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水西是現在哪個地方古代有痺是現在哪個地方

2021-03-05 23:08:09 字數 3251 閱讀 6064

1樓:匿名使用者

一、泛指水的西邊。

【出處】:唐 劉長卿 《寄靈一山人初還雲門》詩:"竹徑通城下,松風隔水西。"

【示例】:唐 趙嘏 《汾上宴別》詩:"一樽花下酒,殘日水西樹。"

二、(古寺名。 唐 時勝地。包括 水西寺 、 水西首寺 、 天宮水西寺 。

【出處】:唐 李白 《別山僧》詩:"何處名僧到 水西 ?

乘舟弄月宿 涇溪 。" 王琦 注引《江南通志》:" 水西山 ,在 寧國府 涇縣 西五里,林壑邃密,下臨 涇溪 。

舊建 寶勝 、 崇慶 、 白雲 三寺…… 寶勝寺 即 水西寺 , 白雲寺 即 水西首寺 , 崇慶寺 即 天宮水西寺 也。"

【示例】:唐 宣宗 《題涇縣水西寺》詩:" 長安 若問 江 南事,說道風光在 水西 。"

三、花名。

【出處】: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水西花,葉如萱艸,花黃,夏開"

四、地名。

泛指貴州鴨池河以西廣大地區,包括畢節市大部(威寧、赫章二縣除外)及六盤水市部分。即元明二朝彝族土司貴州宣慰使司轄地。

水西位於今貴州西北部,地處川、滇、黔三省之交。水西是因其在貴州烏江上游的鴨池河以西而得名,宋代末年,長據水西地區的彝族人以鴨池河為界,將其地分為水東、水西兩部分,自此以後,始有水西彝族和"水西人"的稱謂。水西地區大體在貴州今天的大方、織金、畢節、黔西、水城一帶。

其地域東北接遵義、仁懷,東南鄰貴陽、開陽、息烽,南交安順、鎮寧、普安,西靠威寧、赫章,北與四川古藺接壤。

【**】:蒙古語"亦奚部薛"即河水之西。時蒙元南下,彝族阿哲部附之即封賜此地。

五、彝族部族及政權名。

指彝族六組分宗的默支系慕齊齊之後裔妥阿哲所建立的勾則(彝族政權名),下轄水西地方,彝語又稱慕俄勾。

2樓:匿名使用者

水西彝族的婚姻與家庭

水西彝族又稱「烏蠻」、

「羅羅」、「羅落」、「落落」、「倮羅」、「倮倮」、「盧鹿」等。

羅羅社會的婚姻到了元、明時期還殘留母系繼承製下的群婚制,同時又流行轉房制度。這一事實被李京詳細的記錄在其《雲南志略》中:「夫婦之禮,晝不相見,夜同寢。

子生十歲,不得見其父。妻妾不相妒忌。……嫁娶尚舅家,無可匹者,方許別娶……凡娶婦必先與大奚婆(男巫)通,次則諸房昆弟皆舞之,謂之和睦;後方與其夫成婚。

昆弟有一人不如此者,則為不義,反相為惡。正妻曰『耐德』,非耐德所生,不得繼父之位。若耐德無子,或有子未及娶而死者,則為之娶妻,諸人皆得亂,有所生,則為已死之男女。

酋長無繼嗣,則立妻女為酋長,婦女無女侍,惟男子十數奉左右,皆私之。」以上文字說明,當時羅羅社會的婚姻關係相當的自由與混亂;宗教的勢力與活動深刻的對羅羅社會的婚姻產生影響,這從大奚婆(男巫)享有對新婚婦女的初夜權即可看出;同時交織著群婚制與轉房制,兄弟可以依次對新婚婦女行夫婦之禮,則說明時下流行的是轉房制。

無獨有偶,馬可波羅在行經建昌至金沙江一線的羅羅聚居區時,也將此種情況記錄在其《馬可波羅行記》 中。現引用如下:「設有一外人或任何人奸其妻女、其姊妹或其家之其他婦女者,居民不以為恥,反視與外人奸宿後之婦女為可貴。

以為如是其神道偶像將必降福,所以居民情願聽其婦女與外人交。」此外,羅羅不僅尊重、善待、歡迎他人至自家與家中女子行夫婦之禮,而且尚有規矩可循。《馬可波羅行記》 中記載道:

「設其見一外人覓求頓止之所,皆願延之來家,家主人命其家人善為款待,完全隨客意所欲;囑畢即離家而去,遠避至其田野,待客去始歸。客居其家有時亙三四日,與其妻女姊妹或其所愛之婦交;客未去時,懸其帽或其他可見之標識於門,俾家主人知客在室未去。家主人見此標識,即不敢入家。

