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豬寶安以沫
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這說法比喻有點誇張,不要信以為真。其本意是想借助誇張的比喻說明在兩春夾一冬的年月裡,會風調雨順,農耕會有好收成,田地作物金黃一片,黃土地也有好收成,變成金銀財寶。
怎樣才叫兩春夾一冬,為何會兩春夾一冬呢?這就要了解一點我國的歷法常識了。我國現在不但通行公曆,通行使用農曆,及干支歷。
公曆是從陽曆改變而成,我們使用的農曆實際是陰陽合力。農曆的最大特徵是使用了二十四節氣,以節氣時令來安排農時,做好農耕不誤時。什麼是陰曆?
陰曆就是太陰曆,以月亮執行規律特點而制定的紀時曆法,體現月亮朔望圓缺盈虧的特點,以朔為月之初一,望為月中月圓。月亮朔望一次用時為29天半多,但日應計整,所以,陰曆月大三十天,月小廿九天,一年會有七月大的,一年作十二月計,不是354天就是355天,陰曆重在月,反映的是月的執行特點。
陽曆就是太陽曆,以太陽執行規律為特點而制定的紀時曆法。就是以太陽迴歸年為主要依居而定出的歷法。陽曆重在反映了年的特點,體現春夏秋冬四季寒暑冷熱的變化與交替。
二十四節氣就是以此為據而定的。太陽迴歸年用時需要約365天又四分一天,天計整就是平年365天,閏年366天,這樣算來,陰曆陽曆年差不少於11天,要陰陽曆同用,又不使差之太遠,我國先人就想出了一個陰曆設定閏月的折衷法,變成陰曆閏月就會有十三個月,384天,並形成規律,19年7閏月。如此安排,陰陽曆才不會差錯很大。
兩春夾一冬,春指立春,冬指冬天,冬季。二十四節氣以立春為,大寒作結。因為陰曆閏月的關係,便會出現「兩春夾一冬的現象。
即在陰曆正月立了一次春,到了十二月又見立一次春,以陰曆來叫雙春年。但在陽曆看是沒有這種現象的,都是一年一春。在陰曆中,只有逢閏月,且是閏二月起至十一月止才會有一年立兩春,兩春夾一冬這種現象,不是陰曆閏月年是沒有這現象的,陰曆有雙春年,也就會有無春年。
無春年多在陰曆閏月年上一年。如2019己亥年,就是無春年,2020庚子年,閏四月,正月十一日酉時立春,十二月廿二日亥時又立春,這就是一年立兩春,兩春夾一冬現象。19年7閏,也即19年中會有7次這種現象發生。
這是為使陰曆與陽曆配而人為安排的,並非天意與自然規律特有顯示。而人依據無春年,雙春年來**天時,預斷農耕好壞,是不太合自然不太合科學的,所以不足信以為真。
2樓:飄逸哥
比如已經過去的2023年,就不準了,甚至對有些地方的農民來說,還是欠收之年,有些地方澇災嚴重,秋季花生幾乎絕收。因此農村俗語「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有待商榷。而另外一句說法「一年打兩春,豆子貴如金」則多少有點道理。
欠收嘛,物以稀為貴,肯定是貴如金了。嘴是兩張皮,怎麼如意怎麼說。不過是農民尋求安慰的一種說辭
3樓:寧靜致遠
農村有許多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農諺,「兩春一冬,黃土成金」。很多老人都很贊同這句諺語,那麼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年有兩個春天,即春天從年初開始,春天從農曆月底開始。今年是兩春一冬的一年,今年又被稱為「雙春」年。農民種的糧食往往會有大豐收。
一般來說,一年只有一個春天的開始,但在某些年份,會有兩個春天的開始,這樣就不會有下一個春天的開始,而沒有春天開始的一年又被稱為「寡婦年」,有兩個春天的開始「雙春年」。一些農村老人痛恨「寡婦年」,甚至有「寡婦年不能結婚」的說法,而「雙春年」很受農民歡迎,他們認為雙春年會有好收成!是真的嗎?
