。

另外,與心外無物相聯絡的,他又提出「心外無理」,認為事物的「理」,不存在與於客觀事物之中,而是存在於人心之中。在王陽明的「心外無理」命題中,他顛倒了存在和意識、物質和精神關係,把人的感覺、意識絕對化、片面化,陷入了主觀唯心主義。

2.提出「致良知」的主張

在王陽明看來,心是無所不包的。物、事、理、義、善、學等都不在「吾心」之外,亦即是「心即理」。但他又認為,「良知」是心之本體,是人人生而俱來的,先驗的,普遍的「知」。

這種「知」是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的本然,是「致良知」為聖的內在可能性。同時,他又強調「良知」是外在的社會倫理道德與內在的個體心理欲求的統一,是與天地萬物同體的。正是這個充塞天地的「良知」,才使「我」與萬物無間隔地一氣流通,互不內外遠近地融為一體。

也正是這種天地間活潑潑的「個個心中有仲尼」的「良知」,才感召人們去追求那種具有「鳳凰翔於千仞」,「淳德凝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於天地之間,視聽八遠之外的『狂者』或聖人境界」。這就極大地強調了主體意識的能動性,高揚了人格精神的偉大,成了「致良知」的主體後天努力的內在要求。在這裡,王陽明突破了朱熹那種「天理」的絕對性,從而肯定了人慾的合理性。

3.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他認為行是知的條件,是到達取得知識的途徑。在這一過程中,王陽明強調認識主體生命意志和情感投入。

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人們對社會、人生的認識也就有一個「再體到深處,日見不同」而覺「有滋味」的不斷深化過程。因此,「人若復得『良知』」,「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替與天地萬物同體並一氣漳通的超然自樂的人生境界。在這種境界中,主體人格精神獲得了高揚,個體的生命存在價值得到了肯定,人的心靈被提升為與天地同體無古無今的永恆,而這正是生命的體驗過程。

從對王學的內在結構來看,王陽明的心學是一種體驗哲學。作為其心學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的美學,也具有鮮明的體驗性質,可以說是體驗美學。所謂體驗美學就是審美主體通過生命體驗那種具有時間上的永恆性,空間上的整體性,方式上的直接性和本質上的超越性的審美意象或審美境界。

王陽明的體驗美學就是通過審美體驗去把握那種具有永恆性、整體性,直接性和超越性的「至樂」或聖人境界。

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的「心」,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心不動的概念

心即理。在陽明子這裡,心就是天理。當然這個是說真心,也就是良知。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的 心 用陽明先生的一句話來回答一下 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若是那一團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團血肉還在,緣何不能視聽言動?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這個便是性,便是天理。人的行為是受思維控制的,王陽明從朱...

王陽明心學所說「心外無物」可是心之外真的沒有客觀事物的存在?他說不起這個心就沒有這個物,可是我內心

你認為有這個客觀存在是因為你有我這個執念。一切皆心造,是因為有心而知有物,無心則何來分別!證悟空性就能很好的明白為什麼說一切唯心造了。世上一切的事物都回不到過去,也提前到不了未來,當下也馬上成為成為過去。但是人的思想中是認為世界是實有的一切是真實的。其實這個都是大腦中的記憶和自我的欺騙。一切都是心裡...

怎樣理解儒林外史的藝術結構,如何理解《儒林外史》的社會意義及其的藝術特色

一 對比的諷刺藝術 對比是這部 的為了突出諷刺效果常用到的手法。如胡屠戶對范進中舉前後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的對比。中舉前稱他為 現世寶 癩 中舉後稱他為 賢婿老爺 天上的文曲星 對他外貌的描述也不同,中舉前說他 尖嘴猴腮,不三不四 中舉後誇他 才學高,品貌好 兩次的賀禮也不同,中舉前是 一副大腸和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