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詩,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明朝和清朝詩歌的風格特點是什麼?

2021-03-21 14:20:06 字數 3743 閱讀 7415

1樓:匿名使用者

復古吧,前七後七子都是這種主張

明朝和清朝詩歌的風格特點是什麼?

2樓:玉兒g凌

明清詩歌總體呈衰微之勢,儘管明清文人於這方面顯得很活躍(可以看出文人在竭力挽救詩歌的衰落趨向),但很多不利因素已根深蒂固,明清文人的活躍顯得力不從心,更無法從根源上挽救詩歌。因而,現今留存的明清詩歌大都既「繁花似錦」,又「風雨飄搖」。

明代詩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明代詩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明朝詩歌的風格特點是什麼?

3樓:百度使用者

明代詩歌的特點 明詩有三個顯著特點:

①形成的詩歌創作流派較多。除了具有重大影響的全國性流派前七子、後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之外,歷朝還有許多地域性的小流派。這種現象顯然與明代文士喜結詩社的風氣有關。

②面對正統詩文的衰微,明代詩人提出了不少詩歌創作方面的理論主張。比如,高啟認為要「兼師眾長」;李東陽認為要分辨詩體的聲調音節;前後七子主張要學習漢魏盛唐,提倡復古;公安派則主張要「獨抒性靈」等。這些看法均有一定道理,涉及詩歌創作如何學習前人、如何掌握詩體特點、如何表現詩人主體感情等問題。

但是,他們中大多數人提出的理論主張卻有如下共同弱點:一是將其認識到的部分真理強調過分,缺乏應有的辯證態度;二是不能正確總結漢魏盛唐以至宋元以來詩歌發展的經驗與教訓;三是沒有找到提高詩歌創作水平的關鍵因素,即應到現實生活中尋求詩情。所以,這些理論主張都未能挽救正統詩文的衰微,反而將詩歌創作引向更深的危機。

③明代詩歌在反映現實生活的廣度和深度方面,既不如唐詩,又遜於宋詩。這裡固然有八股取士,使「明代功名富貴在時文,全段精神,俱在時文用盡,詩其暮氣為之」(吳喬《答萬季□詩問》)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詩人創作指導思想上存在偏頗。前後七子的模擬成風,公安派的詩意淺露,竟陵派的詩境狹小,都是詩人不能深刻認識生活的重要性而結出的苦果。

簡述明代詩歌的發展

4樓:各種怪

1、第一時期

為明初洪武、建文年間。明初詩人雖然有的已表現出模擬唐人的趨勢,但基本上還能「各抒心得」,做到「雋旨名篇,自在流出」。其中成就較大者是一些經歷過元末社會大動亂的詩人,劉基、高啟最為著名。

2、第二時期

為永樂至天順年間。此時出現了以楊士奇、楊榮、楊溥為代表的臺閣體詩歌。

3、第三時期

為成化至正德年間。其時臺閣體詩歌已為廣大詩人所不滿,以李東陽為首的茶陵詩派攻之於前,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的「前七子」反之於後。

4、第四時期

為嘉靖、隆慶年間。嘉靖初,前七子復古運動中所暴露出來的模擬傾向日趨嚴重

5、第五時期

為萬曆、天啟年間。其時學舌七子者,已形成「剽竊成風,萬口一響」(袁巨集道《敘姜陸二公同適稿》)的詩歌創作危機。

6、第六時期

為崇禎及南明諸王年間。這期間詩歌的主要成就,表現在既是政治結社又是文學團體的復社、幾社裡的幾位詩人身上。

5樓:留下一片林

明代的文學取得過很高的成就,但主要是在**方面,出現了像《三國演義》、《水滸傳》一類不朽的作品,而在詩歌領域卻始終沒有出現第一流的詩人和第一流的作品。在270多年間,詩歌創作總是在「復古」、「反覆古」上兜圈子,缺乏創造力和開拓精神,寫出的作品大部分比較平庸,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當然,較優秀的詩人和作品還是有的,下面我們就明代詩歌發展的大略作一介紹。

明初著名的詩人是劉基,字伯溫,浙**田人。在元朝時他中過進士當過官,後來輔佐朱元璋打天下,是明朝開國功臣之一。他詩學杜甫、韓愈,詩風比較豪健。

比劉基更有名的詩人是高啟。他字季迪,號青丘子。由於他不與朱元璋合作,終於招來殺身之禍。他善於學習歷代詩人的長處,本人又有才氣,故在明代詩人中是成就最高的一個。

從明朝永樂年間開始,出現一種所謂「臺閣體」詩。其倡導人號稱「三楊」,即楊士奇、楊榮、楊溥,都是「臺閣重臣」,故稱其詩為「臺閣體」。它的出現,是詩歌創作的一種倒退,因為它只追求所謂「雍容典雅」,全是****向皇帝拍馬屁的內容,毫無創新,毫無生氣,比宋代的「西昆體」影響更壞。

