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下面字的古義與今義 謀,古義( ) 今義( )

2023-04-14 23:25:08 字數 4394 閱讀 4922

1樓:匿名使用者

上下文呢???

古義:商量。

今義:企圖。

至於的古義和今義是什麼?

2樓:愛生活

至於的古義和今義【今義】表示程度、範圍【古義】到了(某地)。

古義:甚至。源自《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

古義:造成源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隆中對》孤不度得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

古義:表示由於上文所說的情況,引出下文的結果源自 《六國論》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4.古義:到了 源自《與朱元思書》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今義:副詞。表示事情達到某種程度:

試題很簡單,你不至於不及格吧?連詞。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況:

及的古義 和今義 是的古義和今義

3樓:想想

及古義:追趕上,抓住。

今義:⒈到,至;⒉趕上,追上;⒊乘,趁著;⒋如,比得上;⒌連詞。

是古義:1、正確,與「非」相對。2、指示代詞,這,這個,這樣。3、系詞。

今義:1、表示肯定的判斷。2、表示強調。3、表示選擇。4、只要,只是。5、正好,恰好。6、對,正確。7、肯定的回答。8、這個。9、存在,有。

於的古義和今義 以的古義和今義

說出以下加點字的古義:( )和今義:( )

4樓:網友

1.兒女。

古義:對子侄這一代晚輩的統稱。如:與兒女講**義今義:指兒子和女兒。

2.期古義:動詞,約定。如:陳太丘與友期行今義:名詞,表示日期。

3.去古義:離開,離去。如:太丘捨去。

今義:前往,到……地去。

只知道這麼多了。

於是的古義、今義

5樓:汪造化

今義:連詞,表示後一事承接前一事;也指這時,表示緊接上事之後並由於上事某種結果。

古義:還有「如此,在此、當時、如此、在這種情況下」的意思。

6樓:生活類答題小能手

於是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yú shì,是一個連詞,表示後一事承接前一事;也指這時,表示緊接上事之後並由於上事某種結果。

在古代,於是還有「如此,在此、當時、如此、在這種情況下」的意思。

出處: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每發一書,則書百幅,擇十之一用之。於是不勝其煩,人情厭惡。」

譯文:每次發一封信,那麼書百幅,選擇使用的十分之一。於是煩不勝煩,人們厭惡。

7樓:網友

今義:緊接上事之後並由於上事而出現某種結果。

古義:1.如此;2.亦作「於時」;3.在此;4.當時,其時;5.連詞,因此;6.語氣詞,猶焉。

去的今義與古義,委的今義與古義,去的今義與古義,文義的今義與古義

8樓:盛天熙園

去:離開(古);到……(某地)。(今)

委:放棄、放置(古);託付(今)

「是」的古義和今義

9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1、用作形容詞,意思是:對、正確。

古文出處: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釋義:確實迷途還不算遠,覺察到今天的正確,昨天的錯誤。

2、用作代詞,意思是:這;這個;這樣。

古文出處:宋·蘇軾《石鐘山記》:「是說也,人常疑之。」

釋義:這種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是否正確。

3、用作形容詞,意思是:凡是;所有的。

古文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還魂記》:「是花都放了,那牡丹還早。」

釋義:所有的話都開放了,只有那牡丹花還早。

4、用作動詞,表示判斷。

古文出處: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

釋義:同樣都是淪落世間的人。

今義:1.表示解釋。

2.表示存在。

3.在並列二句中,置於前句,表示雖然。

4.表示正是、恰當。

5.表示凡是。

6.表示列舉事物的區隔。

7.表強調。

8.用於問句。

9.對的、正確的。與[非]相對。

10.指示代詞。指這。

「是」的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 是,直也。從日、正。凡是之屬皆從是。

「是」字的組詞/造句:

1. 表示解釋。 【組詞/造句】:他是老師。

2. 表示存在。 【組詞/造句】:他跑得滿身是汗。

3. 在並列二句中,置於前句,表示雖然。 【組詞】:東西好是好,就是貴了些。

4. 表示正是、恰當。 【組詞】:這陣雨下得是時候。

5. 表示凡是。 【組詞/造句】:是朋友都會如此。

6. 表示列舉事物的區隔。 【組詞】:鴨是鴨,鵝是鵝,別弄混了。

7. 表強調。 【組詞/造句】:是誰說可以走的?

