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之邦的古代禮儀

2021-03-21 04:04:56 字數 5425 閱讀 8100

1樓:東方伊人

一、冠禮

古代的男子到一定年齡(士大夫是20歲,天子諸侯為12歲)時所舉行的一種頭髮加冠的極為隆重的禮節,它屬於古代「五禮」(吉禮、嘉禮、賓禮、軍禮、凶禮)中的「嘉禮」。

可分為三個步驟:

1.卜筮。就是冠禮舉行之前事先卜筮舉行冠禮的時間和舉行冠禮時所應邀請的來賓。

2.挽髻。加冠的準備工作。

3.加冠。加冠由來賓中有威望的人進行。

首先加布緇冠,即用黑麻布做成的帽子。其次加皮弁冠,即用白鹿皮做的帽子,大多綴飾有玉,尖尖的冠頂常用象骨製成。最後加爵弁冠,也叫雀棄冠,這是僅次於冕的一種帽子。

以上為一般士人的冠禮,其冠為三加。若是諸侯的冠禮,其冠則為四加(四加玄冕),若是天子的冠禮,其冠則為五加(五加袞冕)。

冠禮完成後,表示孩子已長大**,此後他不僅可以服兵役,參加祭祀和出仕做官,而且可以一娶妻,成家立業,生兒育女。

二、古代表禮敬動作的稱謂

揖、長揖,都是拱手自上向下的至膝為禮。上古即流行。

唱喏,揖的俗稱。和揖不同的是,一面作揖,一面出聲致敬。

寒暄,亦做「暄寒」、「暄涼」,見面問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話。舊時多在拱手之同時道「久仰久仰」或「幸會幸會」,然後是詢問其家人康泰否。

請教尊姓臺甫,與人初次見面請問對方姓氏、表字,忌問名。「臺」原為高而平的建築物,亦用作官署名,如御史臺。由此引發而用作對高階官吏的敬稱,如撫臺,又用作對一般人的敬稱,如稱兄為兄臺。

