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杜鵑鳥又名bai「杜宇」du、「子規」。相傳它是望帝杜zhi宇的化身。在《蜀
dao志》中這樣記截:望帝回稱王於蜀,得答荊州人鱉靈,便立以為相「後數歲,望帝以其功高,禪位於鱉靈,望帝修道,處西山而隱,化為杜鵑鳥,至春則啼,聞者悽慘」。杜鵑感人的淵源和「聲聲啼血」的哀鳴,激發了無數文人的情懷。
杜鵑就成了中國古典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意象。
如何寫解讀古詩詞中的杜鵑意象
2樓:化蛇術
杜鵑鳥,又名杜宇、望帝、子規、布穀,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化魂為杜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成為淒涼哀傷的象徵,常與悲苦聯絡在一起。
因叫聲似「不如歸去」,常藉以表現懷念故鄉情感、抒寫離愁別恨;借用杜鵑啼血的意象,表達憂國志士的忠誠、愛國之意;由於杜鵑啼叫的時,春天的花已經落了,詩人也以杜鵑的出現來惋惜百花凋零、春已歸去的情況。
李白《蜀道難》:「又聞子規啼月夜,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雪猿哀鳴。」杜鵑的悲啼總是能觸動詩人的愁情。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揚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起句寫即目之景。
在蕭瑟淒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傷感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了對友人的無限懷念和深切同情。
3樓:百度文庫精選
原發布者:龍源期刊網
明代張潮在其《幽夢影》一書中曾談到外界事物感化人心的四種物象:「物之能感化者,在天莫若月,在樂莫若琴,在動物莫若鵑,在植物莫若柳。」的確,中國古典詩詞中,吟詠杜鵑的句子比比皆是。
杜鵑,又名杜宇、子規、布穀等。杜鵑這一意象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曹風·鳲鳩》,其詩云:「鳲鳩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這首詩中的「鳲鳩」就是杜鵑。
關於這首詩的主題,有人認為是一首讚美君子的詩,希望現實中的統治者能像君子那樣愛民如子,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也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寫淑人君子的愛情,杜鵑化作了愛情的象徵之物。這種最早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的、最原始的一種創作題材或物件,我們把它叫作原型意象。
之所以說它是原型,主要因為這種意象是不斷演變的,經過不同作家之手,在不斷的重複中加入作家的情感體驗和創造,從而生成許多以之為基礎的意象。古典詩詞中最常見的是杜鵑的悲情意象。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一.借杜鵑來抒發亡國之痛、愛國之情
杜鵑的悲情意象與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有關。按照《李膺蜀志》的說法:望帝(杜宇)死後化為杜鵑,「
杜鵑鳥在古代詩歌中的象徵意義
4樓:匿名使用者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淒涼哀傷的象徵。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子規啼聲哀怨動人,聽起來好像在說:「不如歸去!
」。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淒涼、哀傷的象徵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子規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
有如:「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李商隱《錦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白居易《琵琶行》
為什麼杜鵑在詩詞中象徵哀婉的意象?
