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中國對古典文學的認識從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理解談談你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2021-03-04 06:27:16 字數 4842 閱讀 2621

1樓:

中國近代是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但在其過程中,中國的古典文學,也沒有完全的遭到排斥,在學校教材中,還是在學習古典文學,但已經退出了社會主流。

文言和白話是歷史的概念,各時代的文和白是不一樣的。文是寫的,白是口頭的。每個時代的文和白是相對而言的。

此外白話文學不是從五四開始的。詩經的「風」 就是白話。宋元以後,白話文學開始興盛,宋話本**,元曲,元雜劇更加白話化,明清演義體也用白話。

強調五四時期白語文學的功勞是強調五四將白話作為文學的正宗,排斥文言文學的正統地位。詩和文都白話化。結果帶來文體的變化:

傳統詩和文是正宗,五四以後「四大文體」:詩歌,**,散文和戲劇。

對西方新思想的輸入和對封建舊思想的批判,很自然的轉到對作為傳統道德的工具——封建舊文學的進攻,並尋求新的語言和文學的工具——白話,於是,就發生了文學革命。它的基本內容是反對文言,提倡白話,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文學革命主要是外來思潮影響的結果,也是中國文學自身發展的趨勢,而直接的背景和動力則是新文化運動。

文學革命的倡導,幾乎與新文化啟蒙運動同時。

2023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2卷5號發表《文學改良芻議》。

陳獨秀稱讚胡適是「首舉義旗的急先鋒」。

鄭振鐸評價此文是「五四文學革命的一個發難的訊號。」

胡適此文功績有三:

a、提出文學歷史進化觀:「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今日之中國,當造今日之文學」。

b、提出「文言合一」,「白話文學為中國文學之正宗」。標誌著思維方式與表達方式的同時轉換,並非只是形式不涉及內容。

c、批判了一些舊文學技巧,代之以新技巧。 所謂文學「八事」:須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呻吟、務去陳詞濫調、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

高舉文學革命大旗,正式提出「文學革命」口號的是陳獨秀。2023年2月,他發表《文學革命論》,提出三大主義:①推到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到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到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②把「明之前後七子及八家文派」斥為「十八妖魔」。③舊文學種種弊端與國民性互為因果。要革新政治,改造社會,必須革新文學。

胡,陳的文章在當時被文學青年奉為「聖經」。

新青年撰稿人一致響應胡陳的號召,其中錢玄同和劉半農最為積極熱情。劉半農發表《我之文學改良觀》提出改革散文,音韻,主張使用形式標點,文章分段。

錢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從語言文字進化的角度說明白話取代文言勢在必行,力主文言一致。後來,他又提出將右行直下的書寫格式改為左行橫迤。並倡議《新青年》作者自己首先用白話寫文章。

北京大學教授劉師培為代表的「文選派」,對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蕭統編選的《文選》頂禮膜拜,悉力模仿,被他斥為「選學妖孽」。北大另一教授林紓崇拜清朝桐城派,主張師承,被他斥為「桐城謬種」。

侷限:新文學主張缺乏系統細緻,創作少。

還有一些人認為新文化運動是左右兩派文人聯合起來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的運動。主要戰場在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學內,主要物件是一批老古董國學教授,結果大獲全勝,中國幾千年來積累的真正國學從此逐漸走向滅亡,2023年在全國明文取消國文,代之以語文。到今日,全國已沒人會真正的古文朗誦了。

2023年後推出了簡體字,但新文化運動並沒有因此而完成,廢除漢字是新文化運動分子的廣泛主張。

2樓:匿名使用者

要我說 就八個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3樓:百度使用者

得多無聊才來研究這個話題。玩文字有什麼意思。

真正的文人,應該關係的是社會民生!!!

所有風花雪月的創作能力,僅僅說明在情感上不穩健,很衝動。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對古典文學有一定了解的人越來越少了,現在人們都受外來思想的侵入。變化很深刻

從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理解談談你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5樓:殷易德

在中國古典文學裡,雖然有著多種文學表現形式,但都處處滲透著傳統文化之中對人性的理解以及對社會發展的期望。

6樓:泫逍

中華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學歷史與文化傳統,兩者相互影響,共同傳播,流淌成一條長長的歷史河流。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產生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之下,我們習慣於按時代或者朝代來進行劃分,如先秦文學、兩漢文學、唐宋文學、近代文學等等,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都烙印著不同時代的特徵,為我們展現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學總是與歷史密不可分的,亦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國古代文學沉澱至今,所產生的價值便在於向後人展示中華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積澱,同時也是在發揚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精神,以及浩大的智慧。同時文學也是一個人一生的感悟記載,是人類社會發生蛻變的基礎,是人類思想得以進步的基石。

