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人們是怎麼表達幾月幾日的?比如說八月八日,古人是怎麼表達的?不是直接說八月八日,因為這是公

2021-03-21 05:19:37 字數 5598 閱讀 4619

1樓:請教教主

古代是按農曆的

初一到三十,說法就是八月初八,如果是初十以後直接說八月十一,如此類推,少了一個「日」字

2樓:暴風之號

某某年(就是天干地支)幾月初幾或者

皇帝的年號多少年幾月初幾

古人表示日期的方式除了普遍地用干支來表示以外,就是用某月某日的方式。但是我想古代應該用的是「農曆」,表示日期的方式應該是「幾月初幾」,如「九月初九」、「十月初一」等等。和今天農曆的表達方式應該是一樣的。

可是我發現很多古詩古文當中大多數直接寫「某月某日」,比如著名的家喻戶曉的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當中「九月九日」不是今天公曆的「九月九日」,「山東」也不是指今天的山東。我小時候讀陸游的《十一月四日夜風雨大作》覺得奇怪,「十一月四日」按照書上的解釋是陰曆十一月四日,為什麼不寫成「十一月初四」呢。讀到王維的另一首詩,題目忘了詩中有: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鉤」是極少見的寫成「幾月初幾」例子類似的只有《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除此以外,即使寫「幾月初...

3樓:做壞事不流氓

月是不變得,一月裡的日不同時間有不同叫法,但變化不大

一到十二月在古代怎麼表達?類似於子日是幾月!詳細點謝謝! 5

4樓:南瓜蘋果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

三月建辰,四月建巳,

五月建午,六月建未,

七月建申,八月建酉,

九月建戌,十月建亥,

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

十二地支又稱十二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天干地支組成形成了中國古代的傳統曆法紀年。中國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時的次序。

擴充套件資料

《爾雅·釋天》中講,「歲陰者,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月。同樣十二地支的順序也蘊含著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子」就是「孽」,表示萬物繁茂的意思;「醜」就是「紐」,是用繩子捆住的意思;

「寅」就是「演」,指萬物開始生長的意思;「卯」就是「茂」,指萬物茂盛的意思;「辰」就是「震」,指萬物震動生長的意思;「巳」就是「已」,指萬物已成的意思;

「午」就是「仵」,指萬物已過極盛之時,又是陰陽相交的時候;「未」就是「味」,是萬物已成有滋味;「申」就是「身」,是萬物初具形體的意思;「酉」就是「鮑」,指萬物十分成熟的意思;「戌」就是「滅」,指萬物消滅歸土;「亥」就是「核」,指萬物成種子的意思。

5樓:不忍擲年華

【子日】

這是陰曆的天干地支紀年法,由甲、乙、丙、丁……等十個天干與子、醜、寅……等12個地支(每一個地支對應一個屬相)一一輪流相對應組合得出的紀年,因10與12的最小公約數為60,故每60年輪迴一次,這種紀年法後來也用於紀月與紀日。

子日並不是一個特定的日子,每隔12天就出現一個子日,當然天干不同。而每60天就出現一個天干地支都相同的日子。

根據天干地支與五行相對應的關係:子屬水,顏色為黑,位北方,屬於玄武。

至於子月子日子時出生好不好,還要結合天干來判斷,不過值得放心的是這種排列不會遇上羊刃,有一點不太好的地方是水過重,三子甚至可以克土。

【古代記年月日的方法】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人用天干地支來表示年、月、日、時。年月日時就象四個柱子一樣撐起「時間」的大廈,所以稱為四柱。

古人制定天干地支的理論,應該有觀察和實踐基礎,不是閉門造車弄出來的概念。比如中醫鍼灸取穴,講究子午流注,不同的日子和時辰,取穴是有規律的,和天干地支的規律符合。至於後世把天干地支用到算命中,**一個人的命運,就大家自己判斷其真偽吧。

六十甲子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進行迴圈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復始,無窮無盡。

