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苦力爬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考試,第一名叫解元;
會試,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考試,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第一名叫狀元。
連中三元,指的是在這**考試中依次都獲得第一名。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元:科舉制度稱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稱「連中三元」。
科舉中,會出現一人兼解元、會元、狀元的「連中三元」,其分別是在什麼考試中取得的?
3樓:仙本是凡
分別是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
4樓:匿名使用者
補充一下:必須是在沒有中斷繼續科考的情況下連中才能稱為「連中三元」。從唐朝開始科舉制度,到清末取消科舉,歷史上僅三人榮膺此曠世殊榮。
科舉中,會出現一人兼解元、會元、狀元的"連中三元",其分別是在什麼考試中取得的?
5樓:清和神子
科舉中,會出現一人兼解元、會元、狀元的"連中三元",這三元分別是如下考試的第一名。
解元是鄉試的第一名,會元是會試的第一名,狀元是殿試的第一名。
科舉,科舉制、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人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2023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為江南貢院,佔地超過30餘萬平方米。另闢有的中國科舉博物館是中國唯一反映中國科舉考試製度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也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
6樓:solely時瀲
鄉試之首為解元,會試之首為會元,殿試之首為狀元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古代科舉
考試之一。唐宋時稱「鄉貢」、「解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
金代以縣試為鄉試,由縣令為試官,取中者方能應府試。元代在行省舉行,但腹裡則分別在河東、山東二宣慰司和真定、東平、大都、上都四路舉行,共17處。
考試分兩榜,蒙古、色目人榜只試兩場,漢人、南人榜試三場。
明、清兩代定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凡本省生員與監生、廕生、官生、貢生,經科考、歲科、錄遺合格者,均可應試。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慶典加科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
中式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
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
中試之舉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凡中式者均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
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考試。應考者為各省的 舉人,錄取者稱為「 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為 宋( 金)、 元、 明、 清時期 科舉考試之一。又稱:「 御試」、 廷試」、「 廷對」,殿試由內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
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
由 唐高宗創制,但尚未成定製,宋代始為常制。
明清殿試後分為 三甲: 一甲三名賜 進士及第,通稱 狀元、 榜眼、 探花; 二甲賜 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 傳臚; 三甲賜 同進士出身。
從唐朝唐高宗時期起創立的(由於武則天進行發展多數人認為是其創立),在宋代成為常制。
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
1、科舉制的創立:隋朝
(1)背景: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不利於選拔有真才實學的人做官,為改變此弊端,隋朝創立了一種新的選官制度。
(2)創立: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隋煬帝時正式設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2、科舉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時,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科目;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的考試內容。
3、科舉制度的演變:明清時期實行八股取士,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
4、科舉制度的廢除:清朝末年,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 評價: 積極影響:改善了用人制度,擴大了統治基礎;
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是促進了唐詩的繁榮。
消極影響:明清時期的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人們思想,阻礙了科技和社會進步。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7樓:老人一天
解元是府考(等於現在的省級考試)中的第一名;會元是上京城(等於現在國家級考試)中的第一名,(也就是進士的第一甲第一名),進士的前十名要上京殿,由皇帝親自面試,狀元是由皇帝欽點的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探花;第三名榜眼。故稱狀元是皇帝的門生,就是皇帝選拔出來的人,才能當狀元,而不是會元肯定就是狀元。
8樓:yuyu馨
古代科場的最高榮譽是「獨佔三元」,即一個人得了三個第一名:鄉試第一解元,會試第一會元,殿試第一狀元。
歷史上其中有一位清初的王玉不止是三元,而是獨佔「四元」。他本來是明朝崇禎十二年(1639)浙江武鄉試的解元。入清以後,又參加新王朝的武舉,獲順治八年(1651武鄉試解元,接著順治九年武會試會元,殿試又得狀元,是名符其實的「連捷三元」。
王玉體貌偉岸,武力絕倫,甚得順治賞識,曾任天津鎮總兵等職。
9樓:一萬次發問
在古代,鄉試(省級)第一名叫做「解元」 戶部組織的考試中第一名被稱為「會元」 最後,在皇帝的大殿上舉行的殿試中一舉奪魁者為狀元。而身兼解元,會元,狀元為一身者就被人們稱為「連中三元」。要想達到這一高度至少要具備以下三點。
第一:文采好,這個不用多說。;第二,長得帥。
這個沒有具體標準,要看皇上喜歡什麼樣的,因為最後殿試的唯一決策者是皇帝,他覺得誰帥誰就帥。畢竟誰都喜歡看著順眼的。第三,腦子機靈。
面對著這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天之驕子,正常人難免緊張,興奮,激動,結果說不出來話。這樣一來你就是滿腹經綸也白搭。 附:
自隋朝開始科舉以後,獲得這一最高榮耀的只有十四人,分別是唐兩人,宋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兩人,清兩人。其中明洪武年間,有一位叫黃觀的天才經過自己的努力連中三元。後在靖難之役中因忠於建文帝、不願歸順朱棣而被朱棣從登科錄上劃去。
故有的史書記載明朝只有一位連中三元者
10樓:百度使用者
7w2yi73ud7eyhxaidsireirehuryht8ure85y4u6y44iu76 56
757 56
757 54645656
11樓:露麗晶
分別是鄉試,會試,殿試
12樓:匿名使用者
解元是府考(等於現在的市級考試)中的第一名;會元是國家級的第一名,也就是進士的第一名,進士的前十名要上京殿,由皇帝親自面試,狀元是由皇帝欽點的第一名狀元
13樓:匿名使用者
實在想的可以試試 k a η 3 p • c η也還行吧;;
;;;;
;我曾在筆記本上寫過一百遍他的名字
註定愛上你就要傷自己!這份愛該不該放手呢?