「甫」原為古代男子之美稱,多附綴於表字之後。後遂與表敬的臺字連綴而成表字之代稱。

抗禮、亢禮,是長揖不敗,不分尊卑的平等禮節。

拱、拱手,兩手合抱以示敬意;右手在內,左手在外。

鞠躬,兩腳併攏,兩手下垂於大腿兩側,彎曲上身以表敬意。

拱揖,拱手作揖。

打恭,亦稱「打躬」,屈身作揖行禮。

合掌、合十,兩手當胸前,十指相合,表示敬意。原為印度的一般禮節,為佛教所沿用。

執手,古時國君用以待功臣之禮,在許多大臣的陪同下和樂聲中,握住有功將領的手,以示親熱、慰問。

手拜,古代女子跪拜禮,兩手點地而抬起拱合,同時低頭至手。

斂衽,斂其衣襟,表示肅靜之意。古代不分男女,均可說斂衽。後來專稱女子之

拜曰斂衽(亦作「襝衽」)。

道萬福,古代婦女對人行禮,口裡說著「萬福」,意為祝對方多福。後來用做婦女行禮的代稱。行禮時雙手手指相扣,放至左腰側,彎腿屈身以示敬意。

簪筆,古代行禮時的冠飾,用毛裝在五寸長的簪頭上,插在冠前,又示禮敬。

磬折,像石磬一樣的彎折身子鞠躬。

侍、侍立,站在尊長的旁邊。

回拜,亦稱回訪,客人來訪後,主人亦應前往復見客人。

投刺,投名片(帖)求見或代為拜賀。

式(軾),站在車上,俯身而撫車前的橫木,表示敬意。

前行示敬,卑幼與尊長同行,不可率而領先,必推尊長前行,以示尊敬。

卻行,向後退著走,表示對客人的恭敬。

側行,偏側著身子前進。

以趨示敬,卑幼拜見尊長,或經過尊長面前,均不得大搖大擺或要緊不慢地踱步,而要低頭彎腰,小步疾行,以此示敬。

避席,離開座位站起來,表示對客人尊敬(另外還有表示鄭重和嚴肅的意思)。

拂席,擦拭座席上的灰塵,請客人就座,以表示敬意。

掃榻,拂除榻上的塵垢,表示對賓客的歡迎。

虛左,古代乘車以左位為尊;虛左,是空出尊位。

郊迎,到郊外迎接,表示尊重。

至門請,登門拜訪。

為壽、上壽,古時進酒爵於尊者之前,一面致詞祝頌。叫「為壽」或「上壽」。

奉觴,舉杯敬酒。

三、古人的跪拜禮

長跪,雙膝跪地,上體伸直,離開小腿,叫「長跪」。行這種禮時以示莊重。

再拜,兩手在胸前合抱,頭向前俯,額觸雙手,叫「拜」,也叫「拜首」;拜兩次叫「再拜」。行這種禮是再進一步表示敬意的意思。

頓首,拜時頭手觸地,觸後即起。由於頭觸地面的時間很短暫,所以叫「頓首」。這種禮同現在的鞠躬禮近似,屬於地位相等或平輩間相交的一般禮節。

稽首,頓首時,頭在地上停留一段時間,叫「稽首」。「稽」就是留的意思。是臣子對君王表示必恭必敬的隆重大禮。

空首,所謂「空」就是頭並沒有真正叩在地面。行禮時拜跪在地上,先以兩手拱至地,然後行頭至手。這是國君回答臣下的拜禮。

坐、跪、跽、箕

古人席地而坐,坐的姿態與跪的姿態是相似的,但兩者也有區別。以兩膝著地,兩股貼在腳跟上,是「坐」。兩膝著地,直身,股不著腳跟,是「跪」。

跽,跪起,準備起身,膝尚在地上。

箕,兩股著地伸直兩腿,形似畚箕,叫做「箕踞」。這種姿勢是表示傲視對方的意思。

禮儀之邦的古代禮儀

2樓:匿名使用者

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中國古來被稱為"衣冠上國,禮義之邦"。應該是"禮義之邦",而不是"禮儀之邦",禮儀只是華夏"禮。

古代禮儀常識——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項兩個字,四項共八個字。根據這八個字,可推算出一個人的命運。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

舊俗訂婚時,男女雙方互換庚帖,上有生辰八字。雙方各自卜問對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陰陽,以確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基本介紹

要得到正確的出生時間,古人在白天以日晷儀測量最準。鐘錶時間是人為的平均時和地區標準時,必須依節氣(太陽黃經)計算「真太陽時差」與依出生地計算「地方經度時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時間。

在曆書中,年的干支與日的干支基本都有,而月與時的天干可以依據年、日的干支按口訣推算得出。

推排方法:由年天干推月干支參見第1個圖年上起月表。如果年幹為甲或己,當年正月的干支為丙寅;如果年幹為乙或庚,當年正月的干支為戊寅;如果年幹為丙或辛,當年正月的干支為庚寅;如果年幹為丁或壬,當年正月的干支為壬寅;如果年幹為戊或癸,當年正月的干支為甲寅。

子時:23點——凌晨12點59分

丑時:1點——凌晨2點59分

寅時:3點——凌晨4點59分

卯時:5點——早晨6點59分

辰時:7點——上午8點59分

巳時:9點——中午10點59分

午時:11點——下午12點59分

未時:13點——下午14點59分

申時:15點——下午16點59分

酉時:17點——下午18點59分

戌時:19點——晚上20點59分

亥時:21點——晚上22點59分

古代禮儀常識——稱呼禮儀

一、謙稱

1. 自稱:愚、敝、卑、臣、僕、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2. 帝王自稱:孤、寡、朕、不穀

3. 古代官吏自稱:下官、末官、小吏

4. 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不才、不肖

5.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一般為拙荊、賤內、內人、山荊

6. 稱自己的兒子為小兒、犬子、小犬

7. 稱女兒為息女、小女等

8. 女子自稱一般用妾、奴等

很多謙稱是有規律的,例如:

「家」字。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如,稱父親為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母親為家母、家慈;稱兄長:家兄;稱姐姐家姐;家叔:稱叔叔。

「舍」字。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如,稱弟弟:舍弟;稱妹妹:舍妹;舍侄:稱侄子;稱親戚:舍親。

「小」字。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為小弟;地位低的人自稱:小人;謙稱自己的商店:小店。

「老」字。用於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粗;老年人謙稱自己:老朽;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臉;老年婦女謙稱自己:老身。

「敢」字。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如用於問對方問題:敢問;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敢請;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敢煩。