在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陰陽來記錄事物和安排農業活動。之所以有的年份有兩個春天,有的年份沒有春天,是因為陽曆和陰曆之間的「太陽錯誤」。農場主應該清楚,陽曆是由地球繞太陽自轉的規律所指定的。
陽曆的輪換是一年,然後把一年分為12個月,共365天。陰曆是以月亮的圓缺規律為基礎的。古人規定月亮繞地球旋轉一個月,一年也是12個月。
但這12個農曆月不是365天,而是354天,少了11天。這樣,陰曆和陽曆就會有偏差。古人很聰明。
為了解決時差問題,他們想出了增加閏月的辦法。
過去有一種「19年7個閏月」的方法,就是說19年有7個閏月。這樣,農曆閏年將有19天比365天多,春節基本上是在每年的2月4日,所以就有24節氣的春天,可能出現在去年的12月,也可能出現在明年的正月,從而導致了「兩春一冬」的現象。這真的影響到農作物嗎?
這也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太大。民間俗話說,雙春之年被稱為「暖冬之年」。因為一年有兩個春天,春天會提前到來,一年會更長,這樣一年要做的工作會更多,氣溫也會更高,所以對農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利,所以有「黃土變**」的說法。
因此,雖然雙春好,但並不意味著會有大豐收。它的深層含義是鼓勵農民好好耕耘、付出和收穫。同時,也反映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所以雖然這句話是合理的,但誇張的程度還是很大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怎樣才叫兩春夾一冬,為何會兩春夾一冬呢?這就要了解一點我國的歷法常識了。我國現在不但通行公曆,通行使用農曆,及干支歷。公曆是從陽曆改變而成,我們使用的農曆實際是陰陽合力
5樓:
一種氣節現象,和農業有關
6樓:匿名使用者
兩春夾一冬,春指立春,冬指冬天,冬季。二十四節氣以立春為,大寒作結。因為陰曆閏月的關係,便會出現「兩春夾一冬的現象。
即在陰曆正月立了一次春,到了十二月又見立一次春,以陰曆來叫雙春年。但在陽曆看是沒有這種現象的,都是一年一春。在陰曆中,只有逢閏月,且是閏二月起至十一月止才會有一年立兩春,兩春夾一冬這種現象,不是陰曆閏月年是沒有這現象的,陰曆有雙春年,也就會有無春年。
7樓:姓排鐵路老司機
公曆是從陽曆改變而成,我們使用的農曆實際是陰陽合力。農曆的最大特徵是使用了二十四節氣,以節氣時令來安排農時,做好農耕不誤時。
8樓:馬雪瑞在路上
就是萬物復甦,土壤吸收天地精華的最好時候。
9樓:劉新齊
就是以太陽迴歸年為主要依居而定出的歷法。陽曆重在反映了年的特點,體現春夏秋冬四季寒暑冷熱的變化與交替。
10樓:老婆娘
公曆是從陽曆改變而成,我們使用的農曆實際是陰陽合力。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是那一首詩
11樓:陸哈利波特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這句並不是出自詩歌,是現代漢語中的俗語,同「眾人一條心,齊力可斷金」,都是強調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釋義:大家團結一致,就能創造奇蹟。
讀音: zhòng rén yī tiáo xīn,huáng tǔ biàn chéng jīn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語出陳立德《前驅》:「他只是苦苦地思索著剛才那些話。頭一條倒還好懂: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12樓:韓琴
這不是詩歌,是現代漢語中的俗語,意思是大家團結一致,就能創造奇蹟。
這是一句民間俗語,讀音為 zhòng rén yī tiáo xīn,huáng tǔ biàn chéng jīn ,也同眾人一條心,齊力可斷金。都是強調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語出陳立德《前驅》:「他只是苦苦地思索著剛才那些話。頭一條倒還好懂: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擴充套件資料
近義詞:
1,萬眾一心,讀音為wàn zhòng yī xīn,千萬人一條心。形容團結一致。南宋范曄《後漢書·朱擕傳》:
「萬人一心,猶不可當,況十萬乎!」意思是萬人一心他們尚且不能擋住我們,更何況十萬呢。
2,同心同德,讀音是tóng xīn tóng dé,思想統一,信念一致。先秦諸子《尚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白話文意思是有亂臣十人,他們信念一致。 與「離心離德」相對。
3,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意思是: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能力是很單薄的,但是有大家的幫忙就能辦得更好。所以我們要團結一致。
