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心經道教有什麼儒家有什麼

2021-03-07 17:46:19 字數 5480 閱讀 7846

1樓:小英英小陽陽

道教有《道藏》,著黃庭、道德、南華、抱朴、太上、文始、通玄、龍門。所記,為修心、丹咒、符撰,醫術。

1、道教經典:

老子《道德經》;《黃帝陰符經》;《周易參同契》;《周易》。

2、道教四子真經

《南華真經》;《通玄真經》;《沖虛真經》;《洞靈真經》。

儒家則以四書五經為正,為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歷代王朝所用,用則可以修身、明事,為治國之用。

擴充套件資料

儒家思想介紹:

儒家思想是中國文明史經歷了夏、商、周的近2023年之後,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週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東周時期,中國社會處於劃時代的歷史變革中,周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諸侯爭霸,社會處於動盪之中。這時候代表各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成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紛紛登上歷史舞臺,著書立說,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其中影響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們各自為新興的地主階級設計了一套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治國方案,為秦漢以後的社會治國思想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社會內部不可調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機,搖撼了傳統文化的權威性,對傳統文化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與日俱增,就連「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當時所處的時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中,並對傳統文化加以適當的改造,以便在社會實踐中建立一種新的和諧秩序和心理平衡,這種情況到了大變革的戰國時代顯得尤為突出,因為人們在崩塌的舊世界廢墟上已經依稀看到了衝破舊尊卑等級束縛的新時代的曙光。

未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模式,就成了舉世關注的大問題,並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場百家爭鳴式的大辯論。當時代表社會各個階級、階層利益的諸子百家,紛紛提出各自的主張,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爭論焦點就是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

圍繞這個問題而進行的思想交鋒,儒、法兩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們旗鼓相當,針鋒相對,英者雲集,皆為顯學。另外還有墨家、道家、陰陽家、兵家等等學派,可謂學派林立,學術與言論的開明為儒家思想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2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心經是佛教的精髓,道教的心印經是道教的精髓,【心印經】:

上樂三品,神與氣清。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無存有,頃刻即成。

迴風混合,百日功靈。

默朝上帝,一紀飛昇。

知者易悟,昧者難行。

履踐天光,呼吸育清。

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綿綿不絕,固蒂根深。

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神合其氣,氣合其真。

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神能入石,神能飛形。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精依氣盈。

不凋不殘,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妙不可聽。

其聚則有,其散則零。

七竅相通,竅竅光明。

聖日聖月,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自然身輕。

太和充溢,骨散寒瓊。

得丹則靈,不得則傾。

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持誦萬遍,妙理自明。

【太上太清天童護命妙經】:

3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友經書

道教有道藏

儒家有四書、五經

其實佛、道、儒三家都是導人向善,3教殊途同歸。

4樓:還沒來的及說

佛教三大經:《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

道教主要經典:《道德真經》(即《道德經》)、 《南華真經》、 《沖虛真經》、 《文始真經》 、《通玄真經》 、《龍門心法》。

道教勸善三聖經:《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 、《關帝覺世真經》。此三部是道教主要的三部勸善書,民間影響很大。

儒家經典主要有儒家聖教十三經。即《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 、《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5樓:慈悲圓滿

第一,佛教不僅僅有《心經》,請搜尋『乾隆大藏經』裡面的佛經不下千種;

第二,道教,『道德經』『南華經』,非**類的請搜尋『道藏』;

第三,儒教,『四書五經』九部書(具體請百科一下)。

6樓:手機使用者

《道德經》(即《老子》)、《南華經》(即《莊子》)、《沖虛經》(即《列子》,還有道教經籍的總集《道藏》!

7樓:青雲師兄

應該是道教有《清靜經》!儒家有《倫語》!

《心經》與《道德經》豈可同論乎?!