5樓:百度使用者
我們可以看到,這隻在詩詞中飛來飛去的小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悲悲切切的,這好生奇怪啊,在中國詩詞中,被提起過的鳥兒可不在少數,燕子、大雁、鴨子、鴛鴦、鷗鷺、黃鶯……可是,它們沒有一個,能比杜鵑更悽婉,更哀怨,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這恐怕要從杜鵑名字的由來說起吧。在民間傳說中,有這樣的一個口耳相傳的故事。據說,在很久以前,蜀國有一個勤勉的君主,叫做杜宇,他常常親自到田間地頭,催促大家珍惜春光,耕耘農作,就算是在死後,也沒有拋棄他的子民們,他化身成了一隻美麗的小鳥,一到播種的時候,就四處啼鳴,提醒大家,這鳥兒,就被後人稱為杜宇,也叫布穀鳥,杜鵑鳥。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種鳥兒究竟是為什麼被叫做布穀鳥的,因為它與杜宇化鳥,催人布穀有關,但是,這個民間傳說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勤勉的君王的形象,就算人們因為懷念他而心生悲哀,也不至於像某些詩歌中所描寫的那樣,讓人想起黍離之悲吧。所以,我疑心這個故事是經過了老百姓的加工的,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春日播種是最重要不過的了,於是,就將神話傳說修改潤色,只保留了其中與催種有關的部分。
這樣的話,這杜宇傳說又有怎樣與眾不同的版本呢?在揚雄的《蜀王本紀》中,給我們描述了一個與此截然不同的故事。在楊雄的版本中,杜宇自立為蜀王,號曰望帝,他任命了一個名叫「靈」的人作為自己的宰相。
當時,蜀地出現了一場大水,生靈塗炭,幸虧有靈鼎力相助,打通了玉山的缺口,才避免了災禍。
「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靈決玉山,民得安處。」但是,這位望帝卻做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他趁著靈治水的功夫,與其妻通,不過好在,他及時醒悟過來了,望帝「慚愧,自以德薄,不如靈,乃委國授之而去,如堯之禪舜」。「望帝去時,子鳴,故蜀人悲子鳴而思望帝;望帝,杜宇也。
」這就是望帝杜宇與杜鵑鳥之間的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杜宇是因為羞慚自己失德,所以才主動禪位的。
除此之外,晉代常璩的《華陽國志》,清代王謨的《漢唐地理書鈔》,元代陶宗儀的《說郛》中,也都各自引用了一些文章,訴說了一個與楊雄所說差不多的故事,雖然文句有所不同,但是,或多或少都提到了「治水」、「禪位」這樣的內容。
只是,對於望帝為何會禪位,有一些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因為望帝「積百餘歲」,覺得自己年老,遂禪位;有的說是因為他做了失德之事,但是有所悔過,心甘情願地自行禪位;也有的說是因為臣子篡奪他的王位,將其放逐山中,或者是他自行倉促逃往山中避難。
但是不管是從哪一種情況看,這望帝都是一個值得讓人為他扼腕哀痛的君王,所以,當蜀地的老百姓聽見了杜鵑的哀鳴之後,便不由自主地將它和望帝聯絡在了一起。
在民間傳說中,人們常常用鳳凰來比喻百鳥之王,而現在,杜宇卻由於種種原因而流落民間,化身為一隻小鳥,這又怎能不讓人感到悲從中來呢。得知了這樣的故事之後,就讓人更加理解,這隻鳥兒為什麼在詩詞中總是那麼悲悲切切的了。
不過,我一直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鳥兒又會叫「杜鵑」呢,它的名字叫「杜宇」,這很好理解,因為傳說中那位君王的名字叫做「杜宇」,叫「布穀鳥」,我也能理解,因為與這鳥兒的叫聲相似,同時,人們還認為它的鳴叫與催促播撒谷種有關,所以,才會叫「布穀鳥」。那麼,「杜鵑」呢,它又是如何與杜鵑花扯上關係,共用一個名字的呢?
我一直都對此不甚理解,但是,後來當我看到唐代詩人的一首詩歌后,突然有了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首詩中寫道:「杜鵑花與鳥,怨豔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據說,杜鵑鳥的嘴巴是紅顏色的,估計與杜鵑花的顏色有相似之處吧,於是,富有想象力的古人,便將它和滿山遍野紅豔豔的杜鵑花聯絡在了一起,認為那杜鵑花之所以如此紅豔,是因為杜鵑鳥口中的鮮血滴在了上面。
想來也是,如果再與那位名叫杜宇的古代君王聯絡在一起的話,就更有一種悽婉悲涼的感覺了。那杜宇魂化為鳥,哀啼不止,口中滴血,嘔心瀝血,浸染了花兒,才有了杜鵑花這般攝人魂魄的嫣紅啊。想來,李商隱那首著名的《錦瑟》中,「望帝春心託杜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在我看來,這隻小小的杜鵑鳥,它是從神話傳說中飛來的,又飛入了詩詞叢中去。雖然,它比不上傳說中與日神為伍的金烏那麼神祕,也沒有那瑤池王母的青鳥那麼高貴,但是,它絕對是所有鳥兒中最浪漫,最具有詩意的一個,誰讓它飛入了詩詞叢中去的呢。
更何況,不管是金烏還是青鳥,都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而已,杜鵑可不一樣啊,每年春天的時候,它都會悄然從詩詞叢中飛出,飛到我們這些普通人的身邊,「布穀——布穀——」你聽,這不就是它在歌唱嗎,不過,是聽出悽苦悲哀之聲,聽出羈旅懷鄉之苦,還是聽出催促播種之意,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啊。不管怎樣,我就是喜歡這隻在詩詞叢中飛來飛去的小鳥。
如何解讀古詩詞中的"杜鵑意象"?
