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的「心」,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心不動的概念

2021-05-06 00:29:00 字數 3386 閱讀 1947

1樓:

心即理。在陽明子這裡,心就是天理。當然這個是說真心,也就是良知。

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的「心」

2樓:匿名使用者

用陽明先生的一句話來回答一下:「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若是那一團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團血肉還在,緣何不能視聽言動?

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這個便是性,便是天理。」人的行為是受思維控制的,王陽明從朱熹關注外物的天理到關注內心的良知。只要我們的良知光明,那麼所做之事也就完全符合天理。

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心不動的概念

3樓:墨道研行

你是在問心bai學還是心不動du

?心學這個問題太大,雖zhi然也能講,但三言兩語dao是不專能說清楚的,只能有個大概。心不屬動就很好解釋:

心即理,這個心這個理天生就在人心裡,是不假外求的,所以人要致知就不能外求於物,而要內求於心。要體照自己的良知,要遵循良知的判斷來行事,讓自己時時刻刻遵循良知的判斷形勢,把良知的本體整個擴張開來(致良知)。這樣就是得到了整個的理,就是真知了,就是聖人境界。

因此,首先要立志,要相信自己具備良知本體並且真的相信自己的良知是真善的。不能被外物所牽累,不能讓物慾遮蔽了這良知。這就是心不動

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心不動的概念

4樓:匿名使用者

心不動並非是禪的那種如槁木般,是心正,所做之事符合天理。「心之本體,原是不動的。只為所行有不合義,便動了。

」不合義就是不正,外界的環境是不斷變化的,我們要不因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讓心肆意賓士。王陽明解答一個學生的問題說道,「如問一詞訟,不可因其應對無狀, 起個怒心;不可因他言語圓轉,生個喜心;不可惡其囑託,加意治之;不可 因其請求,屈意從之;不可因自己事務煩冗,隨意苟且斷之;不可因旁人譖 毀羅織,隨人意思處之。」心符合天理,動即不動,就像圓規畫的時候有個圓心。

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

5樓:ok半個溫暖

無善bai

無惡者心之體,有善有惡者心du之用,知善知惡者zhi良知,為善去惡dao者格物。如此專四句?無善無惡者心之屬體,乃是指客**待事物是心的本體,正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看待事物,這是基本。有善有惡者心之用(有說意之動),我認為有善有惡即是心存善惡,心存喜好,如此「辨善惡」,便是心之用,意之動。知善知惡者良知,這個不就是指辨清了善惡,便擁有良知嗎?

辨清了善惡,便是知——道。為善去惡者格物,便是在以上基礎上,知善去惡的情況下,便可格物而致知。只有有知道正確的善惡觀,才能客觀的格物。

以上僅是個人理解。

怎麼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6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先就要說一下理學和心學的區別了。在王陽明之前讀書人信奉的是程朱理學,王陽明在研究之後覺得朱熹是錯誤的,在龍場悟道之後開創自己的心學。理學是從外物獲得理,認為世間萬物皆存至理。

而心學則是告訴人們理在心中,我們所做的就是致良知。心學的這一個內外的轉換也把成聖簡單化了,並提出人人皆可成聖。人只是博聞廣記是無法成聖的,真正的聖人是抹去物慾的遮蓋,讓心中的良知光復。

心學認為即使是壞人心中仍有良知,如果可以致良知一樣可以成聖。可能你覺得就這麼簡單,只要遵照良知辦事就可以了?確實是這樣,但做起來卻是很難。

我一直在想,如果每個人都能禮讓,每個商人都能誠實,那麼世界將會多麼美好,但是大家都不這麼做,最後每個人都好累,彼此爾虞我詐。

王陽明的心學到底心是什麼意思

如何理解王陽明所說的

7樓: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經常被誤解為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然而,如果仔細讀過《傳習錄》,就會發現,它們兩者並不是一回事。 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就是將知與行合作一處,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