語出清代周希陶《古今賢文合作篇》,原句是:一塊磚頭砌不成牆,一根木頭蓋不成房。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白話文意思是一塊磚頭砌不成強,一根木頭蓋不成房,一個籬笆有三個樁子,一個好漢有三個幫手。
4,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意思是兩個人同心合意,其鋒利程度能把金屬切開。這裡用的是比喻。比喻只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
語出西周姬昌《周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白話文釋義:
兩人心意相同,行動一致的力量猶如利刃可以截斷金屬;在語言上談的來,說出話來像蘭草那樣芬芳、高雅,娓娓動聽,沒有汙穢的語言。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是關於團結的諺語與優美語句:
1、團結就是力量,只要我們能夠團結起來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有句話說得好:大家(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還有一首歌曲叫做團結就是力量,這首歌曲也是激勵大家要團結起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2、曾有人問哲學家:「一滴水怎樣才不會幹?」哲學家回答說:
「把它放到大海里。」這句簡短的話揭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個人離不開集體,只有團結互助的集體才會有無窮的力量,反之如果沒有團結,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會枯竭。
3、有人說過:「你是一顆星,我是一顆星,綴成集體這條星河;你是一顆草,我是一顆草,鋪成集體這塊綠茵;你是一朵花,我是一朵花,鑲成集體這個花圃……」是啊,集體的力量無限廣大。供參考。
農村俗語:「床不離半,門不離五」是什麼意思?
14樓:9太9陽
其實在農村流行著許許多多的老俗語,我們一般生活在城市裡面的人都不知道其含義是什麼意思,對於農村的一些風俗習慣和俗語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些傳統的樸實的文化所有。對於農村的一些文化我們統稱為叫鄉風,鄉俗。這些東西是我們不能去忘記的一些最基本的傳統美德。
所以現在的問題來了有的一些喜歡研究農村俗語的朋友就發問到,床不離半,門不離五是個什麼意思的,我們首先從字面意義上來分析這個歌問題。首先床就是人們睡覺的床不就是不能的意思,離很簡單就是離開的意思,半就是一個古代的計數的尺寸,門就自己的大門家裡的大門,不和離和上一個不 離的意思是一樣的,5同樣也是表達尺寸或者距離的數字。
這樣我們把這句話裡面的每一個字的含義都分析了一遍,就很容易知道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同時也代表了什麼意思,其實這就是像我們現在家裝設計一樣,比如這個東西長多少,寬多少,高又是多少,這句老俗語就代表在農村裡面床的設計,門的設計要求是多少這樣定下來,流傳至今的老俗語,對於這句話應該就是從前農村老師傅們最喜歡用的一句話了吧,簡而易懂,一說人家就知道怎麼去做了。
其實,農村裡面的一些風俗習慣對我們來說了解的還是少之又少,對於我們現在的年輕人而言,少玩遊戲,多瞭解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
請問農村俗語「豆腐下酒,不如喂狗」什麼意思?豆腐不可以下酒嗎
因為豆腐裡有一些很特別的成分,它能夠檢出酒精,然後還能夠防止別人上癮,所以就味道不是很好就大大減少了酒的味道。所以它這種食品不適合和酒一起喝。意思是豆腐用來下酒,還不如給狗吃呢。不是不可以下酒,而是農村一般有酒的時候都是在招待客人,但是如果用豆腐下酒的話會顯得太寒磣,因為豆腐比較廉價,所以不用來下酒...
農村俗語 「貧不串親,富不串鄰」這是為啥
人的一生都各有各的不同,大多也都是因為自身的家庭條件為基礎,再是自己的一個成長環境,再者就是後天教育,等種種原因中和,便形成了不一樣的生活,不過有一句話我特別認可,那就是貧不串親,富不串鄰。貧不串親其實很好理解,那就是自己還沒有發財的時候,最好不要和親戚之間有來往。目前來說許多人都經歷過自己人生中最...
農村俗語 「豆腐下酒,不如喂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 豆腐下酒,不如喂狗 啥意思?為啥說豆腐不能下酒?豆腐是一道中國特有的美食,其發明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過去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農村裡家家戶戶都會種植一些大豆,而在遇到喜事,或者是過年的時候,就會製作一些豆腐。想起小時候,每年快要過年的時候都會特意抽出一天專門用來做豆腐,在民間還有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