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彼岸的海洋之心
【原文】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扮返叫君子呢?
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評析】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逗缺納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
任何人都不會甘山沒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
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值得仔細推敲。
2樓:匿名使用者
里仁篇第四
【本篇引語】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內容涉及到義與利的關係問題、
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孝敬父母的問題以及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範疇、原則和理論,對後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
【原文】
4·1 子曰:「里仁為美(1),擇不處仁(2),焉得知(3)?」
【註釋】
(1)里仁為美:裡,住處,借作動詞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處: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譯文】
孔子說:「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評析】
每個人的道德修養既是個人自身的事,又必然與所處的外界環境有關。重視居住的環境,重視對朋友的選擇,這是儒家一貫注重的問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會受到仁德者的影響;反之,就不大可能養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註釋】
(1)約:窮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譯文】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評析】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惡(2)人。」
【註釋】
(1)好:音hào,喜愛的意思。作動詞。
(2)惡:音wù,憎惡、討厭。作動詞。
【譯文】
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評析】
儒家在講「仁」的時候,不僅是說要「愛人」,而且還有「恨人」一方面。當然,孔子在這裡沒有說到要愛什麼人,恨什麼人,但有愛則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對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會有正確的愛和恨。
【原文】
4·4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譯文】
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評析】
這是緊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養成了仁德,那就不會去做壞事,即不會犯上作亂、為非作惡,也不會驕奢淫逸、隨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於國家、有利於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含和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
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評析】
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喚消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
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
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原文】
4·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譯文】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厭惡不仁的人,在實行仁德的時談鏈盯候,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
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實行仁德上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這種人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沒見過。
」【評析】
孔子特別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尤其是養成仁德的情操。但當時動盪的社會中,愛好仁德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孔子說他沒有見到。但孔子認為,對仁德的修養,主要還是要靠個人自覺的努力,因為只要經過個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譯文】
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沒有仁德了。」
【評析】
孔子認為,人之所以犯錯誤,從根本上講是他沒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會避免錯誤,沒有仁德的人就無法避免錯誤,所以從這一點上,沒有仁德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是相似的。這從另一角度講了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原文】
4·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評析】
這一段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孔子所說的道究竟指什麼,這在學術界是有爭論的。我們的認識是,孔子這裡所講的「道」,係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準則,這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的。
【原文】
4·9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譯文】
孔子說:「士有志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評析】
本章和前一章討論的都是道的問題。本章所講「道」的含義與前章大致相同。這裡,孔子認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麼道的問題。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1)也,無莫(2)也,義(3)之與比(4)。」
【註釋】
(1)適:音dí,意為親近、厚待。
(2)莫:疏遠、冷淡。
(3)義:適宜、妥當。
(4)比:親近、相近、靠近。
【譯文】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只是按照義去做。」
【評析】
這一章裡孔子提出對君子要求的基本點之一:「義之與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為人公正、友善,處世嚴肅靈活,不會厚此薄彼。本章談論的仍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懷(1)德,小人懷土(2);君子懷刑(3),小人懷惠。」
【註釋】
(1)懷:思念。
(2)土:鄉土。
(3)刑:法制懲罰。
【譯文】
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評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型別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只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只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
【原文】
4·12 子曰:「放(1)於利而行,多怨(2)。」
【註釋】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為追求。
(2)怨:別人的怨恨。
【譯文】
孔子說:「為追求利益而行動,就會招致更多的怨恨。」
【評析】
本章也談義與利的問題。他認為,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會總是考慮個人利益的得與失,更不會一心追求個人利益,否則,就會招致來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責。這裡仍談先義後利的觀點。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1)?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2)?」
【註釋】
(1)何有:全意為「何難之有」,即不難的意思。
(2)如禮何:把禮怎麼辦?