6樓:小鬍子不是我
杜鵑花:表達喜悅之意。
杜鵑鳥:即子規,表達思念盼望之意。
一、杜鵑花
又稱山石榴、映山紅,系杜鵑花科落葉灌木,落葉灌木。全世界的杜鵑花約有900種。中國是杜鵑花分佈最多的國家,約有530餘種,杜鵑花種類繁多,花色絢麗,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
傳說杜鵑花是由一種鳥**染成的。
二、杜鵑鳥
杜鵑又叫杜宇、子規、催歸。它總是朝著北方鳴叫,
六、七月嗚叫聲更甚,晝夜不止,發出的聲音極其哀切。所以叫杜鵑啼歸。別名:
子規,布穀鳥,常指杜鵑亞科和地鵑亞科的約60種樹棲種類。杜鵑科鳥分佈於全球的溫帶和熱帶地區,在東半球熱帶種類尤多。杜鵑棲息於植被稠密的地方,膽怯,常聞其聲而不見其形。
三、杜鵑鳥傳說
春末夏初,當你在風景區內遊覽時,常常可以聽到"布穀、布穀"的叫聲,或者叫"早種包穀、早種包穀",或者叫:"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還有"快黃快割"。
這種聲音清脆、悠揚,非常悅耳動聽;當聽成"不如歸去"時,又感到令人惆悵、憂傷。山民們都叫它"布穀鳥",實際就是杜鵑。它是催春鳥,吉祥鳥,因也叫"布穀鳥"與"子規鳥"。
相傳它是望帝杜宇死後的化身變的,而杜宇又是歷史上的開明皇帝,當他看到鱉相治水有功,百姓安居樂業,便主動讓王位給他,他自己不久就去世了。他死後便化作杜鵑鳥,日夜啼叫,催春降福,所以這種鳥十分逗人喜愛。
我國自古有"杜鵑啼血"之說,並將它視為為民喋血的望帝的化身。所以杜甫詩中有"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仍為喂其子,禮若奉至尊"之句。
四、相關詩句
1.《子規》
唐代:吳融
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
他山叫處花成血,舊苑春來草似煙。
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聲悽切,愁殺行人歸去船。
2.《大德歌·春》
元代:關漢卿
子規啼,不如歸,道是春歸人未歸。
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
一春魚雁無訊息,則見雙燕鬥銜泥。
燕子在古詩詞中的意象,燕子在古詩詞中的意象是什麼
達官貴族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燕子在古詩詞中的意象是什麼?表現春光的美好,惜時 傷春 燕歸,是春天到來的象徵。在詩人詞人的眼中,由燕子帶來的美好春景是值得讚美的。如 破陣子 中,宴殊寫道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燕子 充分表現出了春色的嬌人...
古詩詞中的常用意象,古詩中常見的意象有哪些
高山 奔流 雄關 滄海,大江 長風 落日 小橋 流水 殘陽 浮雲 杜鵑 落花等等 古詩詞中常用意象及其意義有哪些?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及含義?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 仙人指路 一 古詩中常見意象的涵義 一 植物類 1 黃葉 凋零 成熟 美人遲暮。2 綠葉 生命力 希望 活力。...
關於梧桐在古詩詞中的意象研究,梧桐在古詩詞中一般是什麼意象的表現
1 古人認為蟬棲高飲露,自然是生性高潔。蟬所棲之高的梧桐,其形象高潔也就更加卓煢不凡。由於梧桐孤然傲立 品性高潔,所以人們將它與松柏放在一起,稱為美材。2 青幹碧葉的梧桐,則是伉儷深情的象徵,古代傳說梧為雄,桐為雌,梧桐同長同老,同生同死,我國有 梧桐相待老,鴛鴦合雙死 之說,因此,詩文中常以梧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