中國的傳統文化主要以儒、釋、道三家學說為中心,開創出了獨特的思想體系。不得不說,中國幾千年歷史以來,儒、釋、道三家學說對中國歷史的變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意識形態領域一直佔據正統地位,一方面從思維角度束縛了國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在行為舉措上規範了國人的動向。這不僅是價值的體現,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產生與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談到我國獨特的文學歷史與文化傳統,便不得不將其與西方的文學、文化進行比較,必須承認的是,自「五四」以來,中國文化逐漸開始西式化轉變。這是兩種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後必然的一個現象,從現實角度分析,中華文化在許多地方有著極大的侷限性,或者說中華文化注重的是底蘊,在實現性上沒有西方文化那般快速迅捷,在世界性戰爭的爆發與民族壓迫之下,中華文化的轉型是一個不可阻遏的趨勢,但中國傳統的文化仍然有著其獨特的魅力與價值,從如今西方科學文化達到飽和後開始研究中華文化便可看出。我以為中華文化去偽從簡,便是一個「境」與「韻」,如同道德經中所云,「道可道,非常道。

」中華文化所教授給人們的便是這樣一種說不出來的意韻,是一種心境,這其中的智慧是完全不同於西方文化資料化、理論透徹化的思維,是精神領域一種更高層次的探索。

中國古代文學是無數先輩智慧的結晶,無**體如何,無論產生於怎樣的社會背景,它們都要著極高的參考價值,這種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對於一個時代的鑑定,更是一種人文領域的探索,一次真實的人類變遷記載。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從大的角度來講,我們所接觸的所有古代文學作品都可以給我們一些警示,可以幫助我們推測到更為真實的未來動向。

而中國傳統思想之中的許多精神精華更是為我們的思維開闢了全新的道路,各種充滿哲學思變色彩的道理以一種清淡的意韻表達出來,並對許多全新的領域進行了大膽的推測與設想,對我們自身的思維起到的極大的引導作用。

總之,中國古代文學以及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立族之根本,對於我們每一代人的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也是現代科學,人文理念,社會制度發展的根本所在,有著巨大的價值與十分重要的地位。

7樓:煒愛雲

你這個問題有有條件嗎?

8樓:匿名使用者

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談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9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8880022

談談我對中國傳

統文化的認識樑磊現在的國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也不算多,並且有相當一部分人對傳統文化的概念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在這次選修課時我選擇了《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聽老師講了幾節課,也**了譬如孔子,孟子以及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倫理道德之類的影片,所以,我就現在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淺薄的認識以及我最近參考的文獻淺顯的說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說中國傳統文化之前要先闡明一下文化。

文化是人類精神活動和實際活動的方式及其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由於人們生活實踐的複雜多樣,文化也相應地具有不同的內容、形式和層次。文化作為一種觀念形態的東西,總是處於不斷產生,又不斷淘汰的過程中。

因而,並不是所有在歷史上出現過的文化都可以稱之為傳統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價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沉澱,儲存,延續下來,成為後世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將這樣的文化稱之為傳統文化。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早在數千年以前,中國就以獨具特色的文化而聞名。

其後,經過炎黃子孫長期的創造和積澱,中華的文化愈豐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響,舉世罕見。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管是浩如煙海,舉世無雙的文化典籍,還是瑰麗無比,獨具特色的民族藝術,抑或是燦若星辰,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

中國傳統文化,以她博大的胸懷,收容著萬事萬物;以她崇高的精神,蕩激著世間百態;以她完美的身姿,展現中華的雄渾;以她最頑強的生命力衝破歲月的湮

10樓:薩秀雲己雨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整合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顯著特點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杭州圖書館

11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2023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佈廣闊,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影響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精通古典文學詩詞的朋友進,關於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對聯古詩文

需要問些什麼?如果不出意外,這首長短句是現代人寫的,除了韻腳壓得不好外,句子平仄也不相稱,讀出來沒有韻味美。以古人追求韻味極致的性格,應該不會如此粗製。關於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對聯古詩文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上,點四十九盞孤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裡,變金木土爻...

中國古典文學的10大名著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有哪些

中國十大古典文學名著一般指 三國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紅樓夢 三言 二拍 聊齋志異 也有如下說法 1 紅樓夢 上 清 曹雪芹 紅樓夢 中 清 曹雪芹 紅樓夢 下 清 曹雪芹 2 水滸傳 上 明 施耐庵 水滸傳 中 明 施耐庵 水滸傳 下 明 施耐庵 3 三國演義 上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 下 明 羅...

古典文學四大名著的名字有哪些,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是什麼?

紅樓夢 三國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古典文學四大名著是指 紅樓夢 三國演義 水滸傳 西迴游記 這四部巨答著。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此四部鉅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 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