這裡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惡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與其他動物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人可以意識到並判斷自己的行為,能夠辨別善惡,並做出合理的選擇,而不是單純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驅使。只是良知有時被私慾所隔斷(宋明理學並非禁慾主義,所說的「人慾」「私慾」往往指的是不正當的慾望,正當慾望也被看作「天理」,例如飲食是天理,暴飲暴食、鋪張浪費、**吃喝就是「私慾」),或為利所誘,或為威所屈,或畏難而退,對善惡也變得麻木,如同一面銅鏡上生鏽蒙塵,不能照物。

當良知不為私慾所蔽而顯現的時候,在王陽明看來,這便是行了。例如,當你看到一個遇到困難的人,產生去幫助他的念頭,這便已經是行了;如果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你又沒有去幫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一善念產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陽明看來,一惡念產生,便也是行了;而絕其惡念,同樣是行。

很多道理人們自認為從小就知道,可是這些道理並沒有體現在他們的行為當中,在王陽明看來,這並不是真知。就像將百科全書儲存在電腦裡,電腦並不因此而「博學」一樣。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要使良知時刻關照著人的行為和心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使人不會失其本心,不會讓意志為外物所動搖,淪為外物的奴隸。

如何理解「陸王心學」

8樓:末你要

「陸王心學」認為這個世界的本質和主宰就是人的心理。要想知道心中的這個理,就需要實踐和省察內心,即知行合一,而不是單純的格物致知。省察心理關鍵要有良知,這樣才能認識到世界的正確的本質規律。

由於這種思想是「心明便是天理」,因此思維更加開闊,不易被封建禮教禁錮。

陸王心學認為 「理」只在於人的心中,「心」與「理」相 合而為一,「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在人身修養 的途徑上,陸王心學倡導「明心」,變「格 物致知」為「致知格物」,不是由「格物」 而「致知」,而是由「致知」而「格物」, 是先「發明本心」,致其良知,而後將心中 的良知賦予外物,使得萬事萬物均蒙得本心 之善的色彩,也就達到了人格修養上的完善 狀態,並不需要多去讀書和窮究義理。

9樓:匿名使用者

「陸」指明代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陸九淵,「王」指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王守仁。

1、陸九淵的思想主張:

把「心」作為宇宙萬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張;強調「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認為天地萬物都在心中。

2、王陽明心學出現的背景:

(1)明中期以後,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社會動盪不安,封建**統治陷入危機。

(2)王陽明繼承和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

3、王陽明的思想主張: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無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

(2)在認識論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學說。

明朝中期以後,陸王心學得到廣泛傳播。宋明理學歷經幾百年的發展,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倫理道德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並不能科學地說明人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

如何理解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如何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跟佛家說的 相由心生 比較類似,是說人對客觀世界的觀察結果都要經過 心 的理解和選擇才會進入人的意識,傷心的人看什麼都傷心,心有慼慼的人看誰都覺得別人在懷疑他,等等。如何理解王陽明的 心外無物 心外無物的觀點,是對心即理的進一步發揮,也是對心即理的進一步論證版。通過此論證,可以得出 心外權無物,心外...

王陽明心學所說「心外無物」可是心之外真的沒有客觀事物的存在?他說不起這個心就沒有這個物,可是我內心

你認為有這個客觀存在是因為你有我這個執念。一切皆心造,是因為有心而知有物,無心則何來分別!證悟空性就能很好的明白為什麼說一切唯心造了。世上一切的事物都回不到過去,也提前到不了未來,當下也馬上成為成為過去。但是人的思想中是認為世界是實有的一切是真實的。其實這個都是大腦中的記憶和自我的欺騙。一切都是心裡...

有關明朝王陽明「心」學的主要內容

餓,一句話說,他是唯心主義的。你說怎麼能在我們的唯物主義社會暢銷捏?哲學是很多學派不錯,不過我們國家以馬列主義哲學為指導的,所有哲學分為唯心和唯物。其中又以唯物為我們國家政治社會生活的總指導。要多瞭解哲學的話,建議多看德國古典哲學。詳細一點說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晚年愛越城東南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