年月日時都是60一個迴圈。60在時間領域是個奇妙的數字。不但中國古人用60作為迴圈,現在來自西方的計時法中,一分鐘是60秒,一小時是60分鐘。

難道僅僅是巧合嗎?同樣,現在的一天24個小時,和中國傳統的每天12個時辰(時辰也就是大時,兩個小時為一個大時)對應,中國用5天作為一個時辰的大迴圈,所謂「五日一候」,共是60個時辰。下面列出六十個干支組合(稱為六十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年月的紀法以節氣來劃分:

紀年用六十甲子依次紀年,六十年一個輪迴。比如2023年是辛亥年,爆發了辛亥革命。干支紀年,新的一年是立春交節之後開始的。

比如2023年立春在2月4日上午7點27分,那麼7點26分還屬於乙酉年,7點27分開始就是丙戌年。

紀月同樣的道理,用六十甲子依次紀月。一個新的干支月也是從一個節氣開始的。比如2023年3月6日01時29分是驚蟄,那麼在此之前是庚寅月,在此之後就是辛卯月。

紀年和紀月,都是根據節氣劃分的。而節氣的交節時間,則是精確觀測天象後才能確定的,它反映了太陽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執行位置。

日子以一個起點日開始,60天一個迴圈:

紀日一個晝夜為一天。用六十甲子來依次紀日。比如今天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丑,60天一個迴圈。新的一天是從夜裡子時開始的。

紀時每天劃分為12個等份,是12個時辰。5天共60個時辰,用六十甲子表示。比如當前時辰為丙寅,下一個時辰就是丁卯。時辰的確立,需要用真太陽時計算。

紀日和紀時,記錄了地球繞太陽運動和自轉的情況。

四柱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數值,分別稱為年柱、月柱、日柱、時柱。

八字我們常說一個人的八字,就是他出生時的時間四柱記錄。它記錄了一個人出生時的地球、太陽、宇宙相對位置的一些資訊。所以從八字本身的意思來說,它是一個時間記錄,至於怎麼去解讀八字,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如果過份地依賴它,就是迷信。因為它畢竟只是記錄了一個人的很少的一部分資訊,宇宙這麼浩瀚、人生如此複雜,人的一生主要還是靠自己努力和奮鬥。

【十二個月的別稱】:

一月: 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陬月

二月: 麗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

三月: 桃月、綢月、季月、鶯月、晚春、暮春

四月: 陽月、麥月、梅月、純月、清和、初夏、余月

五月: 蒲月、榴月、鬱月、嗚蜩、天中、仲夏、皋月

六月: 荷月、焦月、署月、精陽、溽暑、季暑、且月

七月: 瓜月、巧月、蘭月、蘭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

八月: 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壯月

九月: 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十月: 良月、露月、初冬、開冬、陽月、冬、飛陰月

十一月: 暢月、葭月、仲冬、幸月、龍潛月

十二月: 冰月、臘月、嚴月、除月、季冬、殘冬、末冬、嘉平、窮節、星迴節

古代人如何形容日期和時間?

6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中國古人的記時方法,主要有十六時辰制、十時辰制、百刻制、十二時辰制、以及隨佛教傳入的六十點法等。這裡說的「時辰」,指的是時段。

古代自唐以後將十二個時辰分為初、正兩個部分,午時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但是這種午正三刻並非是中午陽氣最盛的時候,最接近中午陽氣最盛的時候是午初三刻,即現在的十一時四十五分朔:農曆每月初一叫作「朔日」。

朔日月球執行至太陽和地球之間,跟太陽同時出沒。因為月光其實反射的是太陽的光線,所以天是看不到月光的。這種月相就叫作「朔」、「朔月」或是「新月」。又,新月也指月初形狀如鉤的月亮。

望:農曆每月十五日(因為天體軌道會有小角度偏移,所以十六日和十七日也是可能的)叫作「望日」。望日地球執行至月球和太陽之間,當太陽西下時,月亮恰好東昇。

月亮可以全面反射太陽光,所以在地球上看起來是圓月,這種月相就叫作「望」、「望月」或是「滿月」。

晦: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從某月的末一天到下月的第一天,或是指從天黑到天明,我們可以說「晦朔」。

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藏伏土中只蟲)始振,魚陟負冰,獺祭魚,雁候北,草木萌動。

古代人對各個年齡段的稱呼分別是什麼?

