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男生頭上戴的那個帽子叫什麼名字

2021-03-16 21:30:49 字數 4187 閱讀 2666

1樓:匿名使用者

朝鮮族男子的帽子,過去主要是黑笠。黑笠在頭頂的部分是圓筒形,帽簷很寬回,可以遮擋陽光。現答在青年男子戴鴨舌帽,中老年人戴氈帽。

你所問的那種舞蹈帽子是象帽,繫有不等長度飄帶的特製斗笠.一般演出中多為十二度(tuo音妥,一度約五尺)長飄帶象帽

朝鮮族有一種舞蹈,頭上頂個布條,轉動,叫什麼?

2樓:煎餅果子香噴噴

象帽舞是朝鮮族富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形式,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汪清縣一帶廣為流傳,深受朝鮮族居民喜愛。每逢節日、慶典等特殊日子,人們就跳起歡快的舞蹈,搖動色彩繽紛的象帽,線條流暢的長長飄帶旋轉如風,在舞者周圍畫出各種光輝耀眼的美妙彩環。象帽舞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是一門綜合性的民間藝術,它把**、舞蹈、演唱融為一體,其舞姿活潑優雅,節奏歡快舒暢,充分反映了朝鮮族人民在勞動、生活中的喜悅之情和活潑大方的民族氣質,是朝鮮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寶貴的文化財富。

象帽舞是農樂舞中的最高表現形式,表現出整個農樂舞當中的最高技巧和最高興奮點,並散發出濃郁的民族情趣,可以稱之為農樂舞當中的華彩篇章。象帽舞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同時,也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觀賞性,給人以視覺的美感。舞者以頸項的力量頻頻搖動頭部,使所戴象帽的飄帶旋轉如風,似車輪飛轉般在舞者的周圍畫出光輝耀眼的美妙彩環。

甩象帽動作花樣繁多,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立甩象"和"抖露珠象"等。

[編輯本段]歷史溯源

象帽舞作為一種傳統的娛樂形式,歷史悠久。相傳它是由古代朝鮮族人民在耕作時,將大象毛綁在帽尖上左右搖擺用來驅趕野獸的侵擾演變而來;也有人說它源於古代朝鮮人在狩取野獸等食物後,甩動髮髻以示慶賀的一種表達形式。無論怎樣,象帽舞現在已發展成為一種綜合性的民間藝術,它把**、舞蹈、演唱融為一體,具有相當的技巧和豐富的內涵。

據史料記載,每年十月秋收後,古朝鮮都隆重地舉行"祭天"儀式,人們"盡夜飲食歌舞",感謝上天的恩賜,歡慶豐收。因此這種舞蹈也稱"農樂舞",而象帽舞是其中的最高表現形式,表現出整個"農樂舞"當中的最高技巧和最高興奮點。

[編輯本段]藝術特色

分類農樂舞演出時,各個村寨都派出自己浩蕩的舞隊,參加當地的慶典。舞隊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寫有"農業為天下之本"的農旗為先導,隨後是一名在隊首敲打小鑼擔任總指揮的男子。在他的帶領下,手拿太平簫、喇叭及各種鼓類樂器的樂隊和各種喬裝人物組成舞隊的儀仗部分。

接下來是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長鼓舞、扇舞、鶴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啞劇的演員隊伍,參加人數不限。象帽舞是農樂舞中的一種重要形式,種類繁複,舞技多樣,分"長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線象帽"、"羽象帽"、"尾巴象帽"、"火花象帽"等種類。其甩象尾的技巧包括左右甩、前後立象尾,有單甩、有雙甩、甚或三甩,有站立甩、蹲甩、跪甩、撲地甩等多種。

象尾有幾尺長的,亦有幾丈長的。

基本動作

甩象帽是象帽舞的基本動作,也是它表演技巧的獨特之處。表演時,舞者以頸項的力量頻頻搖動頭部,甩象帽動作花樣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主甩象"和"抖露珠象"等,能夠邊甩邊跳躍,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俯身甩象"等高難動作,帶動帽子上的飄帶形成線條流暢的一幅幅動態圓環,帶給欣賞者一種賞心悅目的審美感覺。