8樓:匿名使用者

道教有《道德經》,儒家經典多一點,四書、五經

9樓:靜心·禪悅

道德經 老子、莊子、論語 孔子、孟子

10樓:舒心

佛教代表著作金剛經,

道教代表著作,道德經,

儒教代表著作,孝經。

11樓:倔強uu堅持

其實中的佛教應該說是自己的 不是印度的 因為中國佛教的人物都是中國人啊 是封神後準提,接引所創!萬物歸於道!

佛教什麼時候開始傳入中國?

12樓:龍麗淼源

佛教究竟何時傳入中國

13樓:晴毅

佛教的傳入和發展大約在兩漢之際,佛教開始傳入漢地(約在公元紀元前後)。

佛教開始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景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在中國的作用:

佛教文化的傳播重視融入本土文明。佛陀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域的差異性,因此教導**尊重各地的風俗習慣:「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

其次,佛教文化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功能。佛教寺院在歷史上充當著學術機構、教育場所、慈善機構、圖書館藏和文化中心等多重角色,佛教經典得到系統精緻的翻譯和妥善精心的儲存,其思想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傳播,僧侶們成為知識與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

再次,佛教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文化成就。佛教在邏輯、語言、技術、醫學等方面具有悠久的傳統,在哲學、文學、繪畫、雕塑、建築、**、天文等方面成果斐然,為後世留下了無比豐厚的精神寶藏和文化遺產。

此外,佛教文化還能增進地區間的和平與友誼。當其他宗教每每陷於宗教戰爭或教派衝突的泥潭時,佛教徒們卻常常能夠發揚慈悲寬容的精神,致力於消除相互的敵意。

14樓:aaa**王

佛教傳入中國的確切年代尚無定論,大體在公元前後兩漢之際。

佛陀示現涅槃後的數百年間,佛教傳遍印度次大陸。原始佛教內部由於對教義的理解不同,發生**,進入部派佛教時期,主要分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南傳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諸派,盛行於斯里蘭卡,並傳遍東南亞地區,後傳入中國雲南。

佛教傳入中國的確切年代尚無定論,異說頗多,大體在公元前後兩漢之際。主要有漢傳、藏傳和南傳佛教三大派別。

佛教傳入中國的確切年代尚無定論,異說頗多,大體在公元前後兩漢之際。主要有漢傳、藏傳和南傳佛教三大派別。

從南北朝開始中國佛教進入興盛發展階段。南北朝時佛教已遍佈全國,出家、在家佛教徒數量增加很快,如北方的長安僧尼過萬,南方的建業(今南京)有佛寺數百座。

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鼎盛之時。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通道教,但對佛教等其它諸多宗教都採取寬容、保護政策。中國佛學逐步發展成熟。

15樓:海梓維宗煙

佛教的傳播隨著絲綢之路商業的發展一直在漸次傳播隨著佛教的日益興盛

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傳入中國在河南洛陽建白馬寺

正式開始佛教譯經及傳播

16樓:卑長征眭歌

1雖然早在漢朝佛教就傳入東土,但並不興盛,而早期來華的佛教徒,如「安世高」、「支婁迦讖」、「佛圖澄」、「曇無讖」等,都善弄巫術,所以被視為神仙方術圖讖之類,只在社會上層的皇室貴胄和地方豪強中流傳。至西晉永嘉時,寺院也不過42所,漢魏時期,更明令漢人不得出家為僧,以至僧侶全部是西域胡人。

2公元316年,司馬氏篡奪曹魏建立的西晉王朝在經歷八王之亂後,國力損失慘重,虛弱不堪,最終被匈奴人滅國,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勢力趁天下大亂之機入侵中原,大肆的屠虐漢民,視漢人不如豬狗,史書上記載:「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

這就是歷史上的

「五胡亂華」。

這是華夏文明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一段災難史。雜胡大規模內遷,伴之是揮向漢人的屠刀和鐵騎,數十異族政權走馬燈式的建立和更迭,每一次都伴著種族仇殺,對漢人的大規模血洗,以致「衣冠南渡」,中原漢人瀕臨絕種,十室九空、千里無煙、白骨蔽野,虎狼塞路,並非誇大之詞。

