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明朝王陽明「心」學的主要內容

2022-06-12 06:00:22 字數 2752 閱讀 2836

1樓:子虛烏有

餓,一句話說,他是唯心主義的。你說怎麼能在我們的唯物主義社會暢銷捏?

哲學是很多學派不錯,不過我們國家以馬列主義哲學為指導的,所有哲學分為唯心和唯物。其中又以唯物為我們國家政治社會生活的總指導。要多瞭解哲學的話,建議多看德國古典哲學。

詳細一點說: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晚年愛越城東南二十里之會稽山陽明洞,築室以居,自號陽明子,學者乃稱陽明先生。王陽明繼承了陸九淵的「心學」思想,並發揚光大,成為中國哲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其代表作是以其語錄和論學書信為主要內容的《傳習錄》

王陽明繼承了程顥和陸九淵的心學傳統,並在陸九淵的基礎上進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學。《傳習錄》中的思想明顯地表現了這些立場和觀點。王陽明批評朱熹的修養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與至善。

王陽明認為「至善是心之本體」,「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他對《大學》的解釋與朱熹迥異。朱子認為《大學》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學子通過認識外物最終明瞭人心之「全體大用」。

王陽明認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認識了外物才有的。

這個知是「良知」。他說:「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上面這句名言出自《傳習錄》。據說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遊南鎮,友人指著巖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散文家餘秋雨在《王陽明法書集》的序言中寫道:「倘若把中國歷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學家縮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陽明(守仁)的名字。由於他的哲學思想高超、警策、簡明,又由於他的人生經歷曲折、奇特、巨集富,他在中國文化領域的知名度是其他許多哲學家無法比擬的。

「中國古代哲學,發展到宋明理學,疊起一座高峰,比之漢唐繹學的理論思辯方面,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而陽明之學則是中國儒家的最後一個高峰,併成為近世啟蒙思想的先導。梁啟超稱王陽明「是一個豪傑之士」,是因為他在程朱理學籠罩一統天下,以極大的勇氣,挺身而出,用「心即理」的學說之與抗衡,以「知行合一」理論戳穿了那些道貌岸然的理學家。他的新說,對當時社會,「像打一藥針一般,令人興奮」,「吐出很大光芒」。

王陽明的這一觀點像極了上面貝克萊的觀點——存在即被感知。看見花時,感覺到了,花就存在;沒有看見時,感覺不到,花就不存在。但是,兩個人還是有所區別的:

貝克萊是要通過「存在即被感知」這句名言解決認識論問題,到最後,為了保證物的存在,貝克萊還不得不搬出了上帝來保證外物的存在。王陽明不同,其「心外無物」說的是意義問題,和維特根斯坦的「世界的意義在世界之外」近似。也就是說,「心外無物」是指心乃生髮意義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儘管五彩繽紛,但對我毫無意義可言。

就當你未見到那個美麗的女子時,在你心中那個人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見到她,那美麗才會呈現於你眼前,於你而言才會具有意義。先生說致良知,良知在於我們的本心,與龍場悟道一樣,你未見龍場之時,世界於你只是狹小的周圍一圈,當你來到深山自然之中,心會變得與自然一樣廣闊,便能窺見更多的真理。

明中葉的王陽明反對朱熹把心與理視為兩種事物的觀點,創立與朱熹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心學。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說明它已經走到極端。

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其觀點內容是「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的功夫,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由於王陽明的行並非客觀實踐,而是一個主觀的範疇,所以其錯誤是知行混合、以知代行的主觀唯心主義知行觀。

他首先強調人的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即他說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體與可體聯絡起來呢?王陽明主張"求理於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體包容了客體,將客體的獨立性、自然性和物質性否定了。

如果你想知道的更詳細。可以多看他的書籍。

2樓:匿名使用者

心即理.

「心即理」。王陽明認為「至善是心之本體」,「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 王陽明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

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

王陽明心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樓:生活中的文

知行合一, 致良知。

4樓:怪口歷史的k先生

三分鐘讓你搞明白王陽明的心學究竟講了什麼?你也可以做到

5樓:旅霖樂鴻朗

在上立功在下立德其次立言。

請問王陽明的心學主要講些什麼內容呢

6樓:_草莓

心外無物、致良知、知行合

一、用道德建設加強人的修養。

這是比較簡練的說法~~

7樓:匿名使用者

知行合一,強調踐行。

王陽明"致良知,心學"的主要內容,核心思想,究竟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大概就是說,不明白或者對什麼東西有疑惑以後,要弄懂它

王陽明的思想核心內容是怎麼?

9樓:四力三態國學網

王陽明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心學「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10樓:匿名使用者

王陽明是維心主義的代表人物。

明朝王陽明的心學認識的心學認識

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的「心」,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心不動的概念

心即理。在陽明子這裡,心就是天理。當然這個是說真心,也就是良知。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的 心 用陽明先生的一句話來回答一下 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若是那一團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團血肉還在,緣何不能視聽言動?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這個便是性,便是天理。人的行為是受思維控制的,王陽明從朱...

急!天窗的主要內容,天窗的主要內容

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開直,光線和空氣都有了。碰著大風大雨,或者北風虎虎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關起來,屋子裡就黑的地洞裡似的。於是鄉下人在屋面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夏天陣雨來了時,孩子們頂喜歡在雨裡跑跳,仰著臉看閃電,然而大人們偏就不許,到屋裡來呀!孩子們跟...

挑山工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挑山工》主要內容

挑山工 是作者寫的在泰山上的見聞作品之一,是為了告訴我們,不論做什麼事,只要一心向著目標前進,步步踩實了往前走,總有到達目的地的一天 挑山工 主要bai內du容 課文記敘 zhi我 登泰山時發現挑山工dao登山的路程 專,雖然比遊人多一倍,但屬速度卻不比遊人慢,經過交談得知他們速度不慢的原因在於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