象帽的製作

象帽的特殊製作工藝決定了象帽舞的表演方式。最早時象帽由鋸成一半的葫蘆製作而成,將一個木棒插於其底部,然後用牛皮繩綁上長長的窗戶紙固定在木棒上。目前,舞者頭上所戴的帽子種類繁多,大多由硬塑製成,其綵帶也演變為一種"玻璃紙",因特點不同而分為長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線象帽、羽象帽、火花象帽等。

長、中、短象帽因其綵帶的長短不同而得名,短者僅1米多,長者達12米,目前最長者已有28米。其它的則因綵帶、帽子的材質和裝飾不同而得名,如羽象帽是將10根白鷺羽毛捆在一起,紮在象帽尖頂上形成甩動的帶子而得名;火花象帽則是在長帶子上綁上了幾十個螢火蟲,表演時彷彿螢火蟲上下飛舞,極為絢爛奪目。

表演步驟

象帽舞是群體表演,它的表演時非常講究,分一定的步驟和程式。首先**響起,先甩短象帽,配以手鼓,做較簡單的舞蹈動作;接著再換中象帽,配以長鼓,做鑽圈、旋子、扶地翻轉等肢體動作;最後,由一至三人甩長象帽,做跳紙條、上臺階、圈人等高難度動作,使舞蹈達到最高潮。在舞蹈過程中,時時輔以手鼓、長鼓、邊鼓以及大鑼、小金、洞簫、短笛和朝鮮族鎖吶等樂器伴奏。

象帽舞蹈活潑優雅,節奏歡快舒暢,充分反映了朝鮮族人民在勞動中的精神風貌和民族氣質,是朝鮮族在長期生活中創造出來的寶貴財富。

[編輯本段]象帽舞的現狀和傳承

象帽舞在吉林省汪清縣一帶廣為流傳。每逢節日、婚禮農閒以及競技活動之時,男女老幼聚在一起,盡情表演。由於象帽舞蹈是獨特的朝鮮族代表性舞蹈形式之一,且具有很高的技巧性,深受人們的喜愛。

據調查,早在2023年,汪清縣就組建了象帽舞表演隊,由象帽舞第一代傳人樑泰榮傳授象帽舞技藝,每逢節日、婚禮、農閒及競技活動之時,男女老幼聚在一起,盡情表演。2023年農樂舞作為朝鮮族具有代表性的群眾文化藝術,經過眾多演藝家的辛勤勞動,以象帽舞的藝術形式搬上了舞臺,並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改革開放以來,汪清縣為象帽舞的保護和發展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物力,使象帽舞這一朝鮮族傳統的民間舞蹈表演形式得以延續和傳承。

汪清縣的象帽舞表演隊曾多次參加全國性的表演比賽和省、州大賽,其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優美的舞姿贏得了國內外觀眾的稱讚。2023年在北京"全國首屆民族民間**舞蹈比賽"中,表演的象帽舞《歡樂"榮獲"特別獎";2023年,汪清縣百草溝鎮舉辦了"首屆農民文化周",其間有千人舞蹈隊表演大型象帽舞,引起很大的轟動。目前,汪清縣的"象帽"製作已達到了領先水平,象帽綵帶長度達到了28米,是目前最長的象帽綵帶,百草溝鎮已被延邊州文化局命名為"象帽舞之鄉"。

象帽舞是朝鮮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目前已發展到第六代傳人,其舞蹈形式也從最初簡單的田間娛樂發展到現在由專業的文藝團體進行演出,並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大獎。儘管如此,它的發展卻面臨舉步維艱的局面。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受到衝擊,象帽舞的傳承和保護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一方面有較高造詣的專業舞蹈人才老化、高齡化,骨幹人才流失、斷檔;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文化受到衝擊,很少有人專注地練習"象帽舞",專業人才越來越少。

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一珍貴的民族藝術,汪清縣現在每年都要舉辦象帽舞培訓班,培養象帽舞蹈後備人才,同時還廣泛開展象帽舞表演活動,推廣和普及象帽舞。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23年5月20日,象帽舞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樓:李丹