長相思,曉月寒,晚風寒,情人佳節獨往還
一下掉在我智慧的大腦中,我相思的口中
人生有你,陽光燦爛;人生有你,四季溫暖
改變再痛苦,也不會比分手痛苦啊。
科舉中,會出現一個兼解元、會元、狀元的「連中三元」,其分別是在什麼考試中取得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制度稱鄉
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稱「連中三元」。出自: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八:「論他的志氣,便象馮京商輅連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裡東西,真個是足躡風雲,氣衝斗牛。」
歷史上自從科舉以來到結束,有多少人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的,分別在哪幾個朝代叫什麼的???
15樓:先知彩票
在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中,共有17人連中三元(三元及第),他們是文科15位:
唐朝的張又新、崔元翰;
宋朝的孫何、王曾、宋庠、楊置、王若叟、馮京;
金朝的孟宋獻;
元朝的王宗哲;
明朝的黃觀、商輅;
清朝的錢檠、陳繼昌和戴衢亨。
此外,歷史上也出過三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嘉靖年間的尹鳳,連中武科三元,官拜參將,輔於大逑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戰爭中屢建戰功。今存南京「三元巷」以示紀念。
其二是明朝萬曆年間,浙江永嘉人王名世連中武科三元,官授錦衣衛千戶。他博通經史,工詩善書,時人稱其武藝、詩詞、書法為「三絕」。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秉性剛介,不媚權貴,頗有直道君子之風。
其三是清朝順治年間,也是浙江人王玉璧,連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參加武秀才考試,射箭第一,號稱「神射手」,故人們贊其為「武四元」。他雖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釋卷,文筆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譽。
16樓:廖明聖
歷史上獲此殊榮的只有15人,即:
(唐)崔元翰 河北定州人 (公元729—795年)張又新 深州陸澤人 (生卒不詳)
武翊黃 字坤輿 ,官大理卿。工正書,長慶元年(八二一)白居易所撰唐張誠碑,為其所畫。《唐書宰相世系表》、《金石錄》。
府選為解頭,及第為狀頭,巨集詞為敕頭,時號武氏三頭,生卒不詳。史上記錄其人其事甚少,然此人確係「連中三元」,吾在這裡為其正名。
(宋)孫何 蔡州汝陽人 (公元961一2023年)王曾 山東益都人 (公元978—2023年)宋庠 湖北安陸人 (公元996—2023年)楊置 安徽合肥人 (公元1014一2023年)馮京 廣西宜州龍水人 (公元1021—2023年)王巖叟 山東臨清人 (公元2023年明經及第)(金)孟宗獻 河南開封人 (生卒不詳)
(元)王宗哲 河北無極人 (生卒不詳) 元至正八年(1348)左榜狀元。
(明)商輅 浙江淳安人 (公元1414—2023年)黃觀 安徽貴池(1364—1402)
(清)錢啟(江蘇蘇州,生卒不詳)
陳繼昌 廣西臨桂人(1791—1849)
17樓:陳啟琦
科舉取士肇始於隋,結束於**初。而史載缺紀許多,故所謂連中三元傳言不足為信!如唐代始盛,神龍二年姚仲豫、貞元十年李程、十三年鄭巨源……宋以閩為冠,然見載僅見一二!
歷史上的科舉考試,有連中三元的人嗎?解元、會元、狀元。有的話是哪幾個?請高手們為我解答。
18樓:匿名使用者
在我國1300多年的封建科舉史上,連中三元者僅13人,他們是唐代的張又新、崔元翰;宋代的孫河、王曾、宋庠、楊置、王巖叟、馮京;金代的孟宗獻;元代的王崇哲;明代的商輅;清代的錢檠、陳繼昌。按理說,這13個在科考中出類拔萃者,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應大有作為。實則不然。
據考,他們中只有宋庠、馮京、商輅還算有所造就,其餘的均平平。
在日常生活中會出現一些情緒問題,如緊張 煩惱 焦慮等,下列調
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良好的情緒和適度的情緒反應,表示身心處於積極的健康狀態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當一個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一些情緒問題時,我們可以試著用以下三種方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方法一 當情緒不好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者做點別的事情,如聽 看電視 打球 下棋 外出跑步等,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問題解釋一下為什麼農業中會出現豐產不豐收
施用前應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或聽取農技師指導控制施用濃度使用數等 學問題 解釋一下為什麼農業中會出現 豐產不豐收 農產品 缺乏彈性,所以當供給上升時,需求改變很小,相對 下降很大,所以豐產不豐收.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農產品 比較固定,供給量增加或減少對農產品的 影響都不大,因為他是生活必需品,所以,當農...
唐朝出現曲轅犁 然後一牛一人的耕作技術出現 二者是否聯絡
當然有,是因果聯絡。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 長轅改為曲轅 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畜力,所以才能做到一牛一個人就可以。我們從東漢畫像石中的農耕圖中可以得出的正確資訊有 a 牛耕技術最早出現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