此種風俗全州流行。」以上資料,進一步證實了,在羅羅人社會的婚姻中,母系繼承製下的群婚制,在元、明時期還相當的風行。

求中國古代各朝代的都城和現在哪個地方

3樓:新左右

中國歷史上被認為是古都的有以下幾個城市,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鄭州。

安陽是甲骨文發現地,周易發源地,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先後有商朝以及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七朝在此建都,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早期中國文明的中心。有著殷墟和中國大運河(永濟渠)兩處世界文化遺產。

浙江杭州(臨安)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杭州人文古蹟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蹟。

開封是我國著名的八朝古都,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開封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具有「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四大特色。

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戰國(魏),後梁、後晉、後漢、後周,遼,北宋和金相繼在此定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

古代有痺是現在哪個地方

4樓:樂觀的yz天涯

古代有痺具體的位置是現在湖南的道縣。

道縣,別名道州,雅稱「蓮城」。隸屬湖南省永州市,位於瀟水中游,東鄰寧遠縣,南界江永縣和江華瑤族自治縣,西接廣西全州縣、灌陽縣,北連雙牌縣,素有「襟帶兩廣、遮蔽三湘」之稱。是湖南通往廣東、廣西、海南及西南地區的交通要塞,是珠三角產業轉移的承接基地。

5樓:墼餮魍薅

有痺在今湖南道縣北。

道縣,別名道州,雅稱「蓮城」。是湖南省永州市南部的一個轄縣,位於瀟水中游,東鄰寧遠縣,南界江永縣和江華瑤族自治縣,西接廣西全州縣、灌陽縣,北連雙牌縣,素有「襟帶兩廣、遮蔽三湘」之稱。是湖南通往廣東、廣西、海南及西南地區的交通要塞,是珠三角產業轉移的承接基地。

南北長77千米,東西寬62.6千米,國土面積2442平方千米,總人口737786人(2023年11月)。縣**駐地濂溪街道辦事處。

道縣是宋代大思想家、理學鼻祖周敦頤、清代書法家何紹基及近代革命家何寶珍的故鄉、被稱譽為「天下谷源、理學聖地」。

6樓:雙魚座軟妹子

有庳吧古地名。庫一作"鼻"。又名鼻墟、鼻亭。

在今湖南道縣北,接零陵縣界。相傳舜封象於此。古有象祠,唐元和中道州刺史薛伯高毀之。

史料:亦作" 有卑 "。亦作" 有鼻 "。

古地名。又名 鼻墟 、 鼻亭 。有,詞頭。

相傳 舜 封其弟 象 於此。故址在今 湖南省 道縣 北。《孟子·萬章上》:

" 象 至不仁,對之 有庳 。"《漢書·鄒陽傳》:"昔者, 舜 之弟 象 日以殺 舜 為事,及 舜 立為天子,封之於 有卑 。

" 顏師古 注:"地名也,音鼻,今 鼻亭 是也,在 零陵 。"《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

" 舜 封 象 於 有鼻 ,死不為置後,以為**之人不宜為太祖。"

古代的青周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古代西岐包括今天哪些地方

古代的青州現在還是叫青州,現在青州是一個縣級市,屬於山東省濰坊市管轄。青州位於山東半島中部,北緯36度4分至36度8分,東經118度0分至118度6分,為溫帶氣候。西接淄博市臨淄區,東臨昌樂縣,北靠壽光市和東營廣饒縣,南接臨朐縣。青州其南為沂蒙山區,其北為魯北平原及渤海,青州正當此咽喉地帶,歷來為兵...

湖北在古代是什麼地方,現在的湖北是古代哪裡

戰國時,今荊州市紀南城為楚郢都遺址 亦是長江流域 楚文化 的中心,楚國曾建都於此版達411年。春秋戰國時權大冶已有采銅冶煉。秦漢時,由於湖北接近長江中下游地區,江陵和襄陽發展成為經濟和軍事重鎮。南北朝時中國經濟中心開始南移,中原居民大量南遷,加速兩湖地區的開發。唐代湖北地區稻 麥 麻 茶和蠶絲等農作...

古代的西夏人是現在哪個少數民族的祖先

西夏人主要是党項人,根據現代學者研究,應該是現在的羌族,不是漢族。最早的漢文文獻記載党項為漢朝西羌的後裔。自遠古以來,羌人就佔據著青海湖周圍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黃河 大通河 湟水源頭附近的山地。在這一片地區的邊緣地帶,就是位於吐蕃東北部,習慣上稱作安多的地方,早期党項和吐蕃的先民們大概都混雜居住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