那叫「象帽」

象帽舞是朝鮮族富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形式,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汪清縣一帶廣為流傳,深受朝鮮族居民喜愛。每逢節日、慶典等特殊日子,人們就跳起歡快的舞蹈,搖動色彩繽紛的象帽,線條流暢的長長飄帶旋轉如風,在舞者周圍畫出各種光輝耀眼的美妙彩環。象帽舞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是一門綜合性的民間藝術,它把**、舞蹈、演唱融為一體,其舞姿活潑優雅,節奏歡快舒暢,充分反映了朝鮮族人民在勞動、生活中的喜悅之情和活潑大方的民族氣質,是朝鮮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寶貴的文化財富。

象帽舞是農樂舞中的最高表現形式,表現出整個農樂舞當中的最高技巧和最高興奮點,並散發出濃郁的民族情趣,可以稱之為農樂舞當中的華彩篇章。象帽舞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同時,也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觀賞性,給人以視覺的美感。舞者以頸項的力量頻頻搖動頭部,使所戴象帽的飄帶旋轉如風,似車輪飛轉般在舞者的周圍畫出光輝耀眼的美妙彩環。

甩象帽動作花樣繁多,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立甩象"和"抖露珠象"等。

古代商人頭上戴的圓形帽子叫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是瓜copy皮帽嗎?

瓜皮帽為創立於明朝、流行於清朝的一種男式帽子。相傳**為明太祖所創的六合帽,取六和一統、天下歸一之意。在清朝廣為流行。

分成六瓣,半形狀如半個西瓜皮。無簷、窄簷或包有裝飾窄邊,多為黑色的綢、呢絨或紗製做。頂上可飾有各種顏色和材料的結子,前面釘飾物以辨別前後。

5樓:一劍飄九州

瓜皮帽為創立bai

於明朝、流行於清朝

du的一zhi種男式帽子,又稱西瓜帽、瓜殼帽dao、小專帽子。明代多稱小帽。**

屬於相傳為明太祖所創的六合帽,取六和一統、天下歸一之意,全稱六合一統帽,沒有帽正,一般是平民所帶。

清代瓜皮帽的質料春冬用{緞,夏秋則多用實地紗,顏色以黑色見多,夾裡用紅,富者用紅片金或石青錦緞緣其邊。講究點的人,也有在顏色和紋飾上與身上的袍褂配套穿的,正如當時《竹枝詞》所云:「瓜皮小帽趁時新,金錦鑲邊窄又勻。

」這種小帽式樣很多,到清朝初年,在款式上雖然仍以六瓣合縫為之,但有平頂、尖頂、硬胎、軟胎之別。

據葉紹袁(1589--1648)《啟禎記聞錄》記蘇州地區的改服稱:「(順治三年)十一月初,復嚴衣帽之禁。大袖每加撲責,巾即扯毀。由是舉監生儒皆小帽,士庶漫無分別。」

朝鮮族的起源,朝鮮族的來歷

朝鮮 韓國 都在中國邊境邊上,有很多原因導致他們以前有些人遷徙到中國居住,後得到中國國籍,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朝鮮族的來歷 朝鮮族是由相鄰的朝鮮半島陸續遷入 定居東北地區而逐漸形成的我國跨境民族之一。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時發現,早在明末清初,有一部分朝鮮族的祖先就已定居在我國華北 東北境內。特別是...

朝鮮族的由來,朝鮮族的起源?

朝鮮民族也是多個民族不斷融合的產物。從原始社會時期通古斯部落南下朝鮮半島開始 到西周初年中國歷史上的商族遺民箕子率部東遷,秦朝時期山東半島的中國移民建立辰韓弁韓,與半島南部的馬韓融合,再加上高句麗 契丹 女真等民族的不斷加入,才 形成今天的朝鮮民族。一 檀君朝鮮的起源 神話傳說 古時有天神桓,因知道...

朝鮮族的由來,朝鮮族的起源?

朝鮮族是遷入民族,非中國本土少數民族 這是一個品行低劣的民族 不要被外表所欺騙 奉勸所有和他交往一定要謹慎 朝鮮族的起源?朝鮮族在中國 是中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亦是中國第14大民族。中國現代朝鮮族大多是19世紀後遷入中國的朝鮮族人的後裔。吉林 黑龍江 遼寧以及內蒙等省份和北京 上海等城市是現代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