「愚」字。用於自稱的謙稱。如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兄;稱自己的見解:愚見。

「拙」字。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東西。如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筆;謙稱自己的文章:拙著、拙作;謙稱自己的見解:拙見。

「敝」字。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謙稱自己:敝人;謙稱自己的姓:敝姓;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敝處;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敝校。

「鄙」字。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謙稱自己:鄙人;謙稱自己的意見:鄙:;謙稱自己的見解:鄙見。

二、敬稱

1. 對帝王:萬歲、聖上、天子、聖駕、陛下、大王

2. 對將軍:麾下

3. 對於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用令、尊、賢

令: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郎(對方兒子)令愛(對方女兒) 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和物。

尊上(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對方父親)

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的親戚)尊命(對方的吩咐)尊意(對方的意思) 賢:稱平輩或晚輩。

賢家(指對方)賢郎(對方兒子)賢弟(對方弟弟)

仁:稱同輩友人中長於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

4.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以後稱岳父為丈人,又稱泰山。妻母為丈母,又稱泰水。

5.稱謂前加「先」表已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 稱死去的父親:

先考、先父。 稱死去的母親: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賢。 死去的帝王:

先帝。6.君對臣敬稱:卿、愛卿。

7.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聖」表敬稱,「孔子」為「聖人」,「孟子」為「亞聖」「杜甫」為「詩聖」,後來「聖」多用於帝王,如「聖上」、「聖駕」。

三、特殊的稱謂

1.百姓的稱謂:布衣、黎民、庶民、蒼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關係之間的稱謂:

貧賤之交:賤而地位低下的時結交的朋友。

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

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忘年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竹馬之交:從小一塊長大的異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

古代禮儀常識——行走見面之禮

古代禮儀常識——行走見面之禮

古代禮儀常識——飲酒禮儀

古代禮儀常識——宴請禮儀

清明節禮儀

與人相見說您好,問人姓氏說貴姓,問人住址說府上。

仰慕已久說久仰,長期未見說久違,求人幫忙說勞駕。

向人詢問說請問,請人協助說費心,請人解答說請教。

求人辦事說拜託,麻煩別人說打擾,求人方便說借光。

請改文章說斧正,接受好意說領情,求人指點說賜教。

得人幫助說謝謝,祝人健康說保重,向人祝賀說恭喜。

老人年齡說高壽,身體不適說欠安,看望別人說拜訪。

請人接受說笑納,送人**說惠存,歡迎購買說惠顧。

希望照顧說關照,贊人見解說高見,歸還物品說奉還。

請人赴約說賞光,對方來信說惠書,自己住家說寒舍。

需要考慮說斟酌,無法滿足說抱歉,請人諒解說包涵。

言行不妥對不起,慰問他人說辛苦,迎接客人說歡迎。

賓客來到說光臨,等候別人說恭候,沒能迎接說失迎。

客人入座說請坐,陪伴朋友說奉陪,臨分別時說再見。

中途先走說失陪,請人勿送說留步,送人遠行說平安。

初次見面說幸會,等候別人說恭候,請人幫忙說煩請。

古代禮儀故事,古代禮儀故事

程門立雪的典故 程門立雪 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 程朱學派 楊時 遊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遊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

求古代宮廷妃嬪禮儀,古代妃嬪的禮儀

禮節請安 首先需到請安物件的寢宮。請安時辰需為早晚各一次。到地位輩分皆高的人的寢宮裡去,切不可直說 xx好 xx前來拜訪 否則視為不敬。在與高輩高位者談話時,需隨時使用敬稱,請安情況列舉 皇太后皇帝 兒臣給皇額娘請安,皇額娘金安 吉祥皇后 臣妾給皇額娘 太后請安,皇額娘 太后金安 吉祥貴人以上嬪妃 ...

古代歐洲戰爭禮儀,古代歐洲貴族禮儀

是一種戰爭藝術,這是考慮到當時的 的低效率而創造出的紳士戰法,正規軍作戰真的是拼人數,兩軍對立站著,在雙方射程內,聽指揮官說 就 怎麼看都像是傻子在作戰,難怪會被稱作炮灰。否則以那時的 水平,不說在戰壕裡躲著,就是一個人面對面射也不一定打得到,沒精準度啊。這個不是禮儀,是習慣。古代歐洲貴族禮儀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