8. 用於問句。 【組詞/造句】:你是走路,是搭車?

9. 對的、正確的。與「非」相對。 【組詞】:自以為是、積非成是、莫衷一是。

10. 指示代詞。指這。 【組詞/造句】:出差回來是日,他就寫好報告並上呈長官。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古義。

1、《形》對;正確。

。《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譯文:確實走入了迷途大概還不遠,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

【又】《形意動》認為……正確;肯定。《問說》:「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譯文: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

2、《代》這;這個;這樣。《石鐘山記》:「是說也,人常疑之。」

譯文: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

3、《形》凡是;所有的。《遊園》:「是花都放了,那牡丹還早。」

譯文:一般的花都開了,只有牡丹還要有一段時間才開花。

4、《動》表判斷。《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譯文: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

二、今義。1、對;正確(跟「非」相對):一無是處。

2、表示答應的詞:是,我知道。

3、聯絡兩種事物,表明兩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的種類、屬性。

4、與「的」字配合使用,有分類的作用:這張桌子是石頭的。

5、表示存在,主語通常是表處所的詞語,「是」後面表示存在的事物。

11樓:齋冰瑩井恨

可以古義:

可以(之)——可以把它……

今義:1、可能。

2、表示許可。

3、不壞。是古義:

1、正確,與「非」相對。

2、指示代詞,這,這個,這樣。

3、系詞。今義:1、表示肯定的判斷。

2、表示強調。

3、表示選擇。

4、只要,只是。

5、正好,恰好。

6、對,正確。

8、這個。9、存在,有。

已古義:1、停止,完畢。

2、副詞,已經。

3、副詞,太,過分。

4、語氣詞,用法同「矣」。

5、同「以」,與「上、下、東、西」連用。

今義:1、停止。

2、已經。3、太。

4、後來,不多時。

12樓:證道之聲

是」在古文中有如下幾種解釋:

①正確,與「非」相對。陶淵時《歸去來辭》:「今是而昨非。」

②認為正確。《墨子。尚同上》國君之所是,必皆是之。」

③表示肯定判斷。《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之也。」

④指示代詞。此,這。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清。方苞《獄中雜記》:「是疾易傳染。」

⑤動詞,用在前置的賓語和動詞之間強調賓語《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小國將君是望,敢不唯命是聽。」

在現代是 (拼音:shì )可以是認定、斷定、承認、接受時的一種狀態,表示正確、不偏不倚等意思。 從認識論角度,「是」就是從描述事物狀態與特徵的參量(或變數)的眾多數值中取其任意值。

從價值論角度,「是」就是從描述事物價值狀態與價值特徵的參量(或變數)的眾多數值中取其任意值。認識論的「是」所描述的狀態與特性通常是單值的、確定性的和清晰性的,而價值論的「是」 所描述的狀態與特性往往是多值性的、概率性的、模糊性的。[1]

還字的古義和今義,及的古義和今義

還 古意 返還 今意 h i 還是 仍舊 及 的古義和今義 古義 到,至,達到 自古 今。由此 彼。引 牽扯 波 涉 邪行不 於己。趕上,追上 還來得 趕不 了。乘,趁著 時。早出發。如,比得上 我不 她。連詞。和 與 跟 報 刊 雜誌 其它出版物。今義 到 達到 涉及 波及 由近及遠。夠得上 比得...

過的古義今義,過 古義和今義 ?《孫權勸學》

古義 過 gu 動 走過 經過。餚之戰 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動 時間過去。採草藥 花過而採,則根色黯惡。名 經歷 過程。蘇武 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過。動 超過 勝過。齊桓晉文之事 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副 過分 過於。陳情表 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

雖然的今義和古義雖然的古義和今義是什麼?

古義 雖然 是兩個詞,雖的意思是即 使,然的意思是樣子,合起來是即使這樣的意思。今義 雖然是即使的意思,表讓步。雖然讀音 su r n 釋義 連詞。用在上半句,表示讓步,下半句說出正面意思,常用 可是 但是 卻是 等詞呼應 這次試驗 沒有成功,可是得到了不少經驗教訓。出處 初刻拍案驚奇 卷二十 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