【譯文】
孔子說:「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麼能實行禮呢?」
【評析】
孔子把「禮」的原則推而廣之,用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這在古代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孔子時代的「國」乃「諸侯國」,均屬中國境內的兄弟國家。然而,在近代以來,曾國藩等人仍主張對西方殖民主義國家採取「禮讓為國」的原則,那就難免被指責為「**主義」了。
【原文】
4·14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己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為有真才實學值得為人們知道的人。」
【評析】
這是孔子對自己和自己的學生經常談論的問題,是他立身處世的基本態度。孔子並非不想成名成家,並非不想身居要職,而是希望他的學生必須首先立足於自身的學問、修養、才能的培養,具備足以勝任官職的各方面素質。這種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4·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
「是。」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這是什麼意思?
」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評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待人忠恕,這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於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在這章中,孔子只說他的道是有一個基本思想一以貫之的,沒有具體解釋什麼是忠恕的問題,在後面的篇章裡,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對此,我們將再作剖析。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評析】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是孔子學說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一句話,被人們傳說。這就明確提出了義利問題。孔子認為,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他的義指服從等級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就會犯上作亂,破壞等級秩序。
所以,把追求個人利益的人視為小人。經過後代儒家的發展,這種思想就變成義與利尖銳對立、非此即彼的義利觀。
【原文】
4·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評析】
本章談的是個人道德修養問題。這是修養方法之一,即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實際上這就是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同時又以別人的過失為鑑,不重蹈別人的舊轍,這是一種理性主義的態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闢之見。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幾(1)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2)而不怨。」
【註釋】
(1)幾:音jī,輕微、婉轉的意思。
(2)勞:憂愁、煩勞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裡不願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評析】
這一段還是講關於孝敬父母的問題。事奉父母,這是應該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百依百順,甚至父母不聽勸說時,子女仍要對他們畢恭畢敬,毫無怨言。這就成了封建**主義,是維護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綱常名教。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1),遊必有方(2)。」
【註釋】
(1)遊:指遊學、遊官、經商等外出活動。
(2)方:一定的地方。
【譯文】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地方。」
【評析】
「父母在,不遠遊」是先秦儒家關於「孝」字道德的具體內容之一。歷代都用這個孝字原則去約束、要求子女為其父母盡孝。這種孝的原則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
【原文】
4·20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1)
【註釋】
(1)本章內容見於《學而篇》1·11章,此處略。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並且常常記在心裡。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評析】
春秋末年,社會動盪不安,臣弒君、子弒父的犯上作亂之事時有發生。為了維護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別強調「孝」。所以這一章還是談「孝」,要求子女從內心深處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絕對服從父母,這是要給予批評的。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譯文】
孔子說:「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啊。」
【評析】
孔子一貫主張謹言慎行,不輕易允諾,不輕易表態,如果做不到,就會失信於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說,古人就不輕易說話,更不說隨心所欲的話,因為他們以不能兌現允諾而感到恥辱。這一思想是可取的。
【原文】
4·23 子曰:「以約(1)失之者鮮(2)矣。」
【註釋】
(1)約:約束。這裡指「約之以禮」。
(2)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用禮來約束自己,再犯錯誤的人就少了。」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訥(1)於言而敏(2)於行。」
【註釋】
(1)訥:遲鈍。這裡指說話要謹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
【原文】
4·26 子游曰:「事君數(1),斯(2)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註釋】
(1)數:音shuò,屢次、多次,引申為煩瑣的意思。
(2)斯:就。
【譯文】
子游說:「事奉君主太過煩瑣,就會受到侮辱;對待朋友太煩瑣,就會被疏遠了。」
論語中關於學習的話,《論語》中關於學習態度的句子有哪些?
1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3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4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5 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6 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
求論語中的成語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犯上作亂 巧言令色 吾日三省吾身 言而有信 溫良恭儉讓 和為貴 一言以蔽之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從心所欲 隨心所欲 溫故知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義勇為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往不咎 盡善盡美 朝聞夕死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見賢思齊 父母在,不遠遊 朽木...
論語中與朋友有關的有關的句子論語中關於朋友的句子有哪些?
書上翻了幾句,希望能夠滿足你的要求 子曰 入則孝 出責弟,謹而信,子曰 有教無類。子曰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子曰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態度。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