在「臺閣體」流行期間有位詩人未受其影響,他就是于謙。于謙是位英明的官吏,為官清廉,尤以打退蒙古兵侵擾、保衛京師而聞名於世。他的《石灰吟》廣被後人傳誦。

「臺閣體」流行既久,引起了人們的不滿,於是出現了它的反對派,這就是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其成員還有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他們的口號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就是說文章只有秦漢以前的好,詩歌只有盛唐以前的好,對秦漢以後的文章和盛唐以後的詩一概否定。他們反對「臺閣體」無疑是對的,但他們的「復古」主張並不高明。

他們的復古,只是「擬古」,沒有創造。後來錢謙益批評李夢陽的詩「模擬剽賊,等於嬰兒之學語」。這話似乎挖苦得過分一些,但也算看準了他們的弊病。

平心而論,李夢陽有些古詩寫得還是好的,但近體詩似乎是硬湊起來的,了無新意。

繼「前七子」之後,又出現了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後七子」,其成員還有謝榛、宗臣、樑有譽、徐中行、吳國倫。他們的主張和「前七子」基本一致。他們相互之間也有不同意見,如謝榛就曾指出他們的詩一味模擬古人導致裝模作樣,感情虛假。

前後七子所形成的詩風流行很長時間,弊病充分暴露,於是又出現了它的反動,「公安派」就是其最有力的反對派。「公安派」的主要成員是袁宗道、袁巨集道、袁中道兄弟三人,時稱「三袁」。因他們是湖北公安人,故得名「公安派」。

其中袁巨集道影響最大。他們堅定地反對前後七子的復古主張,指責他們的作品「剽竊成風,萬口一響」。他們認為不能以時代**學的優劣,每個時代的文學各有其特色,如一味崇拜前代,那文學就沒有創造和發展了。

他們提出「獨抒性靈」,「出自性靈者為真詩」,主張文學作品要寫自己的真思想、真感情,反對模擬,反對虛假。他們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實踐了他們的主張。

「三袁」的文學主張是合乎文學發展規律的。他們反對復古派取得了成功,在他們的影響下,前後七子的流弊漸漸被掃除。但應該指出的是,他們自己的詩歌多是描寫個人的閒情逸致,即所謂文人的「雅趣」,題材和境界都很狹窄,所以整體成就也不高。

和「公安派」幾乎同時出現的另一個反對復古主義的詩派是「竟陵派」。其代表人物是鍾惺和譚元春,因他們都是湖北竟陵人,故稱「竟陵派」。他們的文學主張和「公安派」大體一致,但他們刻意追求所謂「幽深孤峭」的風格,境界偏狹,語言生僻,成就和影響都遜於「公安派」。

明朝末年是多災多難的時代。如果說整個明代詩歌成就不高,那麼明末的愛國詩歌還是頗具光彩的。

張煌言,字玄著,號蒼水,是明末的民族英雄,曾與鄭成功合作抗清,後被俘被殺。

陳子龍,字臥子,松江華亭人。他是一位關心國計民生的著名學者,同時又是詩人,明末投入到抗清鬥爭中去,並以身殉國。他的律詩寫得最好。

夏完淳也是松江華亭人,是陳子龍的學生,其父夏允彝與陳子龍又是摯友。他是一名神童,本來可以成就一位學者或文學家,可是明末天崩地裂的大事變使他14歲就投入抗清的武裝鬥爭,17歲**,英勇就義,成為一名少年英雄。郭沫若先生的名劇《南冠草》就是以夏完淳為主人公的。

各類古詩的特點是什麼?

6樓:喜腦弓子

屈原的作品,以縱恣的文筆,表達了強烈而激盪的情感。

7樓:′上善′若水

按國別可分為本國詩歌和外國詩歌。

中國詩歌按創作的時代和詩歌所反映的時代內容,可分為

8樓:高

去**看看吧,算比較豐富了

明朝的法律特點,明朝法律的特點

大明律 第一次提出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原則,明孝宗的修律,更將 不因言殺人 寫入律法。大明律是西方啟蒙運動時期備受推崇的法律奠基,近代的歐美法系和大陸法系,都從 大明律 中受益頗多。大明律 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典型法典,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它雖然以 唐律 為藍本,但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發展。在形式...

明朝服飾的服飾分類,明朝服飾的主要特點

明朝服飾分類 明代披風 披風是明代男女皆可穿著的對襟式外套,明人認為從宋元的褙子發展而來,三才圖會 所繪 褙子 插圖就是披風的樣式。披風的形制為對襟,直領,領的長度約一尺左右,大袖敞口,衣身兩側開衩,前後分開不相連屬。衣襟綴有繫帶一對用以繫結固定,也有使用花形玉鈕釦進行扣系的。朱氏舜水談綺 提到了披...

鄭和時明朝是什麼樣的,明朝的鄭和是什麼民族

那個時候明朝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 當時在一代政治兼軍事家朱棣的帶領下 國家安定且強大 連朝鮮等國也來朝拜我們大明 大明成為了一個強盛的國家,經過長期的戰亂和恢復,以及幾位堪稱勞動模範的皇帝的辛勤耕耘和工作,此時的華夏大地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太平盛世,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糧銀充足 鄭和的船隻 也就是無敵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