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曉龍修理
古義:雖然 是兩個詞,雖的意思是即
使,然的意思是樣子,合起來是即使這樣的意思。
今義:雖然是即使的意思,表讓步。
雖然讀音:[ suī rán ]
釋義:連詞。用在上半句,表示讓步,下半句說出正面意思,常用「可是」「但是」「卻是」等詞呼應:這次試驗~沒有成功,可是得到了不少經驗教訓。
出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雖然罪不及孥,只是我死之後,無路可投,作婢作奴,定然不免!」
雖然的近義詞:固然、儘管
一、固然
讀音:[ gù rán ]
釋義: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
出處:《紅樓夢》第七七回:「但那一包人蔘,固然是上好的,只是年代太陳。」
二、儘管
讀音:[ jǐn guǎn ]
釋義:表示不必考慮別的,放心去做。
出處:老舍 《龍鬚溝》第三幕第一場:「諸位有什麼話,儘管說,待會兒好轉告訴區長、所長。」
2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的今義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它呼應,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但後邊的並不因此而不成立
雖然的古義 雖然如此,雖是這樣;即使這樣
雖然的古義和今義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誤解
古義是的意思「雖然這樣」,今義就是一個連詞,與「但是」連用古意雖 是 雖然 然 是 這樣 的意思 連在一起就是「雖然這樣」的意思
初三學生望採納
4樓:滅絕師太
古義:即使這樣
今義:連詞
5樓:李法古
都是即使這樣的意思。
雖的古義和今義
6樓:方粉絲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轉折連詞。
7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唐雎不辱使命中,雖然,受地於先王。雖然的古義和今義是什麼
8樓:涼風殘夢
古意:即使這樣, 今意:錶轉折的連詞。
第一次回答問題,望採納
9樓:無憂無慮
古:即使這樣。今:連詞,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它呼應,表示承認前邊的事,但後邊的並不因此而不成立。
10樓:年糕
古意:即使這樣 今義:錶轉折的連詞
11樓:匿名使用者
古:即使這樣。今:連詞,
「雖乘奔御風」的「雖」古義和今義各是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雖乘奔御風」的「雖」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整句意思:即使騎上飛奔的馬。
出自:南北朝 酈道元《三峽》
原文選段: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釋義: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隻都被阻擋了,不能通航。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或:有的時候。王命:皇帝的聖旨。宣:宣佈,傳達。御:駕著,駕駛不以:不如。
創作背景:
酈道元生活於南北朝北魏時期,少年時代就喜愛遊覽。他發現古代的地理書——《水經》,雖然對大小河流的來龍去脈有準確記載,但由於時代更替,城邑興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稱也變了,但書上卻未加以補充和說明。酈道元於是親自給《水經》作注。
因此寫就《水經注》。
作者成就:
父親去世後,酈道元繼承爵位,被封為永寧伯,擔任太傅掾。太和十七年(493年)秋季,北魏王朝遷都洛陽,酈道元擔任尚書郎。十八年(494年),跟隨魏孝文帝出巡北方,因執法清正,被提拔為治書侍御史。
酈道元勤奮好學,廣泛閱讀各種奇書,立志要為西漢後期桑欽編寫的地理書籍《水經》作注。他引用的文獻多達480種,其中屬於地理類的就有109種。經過多年辛苦,終於寫成名垂青史的著作《水經注》。
酈道元以其飽滿的筆觸,為後人展現了一千四百年前中國的地理面貌,使人們讀後可以對各地的地理狀態及其歷史變遷有較清晰的瞭解。
例如從關於北京地區的描述中,可以知道當時北京城的城址、近郊的歷史遺蹟、河流以及湖泊的分佈等,還可以瞭解到北京地區人們早期進行的一些大規模改變自然環境的活動,像攔河堰的修築、天然河流的導引和人工渠道的開鑿等。
13樓:溪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1.《三峽》 南北朝: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譯文
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 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隻都被阻擋了,不能通航。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迴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飛流衝蕩。
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非常淒涼怪異,空蕩的山谷裡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3.作者簡介:酈道元(約公元466,469,470或472年-527年 ),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東將軍酈範之子,南北朝時期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
「是」的古義和今義
14樓:學院派魚多多
是【 shì】
一、古義:
1、對的,正確的
示例: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濟》
釋義:過分地飲酒,以至於把頭都弄溼啦,雖有孚信但也是不對的。
2、概括之詞。
(1)、示例:是人
釋義:猶人人,任何人。
(2)、示例:是事
釋義:事事;凡事。
3、此,這
示例: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釋義: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
4、贊同;認為正確;肯定
示例: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劉開《問說》
釋義: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
5、訂正
示例:是正
釋義:訂正;校正。
6、遵從,以為法則
示例: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荀子》。
釋義:「先王」的「禮義」「法令」並非不能改變的聖物,改革是正當的。
7、關係詞。表示肯定判斷之詞
示例:正是四國。——《詩·曹風·鳲鳩》
釋義:各國有了模範形象。
8、表示兩種事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
示例: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衝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
釋義:其原因就是,當山谷中的水快速衝擊後,沙石便被沖走,這才是巨石挺立的原因。
9、表示讓步
示例: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宋· 柳永《雨霖鈴》
釋義: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
10、嘗試。
示例:是猜
釋義:試猜。
11、像;似
示例:是言不是語
釋義:似說非說;旁敲側擊。
12、很,非常
示例:是處
釋義:極為緊張處;到處。
13、表示讓步,有雖然的意思
(1)、示例:是則
釋義:雖然,雖則
(2)、示例:是則是
釋義:是即是。雖則是。
14、商業、職業或**的事務、業務或國務
示例:君臣不合,則國是無從定矣。——范曄《後漢書》
釋義:上下不和睦,那麼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就無法決定。
15、幫助賓語提前
示例: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清· 劉開《問說》
釋義:勤勉地只是以進修為急務(的人)未多見。
二、今義:
1、 表示解釋或分類
示例:他~工人。《阿q正傳》的作者~魯迅。
2、表示存在
示例:滿身~汗。
3、表示承認所說的,再轉入正意,含有「雖然」的意思
示例:詩~好詩,就是太長了。
4、表示適合
示例:來的~時候。
5、表示任何
示例:凡~。~活兒他都肯幹。
6、用於問句
示例:他~走了嗎?