7樓:張敦揚小男神

1.赤子:初生的嬰兒。孔穎達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亦作「襁保」、「強葆」,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3.孩提:指二三歲的幼兒。亦作「孩抱」。

4.齠齔(tiáochèn):兒童換齒。《韓詩外傳》:「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齠齒;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齠齒。」即指七八歲的兒童。

5.垂髫:指三四歲至**歲的兒童。古時童子未冠者頭髮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兒童。

6.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鄭玄注:「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後因稱十歲為「幼學之年」。

7.總角:指**歲至十三歲的少年兒童。《禮記・內則》:「拂髦,總角。」鄭玄注:「總角,收發結之。」後因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8.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歲的少女。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後因謂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

9.及笄:女子十五歲。

10.束髮:男子十五歲。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因以為成童的代稱。

11.破瓜: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字以紀年,謂十六歲。詩文中多用於女子。

12.弱冠: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故用以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齡。

13.而立:三十歲。《論語・為政》:「三十而立。」後因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14.不惑:四十歲。《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後用作四十歲的代稱。

15.知命:五十歲。《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謂到五十歲才懂得天命。後人因以「知命」為五十歲的代稱。

16.耳順:六十歲。《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何晏集解引鄭玄曰:「耳聞其言,而知其微旨。」後以「耳順」為六十歲的代稱。

17.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因用「古稀」為七十歲的代稱。

18.耋(dié):七十至八十歲。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左傳・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

19.耄(mào):八十至九十歲。《禮記・曲禮上》:「八

十、九十曰耄。」

20.期頤:一百歲。《禮記・曲禮上》:

「百年曰期頤。」孫稀旦集解:「百年者飲食、居處、動作,無所不待於養。

方氏愨曰:『人生以百年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後因稱百歲為「期頤」。

稱呼指的是人們在日常交往應酬之中,所採用的彼此之間的稱謂語。

在人際交往中,選擇正確、適當的稱呼,反映著自身的教養、對對方尊敬的程度,甚至還體現著雙方關係發展所達到的程度和社會風尚,因此對它不能隨便亂用。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歲至**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髮)。總角是**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鬼節是幾月幾日,中國的鬼節都是幾月幾日

我國的鬼節有清明節和中元節。這兩個日子都是民間祭奠祖先的,其中中元節是在農曆7月14日。我國的鬼節主要有三個,第1個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4日前後,第2個是七月十五中元節,第3個就是十月初一寒衣節,這三個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的鬼節。三大鬼節 清明,中元,寒衣。清明節要上墳,同時有踏青的...

母親節是幾月幾日,中國的母親節是幾月幾日?

每年的公曆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全國的母親節。母親節的起源 母親節的傳統起源於古希臘。在一月八日這一天,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瑞亞 英文 rhea cybele,希臘文 宙斯 波塞冬 哈德斯 得墨忒耳 赫拉和赫斯提亞的母親,故稱眾神之母 致敬。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況往往持續達三...

古時候的人是怎麼射大雁的,古時候人們能用箭射到天上的大雁,老鷹,以及奔跑的動物,現在這些絕技真的失傳了嗎?

古時候的弓射程遠的可達幾百米,三國志裡面就說過,就雕飛的那高度跟本不在話下 你看看射鵰英雄傳就知道了 古時候人們能用箭射到天上的大雁,老鷹,以及奔跑的動物,現在這些絕技真的失傳了嗎?算不上絕技,用弓射箭打獵罷了,至於失傳?現在有個東西叫槍,兩人學棋,一人認真,一人卻想著射大雁.是哪個成語 專心致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