3這時期,北方五胡建立統治,但在其所佔的廣大北方的區,仍以漢人佔多數,他們需要屈服統治漢人的思想工具,作為一個西來的教——佛教,顯然最合適不過,其完全能迎合胡人入主中華的心態。

這期間,五胡建立的政權,都幾乎將佛教當成為國教。

胡族統治者的有意提倡,羯族領袖石勒是其中的典型。

自後趙胡石氏所建政權始,打破原有漢人出家的禁忌,使漢人多侍佛奉佛。

佛教便成為外來胡族奴化鉗制漢人思想的工具,因而皇權強制力的大加提倡佛教,佛教由此興盛起來。

4佛教所宣揚的因果報應生死輪迴,「生生之。皆因行業而起。有過去當今未來。歷三世。識神常不滅。凡為善惡。必有報應」

這一套說教,使漢人們迷信所面對的種種是合理的、是正常的、是前世修福或作惡的結果。

這些說教在思想精神和意識形態上,都極大的毒害麻痺漢人的鬥爭意志,弱化了漢人的血性,使他們甘心安於現狀、甘所承受。

不論佛教後期是否本土化,是否與儒道融合,都無法泯滅其對漢人思想的摧殘和血性的弱化的歷史記憶。

17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後分化為大乘、小乘兩派。小乘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稱 「巴利語經典系佛教」。

佛教正式傳來中國是漢朝,非正式還更早,

初傳 漢建元二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39~前~126),張騫出使西域期間,曾在大夏見到從鯿販運去的蜀布、邛竹杖,說明當時中印之間已有民間往來,可能佛教也隨之傳入漢地。漢武帝還開闢了海上航道與印度東海岸的黃支等地建立聯絡。近年考古發現,東漢時的四川彭山墓葬中已有佛像,江蘇連雲港孔望山佛教摩崖刻像初步證實也屬於東漢時期。

東漢明帝於永平八年(65)賜楚王英詔言其「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可見當時已有佛教傳入。經典的傳入,據傳始於漢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博士**景盧以浮屠經(佛典),但究為何經,已失傳無聞。歷來均以永平年間(公元58~75)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經》為佛法傳入中國之始。

此說是否為歷史事實,近代頗有爭議。因當時西域發生戰亂,交通斷絕,至永平十六年才開放。因此,只能推定大概在公曆紀元前後,佛教開始傳入漢族地區。

傳播的地區以長安、洛陽為中心,波及彭城(徐州)等地。當時有人認為佛教是一種神仙方術,故桓帝將黃帝、老子和佛陀同祀,「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把沙門視同方士。

儒家,道教,佛教,三者有何區別?謝謝

儒家,道教,佛教,三者主要有如下七點區別 一 文化主旨。儒家文化 積極進取的文化。儒家倡導知識的獲取和品德的培養,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道家文化 遵循規律的文化。道家遵循自然規律,提倡無為而治,順其自然,是一種尊重自然,尊重規律的文化。佛家文化 無私奉獻的文化。佛家思想中蘊含了慈悲和福報論,是一種無...

佛教跟道教的區別是什麼,佛教與道教有什麼區別

一 對待生和死的態度 佛教追求的目標是 涅磐 脫離生死輪迴。佛教認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這種苦是沒有盡頭的,是在一個迴圈往復 不到頭的生死輪迴中。只有實現涅磐,才能脫離生死輪迴。那麼怎樣實現涅磐呢?就是人要 覺悟 佛者,覺也。說到底,就是對人生是苦的覺悟。佛教認為,當你真正認識到人生是苦...

道教符咒和佛教符咒有什麼區別,道教和佛教的區別是什麼

佛教沒有符咒,主要憑藉經咒真言。道教採用符咒呢 佛教沒有符咒,他們現在用的符咒是偷師道教的,一般佛教設壇都要設兩個壇,一個外壇一個內壇,外壇供佛,內壇在屋子裡,才是真正供道教神仙而念道教咒施法起作用的關鍵。道教和佛教的區別是什麼 張道陵在東漢安元年 142 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雲三天正法正一科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