7、加重語氣,有「的確」、「實在」的意思
示例:天氣~冷。
8、對,合理,與「非」相對
示例:~非。他說的~。實事求~。
9、 認為對
示例:~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0、 表示應承或同意(單說一個「是」字)
示例:~,我就去。
11、 這,此
示例:~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12、 助詞,把行為物件提前表示只這樣做
示例:惟你~問。惟利~圖。
13、 姓。
擴充套件資料:
常用組詞:
1、是非
釋義: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示例:是非問題
2、是非不分
釋義:分辨不出正確與錯誤
示例:這樣是非不分,真是糊塗了。
3、是非曲直
釋義:正確與錯誤,有理與無理
示例:是非曲直,你還不明白嗎?
4、是非之地
釋義:有麻煩的地方
示例:這是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5、是古非今
釋義: 指對古代的事物採取肯定的態度,對現代事物採取否定的態度。
示例:從來都是是古非今,不知道時代在進步。
6、是故
釋義: 因此;所以。
示例:是故燕雖小國而後忙,斯用兵之效也。—— 宋· 蘇洵《六國論》
釋義:因此燕國雖然是個小國,卻滅亡在後,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
7、是可忍,孰不可忍
釋義:如果這個可以容忍,那麼還有什麼不能容忍呢?表示決不能容忍。
示例: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釋義: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15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1、用作形容詞,意思是:對、正確。
古文出處: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釋義:確實迷途還不算遠,覺察到今天的正確,昨天的錯誤。
2、用作代詞,意思是:這;這個;這樣。
古文出處:宋·蘇軾《石鐘山記》:「是說也,人常疑之。」
釋義:這種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是否正確。
3、用作形容詞,意思是:凡是;所有的。
古文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還魂記》:「是花都放了,那牡丹還早。」
釋義:所有的話都開放了,只有那牡丹花還早。
4、用作動詞,表示判斷。
古文出處: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
釋義:同樣都是淪落世間的人。
今義:1.表示解釋。
2.表示存在。
3.在並列二句中,置於前句,表示雖然。
4.表示正是、恰當。
5.表示凡是。
6.表示列舉事物的區隔。
7.表強調。
8.用於問句。
9.對的、正確的。與[非]相對。
10.指示代詞。指這。
「是」的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 是,直也。從日、正。凡是之屬皆從是。
白話版《說文解字》: 是,正、直。字形由「日、正」會義。所有與是相關的字,都採用「是」作邊旁。
「是」字的組詞/造句:
1. 表示解釋。 【組詞/造句】:他是老師。
2. 表示存在。 【組詞/造句】:他跑得滿身是汗。
3. 在並列二句中,置於前句,表示雖然。 【組詞】:東西好是好,就是貴了些。
4. 表示正是、恰當。 【組詞】:這陣雨下得是時候。
5. 表示凡是。 【組詞/造句】:是朋友都會如此。
6. 表示列舉事物的區隔。 【組詞】:鴨是鴨,鵝是鵝,別弄混了。
7. 表強調。 【組詞/造句】:是誰說可以走的?
8. 用於問句。 【組詞/造句】:你是走路,是搭車?
9. 對的、正確的。與「非」相對。 【組詞】:自以為是、積非成是、莫衷一是
10. 指示代詞。指這。 【組詞/造句】:出差回來是日,他就寫好報告並上呈長官。
還字的古義和今義,及的古義和今義
還 古意 返還 今意 h i 還是 仍舊 及 的古義和今義 古義 到,至,達到 自古 今。由此 彼。引 牽扯 波 涉 邪行不 於己。趕上,追上 還來得 趕不 了。乘,趁著 時。早出發。如,比得上 我不 她。連詞。和 與 跟 報 刊 雜誌 其它出版物。今義 到 達到 涉及 波及 由近及遠。夠得上 比得...
過的古義今義,過 古義和今義 ?《孫權勸學》
古義 過 gu 動 走過 經過。餚之戰 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動 時間過去。採草藥 花過而採,則根色黯惡。名 經歷 過程。蘇武 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過。動 超過 勝過。齊桓晉文之事 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副 過分 過於。陳情表 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
或 古義和今義分別是什麼,「兒女」的古義和今義分別是什麼?
或 古義 1.代詞,代人或物 2.有 3有時 4.又 5或者,或許 6.語氣助詞 專7.通 惑 屬迷惑 8.yu第四聲,國 的古字,邦國 今義 1.或許,也許 2.或者 3.指示代詞,某人,有的人 4.稍微 古義 1.有的人 2.或許,也許 3.又 今義 1.或許,也許 兒女 的古義和今義分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