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滄桑不易道
禪是引導我們走向自由,讓我們的本性和活力釋放出來,在生活中流露出自然平直的純真,直截了當地去生活,不要被妄念和餐來的力量(境)牽著鼻子走。生活本來就是現成的,只須當下投入,無需多餘的作為;只要平直而心行一致,無需使用「心理防衛機制」(psychologicaldefensivemachani**),在真我和待人處事之間強加上芥蒂,造成一些假相,認假為真,生活在虛幻裡頭,
禪使一個人不墮入心病,因為心病源諸分辨、成見、撿擇、操縱等作為。「作為」使一個人的心理生活劃地自限,把周遭的真相扭曲,墮入無明,產生偏見。所有的憎恨、怨懟、不滿、嫉妒、自傲和自負等妄念,都是不能平直行持,障礙了自性智慧所引起。
禪引導我們放下種種「作為」,以清淨之性體,悠遊自在地生活。
固然不錯,禪不能使你免於飢餓風寒,不能免除你的疾病和身體的衰老,但它教導你如何承擔生活,投入生活,充滿法喜。它能教你免於墮入煩惱之海。禪對生活所下的妙方是平直心。
平直心就是清淨法身,是生活智慧或本性流瀉的源泉,六祖慧能說: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參禪。」
所有的教化工作,乃至戒、定、慧三學,總歸於心平與行直,而後見性實現。心行平直就是見性的方法,而見性所發出來的襟懷就是自由自在,所以心平就是定,行直就能產生慧,故《壇經》上說:
「定慧等持,意中清淨。」
「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一切的大作用,都在無生和無為上,使自性大放光明,遍照生活的點點滴滴,就能喜悅自在,充滿活力,所以說「直心節是淨土」。
人類的所謂煩惱,都是由於比較、分辨、執著和種種作為所引起的。六祖慧能說:「菩提(智慧)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妄就是煩惱的根本。
禪為了使一個人能夠不起妄,便教人在「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這個慧日就是法身,也就是清淨心。有了它方能轉煩惱為智慧,把生活落實起來,不受虛妄的干擾。
禪是要人生活在「慧日」下,把自己的作為掃去,呈現的就是「萬里長空」,自性大日如來就能「照破山河萬朶」。這個時候,我是我,生活得實實在在,是非不是不知,而是不執著於分辨。善惡並非不察,而是不起憎愛。
即契之情至非不發,而是不起染著。境與我不疏離,但不被境所矇蔽。這樣才是心理廣大;活得自自在在。
所以經上說:
「心量廣大,
遍周法界,
用即了了分明,
應用便知一切。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去來自由,心體無滯。」
在無所執著中,我們「見性」了,見性是實現珍藏在自我心中的智慧,是了了分明的,沒有任何扭曲和壓制。這時所做的判斷自然正確,心情也特別平穩。
自由與實現無所謂在家或出家,一個人若能夠放下由薰染而來的成見和習性,真心去生活,把不屬於自己本真的一切虛假與外衣剝落,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緣去生活,就是自由,就是實現。每個人根性因緣都不相同,教師在教師的生活中自悟自度,實現他的法體,教導學生。工人在工人的工作中自悟自度,實現他的法體,把工作做好,服務工社會。
各行種業,出家在家,均無不同,那就是圓滿的「菩提盤若」,圓滿的自我實現。
2樓:境心偕忘
放下執著,放下分別。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無我我所,無失無得。
3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是平衡心理的,一種心理寄託,一種心理心態調節的。有時候碰到問題了,現實生活裡面很難解答,讓自己找到答案也許佛教裡面可以讓你解脫,讓你離開煩惱。
有很多經典的話,煩惱皆由貪慾而起,無所求無所煩
4樓:匿名使用者
身心是一座房子,房子裡有個人。這個人一直關注門外邊的事情,所謂光影門頭。你回頭找找屋子裡的人,找到了你就什麼都會了。
禪宗是什麼意思
禪宗的修行方法,什麼是禪宗修行中的破三關
誠心拜佛祖祈求佛祖加持。發四弘誓願。嚴守戒律。修六波羅蜜 是指非相 願生生世世護持佛法。你可以看下達摩祖師 血脈論 悟性論 最上乘論 等。禪宗是悟後起修。在生活中千錘百煉見性後入門起修。楞嚴經 50陰魔。破色受想行識 五蘊。25種修行法門。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是在耳根見性。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此...
禪宗如何傳法
禪宗傳法,廣義上指傳授佛法,狹義上特指傳承佛教宗派法脈,事實上也就是選擇和確認有資格擔任寺院住持 主持講經說法和領導僧尼參禪悟道修行的僧侶 之僧侶的一個過程。在佛教禪宗門派中,又稱此為嗣法,即由上師將 佛祖源流 和 衣缽 袈裟和乞食器皿 傳遞給接法人,作為選擇和確認住持寺院法席繼承人資格的憑證。佛教...
如何以文章的題目命名,word如何以文章的題目命名
完成後另存為時可以設定。如果怕麻煩不如不做。你連做篇文章的時間都願意花,卻不願為其命名。哎 以前的是老版,現在全部更新了,另外,文章自己命名找起來也比較容易,如果還按以前的老方法處置,你不覺得找起來很費勁嗎?幫它們歸歸類,就不會存在找不到的問題。人還是要勤快些好點吧!這典型是盜版word程式造成的,...